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人口变动研究前沿和热点分析

2023-08-01

科技和产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生育率变动范式

房 磊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人口是国家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1]。早期的社会学家Spencer[2]和Durkheim[3]都曾强调人口对社会结构的重要性[2]。然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 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出生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人口变动的科学认识能够揭示人口的演进历程,有助于对人口发展规律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把握,有助于促进中国人口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人口变动是人口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人口变动的含义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口随着自身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人口变动有3种形态: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自然变动是指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而引起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迁移变动是指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一切移动,会直接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地区人口构成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即人口从一个社会群体转入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变动。这3种变动从3个不同侧面反映人口的历史演进过程[4]。

本文采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以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来源文献和CNKI(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来源文献的知识图谱作为分析依据,探究人口变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WOS是世界权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三大引文数据库的Web版,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诸多领域。通过WOS,用户可以从全球享有盛名的9 000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及12 000余种学术会议的不同学科的会议内容中检索到各个学科当前及过去的信息,数据可以追溯100多年的科技文献及其影响[5]。CNKI是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的文献数据库,收录了自1978年以来的大部分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

CiteSpace 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软件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采用CiteSpace 知识可视化软件,能够分析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的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并获得由这些复杂关系孕育着的新知识,展示一个知识领域的演进历程。通过其提供的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结果,获得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前沿和研究热点。

2 检索步骤与结果

在WOS数据库中,选择主题(topic)索引的方式,检索词设置为“population change”或“demographic change”(即人口变动),检索范围为相关研究领域(categories):人类学(anthropology)、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规划与发展(planning development),时间范围为1936年至今,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 908篇。

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主题词 “人口变动”。文献来源选择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时间范围不限。在“人口变动”研究领域共检索到889条记录,删除不符合条件的个别文章如新闻会议通知,研究重点为经济、政策、其他社会问题等的文章,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章832篇。

3 基于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国际人口变动研究前沿和热点

将在WOS数据库中所检索到的6 908篇文献下载为符合CiteSpace软件要求格式的文件,运用CiteSpace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分析。选取时间区间为1936—2019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年,即在时间区间内,以1年为时间单位,对数据进行分析。设定参数值topN=50即提取每年被引次数排名前50位的文献来生成最终的网络。topN%=10%,即将文献按照每年被引次数排列,保留最高的10%作为节点。其他参数g-index的k值设为7;阈值Thresholds(c, cc, ccv)分别设定为(2,3,15)、(3,3,20)、(3,3,20)。

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视图显示节点N为 676个,连线E为737条,共6个主要聚类。网络模块度指标Modularity即Q值,一般在[0,1)内,Q越接近于1,表示网络聚类结果越好。本聚类图谱Q=0.959 9,表明本聚类图谱聚类结果较好。Mean Silhouette即S值,是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S在0.5以上,则一般认为聚类是合理的。本聚类图谱S=0.439 9,接近0.5,表示各聚类平均同质性基本合理。采用LSI(潜在语义索引)算法,从聚类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中提取各聚类的标识词。主要聚类大小及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根据图1显示的聚类结果,把握该主题下的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研究发展脉络,获得该研究领域的前沿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情况,采用“Burst”功能,获得文献共被引突发节点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文献共被引突发节点图谱

3.1 对研究前沿的整体把握——研究处于范式变革期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把科学发展看成科学革命的历史过程。科学在未形成统一范式之前处于前科学时期; 范式形成之后,进入常规科学时期,人们在科学共同体中按范式解决问题,是范式积累期; 发展一定阶段,出现反常和危机,人们寻求新的范式取代旧范式,导致科学革命的发生; 之后,迈进新范式下的新的常规科学期。因此,科学发展本质上是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积累范式与变革范式的交替运动过程[6]。在CiteSpace 知识图谱中,聚类的形成、积累、扩散、转换的过程可以形象地模拟知识发展的进程。不同聚类代表不同的知识群,聚类之间的联系代表知识群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到,该研究领域文献共形成了7个主要聚类。#0聚类和#2、#5、#8、#27聚类关系紧密,与#3、#6聚类连接薄弱。这说明#0聚类代表的知识群的研究内容与#2、#5、#8、#27聚类代表的与人口起源和发展历史有关的研究内容(通过标识词看出)是高度关联的。又从它们之间的连接形状可以看出,#2、#5、#8、#27聚类代表的与人口起源和发展历史有关的研究内容是以#0聚类代表的知识群的研究内容(radioactive)为基础拓展开的,使它们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知识群。#0聚类的标识词(radioactive)代表的是一种追踪碳元素(14C)的研究方法。所以可以判断与人口起源和发展历史有关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追踪碳元素(14C)的研究方法。另外,从图1还可以看到,#3、#6聚类代表的知识群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从它们的标识词可以判断,这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人口变化与气候或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和“人口变化与社会历史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属于人口变动研究范畴,然而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建立联系,所以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和讨论,或许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对各主要聚类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人口变动研究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的状态。

3.2 对研究前沿的具体分析——研究呈现三大热点

通过聚类的标识词可以看到,#6聚类的标识词为“total fertility rate”即“总和生育率”。与其他聚类相比,#6聚类与人口变动研究相关程度更高。所以,进一步对#6聚类进行突发检测(burst)。结果显示(图2),#6聚类中有4个较为突出的突发节点,它们对应着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中的反常和危机,是研究范式转换的关键点,也就是研究热点。其中,最大的节点是“United N, 2015, WORLD POP PROSP 2015, 0, 0”,其所代表的文献在2016—2018年内被引次数急剧增多,2016年被引7次,2017年被引10次,2018年被引5次(图3)。这说明,人们正在寻求用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即该文献的研究主题是近年来最大的研究热点。通过进一步梳理相关热点文献可以发现,20世纪末,生育率控制问题为西方人口学研究主流,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生育率变动占极大比重[7]。且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的迅猛发展,在国际上,“人口变动”的研究热点主题可细分为以下3大类。

3.2.1 关于人类起源、进化、发展历史的研究

放射性碳元素追踪法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关于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和人类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其中,French和Collins[8]的关于法国西南部上古石器时代的人口历史研究具有很强代表性。

3.2.2 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

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影响是近年来又一研究热点。如Hunter等[9]关于南非自然条件对农村人口迁移的研究。其中,关于气候变化对人口的迁移流动的影响研究占有很大比重。如Cameron[10]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新西兰在区域一级的人口分布的影响微乎其微。Adams[11]的研究显示,尽管气候条件对秘鲁高原移民派遣区人口的健康和生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该地区人口封闭现象还会持续存在。Shen等[12]对气候变化下人口持续性标准和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

3.2.3 关于生育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研究

关于人口自然变动,即生育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研究,这是当前人口学研究的热点。例如,Bongaarts和Casterline[13]针对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使非洲大陆难以提高生活水平的现状,将非洲最近的生殖行为模式与大多数处于早期转型(甚至是转型前)阶段的国家与其他地区的模式进行了比较,来加深对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过渡的理解。Parr和Guest[14]关于澳大利亚生育率对家庭福利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8年,澳大利亚的总生育率的提高对家庭相关的福利产生很显著的影响。Zeman等[15]对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东亚32个低生育率国家的生育率下降趋势、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2015年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世界人口前景:2015修订版》,预测了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非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地区,预计欧洲人口将减少,且未来的人口增长高度将依赖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生育率走向及生育水平的差异状况[16]。

4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中国人口变动研究前沿和热点

4.1 研究热点的阶段性进程

将在CNKI数据库中所检索到的832篇论文下载为符合CiteSpace软件要求格式的文件,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参数如下:topN=50,topN%=10%,threshold:(2,1,20)(2,3,20)(2,3,20)k=5,选择关键词共现分析,经计算,获得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并据此图谱分析该研究领域中的知识前沿和研究热点。

图4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的Q=0.505 9,S=0.468 7,说明网络聚类结果较好,且各聚类同质性是较为合理的。图4中共显示8个比较大的聚类,采用LLR算法,提取各聚类的标识词。聚类标识词等重要信息见表1。从图4和表1可以看到,中国人口变动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表1 聚类信息

4.1.1 20世纪90年代,研究重点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最优人口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学实证研究的重点转向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提出“后人口转变”的新见解,用于解释中国人口变迁规律。

4.1.2 2000年以来,人口分布与人口自然变动是两大研究热点

人口分布的研究主题包括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系统动力学等系统仿真方法研究人口分布问题等。如周靖祥[17]和袁蕾等[18]的关于人口空间分布与模拟的研究。其中,对中国区域或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迁、劳动和就业问题的研究使民族人口研究得到加强。

人口自然变动的研究主题丰富,包括人口负增长、人口转变过程、总和生育率、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农村人口问题等。如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效果评估研究取得新进展。性别比研究、女性人口研究、未来人口变动趋势与适度人口目标研究增多。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关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日益增加,且人口老龄化研究已进入微观领域。例如,于学军等[19]的关于中国区域人口自然变动趋势研究;杨舸[20]利用人口预测方法估算中国“十四五”期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并总结了四大重要“转变”。

4.1.3 2010年以来,人口变动与经济的关系是研究热点

随着人口统计学迅猛发展,人口变动与经济的关系研究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关于人口年龄结构和分布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热度持续上升。如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日益激烈,多数研究基于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研究提出了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另外,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人口变动问题成为主流。如从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的高度,阐述人力资本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再如,在借鉴西方孩子成本-效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并阐发了社会附加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并将社会因素放入其中,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关于人口流动引起的城市人口集聚导致的财富效应、边际影响等的研究日益增多。面板数据等经济学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用来研究人口变动与经济的关系。具体地,如王金营[21]和刘艺容等[22]的关于人口自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张永丽等[23]的关于人口迁移变动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柳如眉等[24]分析人口变动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4.2 研究方法多样

中国人口变动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除了传统的人口学方法:队列要素预测法、多状态人口预测外,也有一些学者采用了数理模型[25]、改进的用于全国人口预测的CPPS软件[26]、考察指标的连续变化情况的面板数据分析和动态GMM估计方法[27]、马尔萨斯模型[28]、Logistic曲线[29]、灰色预测法[30]、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31]等,这些方法都得以广泛使用。

5 结论与启示

5.1 人口变动研究正从范式积累期向范式变革期平稳过渡

根据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积累范式与变革范式的交替运动过程。从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来看,人口变动研究正从范式积累期向范式变革期平稳过渡。而引领旧范式向新范式过渡的研究热点主题,大致有: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放射性碳元素追踪法,对人类人口发展历史进行追溯;②基于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的背景,讨论特定区域,如气候变化较为恶劣地区的人口迁移问题,以期为人口迁移提供科学预测和规划,并为未来人口迁移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提;③以全球视野,讨论生育率变化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各国的生育率变化趋势是各不相同的。进而,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各国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和比例必然迥然不同。由于人口对国家实力发展至关重要,那么生育率对国家未来实力变化的影响,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所以,我们可以开阔视野,追随“科学革命方向”,聚焦研究热点,促进人口变动研究在新范式下向纵深发展。

5.2 中国人口变动研究较为局限,具有“实用性”特征,横向发展趋势明显

首先,与国际人口变动研究放眼全球的开阔视野不同,中国人口变动研究多局限在对本国人口变动规律的探究。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中国人口变动既有规律性,也呈现出地域性和复杂性特征,如从地域上看,中国东西、南北、城乡人口生育率和迁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各地人口结构产生很大不同。正由于中国人口变动具有复杂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人口变动研究多局限在本国,而较少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现状。其次,由于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变动与经济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所以与国际人口变动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不同,中国人口变动研究更加具有“实用性”,即应用型研究较多。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人口政策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等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最后,中国人口变动研究较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具有多学科视野,如很多研究借鉴和采用了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使人口变动研究产生横向发展趋势。未来,可以开阔视野,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以及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和探究中国人口变动的规律,指导中国人口事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5.3 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是人口变动研究前沿,对社会变动关注不足

目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都是人口变动研究的前沿。关于自然变动,在不同国家地区中,对人口生育率、人口数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的测算和推断,及与人口自然变动有关的社会问题都受到广泛研究和讨论。关于迁移变动,国外学者多致力于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与人口迁移关系的研究。中国学者多讨论的是在城镇化政策驱动下,国内人口的省际、省内、城乡等地域范围内的迁移现状、趋势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对于人口社会变动的研究普遍关注不足。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即人口从一个社会群体转入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变动,跟社会阶层的变动密切相关。这是一个群体身份转变的过程,如农民转变到“农民工”,大学生转变为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变动过程可能更多地被纳入到社会学研究当中,且也并非使用“社会变动”这一学术术语。所以,未来可以加强对相关群体社会变动的研究,并将其纳入人口变动研究中来,同时结合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的相关研究结论,从人口学角度阐释有关群体社会变动的规律和影响,进而对社会结构的优化提供来自人口学的观点和建议。

猜你喜欢

生育率变动范式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变动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