启智养正,培育多元发展好少年
2023-08-03牟姝玲杜欣遥
牟姝玲 杜欣遥
伴随着清晨的曙光,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被琅琅的读书声唤醒。从大门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启智养正,因材顺导”这八个大字,自建校以来这八个大字便陪伴着荣昌初级中学的师生走过无数风雨,并于风雨中迎风展翅、向阳生长。
启发学生智慧,养成美好品德,因人因材施教,顺应、引导学生成长,荣昌初级中学以“明德尚真 乐学善思”的校训、“厚德勤学 康健尔雅”的校风、“敦敦启智 乐业正行”的教风和“勤奋达理 知行合一”的学风,用心培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新时代好少年。
以教学改革立少年成长根基
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素质的主阵地,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策源地。立好少年成长之根基,荣昌初级中学坚持促进教学“增效提质”的改革思路,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相结合,深耕特色课堂,力争以改革促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荣昌初级中学提出“启智养正,因材顺导”的办学理念,旨在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层级以及不同的能力倾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明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并发挥所长、弥补不足,启发学生智慧,让每一个学生向上向好发展。
基于此,学校在日常规范方面,全面推行“四个统一”教学常规改革,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管理;学校积极开展以“目标导学案”为载体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实践,同时创新探索“点化课堂,点拨教学”的教学新模式——“点化教学”。
在“因材顺导”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荣昌初级中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打磨出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目标导学案”为载体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完整学习过程,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在课后帮助学生反思巩固。从课上到课下,学校通过以导促学,以学促知,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将目光不仅聚焦于课上更辐射到课下,再融合“因材顺导”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的教学环境以及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通过开放式导学、互动式推进、关联性拓展、建构性小结、多样化检测这五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并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点化教学”更加体现了荣昌初级中学教学改革的独特之处。“点化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以活动为重要载体,教师多角度寻找“化育点”,适时选择“切入点”,精准捕捉“疑难点”,创新化解“矛盾点”,让课堂极富生命活力,唤醒、点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感悟中收获新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不仅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推行“四个统一”教学常规改革,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多元创新、全面教改之下,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激发,荣昌初级中学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以美育探索富少年生命底色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提升、情操教育、艺术教育、想象力和创新培养……荣昌初级中学深入探索,立足以美养德、以德铸魂,建立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美育系统工程,着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创新课程内容,丰富活动模式,荣昌初级中学坚持以教学审美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多彩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美育要素,不仅在平时的课堂上注重美的传递,还借助荣昌区域文化的校本特色课程去深耕美育、发扬美育。
在课堂之外,学校以艺术活动为载体,构建美育新格局,助力学生多元成长。一年一届的“体育·艺术·科技”节,集田径运动、科技作品创作、文化展演于一体,为学生展示优良体育素质和艺术才能提供了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绽放自己的光芒。“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活动,学生以吟、唱、诵、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演绎一篇篇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生动诠释了荣昌初级中学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除此之外,舞蹈交流教研课、文学作品鉴赏、数学知识竞答、英语作文比赛等创新活动,合唱队、舞蹈队、美术班、书法班、器乐班、绘画班、机器人等多样社团,都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开花提供了保障。
荣昌初级中学坚持以教学改革赋能学生成长,以美育探索浸润学生生命底色。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一个和諧、温暖、健康的教育生态圈正在形成,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里的每一个师生都能向美而行,向光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