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角膜的研发与应用
2023-08-01顾建军欧展聪
眼科学报 2023年4期
顾建军,欧展聪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
角膜移植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以及角膜成分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的重要手术措施。常规角膜移植在治疗眼表相对良好的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等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有些甚至可以接近90%。为何要开展人工角膜研究与应用?主要由于常规角膜移植在终末期眼表患者的手术复明成功率很低,比如严重的眼部化学伤和热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角膜广泛血管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于这类疾病,人工角膜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人工角膜的研发已有200年的历史,当代人工角膜技术的改良与临床医生及材料科学界的合作密切相关。目前较为常见的人工角膜类型包括波士顿人工角膜,骨齿型人工角膜,AlphaCor人工角膜,Fyodorov-Zuev人工角膜及领扣型人工角膜。波士顿人工角膜由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患者预后良好,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一型人工角膜。封面展示了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植入眼内的图像,其中佩戴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是为了减少眼表泪液蒸发对载体角膜上皮的损害。中央为透明的人工角膜镜柱,直径为3.5 mm,材料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屈光度为人体角膜及晶状体的总和,并可以根据眼轴的参数选配与之相适应的人工角膜。载体角膜后部为由钛合金材料组成的人工角膜后板,直径为8.5 mm,其厚度较之前设计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后板明显变薄,减少了对前房及房角的影响。后板多孔的改良结构是为了载体角膜获得房水的营养,防止载体角膜出现溶解变薄。各类新型人工角膜的研发与应用,为难治性角膜疾病患者的复明,提供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