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文冠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023-08-01陈有婷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冠果甘肃省栽培技术

摘 要 文冠果凭借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特点,迅速成为甘肃省最重要的特色林果产业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随着文冠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质苗木供应不足、日常管理粗放、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户从事文冠果生产的积极性,降低了当地文冠果产业的发展效益。为解决甘肃省文冠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文冠果的产量与品质,详细介绍了嫁接苗繁育、扦插苗繁育2种优质种苗繁育技术,从苗期管理、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清除根蘖及整形等方面论述了文冠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并以卷叶病和木虱为例介绍了当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文冠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S565.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03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藏传佛教把文冠果树视为神树,把文冠果油称为神油;在民间流传着“闻到文冠果,当官不用愁;摸到文冠果,升官在眼前”的俗语,是长寿、吉祥、官运亨通的象征,素有“北方油菜”“北方神果”之称。文冠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树高可达5 m,小枝褐红色粗壮,小叶对生,叶连柄长30 cm左右,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花瓣白色,蒴果可达6 cm,种子黑色有光泽。文冠果喜阳,耐旱、抗寒、耐半阴,在年降水量150 mm的地区也可正常生长,在-41.4 ℃的条件下也可安全越冬;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文冠果结实早,3~4年生幼树即可开花结果,5~8年进入盛果期,生命力顽强,寿命可长达2 000年。果籽含油率31.0%~35.0%,种仁含油率为55.0%~72.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4%,蛋白质含量为26.00%~29.69%,维生素B含量为72.0~79.2 mg·g-1,文冠果油品质优良,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荐的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具有较好的软化血管的功效。甘肃省文冠果野生资源丰富,是我国文冠果主要的次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其中河西走廊地区是文冠果最适宜的种植区域。截至2022年底,白银市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文冠果成林面积最大的地区,全市文冠果种植面积近3.33万hm2,全产业链产值超25亿元,其中靖远县和景泰县文冠果种植面积超2.00万hm2,目前已全部挂果。文冠果被甘肃省居民称为“铁杆庄稼”,移栽第2年即可挂果,3年后就可有一定的产量,第6年即可进入丰产期。移栽后第3年平均每棵文冠果树可产籽1 kg左右,平均每667 m2产量可达220 kg,每667 m2产值超4 500元;进入丰产期后,平均每棵文冠果树能产籽10 kg以上,每667 m2产量超过1 100 kg,每667 m2产值为2.2万~3.2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1 优质种苗繁育技术

1.1 嫁接苗繁育技术

1.1.1 砧木选择及接穗处理

1)砧木选择。甘肃省文冠果种植园一般会选择当地野生文冠果1~2年生、地径0.7 cm以上、高60.0 cm左右、树干直立、顶芽饱满的实生苗作砧木。甘肃省文冠果生产中常在翌年4月至5月上旬在砧木上进行硬枝嫁接,嫁接前30 d将砧木距地面30 cm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

2)接穗处理。选择适应性、早产性、稳产性和丰产性较好的文冠果优质新品种作接穗,如中石9号、中石7号、中石4号或中石1号。选择6~8年生,结果3年以上,高产稳产、树势健壮、商品性好、无病虫害的优质植株作为采集接穗的母株。为保证嫁接成活率,接穗最好现用现采,在母株上选择当年生、长势旺盛、芽体饱满、无病虫害,长15~20 cm的枝条,所选枝条上必须有1个以上的饱满芽。剪下枝条后需去除枝条上的所有叶片,只留下叶柄,打成捆后置于水桶中,以备嫁接使用。若嫁接量较大,应在嫁接前2 d或3 d剪取接穗备用。此时需对接穗进行适当处理,将枝条底部在90~105 ℃的石蜡中蘸一下后迅速拿出,保证石蜡蘸取薄且均匀,以防止石蜡过厚后期脱落,保持接穗水分,提高嫁接成活率。

1.1.2 嫁接技术

甘肃省文冠果常在每年的4—5月进行嫁接,常用芽接、劈接和切接。

1)芽接。嫁接时在砧木地上约15.0 cm处,选枝条平直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1个“T”形切口,切口纵长约3.5 cm、横长约0.7 cm,随后用芽接刀的骨片撬开切口以便接穗插入。切好砧木切口后削接穗,在接穗接芽面约1.0 cm处横切1刀,深至木质部,在芽下方约2.5 cm处向上切削1刀,将接芽削成两端薄、中间厚的带木质部的平滑芽片,芽片下端需削尖,以便插入砧木的“T”形切口。接穗处理完成后迅速将芽片插入砧木的“T”形切口中,芽片上端与T形切口的横切口须对齐,随后用塑料薄膜将嫁接口绑紧扎严,将接芽裸露在外。

2)劈接。将砧木在地表以上2~8 cm处平断,用嫁接刀在截面正中部垂直下劈1个深2~3 cm的劈口。选取有2个以上饱满芽的枝条作接穗,长度截至6~8 cm,将接穗底部削成削面长2~3 cm的对称楔形[1]。接穗处理完成后,将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切口,对齐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后用宽2 cm左右的塑料薄膜捆绑严实,并用保湿剂封闭接穗。嫁接完成后定期观察,及时除去新生萌糵,待接穗新梢长至15 cm左右时,去除捆绑物。

3)切接。将文冠果苗砧木地上4~6 cm处用嫁接刀横截,选择皮厚光滑纹理较顺的一侧,垂直向下切1刀,深度以略短于接穗长斜面为宜,宽度应与接穗直径相匹配。将接穗短截成5~8 cm的短段,保留其上3~4个饱满芽,接穗底部削成一长一短两个斜面的扁楔形,长斜面2~3 cm,小斜面小于1 cm。削好后迅速将接穗长斜面插入砧木切口,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至少一面对齐,最后用塑料薄膜迅速绑紧扎实嫁接口,防止病菌侵入或害虫啃食,促进接口愈合。

1.2 扦插苗繁育技术

1.2.1 整地做床

由于甘肃省冷凉的气候环境,文冠果扦插育苗在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育苗前在棚内整地做床,育苗床宽1.0~1.2 m、长5.0~10.0 m,苗床深0.5 m左右。在苗床上铺设厚15 cm的珍珠岩、蛭石及河沙混合物作扦插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对床内基质进行消毒处理。

1.2.2 根插技术

为提高文冠果扦插苗的成活率,生产中通常选择根插的方法。为减少对母株根系的损伤,应在文冠果休眠期进行,在距主干约0.5 m处挖根,避免同一母树上挖根过多。将根穗短截成10~15 cm长的小段,大头粗0.5~2.0 cm,上端平齐,下端剪成斜面并靠近腋芽,有利于扦插。在10:00前或傍晚进行文冠果扦插育苗,插前用清水喷施床面,待泥土不粘手时,按行距10~15 cm,株距15 cm开窄缝,随后将插穗轻轻直插或斜插入基质,插根顶端要保持在地表以下2~3 cm,边插边用手压实插穗基部的泥土[2]。扦插后要及时晒水遮阴,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促进插穗生根。

2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1 苗期管理

1)嫁接苗管理。嫁接后5~7 d,若文冠果芽柄脱落则说明苗木成活,此时可对砧木进行折枝处理,促进养分集中供应接穗。嫁接15 d后,接芽萌发时去除绑绳并抹除嫁接口下方的萌芽。在接芽上方0.6 cm处剪除砧木上梢,剪口形似马蹄,剪口向接芽背面倾斜,以利于剪口愈合和苗木直顺生长。文冠果当年的嫁接苗要注意及时封土和支撑,防止苗木折断,及时灌水、施肥和松土保墒[3]。

2)扦插苗管理。扦插完成后需及时喷水,使基质的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80%。文冠果插条越冬期间要补水1~2次,每次补水量不宜过大,仅喷湿基质表层即可。翌年3月上旬开始适当增加喷水次数,4月上旬打开拱棚炼苗,全光炼苗7 d后,当插根新萌发的茎叶长势健壮时进行移栽。

2.2 肥水管理

甘肃省文冠果生产常采取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1)基肥。每年秋季文冠果采收后,采取沟施法,在树冠一侧或在树冠下开深30~40 cm的放射沟,将基肥施入沟底,每株文冠果树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5~30 kg,施肥后及时浇透水。施用基肥能显著改善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地力,从而增强树势,促进文冠果早产、高产和稳产。2)追肥。在每年4月底至5月上旬(文冠果盛花期)进行第1次追肥,以尿素、硫酸铵等速效氮肥为主。采取沟施或点施法,5年生以下的文冠果幼树每株追肥量约0.15 kg,5年生以上的大树每株追施0.3~0.5 kg,追肥后及时浇透水[4]。在果实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根据植株产量采取点施法,每株追施0.3~0.5 kg的氮磷钾高效复合肥,施肥深度在10~20 cm,追肥后及时浇透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2.3 花果管理

甘肃省种植的文冠果幼树落花较严重,在当地素有“千花一果”的俗称,因此,加强文冠果花期管理,解决好落花问题是确保甘肃省文冠果早产、丰产的重要技术。1)合理配置授粉株,在果园内采取行内混栽的方式种植3~4个文冠果优良株系。2)加强文冠果人工授粉,选取不同品种的花粉,选择在晴天的上午,用软毛笔蘸取花粉点授在雌蕊柱头,每次点授10~20朵花,促进授粉受精,提高着果率。3)及时摘除花序的中下部不孕花,并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向花序喷施2~3次0.3%硼酸溶液,促进坐果。

2.4 清除根蘖及整形

文冠果嫁接苗和扦插苗易产生根蘗,消耗树体营养,影响树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生产中应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根蘖。此外,为扩大树体受光面积、培育良好树形、提早结实、增加产量,需对文冠果进行适度整形修剪。将文冠果树高控制在2.5~3.0 m,主干保留4~5个主枝,主枝开张角度控制在50°~60°,每个主枝选留2~3个侧枝,各侧枝间的距离控制在40~50 cm,培养41 cm以上或径粗0.71 cm以上的三类结果枝作文冠果的最佳结果枝[5]。树冠成形后,在每年落叶后至开花前,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细弱枝、下垂枝、干枯枝和病枝,并将剪下的枝条统一带出果园销毁掩埋。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卷叶病

卷叶病是甘肃省文冠果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文冠果的嫩叶和果实。发病初期文冠果叶片表面出现褪绿小斑,叶缘开始向下卷曲,随着病情加重,叶缘、叶背面会出现许多暗褐色小锈斑,略膨胀呈瘤状,严重时导致叶片枯焦,果实不能成熟并落果。文冠果卷叶病由锈壁虱寄生引起,在甘肃省7—8月遇到高温天气时,在树势较弱的植株上发病严重,造成大量减产。

防治措施: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统一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掩埋;在早春萌芽前全树喷施2次1~2°Bé石硫合剂,每次间隔7 d,可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3.2 木虱

木虱的成虫和若虫主要为害文冠果的嫩枝和果实,成虫在树皮缝隙、树叶和树下杂草中越冬,翌年春季文冠果萌芽时,越冬成虫开始出现并在文冠果嫩枝、嫩叶和果实上产卵。甘肃省每年4月中旬左右,文冠果春季萌芽时是木虱越冬幼虫为害的高发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

防治措施:在秋季进行清园,清除果园内的落叶、病枝、杂草,并运送至果园外集中烧毁掩埋,减少越冬虫源;早春全园喷施50%乐果乳油2 000倍液,同时喷施树冠下的杂草;生长季内发现木虱,应及时全株喷施40%乐果乳油、20%氧化乐果或50%马拉硫磷1 000~1 500倍液,每隔5~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杀虫率可达到90%。

4 结语

文冠果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及生态价值,甘肃省围绕文冠果建成了文冠果油深加工、文冠果茶及赏花乡村游等配套产业。笔者总结了甘肃省文冠果种植技术,以期为实现文冠果早产、丰产、优质的目标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 董瑞香.陇中半干旱区文冠果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1(9):51-53.

[2] 李明红,宋学武,刘俊军,等.靖远县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甘肃科技,2012,28(4):143-145.

[3] 吴菲.文冠果早实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6):47-48.

[4] 孟宪武,梅秀艳,李彬彬,等.文冠果主要丰产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9(5):117-118.

[5] 冯占亭.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工程学报,2011(4):111-113.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09

作者简介:陈有婷(1984—),女,甘肃景泰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技术推广。E-mail:563140928@qq.com。

猜你喜欢

文冠果甘肃省栽培技术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