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视角下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08-01邵云飞杜江涛
邵云飞, 杜江涛
(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都 61173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其中,能够同时带来产业技术变革和商业市场颠覆的突破性创新是借助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助推力。转换发展动力,革新发展模式,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离不开突破性创新。因此,探究企业如何成功实现突破性创新,是关乎创新发展、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战略性任务。
然而,企业也面临着突破性创新并不容易达成的现实问题。突破性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其成功取决于多重因素[1]。已有研究从惯例复制[2]、联盟竞合[3]等角度,探讨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其实现路径打下基础。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先决条件是获得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被模仿的异质知识[4]。而触发突破性创新所需的知识源更多地可以在企业边界之外,与企业的合作伙伴一起找到。当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中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者、顾客等一同获取外部创新知识,这个过程就发生了知识转移活动。
与探索性学习、知识搜索等知识获取过程相比,知识转移更重视主体双方的互动性,且具备较强的主动性。一方面,当企业向外部搜索知识,意味着组织边界被打破,企业在创新网络中与其他组织产生了知识交流,不可避免地与其产生知识性的互动与交换;另一方面,突破性创新的一大特征是技术轨道的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外部进行知识交流,以获取能够满足突破性创新的新知识。因此,知识转移能够体现企业之间知识交流的互动性与主动性。企业的知识存量得到提升,但原有知识存在一定刚性,就要求企业克服路径依赖,进一步把对企业有益的新知识作用于突破性创新活动。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知识转移包括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增强突破性创新活动的相关研究尚有缺口,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因此,本研究首先对突破性创新的概念及发展过程进行界定,从不同视角总结现有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其次,进一步聚焦于“企业如何通过异质性知识来保持并提升其持续的突破性创新活动”这一问题,从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边界条件,构建知识转移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最后,根据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对突破性创新实践探索的案例,进一步解释知识转移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总结未来研究的可能性,为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1 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1 突破性创新的界定
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非连续性及革命性等特征,是一种创新程度较高、影响作用较大的创新活动。Abernathy等[5]提出突破性创新的相关概念,认为它是一种源自新科技原理、符合市场总体趋势的创新形式,且与已有的各类创新模式之间存在差别。针对现有研究中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将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以及激进性创新三者进行区分,以此明晰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渐进性创新注重在利用当前的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开展一系列局部的、片段式的创新活动[6];颠覆性创新是瞄准于低端市场或新市场的一种创新模式,在产品或服务满足主流市场的要求之前,不会针对主流客户;激进性创新是指能够使现有产品和过时技术呈现新活力,使其具有创造性等属性,从而体现先进技术的一种创新[5]。
突破性创新不管在技术维度还是市场维度,都具有较强的突破性特征[7]。在技术维度,突破性创新并不遵守原有的连续性技术轨道,而是实现了高于现有技术的跨越。这是基于新的科学或工程原理对技术进行根本性改造,以实现技术的断层式提升。正是其变革性及颠覆性的技术跃迁,使得突破性创新可以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在市场维度,突破性创新通过市场颠覆,以全新的技术、生产方式或竞争形态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它更多关注于领先的潜在客户需求,包括运用新的和不同的技术,并为新兴市场或非主流市场创造、提供不存在的价值。
1.2 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分析
首先是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阶段(fuzzy front end,FFE),其创新设想是突破性创新产生和识别的基础。该阶段包括了突破性创意的产生、创意的评判和过滤、产品规划设计等步骤。从能力的视角探讨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阶段,现有研究已经关注企业识别、吸收及应用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感知、捕获、再造内外部的动态能力对突破性创意想法的作用。从资源的视角探讨其模糊前端阶段,关注的焦点则是跨界搜索等对创意产生的作用。
其次是突破性创新的研发执行阶段,包括分配资源与任务、研究开发和测试完善等3个方面的任务[1]。从系统化的角度,可以看作以形成突破性发明为基础,其次完善后续的设计过程,最终形成突破性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在突破性创新的研发执行阶段,由于企业并不沿用组织内部或行业内部原有的技术轨道与技术积累,使得其具有创新难度大、投入资源多等特点,因此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合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不断寻找与搜索具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分散突破性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高昂的成本,推动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
最后是突破性创新的商业转换阶段,也可以视为市场实现阶段。这是突破性创新直面消费者与客户、完成创新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当商业格局被跨越性的技术打破,其产品和服务也将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崭新形式呈现于新兴市场或未来市场。因此,除了循例的市场调研、市场渗透等商业运作外,在此阶段企业还把精力放在培养产品潜在消费群和消费者共创价值上。与产品和服务较为成熟的主流市场相比,前沿性与不确定性是突破性创新市场的新要求。因此,在对全新产品容忍度较大的非主流市场培养潜在客户,往往成为突破性创新的切入点。非主流市场并不意味着低端市场,反之,由于技术的颠覆性与跨越性,突破性创新关注的非主流市场更有可能比传统市场更具技术突破[8]。
1.3 基于战略的分析
战略导向是基于文化的、企业特定的、能够导致竞争优势的复杂过程。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的前提是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并以此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6],而处于战略领先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快的创新发展。Zhou等[7]在研究中按照驱动因素的差异将突破性创新划分为市场驱动型与技术驱动型,技术和市场导向的企业战略更容易影响技术驱动型的突破性创新。陈建勋等[9]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时,认为探索者是以不断求变的战略指导,生存于产业最具活力的环境中。执行探索者战略的企业能够迅速识别潜在的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这是将包括突破性创新在内的创新变革摆在重要位置的体现,因此探索者战略将有助于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增强。
1.4 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突破性创新的不确定性、不连续性等特征说明这是一项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独立力量,需要借助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各主体协作完成。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关于突破性创新研究的整体性。范钧等[10]基于知识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研究得出,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营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等企业网络能力显著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其中组织的隐性知识起到了中介作用,体现了不同视角的各项因素正交叉作用于企业突破性创新。王思梦等[11]通过对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等联盟管理的剖析,探究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合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以组织间学习为中介的理论模型。
1.5 基于资源的分析
企业的资源可以看作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异质性的资源,尤其是深深嵌入组织管理和实践中难以模仿的无形资源,是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
1.5.1 能力资源的影响因素
能力是企业将资源相互结合、充分利用的关键要素,贯穿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各个阶段。例如在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正确识别突破性创新的机会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机会识别能力是企业感知和捕获突破性想法的重要环节。企业触发对突破性创新的初步评估,并以此作为在位企业形成突破性创新商业化的前置因素。针对吸收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的企业异质性知识获取的研究,对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刘娟等[12]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整合理论和组织任务环境理论,系统构建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模型,表明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5.2 知识资源的影响因素
知识是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产生、合并、重组和开发知识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3]。突破性创新对异质性知识的要求,使得企业的知识获取范围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间。因此,现有研究正积极探索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及知识溢出等行为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Xie等[13]研究发现,组织间知识获取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吸收能力具有中介作用,拓展了知识获取对企业突破性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尹惠斌等[14]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关注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不断吸收内化外部互补性知识,有效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进而创造突破性创新绩效。
2 知识转移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
以往基于知识视角的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中,往往将探索性学习、外部知识搜索等异质性知识的获取过程作为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条件。而外部知识获取并不局限于外部知识搜索的单一过程,而是知识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整体协作[15]。知识转移同时强调了知识获取的过程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这两个方面,相比知识搜索更具拓展性。知识转移是知识信息由一个知识主体向其他知识主体的移动过程[16],地区与地区之间可以通过知识转移的交流方式,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技术,以此缩小技术差距。
与知识搜索等知识获取过程相比,知识转移更重视主体双方的互动性且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当企业转向组织外部搜索知识,意味着企业已经打破组织边界,在创新网络中与其他企业产生了知识交流,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组织产生知识性的互动;另一方面,突破性创新的一大特征是技术轨道的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外部进行双向的知识交换。因此,知识转移能够体现企业之间知识交流的互动性与主动性。
企业通过知识转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存量得到了提升,但原有知识存在一定刚性,就要求企业克服路径依赖,将获取的新知识进一步利用到突破性创新活动中去。因此,知识转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值得进行进一步探讨。
2.1 知识转移对突破性创新的直接影响
2.1.1 显性与隐性知识转移
Polanyi[17]将知识划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并有效传播。基于合作协议的知识转移,可以为知识接收企业带来很大程度上更多样性的显性知识,帮助企业避免掉进能力陷阱、扩大自身知识基础,有助于企业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进一步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效。
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常常深深嵌在组织、管理活动等对象当中,难以进行编码、解释和传播,给知识转移过程增添了较大的阻力,因此显隐性知识的转移具有较大差异。而不易转移的隐性知识对技术生产环节的影响作用较大,当知识从隐性状态转移而来,经企业吸收转化为显性知识并整合、利用后,将实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实践形成的创新知识,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在别国开展创新活动时,减少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而隐性的知识转移通常镶嵌在组织间全方位的交流与接触当中,是跨国公司创新能力提升的隐藏力量,与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呈现正相关[18]。
2.1.2 技术与市场知识转移
突破性创新在技术层面的跨越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此关于技术的知识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活动。以知识转移为代表的知识流动能够驱使企业在产品核心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更新,驱使企业的产品持续地进入新的技术圈层,从而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同样可以扩大现有的知识存量,利用知识转移等活动获取企业内部无法独立生成的思想与技能,最终提高知识创造和研发效率[19]。因此,基于技术层面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企业获取的外部知识,尤其是互补型的异质性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创造,进而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
在市场维度,企业在实现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商业景观,同样需要组织外部的知识转移。首先,接收来自外部市场的知识转移,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20],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企业抵御外部市场环境的巨大风险。其次,面对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激烈碰撞,企业必须通过与知识转移源建立联系的方式,获得来自外部不同渠道的市场知识,并借助高科技、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建立起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通过获取来自客户、竞争对手等的市场知识,分析市场趋势、洞悉客户未来需求导向、构建差异化细分市场,都有利于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
2.2 知识转移对突破性创新的间接影响
2.2.1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身处于动荡的内外部环境中,借助洞悉市场环境的变化,从中把握不断涌现的机遇,最终协调、整合、重组知识资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源的一种能力[21]。动态能力是系列能力组成的系统,包含多种不同能力,目前多数学者将资源的协调整合能力与资源的重组配置能力作为动态能力的两大要素展开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企业通过知识的协调和重置等管理活动,在知识转移中将所获得的知识吸收内化后,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22],进而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中最受关注的协调整合与重组配置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对现有的知识等柔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克服路径依赖,从而推动突破性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基于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双重视角下,包括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配置能力在内的动态能力在企业知识转移利用与突破性创新中起到中介作用。表明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外部知识的协同及整合,提高再构建能力,才能实现突破性创新路径。
2.2.2 知识整合
知识转移在丰富企业异质性知识存量的同时,带来了如何有效利用新知识的现实性问题。知识整合是企业基于市场机会和现状重新定义资源组合的过程[23],可以根据知识整合活动是否跨越组织界限将其划分为内部知识整合和外部知识整合。
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路径的影响将通过知识整合过程发挥效用。因此,处于散乱状态的知识无法在突破性创新这一对知识具有极高要求的活动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不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转移活动带来的异质性知识在企业中将持续地处于一种资产的状态。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如果获取的知识不经过内化,不仅不能贡献企业创新绩效,甚至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损害[24]。因此从知识视角研究企业突破性创新,知识整合是从对知识转移的延伸。因此,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整合可以将差异化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工艺。同时,由于企业不可能拥有突破性创新的全部知识,需要根据创新需求在外部寻找知识源并加以整合,使之内化为企业自身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
2.2.3 网络中心性
网络中心性表明了企业在突破性创新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有利状态。由于突破性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分布极不均匀,因此产业价值链中各协作环节的各个协作主体在知识体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25]。
当企业沿着突破性创新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之间开展知识转移、知识搜索等各类形式的知识获取行动时,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知识存量,用于开展突破性创新活动。而网络中心性则帮助企业在搜索外部知识、开展知识转移的实践路径中获得主动权与主导地位,站在更有利的位置获得比其他协作主体更丰富的异质性的知识转移。通过知识吸收等内部整合举措,将帮助其进一步提升开发新技术、新市场的能力,满足突破性创新对知识日益增强的知识、技术要求。因此,在对知识转移和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加入网络中心性这一边界条件,可以体现在突破性创新网络中,具备中心地位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网络控制能力,是强化知识转移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影响的重要因素[26]。
2.3 概念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发现知识转移通过显性知识转移、隐性知识转移及市场知识转移、技术知识转移等多种形式直接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与突破性市场创新:隐性知识的转移是隐藏在突破性创新背后的关键动力;基于技术层面的知识转移,尤其是互补型的异质性知识可以更加直接地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同时,知识转移也通过知识整合、动态能力等作用路径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为:内部和外部知识整合能融合差异化的知识形成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工艺,使之内化为企业自身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动态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对知识等柔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克服路径依赖,从而推动突破性创新活动的开展。最后,网络中心性为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路径提供了调节的作用:创新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网络控制水平,在知识转移路径中拥有主导权。知识转移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转移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
3 “东汽”突破性创新的实践探索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的子公司,是我国制造大型电站动力设备和积极开发新能源领域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其主要产品用于火电、风电、核电和燃机的汽轮机及其部件,目前已经发展为我国最主要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东汽”的知识转移从20世纪的技术引进、整合外国技术知识这一阶段起步,逐步发展为21世纪初吸收国外的知识再创新,到如今处于创新网络中心占据知识转移的核心地位,迎来了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创新阶段。目前,“东汽”在重型燃气机这个领域已经突破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大国重器的突破性创新。
3.1 显性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东汽”逐步与日本领先企业,如日立、三菱、东芝等进行契约式合作,从技术协议这一显性的知识转移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同时,该企业在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生产设备和生产手段的基础上,对引进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吸收。通过将已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整合的方法,逐步探求突破性创新的技术发展。
自1991年,“东汽”分批次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亚临界、超临界60万kW汽轮机、100万kW核电汽轮机及100万kW超临界汽轮机的设计制造技术。依据此类先进技术与国内本土已有技术的整合,“东汽”进行了国产化制造。1996—1997年研制的两台机组在山东省邹县电厂成功投入运行,其技术性能指标有10项在当时位居全国第一。随后,“东汽”深入实践这种显性知识转移结合知识整合的研发模式,与日本三菱公司签订技术协议,由三菱公司向“东汽”转让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且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燃气轮机技术。在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生产设备和生产手段的基础上,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添置燃机生产所需关键设备,形成国产化率为67%的M701F型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功率为270 MW)研制能力,同时实现燃气轮机热部件33%的国产化目标。
“东汽”还与东芝、西门子、英法GEC、美国GE和法国ALSTOM等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在这一阶段,“东汽”的知识转移主要依靠显性的技术知识转移,采取整合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符合国情的现有技术的方式,根据国内技术环境与市场环境不断国有化。
3.2 隐性知识转移与动态能力
随着新型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东汽”与诸多国际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式合作,不仅实现了基于合作协议的显性知识转移,还产生了基于交流的隐性知识转移。作为知识转移的接收方,“东汽”已经可以利用协调整合与重组配置的动态能力,全方位调配技术与市场资源,将知识整合为有益于自身创新的优势,通过再创新的方法逐步探索、走上突破性创新的道路。
21世纪初“东汽”开始对新主导技术展开了探索,于2004年与德国的Repower公司签订 1.5 MW 风电发电技术的引进协议,在新的风电市场领域实现了技术知识转移。同时在技术交流过程中学习了国际大公司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对国际大公司通过实施全球采购、全球分包与全球制造参与全球发电设备市场竞争的有了初步的认识,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隐性知识转移。“东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消化吸收、制造加工以及系统集成研发等方面的力量优势,将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显性及隐性知识整合,快速消化吸收研发出国产化低温型的风电设备及机组叶片。我国北方地区是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东汽”借此研发出广受市场欢迎的低温风电机,能够抵御最低-40 ℃的严寒。由此企业正式踏上了突破创新之路,最终占领了中国北方大部分风力发电市场。“东汽”风电技术创新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东汽”风电技术创新路径
3.3 占据网络中心的知识转移
3.3.1 核心价值网络层
“东汽”利用四川德阳重型装备产业制造集群内外部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发展辅助技术,使其集中资源用于新型能源技术的研发。一个以“东汽”为核心的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网络以及知识转移路径已经形成,该企业不再局限于扮演知识转移接收者的角色,逐步向占据知识转移主动权的核心制造企业转型。“东汽”在协同创新网络接近于一个绝对中心化的星形网络,网络呈现集中化,各行动者的位置优势分配是不平衡的。它与竞争企业、配套制造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和跨产业配套企业建立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了知识在这一核心价值网络层之间的转移。因此,“东汽”在其中把握了创新网络的中心地位,信息与知识在网络中快速转移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主动权,其突破性创新活动因此取得了显著进步。
3.3.2 可控支持网络层
积极建立新的以“东汽”为核心架构的战略型协同创新网络,在大学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可控支持网络层为“东汽”的知识转移创造了新路径。“东汽”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先后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与中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带动、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新能源、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发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引导其研发方向和目标。除了这种正式的知识转移途径外,它还与大学、科研院所机构的员工的非正式关系也是其在可控支持网络层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路径。“东汽”在核心价值网络层及可控支持网络层的知识转移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在创新网络中的转移路径
最终,“东汽”在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价值网络层及可控支持网络层占据中心地位,集中化地将知识在各主体之间完成高效转移。“东汽”凭借强大的网络中心性,吸收利用知识转移,在此阶段不断实现突破性创新。2019年12月,由“东汽”研制的首台菲涅尔式聚光储能发电汽轮机-敦煌大成菲涅尔式50 MW聚光储能发电汽轮机首次并网发电成功,标志着“东汽”在菲涅尔式聚光储能发电汽轮机研制中取得了突破性创新,也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2年11月,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研制的50 MW重型燃气轮机,在“东汽”正式发运。展现了其在突破性创新之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解决了这项“卡脖子”技术。
4 结语与展望
针对“企业如何通过异质性知识来保持并提升其持续的突破性创新活动”这一研究问题,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知识转移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包括显性与隐性知识转移、技术与市场知识转移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的路径,以及通过知识整合、动态能力及网络中心性的作用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最后用“东汽”突破性创新的实践探索,探究知识转移在创新网络中的转移路径,进一步解释该概念模型。
关于知识转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现有研究当中,对两者的影响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其理论体系值得进一步充实与深入研究。根据知识转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总结,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深入。
1)进一步探讨知识转移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在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企业对资源分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在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这一阶段,企业通过大量的知识获取,关注突破性创新的创意来源获得。而在当前知识转移与突破性创新的相关研究中,将突破性创新活动或突破性创新能力等视为整体分析单元,缺乏对不同阶段异质性的关注。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创新过程角度,考察影响突破性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或阻力,重视知识转移在突破性创新的模糊前端、研发执行和商业转换阶段分别发挥了何种作用。或者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企业突破性创新如何产生,以此深化知识转移与突破性创新的研究。
2)深化知识转移影响突破性创新的边界条件。知识转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研究仅针对知识整合、动态能力网络中心性等部分要素探讨了其作用边界,但知识转移的诱因、对突破性创新的其他路径影响,有待进一步全面考量、系统分析。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挖掘其他的中介因素或者调节因素进行研究,如战略柔性、环境不确定性等要素,以深度揭示出知识转移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机理,对已有理论研究形成有益补充,形成知识转移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的系统研究模型。
3)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不同行业的情况。用“东汽”的案例对知识转移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模型进行解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实证对方法,用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行业的局限性问题。当前的相关研究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或特定的产业区域,如生物医药行业、高新产业集群等,导致结论的普适性有限。因此,未来针对知识转移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样本类型,增加行业范围和所选区域,以增强结论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