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教育与“四史”教育的融合
2023-08-02许建平
许建平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教育教学中,锚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效挖掘优质资源,科学优化教学模式,精准筛选、科学整合、拓展延伸、优化完善“四史”教育内容和成果,同步挖潜和拓展契合教育教学内容的本土教育资源,统筹研究并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是当前探索完善小学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有效提升质效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四史”教育;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1—001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結大会上首次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概念。创新、挖掘、探索、总结“四史”教育形式,将“四史”深度融合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转变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多元化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等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加深思想政治课程和“四史”学习教育在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从而丰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方式。这样的融合既是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领域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小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或流于形式。小学时期正是价值观容易波动的时期;小学时期也是梦想的起点,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广大小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课”补给营养,才能在精神上不缺钙[1]。
二、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正确把握主旨要义,认真筛选教学内容
教师要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分层次梳理归纳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和“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核心实质,在思政课学科教学中立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将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元素深度融合到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全过程。
1.正确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牢牢把握思政课的内涵,积极拓展外延性教育元素,以多元化方式“答疑解惑”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并不断巩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正确指引。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敢于在复杂、多元的思潮面前发声,通过倾听、引导、宣讲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辨析层出不穷的新观点、新思想,正确认识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避免错误思想观念给学生带来的困惑、疑虑和各种问题,甚至负面、消极影响。教师必须站在学校思想阵地的制高点,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有效运用课堂教学、理论讲堂、学校传媒等载体[2],组织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的理论教育、宣传活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宣传,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为学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3.找准思政教育与“四史”教育的契合点。紧贴“四史”教育,深入研究“四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高度契合点、精准贴合点,系统性对标对表小学思政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主体,同步探究学生知识结构、接受程度、消化理解、准确把握等关键要素,在“四史”教育内容中研究、梳理、归纳、筛选教学内容,归纳梳理并形成课题,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激发师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篇目时,可充分挖掘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攻坚克难的可贵品质等教育元素,将“四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多元融合,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红色教育因子植入思政教学过程,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形成符合校本特色的教育新资源,由表及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形成宏观背景下的“巨幕冲击”和课本设置中的“微观感受”,从而助推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把握思政教育的知识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优良品质。
(二)妥善处理相互作用,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要充分挖掘、利用好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社会实践、集体活动、专题论坛等形式,以及家庭、社会活动中蕴含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深化学生思想认识。
2.拓展教育渠道。系统完整的理论教育和课外实践,是当下思政课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思政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家国情怀,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的示范引领,能充分彰显让懂理论的人讲理论、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情怀的人讲情怀、有道德的人讲道德,也才能传递主旋律、释放正能量,让思政教育有血有肉,更具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感染力[3]。
3.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紧密结合课程设置,恰当运用、融入“四史”教育内容,教学路径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此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等模式,采取“问答式”“抢答式”“情景式”“竞赛式”“探究式”“体验式”“讨论式”“演讲式”等多种方式,助推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式”向学生“求知式”转变,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寓教于乐,达成教学目标。以甘肃武威为例,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融合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和本土教育资源,进行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写等,感受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里,西路军指战员与马家军血战河西的悲壮历程,在一幕幕栩栩如生的画面里,在讲解员生动激情的解说里,让学生深度融入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从而感受可歌可泣的悲壮历程和英雄事迹,更加深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理解把握,催化学生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坚定读书、立志、报国的信念。
(三)积极寻找教育因子,注重延伸教学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具有多种隐性教育因子。通常而言,这些蕴含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关键因子”,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团体活动和各种关系之中,它们对学生的理解认知、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思想态度等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4]。
1.营造思政教育浓厚氛围。这种教育因子既反映或作用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体现在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之中,如教学楼、教学设备、文化墙、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还隐藏在师生交往、同学交际以及班级建设、纪律执行、规章遵循等关系和行为之中。它们深度融合和隐藏在课程、学校和班级之中,在思想上深度影响着学生“三观”。虽不立竿见影,但却潜移默化,具有时间的“累积性”、体现的“迟效性”、养成的“稳定性”、作用的“持久性”,是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2.搭建思政教育平台。认真研究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效,优化教学模式,延伸教学路径,加深印象、促进理解,是筛选、整合、优化“四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教师应挖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当地的“真实存在”,诸如人物、事件、纪念场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要素,遴选教育教学“载体”“走出去”,专门组织或“搭乘”学校校外活动,亲身体验、现场感知;结合当地实际“请进来”,邀请受表彰的当地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典型等,通过“大讲堂”“故事会”等方式,讲经历、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育内容。在延伸教学路径方面,可充分挖掘本土教育元素,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譬如,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模范为例,可组织学生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从沙漠里寻找家国情怀”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请进来”讲,邀请“六老汉”三代治沙代表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讲述20世纪以来三代人克服种种困难治沙复绿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心路历程、治沙事迹;通过“走出去”看,组织学生走进八步沙林场,身临其境感受几十年来三代人与风沙抗争的治沙现场,植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升华学生的认知度和感受度,精准引导学生在本地找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元素当中的“活的载体”,以身临其境、现身说法、视觉冲击、心灵洗礼等多元化途径,找准隐性教育路径,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补充、有机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四)注重激发学生活力,全面调动学习热情
学生始终是受教育的主体,同样也是教学的主体和教育的主体。在小学思政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呈现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的各环节[5]。
1.激发学习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民族、国家等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从心灵深处学会感恩、奉獻、爱家、爱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内容入手导入和渲染课程,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2.从学生身边挖掘资源。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为例,课本设置“出生”“满月”“剃胎发”等内容,但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应该是发生在身边的“风俗”。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在课堂上以“我来说家乡风俗”为题切入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当“小老师”,教师进行角色互换,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这些日常习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便于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还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留住“乡愁记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健全完善考评机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校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场合、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师生、每一种关系,都是以隐性教育因子的方式可融入、嵌入、渗入、融合、糅合、展现。因此,探索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1.完善评价体系。学校要将思政教育量化考评机制体系建设作为多元化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谋划、统一研究,制定量化细则,纳入年度计划。组建专业团队,吸收多名教师分层次进行研究和课题探索,特别是在融合“四史”教育、挖掘隐性教育因子、助推课程教学作为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时,要通过挖掘资源、教学评价、教师考核,不断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2.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要立足于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目标,定期研判和分析“四史”教育融合教学的成效,跟进健全、完善、优化课程选材、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延伸路径等方面的科学评价机制。要研究和挖潜“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四史教育+当地教学素材”,梳理、归纳、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长效机制,释放思政课程活力,同步推动师生“四史”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成效,塑造学生品格,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坚强人格,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培养“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8.
[3]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论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63.
[4]肖明.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101.
[5]张秀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2-118.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