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进行时

2023-07-31

新航空 2023年7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前不久 ,体育总局办公厅会同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

Recently, the Office of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together with the Office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the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Office of thePeople's Bank of China, issued the "Action Plan for Upgrading National Fitness Facilities(2023-2025)", laun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Facilities UpgradingAction".

政策推动全民健身

据《中国全民健身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中国健身人群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将从2021年的3.03亿人增长至2026年的4.16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6.5%,在市场环境、政策扶持、国民意识崛起等众多因素下,已经高涨的全民健身势头将得到进一步延续。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意见提出将发展体育产业、拉动体育消费作为体育工作的新目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日常健身活动,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

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2022年3月,中办、国办再次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动建设2000个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完成5000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

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 0 2 2 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需占总课时比例10%-11%,超越英语,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各地健身设施“有没有”问题正得到逐步破解,健身设施“好不好”问题加快改善,体育场馆“开不开”问题得到有效应对。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实现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方案》主要内容围绕健身设施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四大行动展开,并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与城乡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一个公共体育场,或田径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公共体育馆,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短板得到补齐,行政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进一步优化提升,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户外运动设施等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大幅增加。

全民健身空间资源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条件。截至2022年末,全国体育场地数量为422.7万个,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62平方米。在健身空间资源不断增长的同时,空间利用率偏低、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而言,一是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地区的健身空间有待增加;二是健身空间资源整合度不够,健身空间的使用率和共享率较低;三是健康产业协同效能有待提升。这需要进一步盘活全民健身空间资源,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应盘活存量,提升全民健身便利度。宏观上,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并整合现有空间资源,形成适度集聚、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微观上,要提高健身空间的使用率和共享率。全民健身空间的价值在于使用,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园、景区、居民区等健身空间资源,形成一定规模的健身圈。健身空间资源共享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要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力度,鼓励经营性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

开拓增量,补齐空间供给短板。应推进健身空间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以及經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统筹。可采取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引导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资本开拓全民健身空间。进一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应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运动场所的投资建设力度,将健身空间的开拓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

注重质量,保持“量”的优势,转向“质”的发展,培育全民健身新业态。全民健身,有助于培育健康产业新增长点。应加快创新健身空间运营模式,结合现有体育产业结构创新体系,形成二、三产业的互补与融合,发展方式也要逐步向科技、绿色模式跨越。增强全民健身与健康经济的关联。一方面,深化信息集成,打造业务互联新模式;另一方面,精准对接群众健身需求,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如今,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开始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必需品”,全民健身迎来热潮。要满足“健”的需求,首先要“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2023年,浙江省体育局计划出台《关于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争年底前全省开放单位达到1000家以上。杭州市西湖区自2020年9月起,在区改革办、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段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目前已开放学校体育场馆17个,覆盖西湖区11个镇街,大大缓解了居民体育健身与场地数量不足的矛盾,自开放以来,场地预订率达80%以上。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主要由国资企业负责运营,有力保证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公益属性。

作为体育总局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的承接城市,嘉兴很好地将“社区运动家”运用到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体质测试、运动评估、健身指导、训练康复”全流程体卫融合样板和“1+N”模式(即1个运动家旗舰店+N个城市型、乡村型、适老型、职工型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根据用户的医疗体检数据、体质监测数据和运动能力评估结果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还通过用戶运动积分兑换运动饮料等方式激发市民健身热情。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项目王店镇全民健身中心由空置校舍改建而来,配置了足球场、健身房、乒乓球馆、排球馆、儿童游乐健身设施、体质检测等设施,通过“社区运动家”向居民提供场地设施预约、健身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

山西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公共健身设施政策要求,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地区、革命老区等基础薄弱区域和群众身边倾斜力度。争取到2025年各市、县普遍完成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乡镇、街道普遍完成乡镇、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构建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的目标。全省8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已建成管理信息平台,80个公共体育场馆达到全年举办体育赛事活动872场,体育培训4840次,为12768名群众提供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接待健身群众达到1152余万人次。

山西省采用体育设施配建“菜单”的形式,由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各地需求、场地情况和资金限额从“菜单”选择相应的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类型,由各地市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各县区需求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加强资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产品质量和器材售后服务质量,尽可能地规避了因产品质量带来的风险。

山东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山东省财政安排资金2.17亿元,从普惠群众、提升服务、扩大内需、补齐短板等方面,支持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与活动开展,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普惠群众“办赛事”。支持开展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动举办山东省沿黄九市健身联动赛事、半岛蓝色经济区健身联动赛事等活动,构建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体系,将赛事活动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二是提升服务“助开放”。支持全省符合条件的123家公共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扩大需求“ 促消费”。支持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会和体育节庆活动等,推动假日体育、夜间体育等特色消费业态加快发展,持续刺激扩大体育消费需求,助力形成全民健身发展长效机制。四是补齐短板“建设施”。支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各地建设智能化体育设施、更新公共体育器材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需求。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市级建成“两廊一中心”核心功能区,全市建成健身步道近700公里,县级以上主城区建成“ 1 0 分钟健身圈” , 县镇村“三二一”工程全面建成并不断优化升级,市县镇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日益完善。今年,继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力度,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提质升级。滨州市创新实施“便捷健身圈”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区“10分钟健身圈”布局,盘活城市空闲用地、边角地、公园绿地等空间资源,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增加开敞式健身设施及室内健身房。截至目前,全市在“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的基础上,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全市主城区室外公共健身设施新建400余处,建设“百姓健身屋”34处。

以环滨州黄河风情带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滨州黄河风情带马拉松比赛为引领,以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企业家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六大赛事板块为支撑,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同时督导各县市区创新办赛形式,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基层体育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将达5000项次,参与人数超百万。

推动健身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要具备市场化、产业化的理念。特别是相关部门要制定规划、加强衔接,推动体育、教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挥棒”和“药引子”作用,综合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商业信贷等多种资金渠道,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性,建立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长效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城市,近年来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短板的呼声较高。我国乡村地区部分存在全民健身意识淡薄、体育设施缺乏、体育组织不完备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有的地区不够重视。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同向发力,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督导力度,依托健身场地设施开展更多公益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数读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