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2023-08-01王卓群,戴玮鑫,史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搏偏瘫功能障碍

卒中作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常见死因,也是引起人类残疾最主要的原因。卒中多表现为突然发病、意识障碍、局灶性血流灌注和功能缺失。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具体临床表现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壁病变、脑组织缺血坏死等。

目前我国卒中的发病率已经居于世界首位,且每年发病率呈增长态势。卒中作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在慢性病死亡率中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我国卒中死亡率为130.7/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24.5%。根据数据推算,按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我国卒中患者人数将高达3177万。卒中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亟待改善的问题。卒中的发病与时间、气候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秋末冬初,气温骤变,因此秋冬是卒中的高发季节。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其形成与遗传、性别、身体素质、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状态都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发病后应考虑综合治疗,包括日常调理、心理疏导、口服药物和病因治疗等。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包括:(1)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2)参与内分泌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3)调节体温、睡眠和血压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受意志控制,每一脏器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接受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互拮抗的。如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搏加速,胃肠运动变慢;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搏变慢,胃肠运动加强,但这种拮抗作用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情绪刺激作用下,就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广泛激活机体各器官和组织,产生明显的、超出常态生理节律的生理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并非情绪产生的中枢机制,而是对情绪起着支持和延续的作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已经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状态会诱发各种功能障碍,尤以心血管、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为常见表现。如果存在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进行甲状腺功能、血糖及性激素相关指标检查,协助诊断。

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运动治疗,主要是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2)作业治疗,针对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或手的精细活动进行的康复治疗;(3)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设备,如中频、低频、痉挛机或相应的理疗,改善偏瘫患者的肌肉或循环问题;(4)言语治疗,主要改善患者的言语沟通能力;(5)吞咽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吃饭问题;(6)心理治疗,此类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7)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8)康复工程,主要包括用支具防止肢体变形,辅助功能活动。

综上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很多,也较为复杂。卒中是内外因交互作用、多阶段发展、多因素影响的脑血管疾病,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应遵循个性化原则进行综合康复干预。

猜你喜欢

心搏偏瘫功能障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突然倒地怎么办?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心搏骤停患者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的预后及病因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