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控方法

2023-08-03姜久华

新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胃肠炎补液猪群

姜久华

(铁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猪传染性胃肠炎为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任何种类与年龄的猪均据有传染性,尤其对2周龄内的仔猪威胁严重,其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本文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规律与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综合防控此病的方法。

1 流行特征

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极强,病猪和隐性带毒猪均为病毒传播载体,其呕吐物和呼出的气体、各种分泌物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对所在的空气、水源、环境等造成污染,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感染健康猪群。此病仅感染猪,不感染反刍动物和人类,但猫、狗、仓鼠、兔子和狐狸等都可以携带病原体,接触此类动物或粪便能够感染健康猪群。此病对2周龄内的仔猪影响严重,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断乳仔猪,感染此病后,致死率降低,成年猪染病后,死亡率较低,但造成猪的出栏时间变长,增加饲养成本。

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每年秋季至春季高发,此病毒在寒冷季节易产生大暴发,在每年1~2月为发病高峰期。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病毒对高温不耐受,因此,夏季此病发病率较低。在首次发病的新疫区,此病在7小时内可传遍整个猪群,猪群内每只猪都会发病,几周后感染便会结束,仔猪与成年猪会产生主动免疫,但有一部分猪治愈后仍携带病毒,此病毒于2~8周排出体外,部分甚至超过3个月。在老疫区,未断奶仔猪和刚断奶仔猪为发病率较高的群体,易同球虫病菌和大肠埃希菌发生混合感染,仔猪死亡率高达100%。多数母猪具备病毒抗体,若仔猪哺乳大于10日,为其增加抗体,死亡率会降低。

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较短,仅为15~18小时,一旦有生猪感染此病,会迅速通过体液、环境进行传播,造成养殖场内所有猪只发病。在首次发病的疫区,病猪进食意愿较差,表现为腹泻与呕吐。仔猪发病较重,出现连续呕吐与腹泻症状,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为水样便,并夹杂着尚未消化的凝结乳块。呕吐物和粪便均有恶臭味,随仔猪日龄增长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当染病仔猪治愈后,会表现发育不良。母猪患病后,体温升高、无法泌乳,妊娠母猪出现流产现象。

3 病理学变化

仔猪染病初期会表现为口渴与脱水情况共存,体表温度于发病前短暂上升,当出现腹泻与呕吐情况后,体温迅速下降。成年猪发病后临床表现不显著,仅少数病猪发生呕吐和腹泻,采食量减少数日后便可恢复正常水平,但体重大幅下降。母猪发病后,泌乳量严重下降直至停止,但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也有可能在一周内表现为无乳、废绝、高热和呕吐。病猪死亡时,产生严重脱水现象,小肠与胃部为发病区域。胃部黏膜充血、出血,产生消化不良等现象。小肠表现为弹性减弱,小肠内部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泡沫状黏液。通过显微镜可见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变短。解剖体型较大的病死猪,能够发现脾脏、淋巴结明显肿大,膀胱、肾包膜出血,心肌的冠状沟也有点状出血的情况。

4 诊断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与流行特点等,对生猪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再利用实验室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等专业技术,进行确诊。采集生猪的病变肠道组织,通过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空肠绒毛弯曲、变短和脱落。将病料冷冻制成切片,风干后,用丙酮固定,通过猪传染性肠胃炎、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荧光抗体进行染色试验,可见切片呈现绿色荧光,则判断为猪传染性肠胃炎,通过此方法进行鉴别诊断。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5.1 中兽医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中兽医辨证治疗方案以清热、燥湿为原则进行治疗。中兽医主张驱湿邪,以调整脾胃状态,恢复机体正常功能,通过清肠道、解热邪,有效恢复胃肠功能。方剂一:乌梅散加减方,乌梅做药引,采用甘草调和板蓝根、黄连、六神曲、车前子和陈皮等药材。方剂二:甘草、郁金、柯子、大黄、黄芩、木香、黄柏、黄连、泽泻、茯苓、白芍组方,加入元胡和五灵脂治疗腹痛,炒地榆治疗便血,党参以增加体弱病猪的抵抗力。方剂三:陈皮、玄参、甘草、槐花炭、党参、柯子、麦冬、黄连、乌梅和大枣等,进行混合水煎,每日1次,连用3~5天即可。也可直接注射黄芪多糖进行抗病毒治疗,灌服止痢口服液,治疗效果良好。

5.2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以采用口服磺胺、高锰酸钾、黄连素、盐酸马林胍片等以避免炎症加剧或引发继发性感染。为病猪灌服混合口服补液,以确保病猪机体电解质平衡,减轻酸中毒或脱水现象,再采用痢菌净和氧氟沙星开展病毒细菌治疗。若病猪出现脱水严重的情况,建议再饲料中添加盐和糖的含量,剂量为每20公斤体重,注射盐酸诺氟沙星175~350毫克、病毒灵200毫克,每日注射两次,连续注射3日;在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连用1周左右;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可以降低病猪的死亡率。常用治疗方法:第一,补液治疗,在1升的凉开水中加入氯化钾0.5~1.5克、糖10~20克、盐2~3克充分混合,轻度脱水病猪补液量为50~70毫升,中度脱水病猪补液量为70~110毫升,重度脱水病猪补液量为110~150毫升。第二,输液治疗,采用腹腔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钠、阿托品、葡萄糖酸、生理盐水、钙和氯化钾等。第三,抗菌治疗,对病猪进行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服用芙安口服液4日,并配合泻痢停等药物进行治疗。

6 预防措施

首先,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以杜绝病毒输入。应从正规渠道选购仔猪,严禁引入疫区或发病养猪场的仔猪。掌握仔猪生长发育情况,发现患病仔猪立即隔离,采取有针对性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对病猪所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以减少染病仔猪的死亡数量。强化生猪饲养管理,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全面掌握整个猪群的状态。若引入仔猪,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认健康无疾病后进行混养。其次,按时接种疫苗。养殖人员应了解周边养殖场发病状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以提升预防效果。通过注射疫苗,使仔猪产生免疫抗体,降低此病的传播概率。在妊娠母猪分娩前2~5周,安排注射三联活疫苗,以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的发病。最后,做好日常清理与消毒工作。猪舍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带畜消毒应选择气味不大、刺激性不强的消毒液。若出现染病生猪,应对养殖场周围环境、饲喂器具、运输工具等开展深度消毒,防治疫病蔓延至整个养殖场。为妊娠母猪创造良好的分娩环境,采用注射疫苗、健康的母乳喂养仔猪,以提升其抗病能力。

7 结束语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科学防治,应注重养殖管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症治疗,切实提高综合防治效果,帮助养殖户提升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胃肠炎补液猪群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群亚健康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