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健康口腔 快乐童年
2023-07-31教案设计李璇烨上海市实验小学
■教案设计/李璇烨 上海市实验小学
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保健方法,熟悉护牙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孩子认识牙齿的结构,了解口腔保健的基本常识。
难点:使学生了解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将学习到的口腔保健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学内容:
1.牙齿的构造;
2.口腔保健三部曲;
3.牙刷、牙膏、牙线的选用;
4.护牙常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步认知
2位学生拿着镜子,互相数着牙齿
学生1:1、2、3、4……
学生2:你在干嘛呀?
学生1:我在数我的牙齿,我今天掉了一颗,数数还有几颗没有换。
学生2:我们一共有多少牙齿啊?
学生1:这……,具体我也说不清楚。诶,对了,今天我们有拓展课,好像是和口腔卫生习惯相关的内容。
二、口腔基础知识学习
随着铃声响起,老师上台
老师:今天的这堂拓展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腔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牙齿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1:可以咬吃的。
学生2:可以吃饭。
老师:对,牙齿不光可以嚼碎食物,还能协助发音,维持面部外型。
学生1:老师,我今天掉了一颗牙,这个牙齿还会长出来吗?我们一共有多少颗牙齿呢?
老师:儿童出生后,先萌出乳牙,共20颗。从6岁开始,乳牙逐渐被替换成恒牙,一般到12岁左右替换结束,形成恒牙列。恒牙一般有28到32颗。
学生2:原来我们现在的乳牙都要换的啊。那我可以放心吃糖了,不怕蛀牙了。
老师:那可不行,乳牙蛀了,我们会疼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齿会烂掉,没办法帮助我们咀嚼食物了。所以发现乳牙蛀牙了,一定要及时治疗哦。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牙釉质便会被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所以,蛀牙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
三、护牙技能演示:强调刷牙作用
学生1:啊,太可怕了!我可要好好保护我的牙齿啊!老师,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学生2:那当然是少吃糖,天天刷牙啦!
老师:说得真好!那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
老师:用正确的方法清洁牙齿,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卫生,这是预防“蛀牙”的关键。从小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选用含氟牙膏及保健儿童牙刷;少吃甜的食物,改善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带孩子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另外,窝沟封闭也是一种预防蛀牙的很好的方式。
四、总结
学生1:哇,太棒了,以后我要记得早晚刷牙啊!
学生2:还有少吃糖!
学生1、学生2:对,刷牙咯!
播放舞蹈视频《刷牙啦!》
小结:
通过“健康口腔,快乐童年”口腔健康教育课的学习,提升了师生对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口腔护理的基本要点,真正体现健康教育课的主题精神。
关注下载课件资源
为方便教师更好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教学,编辑部推出了“口腔健康教育”资源,供大家下载参考。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上海口腔健康”关注杂志微信公众号
回复“课件”获取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