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宋画
2023-08-02高居翰
高居翰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宋代绘画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在理学思想背景下崛起的巨嶂山水传统。在展示和谈论南宋第一位伟大的山水画大师李唐的作品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展示两幅手卷:一幅是在宋徽宗统治时期完成的;另一幅是在之后不久创作的。第一幅画作的作者名叫王希孟,此画是他18岁时所绘,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画面左端有宰相蔡京1113年的题跋,据跋文所述,此画是献给皇帝的,画名为《千里江山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我们对此画的认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从《中国画报》等报刊的印刷图片中获得的。1973年,美国考古学代表团赴中国访问,目的之一就是观看《千里江山图》的真迹,这是我们特意请求的。到达北京即将见到真迹的我们非常兴奋,想象中的观看一定会很美妙,然而,看到真迹之后我们却都意外地感到有些失望。
明亮的青绿色贯穿了整幅画面,当时这位年轻画家肯定得到了很多青色和绿色的矿物颜料。当然,这不仅赋予山水画以仿古基调,继承了强大的唐代传统,也象征性地展现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帝国,以及对宋徽宗的颂美。所以,创作并献给皇帝这样一幅山水画肯定是一种政治举动。我们可以观看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人物和船只,还有一些房屋的细节。这些人物画得很呆滞,而且并无情节发生,均为简笔形象,船只表现得中规中矩,树木也平淡无奇。整幅画都是如此。这幅画真的很古怪,整幅画近12米长,只有卷首2米有破损痕迹,似乎是由于画卷被反复展开而造成的,但之后画卷似乎就是崭新的了,就像是昨日创作的作品一样。也就是说,有可能在过去数个世纪的岁月里,当观者将画卷慢慢展开,在意识到画作不是很有趣之后,就不再继续展开了,所以最后部分近乎全新。当我们展开这幅画时,会逐渐发现这位年轻画家很用功,但他并非天赋异禀,而且也缺乏想象力。他只是运用明亮色彩描绘了那些标准的要素,诸如房屋、人物等,但并没有创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也是当时我们的看法。
“大师之子”马麟。南宋四大院体画家马麟活跃于13世纪前半叶,他的作品有确切记载的时间段为1216—1254年,在马麟活跃期结束后25年,南宋就灭亡了。至于马麟究竟活到哪一年,尚无定论。马麟是马远的儿子,其祖上四代皆奉职于画院。在祖辈与父辈的荣光面前,他多少显得有些黯淡。
我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中对马麟的讲述或许过于浪漫,我也为此遭受不少指责。我向来都对“大师之子”这个话题感兴趣,巴赫的儿子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是威廉姆·弗里德曼·巴赫或者卡尔·菲利浦·伊曼纽尔·巴赫,在父亲的盛名之下,你能做些什么与之抗衡呢?如果你是文徵明的儿子呢?显然,马麟的处境相当艰难,有一则轶事说马远为帮助儿子树立声望,在自己的画上题马麟款。他这么做是为了向世人证明儿子可以画得与他一样好,但这对马麟树立自信可谓毫无助益,我也希望现在的人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总之,他是南宋画院马氏家族的最后一位传奇画家,是一位被忽略已久且值得重新加以审视的研究对象,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请继续研究。
四季山水册页。接着来看《冬景山水图》就不属常规构图了。事实上,几乎没有其他作品是这样的构图。这幅佚名的13世纪画作,是我最喜欢的中国画之一。此画描绘冬景,画中文士身着厚重衣袍,戴着头巾,手执竹杖。他可能刚走过一道溪谷,转身回望,又或者是在倾听瀑布的轰鸣。此画的空间处理十分出色,我们已见识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构图,此画的对角线分割构图将重心放在画面上半部分的悬崖。左侧前景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下方为一片被阴影笼罩的区域。画家对这些景物的塑造以及用水墨创造的空间都不是一种简单的处理,即不是通常意义的明暗塑造。事实上,画家对整个空间的处理很难用文字语言分析,但其效果确实精彩绝伦。就好像这个空间是从画面内部形成的,前景岩石和右上方悬崖之间形成一个S形空间。再来看细节,前景岩石下方有细小的竹枝,岩石上方还有两杆竹子奇妙地伸入S形空间。画中人物停下脚步,抬起头,他脚边的细竹上覆盖着白雪。他在做什么呢?这就把观者带到画面上半部分——一挂瀑布和一棵老树,树上有两只猿。是的,他正倾听猿鸣和瀑布的水声。
猿鸣在中国诗歌中代表一种自然之声,在荒野自然中听到猿鸣很能触动人心。猿是有灵气的动物,张大千就养猿,我和家人去动物园也总要先去看猿,它们还很具观赏性。画面上部细节中,可见两只猿,虽不太容易辨识,但一旦注意到它们,你就能很快理解整幅画的构想。画家很好地展现了那两杆美丽长竹以及它们所在的空间。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诸位想一想,是否有哪一幅西方绘画能与这幅中国绘画相当?又是否有哪一种细节可以与这竹叶上覆盖的白雪相媲美?这真是一幅精妙之作!
来看《夏景山水图》,这是一件描绘夏天景致的画作。此画较前两幅损毁严重,与李唐手卷以及其他一些作品的损毁原因一样。此画描绘了夏日的暴风雨。人物在画面下方,戴着头巾,手拄长杖,正要过桥,又回头看向山谷。或许他这么做并非被什么特殊聲音所吸引,而只是单纯在倾听雨声和风声,风穿过松林,吹起他的头巾。太精彩了!中国绘画中有许多表现暴风雨的作品,但我认为这幅画与暴风雨之情境最为吻合。在画面下部能看到绢面损毁的情况。画面左下角有一块大岩石,另一侧水流飞泻而下。画中巨石简括,雨雾迷蒙,它究竟表现了什么,又暗示了什么,这取决于观者的解读,但画面充满了声音——呼啸的风声、倾泻的雨声。松树被大风吹弯,好似融入风雨而处在一片迷蒙之中。松树上方还有一棵秃树,可能是柳树,也被大风吹弯。画面右侧中间位置还有一处妙笔,那是一个斜坡,肌理或明或暗。在斜坡和树之间是一些飞白笔触,表现了雨势。画面中各种景物融汇成模糊不清的视像,绝妙地表现了暴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山间景色。真是一幅杰作!
这类画作中,总是有旅人在赶路,无惧风景和天气的影响,除了佚失的《春景山水图》之外,一定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太可惜了,它们绝大多数都已失传,只剩下这三幅还保存在日本的寺庙中。好了,就此打住,我总是忍不住要心生感叹!众多南宋绘画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叙述理念,可将“诗之旅”系列分为四部分(或许也有别的分法):通常高士隐居在乡间田园,或在远离尘嚣的风雅之处;然后有人来拜访他,与他一起外出;接着高士跋山涉水,云游四方,他时常会驻足欣赏瀑布,或如此之类;最后高士就要归家了。这在南宋绘画中尤为典型。
(节选自《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题目为编者自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