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3-08-03叶宝
叶 宝
(万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 万宁 571500)
肺结核主要是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常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现阶段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营养状况较差,经过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可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损伤患者的支气管黏膜结构、肺组织等,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加重病情,严重损害患者的肺组织,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肺结核患者在并发肺部感染后,通常无特殊症状体征的显现,不容易被患者发现,易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3]。因此,对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至关重要。对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相关预防和干预方案的制定,从而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对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万宁市人民医院2021 年6 月至2022年6 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6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117例)和非感染组(143 例)。诊断标准:分别依据《肺结核影像学及分级诊断专家共识》[4]《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关于肺结核、肺部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腋窝温度在38.0 ℃以上;(2)白细胞计数水平在10×109/L 以上;(3)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实变、磨玻璃影、斑片状浸润影;(4)伴有咳痰、咳嗽等基础症状加重的情况;(5)痰培养显示有致病菌生长;(6)肺部有新增干湿啰音;符合以上6 项中的3 项即可确诊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其他系统未发生感染者;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者。排除标准: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粒细胞增加或减少者;在入院后48 h 内自动出院或死亡者;合并有肺部肿瘤或肺栓塞者。万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并同意本研究的开展实施。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5 mL)和检测。其中2 mL 待其凝固后分离血清,转速和分离时间分别设置为3000 r/min、15 min,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检测;剩余3 mL 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粤械注准20152221145,型号:BS-2000M)中检测白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
(1)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2)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程、性别、是否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年龄、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是否接受过侵入性操作、肺部病变范围、白蛋白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3)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因变量: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自变量:以上分析中P<0.05 的相关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回归模型构建,实施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117 例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9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 株,占比16.81%;革兰阴性菌83 株,占比69.75% ;真菌16 株,占比13.45%。详见表1。
表1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2.2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中近期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病程≥4 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广谱抗生素、白蛋白水平<40 g/L 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其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更高,降钙素原的水平更低,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因变量: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自变量:单因素中组间差异明显的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对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广谱抗生素、近期侵入性操作、病程≥4 年、白蛋白水平<40 g/L,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OR=1.948,1.931,2.061,2.098,1.998,2.052,P<0.05)。详见表3。
表3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肺结核引起的病理改变可能会导致患者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表面的纤维黏素快速丧失,加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插管、内吸痰等多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对患者的肺泡、呼吸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病原菌进入下呼吸道,从而易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6]。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可能伴有呼吸衰竭、肺损伤、支气管扩张等情况,致使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19 株病原菌中有20 株革兰阳性菌,83 株革兰阴性菌,16 株真菌。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中近期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病程≥4 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广谱抗生素、白蛋白水平<40 g/L 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其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更高,降钙素原的水平更低,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程洁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由于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而此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的影响较小,因此肺部感染多由革兰阴性菌引起[8]。随着病程的延长,肺结核对机体造成的消耗和损伤也随之增加,致使肺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自身抵抗力显著下降,进而使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增高;若肺结核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容易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降低,且高糖环境可促进细菌的生长,进而引发肺部感染[9];若肺结核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严重损伤其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若肺结核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其机体内的菌群环境严重失调,可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进而引发肺部感染;侵入性操作极容易对肺结核患者的气管黏膜等造成严重损伤,降低机体屏障功能,致使病菌入侵,显著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白蛋白水平是临床评价患者营养状态、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肺结核患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致使机体的免疫力显著下降,使其更容易感染病原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10]。对于相关高危人群可在临床治疗中结合使用对革兰阴性菌具有特异性的抗菌药物,合理限制患者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疗程,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以降低肺部感染的临床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4 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广谱抗生素、近期侵入性操作、白蛋白水平<40 g/L 均为肺结核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与周青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近期侵入性操作、病程≥4 年、白蛋白水平<40 g/L,临床上可为存在以上因素的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对策,以降低肺部感染的临床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