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调查研究
——以和布克赛尔县为例

2023-08-03芦慧宁金璞珺

新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市民化意愿

芦慧宁,赵 俊,金璞珺,贾 斌

(新疆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从2019年中国农民工流向及就业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吸纳总量显著提升,和布克赛尔县作为西部小城镇,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众多农民工在此务工。对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为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参考,还能够丰富小城镇农民工市民化理论。

1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开始出现,国内学者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姜作培最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离开世代生活的农村前往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并在身份、观念等方面逐步市民化的过程,进城农民更加迫切地希望在就业机会以及福利等方面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待遇。之后,大量学者就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研究,张付远从经济条件、政治参与、社会关系、文化素质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分析。程名望等人从基本素质、经济状况、社会接纳和心理认知维度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分析。文章参考已有文献,从经济条件、社会交往、文化素质、公共服务、心理认同以及市民化意愿等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 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调查结果

文章从经济条件、社会交往、文化素质、公共服务、心理认同以及市民化意愿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在研究区域开展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进行分析。共发放235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20份,问卷有效率93.6%。

2.1 经济条件方面

居住形式多以出租房屋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在出租房居住的调查对象占62.73%;在单位集体宿舍居住的占15.45%;在亲戚朋友家居住的占8.18%;在自己购买房屋中居住的占13.64%。综上可知,调查对象多以租房居住为主。

工作年限以长期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在和布克赛尔县工作3年以下的有87人,工作3年及以上的有133人。可知,来和布克赛尔县就业的农民工工作年限普遍在3年及以上,工作年限以长期为主。

整体收入水平较高,月生活支出水平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为3951元,人均月支出为2525.58元。调查结果显示,73.18%的调查对象月均工资在4000~5000元及以上,而每月生活支出在2000元及以上的调查对象仅有8.18%,说明调查对象的收入平整体较高,但月生活支出水平较低。

2.2 社会交往方面

与城市居民交往较多、关系尚可及关系融洽的农民工占比41.82%,整体与城市居民关系较好。业余时间仅有9.54%的调查对象与新认识的当地朋友往来,说明调查对象在业余时间主要与熟人往来较多,与城市居民接触较少。

2.3 文化素质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60.9%的调查对象没有取得过相关技能证书,与获取相关技能证书的技术性人员相比较,这部分调查对象就业竞争力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次的调查对象市民化能力弱。

2.4 公共服务方面

首先,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5种社会保险未全部购买的调查对象占比76.36%,其中,未购买全部保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组织集体缴费、不了解相关信息等。其次,在获得的归属感方面,21.36%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35%的表示较为满意,43.64%的认为归属感一般。第三,在餐饮配套设施方面,23.18%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57.73%的表示比较满意,19.09%的表示一般。第四,在交通方面,25%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47.73%的表示比较满意,23.64%的表示一般,3.63%的表示不太满意。第五,在教育环境方面,21.36%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53.18%的表示比较满意,25.46%的表示一般。第六,在医疗环境方面,32.27%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46.36%的表示比较满意,21.37%的表示一般。

2.5 心理认同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63.64%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不是城里人,36.36%的认为自己是城里人;生活满意度方面,46.36%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42.74%的比较满意,10.45%的表示生活满意,0.45%的表示不满意。

2.6 市民化意愿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37.73%的调查对象愿意将户口迁入,而62.27%的不愿意将户口迁入城市,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高以及对迁户后所涉及的农村房屋拆迁补偿等有所顾虑。

3 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成本高,消费能力弱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和布克赛尔县的生活成本过高,难以承受在城镇购房带来的压力;调查对象虽然在城镇务工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但消费能力弱,月生活支出水平较低。

3.2 业余时间“交友圈”小

调查对象在业余时间主要与熟人往来较多,与城市居民往来较少,形成了“熟人网络”,导致在业余时间的“交友圈”小,社会资源缺失。

3.3 自身市民化能力弱

调查对象自身市民化能力弱,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少,就业竞争力小,相应的就业机会减少,需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市民化的能力。

3.4 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社会保险保障参与方面社会保险参与度低,而在归属感、教育环境以及医疗环境等方面,较多调查对象表现为基本满意状态,说明和布克赛尔县公共服务有待提高。

3.5 农民工身份转换意愿不强烈

调查对象已经习惯了依赖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在城市生活就业打破了以往的社会关系,限制了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互动,使得农民工实现“本地人”的身份认同困难,导致农民工身份转换意愿并不强烈。

3.6 市民化意愿不强烈

首先,和布克赛尔县生活成本高且购房压力大;其次,调查对象表示在生活、饮食文化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难以融入和布克赛尔县;最后,部分调查对象对后续土地使用等有所顾虑,因此调查对象市民化意愿不强烈。

4 促进和布克赛尔县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4.1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完善消费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体系,促进消费。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说,在城市工作并且有一席之地,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即可增加其市民化的能力与意愿,所以,消费体系的完善能够更好有效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4.2 扩大交友圈,丰富业余生活

充分挖潜农民工的交际能力,通过与市民的交流沟通,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抓住机遇,发展自身,使自身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促进和布克赛尔县的农民工市民化。

4.3 提高文化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并努力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以此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和市民化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

4.4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首先,加强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其次,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从多个方面提升和布克赛尔县整体公共服务能力,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5 增强城市归属感,强化身份认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农民工也应逐渐构建以业缘、友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市民化能力,逐渐落实“本地人”的身份认同。

4.6 落实相关政策,提高城市融入度

首先,政府需逐步落实住房等相关政策。其次,农民工应在生产活动中逐步转变生活生产方式,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和布克赛尔县。最后,确保政策普及,消除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对后续土地使用的顾虑。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市民化意愿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