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甘有善育、甘有优学”新样板

2023-08-02田明

甘肃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甘州甘州区校园

田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始终把为民谋福作为第一追求,以对群众高度负责、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谋划教育发展。甘州区委区政府站在科教强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优化五优先”教育发展理念和“四个校园”建设目标,构建五大保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甘有善育、甘有优学”新道路,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坚持优化布局调整描绘“甘有善育”新蓝图

着眼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干”字当头,未雨绸缪,把教育作为民生支点,汇集强大发展合力,形成了区域优质资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

因势而谋优化布局,教学点向中心乡镇集中,初中生到城区就读,农村“一乡一校一园数点”布局效益凸显。近年来,甘州区围绕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先后撤并小规模教学点36所,采取转租、资产托管等方式,促进农村空置校舍和资产“变活”“生金”,集中财力对17所乡村中心校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优化教师配置,每年精准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对口学校支教,全力推进农村“幼小一体”办学模式实施,促进农村幼小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现在,办学资源丰富了,通过校内寄宿生活,农村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张掖一中书记高增明说。

2022年9月5日,占地43.8亩的第九幼儿园迎来第一批幼儿。“家门口有了公办幼儿园,孩子上学不用愁了。”家长张继成感慨道,“听说区教育局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办幼儿园,孩子在这里上学真是有福气。”

不仅如此,令许多家长高兴的还有2022年甘州区新建的第七、第八幼儿园也如期招生。

如今,甘州区很多居民发现,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不用再为孩子上学的问题发愁了。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2019年,城区只有5所独立公办园,“上公办园难,上民办园贵”一时成为甘州区老百姓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甘州区委区政府及时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启动了学前教育资源扩充工程。短短3年时间,新建6所高标准幼儿园,5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全部转为公办幼儿园。撤销新乐小学,场地并入甘州区第三幼儿园,南关幼儿园从南关学校分离出来独立办园。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落地,37所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目前,甘州区城区公办园从5所增加到18所,园位数由3480个增加到7142个,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65%以上,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5.1%。“公办园主导,民办园辅助”的学前教育布局焕发勃勃生机,基本满足了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是优化地区整体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硬骨头”。关于城区学校升级,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甘州老城区的学校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占地面积小,规模较小,学校周边几乎没有可扩展的空间。一方面班额受限,一方面群众有教育需求,怎么办?

“再难也要解决。”甘州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把布局调整与甘州区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步实施,使老旧城区改造快速打破僵局……城西,大成学校、思源实验学校、甘州区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建成使用,学位基本满足滨河新区学生需求。城东,张掖一中迁至原职教中心校址,投资1680万元,扩建为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投资900万元,改建金安苑学校标准化操场和足球场,投资100万元进行彩虹校园改造。城南,南关学校初中部并入育才中学成为独立初中,可容纳4000名初中生就读。城中,打通张掖四中北门建成开放式公园,金觻中学场地移交四中管理,增加300个学位。2022年,又投资2.7亿元,在城东北角新建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第三中学,增加学位4000个。至此,甘州区初中的东西南北布局定格。与此同时,划拨“黄金”土地,用于扩建西街、劳动街小学、北街等城区小学。据统计,2019年—2022年,该区通过撤并、改建等方式,改造学校11所,净增面积16.6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2825个,幼儿园旧道路全部改为彩虹路面,适龄学生全部就近入学。

2019年9月,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拐点,甘州区投资6.39亿元,规划面积400亩的新职教中心建设投入使用。图文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学生公寓、体育馆、餐厅等20幢建筑和标准运动场落成。与此同时,借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东风,甘州区抢抓机遇,把提升高中学校品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随着新校区建成,学位从1500个增加到6000个。并成立张掖智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教育链、創新链有机衔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新农村建设、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年培训技能型人才3000人。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张掖二中综合楼开始封顶。艺体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学校博物馆、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创客实验室等升级改造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今,张掖中学、实验中学、张掖二中等3所普高协同育人、共享共赢格局已经形成。

“随着布局调整逐步完善,全区教育资源更加优化,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择校热的现象得到缓解。”甘州区教育局局长李金铭说。

甘州区老百姓纷纷称赞:“看现在的甘州,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这反映出人们对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高度认可。

坚持五个优先发展理念点燃“甘有优学”新引擎

着眼民生导向,以“勤”字当头,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三抓三促”为契机,甘州区集中财力、物力,凝聚强大推力,着力擦亮“甘有优学”新名片。

2023年春季学期,对甘州区北街小学的师生来说,十分难忘。随着1946平方米的综合楼投入使用,借用张掖四中教室上学的400多名六年级学生回到了北街小学,高高兴兴地搬进新教室。与此同时,甘州区投入1900万元,搬迁96户,腾出的土地划拨给甘州区西街小学,新增面积10.8亩;投入2600万元,修建高标准的综合楼,增加学位1620个。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甘州区委区政府“优先满足教育用地”的真实写照。

与北街小学一样,大部分城区学校学生的活动空间较小,班额达到上限。原甘州区新乐小学和甘州区第三幼儿园总占地面积9亩,共用1个操场;西街小学占地8.1亩,张掖一中占地20亩,25个班级900多名初中生达到了容纳极限。面对“保障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学校规模得有保障”“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紧不能紧教育”的现实,甘州区委区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下发《甘州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意见》,首次以区委的名义提出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配置教育资源、优先加强教育力量“五个优先”的发展理念。

这样定位“五个优先”的愿景在于建设优质校园,创建优质环境,培养善育教师,人人享受最优质教育。以“五个优先”发展理念为基础,甘州区推进“甘有优学”目标的系列战役接连打响。

据统计,在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甘州区连续保持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每年从地方财政新增财力中拿出10%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三年累计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30.54亿元,占财政支出20.64%、占民生事业类支出的30%;三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始终保持“只增不减”。

在甘州区,办优质教育早已成为党委政府责任、社会行为。“三年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2.9亿元,彰显出办好教育的决心。”甘州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李汉文感慨道。

优先为新建的职教中心、张掖三中、第七幼儿园、第九幼儿园等校(园)提供“黄金”地块,北街小学、西街小学、民族幼儿园、第一幼儿园等周边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校园改扩建,成立专班昼夜跟进,联席会议开在建设工地,各职能部门简化手续、压缩流程,以“破解难题添活力”为导向,为教育项目工程实施开辟“民心通道。”据了解,甘州区三年来累计提供城市教育用地657亩,集中绿化校园周边面积17万平方米。

发挥“大区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坚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布局统筹规划、资金统筹使用,不足部分政府“兜底”。2020年开始,启动实施“四通五改”校园风貌改造工程。42所中小学实现网络全覆盖,千兆到校,百兆到班;17所乡镇中心学校通电暖、通热水;集中力量打通校(园)周边23条断头路,改造提升校(园)周边22条背街小巷。三年改建标准操场16个、水冲式厕所18个、食堂10个,老旧校舍全部完成节能保温改造。

“谋教育即谋未来。”甘州区教育工作者十分清楚,缩小城乡办学水平是一项大工程,比学校建设更难的是“人”的发展。于是,甘州区把“教育资源优先配置、优先加强教育力量”作为“硬杠杠”。

购买第三方服务,配备专职保安40人,60名临退休优秀老教师享受高一级职称待遇,“政府兜底”落实课后服务教师补助……据统计,三年甘州区投入300余万元,解决农村学校采暖费用不足、校园美化绿化不足等问题100多件。

率先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配强学校书记校长,配齐配足学校副职,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低了5岁。2022年秋季学期,甘州区44名党组织书记全面履新,4名女性成为学校“当家人”。

深化职称管理改革,建立“重师德、重实绩、重贡献”的职称评聘新机制,让教师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据统计,至2021年,全区评聘副高级职称教师1258人,比2017年增了688名。2020年至今,共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265名,引进急需短缺教师30名,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逐步缓解。

虽说财政并不富裕,但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奖励,甘州区委区政府从不吝啬,先后设立了“質量奖”“名师奖”“师德模范奖”等奖励项目,更多地惠及一线教师。据统计,近三年来,甘州区对优秀教师的奖励额度累计达600多万元。

2021年冬天,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的师生过了一个暖冬。甘州区投入11万元,为学校交了暖气费。花寨中心学校距离城区40公里,年公用经费只有6万元。田丰金校长告诉记者:“有区委政府‘兜底,我们再不用为暖气费发愁了。”

“五个优先”的区域发展定位,激发了甘州教育人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大手笔投入、高速度发展的背后,反映出甘州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三年时间,一所所设施一流、设备齐全的校(园)如雨后春笋般在甘州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推进“四园建设”创新“甘有优学”新天地

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在于推进优质均衡的同时,努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四园建设”的生动实践、内涵提升和个性发展,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找到了新的生长点,注入了不歇活力。各校(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育、放大学校特色亮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推动“优学”新气象。

“以‘四个校园建设为抓手,我们就是要把校园建设成有温度、有底蕴、有气质、有活力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李金铭如是说。

秋季的校园,树木苍郁,核桃、海棠果、葡萄挂满树枝迎着往来的学生,没有人随意采摘;校园没有保洁员,却干干净净。绿色、生态成了甘州区各校园的独特气质。

据了解,近年来,甘州区坚持以育人为导向,以校园及周边绿化为抓手,以特色苗木花卉种植为突破口,实施绿色校园建设,精心打造“环保、生态、和谐”的园林式校园,建成了一批“春有花香、夏有绿荫、秋有果实、冬有绿树”的绿色校园。而校园的绿化美化由区委区政府“买单”,三年累计投入2000万元,在校园栽种各种树木17万棵、种植花卉35万株,实现了校园植物多样化。如今,校园成了“植物园”,是学生“了解自然,体验劳动,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在甘州区各学校,有电子图书储存、传输、共享的数字化阅读平台方便师生阅读,“晨诵、午读、暮写”活动、“红色经典”大阅读课程、“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朗诵会以及汉字书写大赛、亲子阅读等活动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书香校园创建唤醒了师生的阅读热情,校园散发浓厚的人文气息。

新学期,省级智慧校园标杆校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的“未来教室”里,特级教师马海霞给一年级学生教授“10以内的加减法”,同步在线学习的还有38公里外的花寨乡中心学校的学生。走进甘州每所农村学校,都可以看到科学实验室、网络教室、未来教室等一应俱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技术装备已成为农村学校的必备“家当”。

信息化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城乡孩子共享优质资源,这得益于甘州区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同步,建立区域“三个课堂”城乡互联互动教、研、训、学一体化平台,城乡联校网教、联班网学,远程上课、远程评课等数字化应用常态化。据统计,甘州区建成高标准精品互动录播教室45间、云教室12间、“少年硅谷”创客教室18间、电子书包教室12间,该区被确定为全国“精准教研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县区”“教育科研创新试验区”。

在甘州区,师生可以平安幸福成长,这与该区实施的平安校园建设密不可分。

“大平安教育”是甘州平安校园建设的新亮点。生命健康成长是教育人的首要责任,甘州区把安全工作做在前面,落实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构建校园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网格化防范、管理体系;实施师德养成教育,建立师能四方评价体系;配齐法制副校长、配备生活指导教师123名;加强培训培养,使班主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平安校园做后盾,快乐大课间、校园足球队、校园花样跳绳、研学旅行、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丰富的校园活动常态化。现在,无论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园,还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家级实践综合基地,随处都能看到孩子们快乐参加活动的身影,听到孩子们幸福的笑声。

构建五大保障机制培育“甘有善育”新生态

追寻甘州区教育发展的基因,深刻剖析甘州教育取得好成绩的“秘诀”,关键在于建立五大保障机制,凝聚合力为教育优先发展护航。

第一个“秘诀”,即有目标明确的组织体系保障。区委常委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教育、四套班子视察调研教育成为常态。区上四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密集调研教育工作,召开现场工作会和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成为常态,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教育发展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体系成为新常态。

第二个“秘诀”,即有满足需求的人才激励保障。给目标,激励师生个性成长;给自主权,激励师生创新发展;给舞台,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给机会,激励师生超越自我。

第三个“秘诀”,即迅速协调联动保障。聚焦“校内减负、校外治乱”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出台课后服务课程清单,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走向规范化,严格落实“5+2”课后服务模式,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教育全时段和各方面,强化“五项管理”,实现课后服务“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加强联动,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36家,77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为艺术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

第四个“秘诀”,即有效督查考核保障。建立4个督学责任区,聘任责任督学20名,建立覆盖全区的督学责任区制度。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专项督查和综合督导相结合,坚持督重点、重点督,以“导”字为先,帮助学校找差距,指导学校找原因,引领学校发展。

第五个“秘诀”,即可持续发展评价保障。开展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将音体美、科学、劳动、信息素养纳入学生学业检测范围,以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学校发展反向评价办法,构建立体式评价体系,推动学校依法办学,可持续发展;提高师能师德的家长、社会评价分值,持续推进学生、教师参与四方评价……

多年来,甘州区委区政府赋予“甘有善育”无限活力,大手笔地投入,大刀阔斧地优化布局调整,打破僵化体制,敢为教师争取、为学子谋明天,给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甘州教育答卷,获得“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訓练营”、国家级研学营地、首批“甘肃省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等荣誉。保持这样的干劲,今后,甘州区教育将在“甘有善育、甘有优学”的教育征途上行稳致远,越来越好。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甘州甘州区校园
舒定坤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八声甘州
亮剑吧,甘州少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甘州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