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王崮春秋美玉带您走进“天上王城”

2023-07-31秦博

中国收藏 2023年7期
关键词:龙首游丝玉器

秦博

玉戈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先生将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重要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为孕育期,夏商西周为成长期,春秋战国则为玉器发展的嬗变期。

春秋时期的玉器发展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动荡而衰退,反而出现了一个全面开花的活跃局面。各诸侯国在玉器的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物力,玉器的产出量骤然倍增。当时,玉器的琢制工艺也愈发成熟,由于普遍采用了金属类工具,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刻画,均琢制得精益求精。可以说,春秋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纪王崮春秋墓葬是山东地区东周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其墓葬内出土了玉戈、玉琮、玉璜、玉觽、玉珩、玉琥、玉环、玉玦、玉牌、玉人、玉鸟饰等,这些玉制品体现了春秋时期玉器制作工艺的典型特征。本文将从玉器器型、工艺、纹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呈现周晚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玉器的风格特点,揭示古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器型见风尚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西周开辟出来的分封制已经无法推行,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纷争,作为礼器的玉器也逐渐失去其象征意义,缺乏权力集中的割据时局反而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在延续西周主要礼器的基础上,象征权威和身份的器型开始呈现多样化发展。

在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玉器中,龙虎合体玉佩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之作。该造型的玉器在商代和西周时尚未见到,说明春秋时期才开始有这种创新造型,有的以龙首虎形互相组合,有的以龙虎互相融合,象征着权威的王权,被引申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多种层面进行拓展与创新的玉器工艺,在此时期因造型优美、纹饰精致而格外引人瞩目。总体而言,即“从形之美,见器之味”,全面展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与丰富的创造力,令人啧啧称赞。在礼制严格的周代,典瑞就负责玉器的保管,如果是王要使用,那就会在腰带上挂三尺大圭,手执一尺多的镇圭,王用圭朝圣太阳。圆圆的玉璧如天一样;玉琮的形状类似大地;玉圭礼东方,就好似春天万物初生;玉璋礼南方,就好像酷夏的作物;玉琥禮西方,代表秋季;玉璜礼北方,代表着冬藏。

据《说文解字》记:“ 半璧为璜”,实际上古代的玉璜不只限于规整的半圆形。璜在“ 六器”中被作为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挂系一种佩饰,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春秋战国时佩玉盛行,玉璜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并出现了许多异形璜。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玉璜呈现油脂光泽,在其表面雕琢双线龙首纹。玉璜背面隐约可见西周纹饰遗留,玉璜边沿扉牙也为西周特色。

玉佩

玉人

虎形配饰

工艺知匠心

春秋至汉的玉器是中国古玉早期工艺成就较高的时期,至微工艺,可见匠心。每一件器物上都凝结着创作者毕生的热情与心血,在极致的细节演绎中显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勤恳与付出。“游丝毛雕”是失传已久的古玉制作工艺,今人尚不能效仿到位。目前所知对“游丝毛雕”描述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游丝毛雕”技法的雏形见于春秋中晚期,但当时线纹长度及连贯性不及汉代。从纪王崮墓出土文物来看,许多玉器的纹饰都以“游丝毛雕”技法雕琢。学者认为,该技艺从春秋战国至汉代有一个逐趋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微细束丝纹、卷云纹、花枝纹、草叶纹、绺毛纹、细鳞纹、细网格纹及禽兽五官细部、人物发丝、服饰细部的线刻装饰技法等,大多要归其范畴之内。

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玉器——透雕龙螭纹玉戈(原器为商代玉戈,春秋晚期将其内透雕作龙、螭纹,并在玉戈表面加琢双线龙首纹),从纹饰的精雕细琢中,可看到这种“游丝毛雕”的技法,如螭龙项部与背部的须毛纹,包括诸多镂刻纹饰的细节均是由很多短线组成,深浅一致,遒劲自然,从而使得各式形象纤毫毕现,线条如同绘画的画笔,活泼流畅、刚柔并济、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刻迹整齐且清晰,走刀爽朗简洁,婉转有致,纤细而刚劲如铁,朴素稚拙而气势恢宏。可谓“细节鉴臻品,工法知匠心”,通过展示器物之美,共享精湛工艺,传递匠心独运之精神。

纹饰寓吉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其中,“比”意为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从而,“ 比德”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如君子比德,是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和象征君子的美德。

玉琮

这使得玉器除了承载祭祀天地的功能之外,又成为道德观念的比附延伸。因而,玉器上的纹饰和图案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是一种有待解读的文化符号。例如人们认为早期凤鸟纹是源于远古先民的鸟图腾崇拜演化而来;兽面纹是人类为了实现与神灵的沟通而创作的一种具有威严感的纹饰,后世将兽面视为祥瑞之物,认为其可以纳福迎祥等等。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玉器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所以在纹饰上总是选取尊贵吉祥的图案。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玉器装饰纹样以双线龙首纹最具代表性,大多具有圆眼、额平滑、额端尖收、鼻部翻卷等显著特征。纹饰以侧视龙首形母题重复铺陈而成,风格繁密抽象,龙首的轮廓以近乎平行的双阴线构成,故称双线龙首纹。此类纹饰滥觞于两周之际,在春秋时期颇为流行。春秋时期玉器纹饰的种类丰富多样,各种纹饰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从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玉器来看,龙首纹、仙禽纹、瑞兽纹等最为流行,同时人型、虎型、牛型、鸟型等也较为普遍。这些寓意祥瑞的纹饰颇具鉴赏、研究与收藏价值。

玉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炎黄传统,深刻地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演进和思想观念更替,玉器器型、工艺、纹饰的演变,本质上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变革的一种反映。纪王崮春秋墓规模较大、墓葬保存完整没有被盗掘过,结构特殊时代明确,出土遗物丰富,尤其是玉器,更是数量可观,品种丰富,雕刻技法繁杂,每一件玉器都是春秋文化艺术之瑰宝。(注:本文作者系山东省沂水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玉璜

猜你喜欢

龙首游丝玉器
美育之窗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陈明之
游丝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机械手表摆轮游丝的设计计算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龙首洞
我的同学力气小若游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