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探究

2023-08-01向振昊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机构食品

向振昊

(来凤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据统计,2017年,食品监管部门全国抽检食品样品23万批次,2022年抽检超过80万批次,是2017年的3.48倍。随着食品抽检总量的增加,第三方检验机构承担越来越多的检验工作,但检验检测机构在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食品安全检验的需要[1]。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指导。

1 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采样和样品管理不规范

采样和样品管理是食品检验的前端环节,在采样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则可能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检测的结果。但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在实际样品采集过程中,采样人员未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采样,而是依靠个人经验,导致采集的样品在数量和品质方面与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规定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2]。在样品管理方面,如样品的运输、存储过程中,相关机构为降低成本,省去很多必要的环节,容易破坏样品,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存储过程,要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测之前样品不能被污染。例如,进行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样品,需要避免阳光、紫外灯照射,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样品因阳光照射导致黄曲霉毒素B1发生分解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种不规范的样品管理,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1.2 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检验检测机构针对食品检验工作,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同类别食品检验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检验标准和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操作方面,缺乏完善的作业控制标准,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操作规范程度低,容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对于需要进行复检的环节,一些检测机构可能由于专业人员配置不足,而没有设计复检程序控制,在出现检测操作失误时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此外,部分检测机构食品检验质量目标混乱,在具体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各项业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使得检测作业质量控制没有重点,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关注不够,最终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1.3 检验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

①检验技术方法相对比较落后。总体上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技术发展还比较落后,许多检测方法和技术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而来。目前,国内检测机构使用的检测技术大多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新技术创新研发方面进展缓慢;对于行业发展的主流技术趋势的学习和引进方面,力度还比较小。②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现代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较快,部分仪器设备检验的灵敏度不高、检验效率较低,已无法满足现有的检测需求[3]。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在引进检验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方面不够及时,尤其是部分检验仪器设备配备不够齐全。甚至还有一些检验机构仍在使用几十年前的老旧设备,面对当前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些检测设备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下的检测情况。在缺乏相关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很难寻找到适合的替代方法,容易导致检验检测质量出现问题。

1.4 人员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由一线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实施,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检测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性较低,对食品检验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新招聘的人员仅仅经过几天的培训就迅速上岗,这些都容易造成检测过程中的失误。甚至一些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承接与自身检测能力不匹配的检测项目,检测工作复杂程度远远超过现有检测人员的能力,容易导致检测工作出现问题。此外,很多检测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无法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食品安全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受到相关利益诱导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违规操作、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情况。

2 加强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严格规范采样和样品管理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结合食品检验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规范的样品管理规定,形成科学标准化的程序。对于需要采集的样品,严格按照样品采集管理规定的数量、品质进行采集;对于食品企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送检的样品,做好接收和管理。在储存样品时,要确保样品存储空间的温度、通风条件、湿度等符合样品存储要求,确保样品在存储过程中能够保持性能稳定。同时,还应做好防火、防盗及样品安全、保密工作。对于样品的领用、返还环节,检测人员要按照样品领取的规定,凭借“检测样品流转单”领域检测样品。对于发现的不符合检测要求的食品样品,需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4]。在完成样品检测工作后,要对样品资料进行保存,包括检验委托书、样品采集记录、任务流转单以及管理台账等在内的资料都需要存档保管。

2.2 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体系

(1)制定科学的检验质量目标。检验质量目标制定是否合理对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检验检测机构要根据食品检测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科学的检验质量目标,对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仪器设备、检验检测材料、检验技术方法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例如,针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环境的控制,应保证实验室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符合检验室规范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室内污染和实验室感染的发生。此外,还应有合理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坚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和检测,以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染菌物品及废物应经过消毒灭菌后才可清洗或废弃,防止污染环境[5]。

(2)构建完备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要制定与自身检测业务规模相匹配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包括食品检验质量管理手册、仪器使用规范标准、数据处理操作标准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检测作业指导文件等。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相关程序标准文件的补充修订,根据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等更新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对于消费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没有及时对标准进行更新,检测机构应按照食品大类检测的质量控准进行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制定合理的食品检验质量控制计划。在实际检测过程,不少检验检测机构出现检测质量问题与缺少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有关。因此,要根据检测机构自身的检测资质、业务规模等,围绕食品检验检测的核心环节,制定高效、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一般而言,食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内部控制计划和外部控制计划两个方面。内部控制计划主要是内部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检测程序、检测关键技术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等进行比对、复核;外部控制计划主要是国家相关规定、行业标准认证等。通过内外部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检测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2.3 引进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及时更新仪器设备

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仪器设备是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要随时关注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应用的趋势,结合实践中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的需求,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例如,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AI视觉通过利用视觉传感器和计算机代替人眼,使得机器拥有类似于人眼的功能,从实际意义上真正让机器“睁开眼”。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引入食品监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消除传统饮食干预过程中的主观性偏差,使得高效、稳定的食品检测成为可能[6]。例如,X光异物检测机能够产生X射线,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检测混在产品中的金属异物以及密度较大的非金属异物等,通过AI视觉对图像信息进行区分、提取、判别,最终实现对食品中的异物或缺失产品的处理。X光异物检测机还可以进行产品缺失检测、破损包装检测以及重量检测等。因此,要及时引进这类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和相关的仪器设备。

2.4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1)引进专业人才。检验检测机构要引进食品安全、实验检测、质量控制等领域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在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中,引进具备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能够结合检测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复杂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不断优化检测作业流程体系,提高检测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食品检测机构可以和相关的高校开展合作,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食品检测相关专业人才,充实人才梯队。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检测工作业务水平。①开展业务知识轮流分享活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可以在每周工作推进会上,指定专人围绕食品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要点、食品抽样检验操作技能等开展业务知识讲解,促进检测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②鼓励检测人员积极参加省级能力验证考核。对于日常检测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检测项目,如饮料中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大米中砷元素、汞元素测定等,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能力验证考核[7]。③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相关检测机构要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员工时刻秉持客观、公正、诚信的职业道德准则,守护好人们的食品安全。

3 结语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作为承担着食品检测重要任务的检测机构,需要构筑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堵住食品检测质量管理的漏洞。与此同时,国家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食品质量检测的相关行业标准和执行细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检验检测机构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切实发挥食品安全检测的作用。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机构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