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关键词”为基础开展艺术转换
2023-08-02武小川任一飞
武小川 任一飞
以“我们彼此映证”系列项目为例
社区是我们身处社会海洋中的“附近”,亦是我们重新感知、开展行动的田野。近年来在社区当中开展艺术实践、社区营造、城乡更新的项目活动越来越多,从而成为在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社区艺术”。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在以社区为对象、为方法的目标下,共同工作,通过介入、参与、合作的方式激发参与者对于本地的重新感知,成为近年来社区艺术实践的主要样态,也对应着在巨大社会变化中艺术价值的重新定位、主体能动的重新塑造。
数年来的疫情持续,对社会运行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社区作为生活工作生存的共同体,经济功能被大数据的智能网络所重构,生活功能被服务网络所填补,交往(互助)功能则被社交网络所左右。在这种功能化的社会网络生活当中,原先依靠“附近”的人和事所搭建起的生态系统被逐渐消解,身心的分隔与疏离成为功能化生活的症候群,社区成员的身体和生活都全然交付到了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技术之中。社区艺术实践如何通过与社区居民的合作解决社区问题?如何在互为主体的交往实践中重新组织和调动社区资源,发掘社区新的价值?这些都成为社区艺术营造新型有机关系的基点。
社区艺术因其自身的社区化、在地性、具身感的指向,加之其身体力行的实践方式,其艺术化、文化性的价值导向,更与社会系统所代表的复杂性、个别性、多元性相关。
2015年开始,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师生们以《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踐》课程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以城乡为对象的社会性艺术实践。2020年以来,以“让我们彼此映证——社区问题研究”为题,持续长期开展的以社区为对象的艺术项目。它是基于教学为中心而展开的研究性实践,推动青年一代,针对社区问题、社会问题、社群问题开展调研,并以此而开展社会性艺术实践。其方法论的逻辑为:从“社会现场”到“关键问题”,借助社会性艺术的参与、合作、介入的实践形态,进行“现场建构”。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用一种深入的方式来对当代社会中所包含的复杂性予以观察、理解,乃至艺术的揭示。通过深入本地社会/社区现场,选取那些被遮蔽的、被忽略的、熟视无睹的问题,进行深入扎实的调研,关心具体的现实,关心“人的故事”,关注生活的细节,形成“社区关键词”,以此为基础开展艺术转换,并以此打通艺术实践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
2022年,随着逐渐浸入到各种社会现场,对于周遭地方的重新认识,对于附近问题的深度发掘,不断冲击着实践者个体经验的习常和偏见。在此过程中去挖掘社区问题背后的生产结构和可感性逻辑,将各种散落的问题重新组织连接,逐渐生成一种对社会整体图绘的理解力。而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艺术行动,通过将那些日常问题的感性体验再历史化、空间化、经验化,从而生成对日常感性经验的再生产。这也使得主体在行动参与中突破既有范式的束缚,重新建立自己的标准,从而在更为真实的语境中建立艺术-社会-人的新关系,完成“艺术-社会”的双重实现。
在今天,功能性的社会网络使得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人与人、人与社区、与附近的关系却变得愈发疏远。社区艺术实践就是通过艺术和身体力行,重新去发掘那些常常被忽视的、被置若罔闻的、弱微的人和附近。在这样的艺术生产关系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自身,更要能“看到”“知道”“互动”到附近的人们,彼此映证,形成新链接,建立新结构,以一种反身性的方式重新理解着自己与他人,艺术在这里成为想象另类生活的可能性的行动。
回到地方,进入现场,改变艺术创作价值导向的行动,很多学院看似“天经地义”的专业预设,变得毫无意义,基于“先进”“现代性”“体制化”的天然诉求不复存在。艺术使社区成为对象、主题、方法,成为与艺术一体的社会现象,共同发展。回到地方,进入现场,促进民众“努力找回失去的差异”,重新建立意义、记忆和切身的身份认同,作为差异化地方的特性,在社会转型中直观地呈现在人的面前,重新建立主体性认同,建立身份与地方价值的重要依托。把地方性的相遇,变为长期的承诺,把逝去的亲密关系转化为不可磨灭、不可回溯的社会印记。这可能就是艺术进入社区,开展社区艺术的价值之所在。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