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胃病,妙方好用

2023-07-31王晓炜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康复 2023年13期
关键词:医治胃病胃脘

文/王晓炜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指导专家/岳小强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中医眼中的胃

中医把脾列为五脏之一,胃为脾脏之腑,两者相互依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中医治疗胃病的观点与西医有明显区别,西医以病名称进行分辨,根据病变部位展开针对性治疗,而中医以病症进行辨证,医治时更注重调节身体各个脏腑的平衡。比如,中医治疗胃病时说的胃脘痛,就包含西医中的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等,进而把症状综合起来进行统筹治疗,力求实现与胃不适所有关联症状的整体缓解和治愈。

为何会得胃病

饮食不节

饮食不规律,吃得过少或过多,以及吃太多的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还会伤害身体的脾胃之气。

气候变化

中医学认为,为适应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的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变化,如果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力过大,就容易出现人体功能失调。中医学中,风、寒、暑、湿、燥、火被认为是致使人体生病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侵袭脾胃之后,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胃病与感冒、寒邪侵袭均相关,为避免病情加重,必须要及时医治。

情志因素

中医认为,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存在着紧密联系。人长时间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就会伤肝。如果肝木之气过于亢奋,脾胃也会受到影响,会导致胃脘痞满作胀、腹痛肠鸣等症状。如果胃病长时间没有痊愈,就容易伤到脾胃之阳,造成虚寒之症,如出现吃饭没有胃口、四肢发冷等症状。

体质因素

阳虚或阴虚体质都可能是人体出现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另外,身体过于疲倦、吃过多生冷食物以及感染风寒等,也会导致胃溃疡的出现,而且这些因素都和体质虚弱,特别是脾胃虚弱有关。

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有优势

萎缩性胃炎病程迁延,病势缠绵,治愈较为困难,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大优势。

萎缩性胃炎多从阴虚论治。从辨病角度来看,脾胃气虚、瘀毒内生是这种疾病的共有潜在病理;根据症状辨证,可能发现存在肝胃不和、心脾双亏、脾虚湿热、肝胃阴虚等症状。所以在医治过程中,需要辨病与辨证合参。

萎缩性胃炎不仅有尚未显露的气虚状态,更易向阴虚转变,它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因此对症状辨证为肝胃不和型的患者,尽可能不要用辛燥耗散的药品,如香附、青陈皮、沉香等。

如果长时间使用这些药品,极易耗气伤阴,所以有患者出现胃脘痞满,辨证为肝胃气滞,但累用柴胡疏肝散等没有效果,还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患者口干舌燥、胃脘嘈杂。可以选用花类理气药,如川朴花等,这些药物具有理气不伤阴耗气的功效,患者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其性虽缓但除胀效果非常好,而且将这类药和其他药物合用后的综合疗效也不错。

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论述,与萎缩性胃炎的慢性过程相符合。而且,中医学中的三项病理环节,即气虚络瘀、瘀血内阻、瘀毒积络与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这三项西医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病理状态也相符合,医治时以入络化瘀解毒为必用之法。

莪术、炮山甲活血祛瘀,改善神经系统,消除食物积滞;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入络解毒,疏通血脉,消除疼痛;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这些药材放在一起用,能够起到益气消积、通络解毒的功效,要想获得更好疗效,可以根据症状进一步辨证用药。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如何养胃

中医常说,三分治七分养,重在调养。“养”是在“治”的前提下实施的,需要先经过全方位检查确诊并进行系统治疗后,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必要的调治保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果在胃病发生后,胃部得不到合理的调养,就很可能会伤及胃黏膜,因此,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够减少胃部疾病的出现。中医治胃病,有治疗与调理两种效果,能够直击病灶,驱除病气。在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中药含有的丰富营养,能够消除胃病反复发作的根源,渐渐修复胃黏膜。所以,中医治疗的复发降低,治疗效果能够长期维持。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调节饮食有助于保养脾胃。胃病患者吃饭时应控制好饭量,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规律饮食习惯;应以素食为主,荤菜搭配,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也不要吃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还要尽可能满足机体需求,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2.保持良好情绪。情绪对食欲、消化有一定影响,不良情绪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嗳气、消化不良、吃饭没胃口、腹部胀满等情况,而积极的情绪对胃肠的正常活动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并且控制好运动时间,这样能够提高人体的胃肠功能,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可以在每天晚上休息前,躺在床上双手按摩上下腹部,同样的动作进行40遍,能起到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脾胃。

4.注意冷暖。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风寒,导致胃病加重;脾虚泄泻患者应该尽量少吃生冷瓜果,还可以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如果感觉到胃部发冷,可服用生姜茶。

猜你喜欢

医治胃病胃脘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走路治好老胃病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