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历史经验

2023-07-30吕克军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社会教育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认真领会中央教育方针与“冬学”经验,通过试点把中央精神和浙东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党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社会动员开展“冬学运动”,制订了详实的顶层方案,并采取模范典型引领,充分运用动员方法和技巧;在“冬学运动”中团结改造基层知识分子,使之成为进行社会教育的内生力量。因而,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浙东抗战胜利和人民群众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冬学运动”;浙东抗日根据地;历史经验;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4-0035-11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4.004

“冬学”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的一项社会教育运动。如陕甘宁根据地早在1937年冬天就进行了“国防教育的冬学运动”,之后每年都进行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等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华中区的盐阜区、浙东区等也开展了“冬学运动”。相较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夜校、识字班、半日校等形式,冬学成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教育方式上的创新。中共中央提倡各抗日根据地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发挥党的组织化优势大力推行冬学,在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以决议形式明确提出“在冬季应着重组织冬学”[1]。各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执行,“冬学运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浙东抗日根据地主要位于浙江东部发达地区。该地区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不仅自然经济条件与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迥异,且由于处于日伪、国民党夹击的“三角”状态中,与陕甘宁边区的相对稳定和华北基本只针对日伪的斗争情况不同,中国共产党在浙东不仅要和日伪进行坚决斗争,还要正确处理由国民党挑起的摩擦。在这种复杂环境中如何开展“冬学运动”?浙东中共党组织认为,要认真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央教育方针,同时“必须站在人民立场地方化”[2]68,在社会教育方面根据具体情况找到适合的推进方式。那么,浙东抗日根据地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找到开展大规模“冬学运动”的方法?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有效动员?其经验做法及内在逻辑是什么?遗憾的是,学界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多涉及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论文仅有《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与教育方针》(冯永之,《宁波师院学报》,1991年第7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陈伟,扬州大学硕士论文)、《抗战时代文艺人的思想革命——对浙东根据地“的笃戏”改造的考察》(小田,《河北学刊》,2022年第3期)等。,对上述问题也基本未涉及。由此,本文拟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进行初步探析,总结阐释其做法与经验。

一、“冬学运动”的试点

虽然中共中央对“冬学运动”多次提出号召并制定具体政策,但浙东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情况不仅和陕甘宁边区迥异,也“与华中苏南有不同的特点”[2]64。如何领会中央精神,并结合浙东的实际予以推行,成为摆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1942年7月,浙东区党委成立伊始就认识到:“浙江文化教育相当发达,知识分子相当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应忽视。”[3]42但当时中共及其军队在浙东立足未稳,同时缺乏进行彻底社会教育改革和大规模冬学的条件,所以,区党委决定着手进行一些试点探索,摸清浙东地区实际情况,力图把中央精神和浙东实际结合起来。

1942年冬天,姚南县派专职文教干部到农村指导开展冬学试点,办了30所冬学,但因重视不够和缺少经验,“形成大部冬学的自流现象”[4]134,效果并不理想。1943年初冬,镇海县龙山区教育会采取聘请小学教师担任社教教员的方式开展冬学,进一步试点。经过几个“点”的尝试,区党委和教育管理部门取得了一些经验,对冬学的目的、开展方式、推动力量等有了初步设想。10月,浙东区党委要求“抓住人民冬季的空闲时间,广泛的开展群众的冬学运动”本文引文中“的”“地”“得”和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与现在的用法不尽一致,是民国时期白话文发展的过渡现象,为尊重原文,不做改动。下不一一注释。;提出冬学的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开展方式主要是“举办各种群众团体及自卫队的干部训练班”[2]122;布置机关干部深入乡村,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文化水平,亲手编写课本,以适合农村环境的浅显内容教育农民。结果,这年冬天的冬学在效果上比之前有所提升。“冬学”是在冬季进行社会教育,“暑学”是在暑期进行社会教育,两者只是进行的时间不同,而实质是一样的。陕甘宁边区冬季时间长,夏季短且是农忙季节,所以,基本上只开展“冬学运动”;而浙东地区冬季时间较短而夏季时长,所以,党和根据地文教部门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暑学试点,这在其他根据地是少见的。1944年,三北地区建立了暑期社会教育工作队,利用小学教师的暑假时间开展社会教育。从这年暑假开始,由区教育会将有时间、有条件的小学教师组织成社教队伍,先针对社会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几天培训,接着分成四个小组下乡开展社会教育。在暑期社教中,社会教育工作者和群众建立了融洽感情,取得了好的教育成效。暑学和冬学虽然在季节、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有很大的共通性,其实践经验可以“移植”到“冬学运动”中。

从以上试点来看,1942年到1944年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包括暑学)的开展有几个特点:一是开展冬学(暑学)主体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过去的组织形式”[3]54,既有政府机关直接推动,也有教育会助力推动;不仅有行政人员参加,还鼓励小学教师、学校毕业生参加。二是规模一般不大,均未覆盖到全浙东地区。三是开展方式形式多样。这表明,这两年试点取得了不少经验,但是否普遍适用还不能完全确定。那么,如何找到一种能普遍适用的方式?如何在全区更有效地推进“冬学运动”?这还有待区党委和教育部门在更高层面上把试点经验总结出来。1944年夏季,浙东抗日根据地文教部门着手系统总结前几年“冬学运动”的经验教训。7月,三北地区的教育会认为,“各理事分布地区太分散,致影响理事会组织不健会[全]因抗战时期条件艰苦,印刷水平差,一些引文中存在错、漏、多字现象,以方括号方式更正。下不一一注释。,工作往往抓不住中心,工作结束后也没有好好进行检讨与总结以获取经验教训”[5],并提出了系统的社会教育计划,包括编制出版相关教材、建立“据点”等。这个认识虽然触及了一些问题,但还不够深入。11月,文教处社教队开始系统总结社会教育的经验教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社教工作与国民党传统的社教工作原则上的差别,就是在于前者走的是群众路线,后者脱离群众的路线”[6]。这触及了之前社教运动成效不明显的深层原因,因为“新的社教工作不但在内容上表演着群众自己的东西,并为群众所需要[的]东西,在教育方法、教育方式上,也為群众所乐于接受,顾及群众的生活条件,理解水准,如通过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来进行教育,更其在动员与组织群众——民间艺人、小教、小学生与知识青年——来坚持与完成这个群众教育工作上,表现出群众路线的精神”[6]。这个总结揭示出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和“冬学运动”必须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在群众中产生内生力量,并以大规模运动的形式扩大社会教育的受众面。综上可以看出,试点是将中央精神与浙东地区实际结合的桥梁,也是浙东区的政策导向大规模“冬学运动”的转化器。

二、“冬学运动”的展开

1944年冬天,在总结了前两年冬学的经验后,浙东区党委和根据地政权在全区范围主导开展了大规模“冬学运动”。在这次“冬学运动”中,根据地各级政府和文教部门采取强有力的综合动员措施,推进“冬学运动”的有效开展。

(一)党和行政主导整体规划

浙东抗日根据地采取党和政权机关主导的方式,对“冬学运动”进行了整体规划,运动目标、力量配备、推进阶段、检查督导、经费支持、评比检查等各环节都在执政党和政权机关的规划与掌控之中。1944年12月4日,浙东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连柏生签署“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关于今年冬季工作指示”,对“冬学运动”作出安排,明确把“冬学运动”作为冬季工作的三大运动之一,指出“冬学的主要内容,应是教育群众,而尤以教育群众中的干部为主,必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鲁迅学院本明[年]毕业的学员,将是这一运动的重要骨干,各地应有计划有组织的运用这一个力量,同时组织识字班[、]夜校以及在社教队的帮助之下,组织民间艺人,改造民间艺术,借古历新年机会教育广大群众等等。[,]都应适当进行”,并对各地区的“冬学运动”作出了分别要求:“四明可以采取比较集中的形式,三北则应采取隐蔽的与会议性质的方式”[2]387。这个规划既有硬性要求,又有灵活操作空间,便于地方执行。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指示如臂使指,各地区、县、区立即布置“冬学运动”。如四明特办召开第八次政务扩大会议,对“冬学运动”作了讨论,决定从1945年1月7日至2月7日为“冬学运动”期;具体形式根据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基本区和我强敌弱的游击区,“凡乡镇公所中心小学在地或较大村庄之有保国民学校者均须举办半日校或夜校”参见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编纂委员会:《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上册),浙江金华(金宣)内临068号,1992年,第136页。,在敌占区则由社教队进行流动冬学;冬学的对象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干部;“冬学运动”以读书明理为号召,实际目的在于提高政治水平,打破蒋介石政权在民间的正统观念,培养抗日民主、生产劳动、拥军拥政三大观念。又如临山区于12月26日专门召开第六次行政扩大会议,研究办理冬学事宜,经研究后,决定推行“每乡镇至少设立一所或二所”“教材由区供给”“日夜问题由乡教育会决定”“经费由乡教育会筹措以收集什物为原则”“师资由地方现任教员或民运同志担任”“中心冬学由中河乡教育会负责”等措施[7]66。这些规划契合当地实际情况,措施得当。

总体来看,这些整体规划大多内容详实,操作性很强,但鉴于浙东抗日根据地内各地区相关规定比较多,在此择取四明地区的“冬学推进办法”为样本予以分析。1944年12月4日,在浙东区行政委员会作出冬季工作指示的当天,四明特办制定了详细的《四明地区推进冬学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时间和党内规矩上看,该“办法”制定之前应有过和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沟通,同时四明地区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所以,该“办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办法”的内容十分详细,对运动目的、方针、任务、计划、工作方法等作了详细设计,其中“怎样设立冬学”一条中具体内容有18项之多,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办法”规定“冬学运动”的目的,是“肃清群众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一切任何幻想”“积极地培养群众抗日民主、生产劳动、拥军拥政等观点,为我浙东地区,由游击根据地的性质,[开]发展到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有力的基础”“协助今年其他各项‘冬季工作顺利开展”同①,第130页。。可见,“冬学运动”不仅是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还具有政治上的目的,重要的是要起到在群众中树立正确政治观念的作用,此外还有促进具体工作之需。作为一个工作规划,自然少不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办法”规定,冬学的总计划是“普遍的设立夜校,半日学校(总名‘冬学)”,通过设立有一定规范意义的教学机构保证冬学成果,显示出在群众性运动中重视专业化的倾向。“办法”同时对各类地区设定了不同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之前提到的浙东地区文教事业比较发达的现实,理应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还由于浙东抗战的具体环境,即上文提到的处于与日伪的侵略和反侵略、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和反摩擦”的复杂斗争局面中,根据地也分为我方牢固控制的“基本区”、部分控制的“游击区”和敌方控制的“敌占区”,客观形势需要在不同地区采取区别性办法。所以,“办法”具体规定:在“基本区及我强敌弱区——重要市镇,乡镇公所所在地,中心小学所在地,须设立一所较大的;保国民学校所在地尽可能设立一所”;在“游击区——按照上列地方,尽可能同样设立,可以较灰色的形式隐蔽,此外社教组或机关,尚可设流动冬学若干所”;在“区署以上的行政机关及县级以上的交通站所在地,必须设立一所,上列机关或变通站,如无固定驻地,则可择一经常流动地点设立之。如当地已有其他人员负责创设,而在同一地点无设立两所之必要时,则须尽量协助之”参见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编纂委员会:《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上册),浙江金华(金宣)内临068号,1992年,第131页。。“办法”还有具体的数字要求,规定鄞慈县40所、鄞奉县25所、姚南县20所、上虞县15所,每个学校人数不少于30人同①,第132页。。对推行“冬学运动”,四明地区几乎派出了所有力量,除了“社教工作队”,还有民运工作的同志、根据地各级政权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浙东鲁迅学院的学生、各学校的老师,回乡的知识青年,几乎集中了全体力量投入到“冬学运动”中。此外,还对教材、教学内容、经费来源等也作了规定。从这个“样本”可以看出,浙东抗日根据地对“冬学运动”进行了详实、完备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始终主导着“冬学运动”。

(二)党、行政和社会资源的全力推动

区党委和根据地政权对“冬学运动”强化督导、检查,随时掌握进度与具体情况,以行政力量大力推动。四明地区首先在运动布置上细化为三方面问题:一是“在布置和动员时,有什么困难和怎样克服”,二是“在布置和动员时,有什么精彩例子”,三是“怎样确定中心冬学,其具体布置情形如何”;其次,对冬学教师的培训、教材、经费来源和分配、冬学典型的培养等问题作出安排并提出要求;再次,对“冬學运动”的效果评判制定了具体标准,包括“产生了几个俱乐部或其他群众组织”“培养了多少识字英雄”“组织了多少读报组”等[7]132-133。此外,还科学制定了统计表格,以掌握冬学开展的详细情况。但可惜的是这些表格的填报情况没有保存下来,否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余上县也采取每个民运同志直接领导两个夜校的方式,各教育会通过各学校开办冬学,尽量发挥地方知识分子作用;有冬季防卫组织的地方则充分发挥冬防组织的作用,以推动“冬学运动”。

在经费保障上,浙东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筹集专项经费,保证“冬学运动”所需。以每个冬学经费不超过300斤谷子为标准拨付。分配办法为专任教师按每人不超过100斤谷子的标准酌情补贴,每个教学点限1人,其余作为书籍、印刷、纸张笔墨和教师油灯费等。经费来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从县教育经费项、补征中拨给、补征学谷中筹措。在人力方面,广泛动员各级政府干部,要求他们深入乡村,团结小学教师、民间艺人和乡村知识分子,作为“冬学运动”的基本力量。在开展方式上,鼓励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运用文化娱乐的形式进行上课,启发同小动作配合起来”[7]123。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在冬学附近的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插上一块识字牌,写上每天的课程内容和生字、生词等,使农民能随时随地学习。

(三)典型模范引领

运动是一种“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8]。既然是一种大面积的群众性活动,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有先进、后进,采取某种方式宣传先进经验促进整个运动的发展就成为必然。这也是党在革命与建设中行之有效的一种经验性做法,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中也采用了模范典型引领运动发展的方法——这是1944年底至1945年初“冬学运动”的特点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各级政权的文教部门、社教队有计划地经常到各地去督促和检查,并开展竞赛活动,评先奖优。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习惯性工作方法和组织优势,在强有力政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采取突击动员方式,可以迅速推动某项工作,取得规模性效果。在苏维埃时期,苏区就进行了“消灭文盲运动”“识字运动”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冬季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冬学运动”,短期内就动员了上万人参加冬学——考虑到边区的人口数量,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1944年11月,李维汉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明确提出进行大规模的群众性文教运动,认为“边區群众文教工作的当前任务,是开展卫生、教育、报纸、文艺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四项文教工作,都要发动群众,造成群众运动。群众运动必须[走]群众路线,就群众文教运动说,补习是内容(目的)上为群众,形式(方法)上经过群众的线路”[9]28-31。浙东抗日根据地在贯彻中央教育方针时也学习了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一些经验,以“运动”形式,根据浙东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搞得基础扎实、形式多样。

在浙东地区的“冬学运动”中,鄞慈县是个典型。鄞慈县对本地区的“冬学运动”进行了布置。首先端正对冬学的认识,认为“首先应在思想确定,‘冬学运动不是单纯的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因为光是手工业式的上课识字讲道理,这是一座没有基石的楼阁,是无法持久的东西,今天要充实冬学的内容,……‘冬学运动是群众教育群众的运动……‘冬学运动不单是完成自己的冬学任务,而且要与生产运动,民主建设运动交织起来,完成冬季三大工作的任务”[7]121。文教工作者认识到:“今年办教育冬学不比往年只要求群众识几个字的夜校,我们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群众政治上的认识,并且通过冬学的宣传教育,打好组织群众的基础。”[10]这就明确了“冬学运动”的内容,就是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与生产、民主建政紧密结合,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群众自我教育的局面。在具体任务方面,鄞慈县按照四明特办规定的40个点总任务,要求慈南区完成25个点,武陵区完成12个点,古林区完成3个点。这是因为慈南是基本区,我党、我军力量比较雄厚,武陵区是游击区,古林区是敌占区。同样,根据各区的不同情况,“冬学运动”的开展方式也不尽相同。慈南区因为小学教师的力量比较强,思想也比较进步,采取由区教育会统一安排小学教师进行“冬学运动”的方式;武陵区因为地方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的力量比较雄厚,采取主要通过俱乐部来开展运动的方式;古林区因为敌强我弱,主要依靠我政权的力量开展运动。经过这些细致扎实的推进措施,鄞慈县的“冬学运动”取得了很大成效。

典型还是对先进经验的总结和对整体运动的鼓励,所以,各级政府对“冬学运动”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评选表彰,通过选举文教模范工作者和先进冬学点,及时把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在评选时,规定文教模范工作者的标准是“不受敌伪顽威胁利诱,始终坚持抗日民主的立场”“对抗日民主教育有新的创造或有特殊成绩者”“能够同群众相结合,能够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对社会教育或学校教育积极负责者”“有尽心检讨自己的精神或学习努力者”等五个条件[11]。这些条件既包括政治标准,又包括业务标准,可有效保证模范的真实性和先进性。评选中还注意程序因素,如鄞慈县通过投票选举,先让5名候选人发表演说,然后选出3名模范——不以党派划线,其中包括进步国民党员,在社会上反响良好,激发了群众开展“冬学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在运动中还辅以竞赛,要求各县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形制定竞赛办法和评选标准,从而形成你追我赶、活泼争先的局面。

(四)动员方法技巧的充分运用

运动的开展不仅是一个实践性逻辑,更包含着丰富的方法和技巧。在冬学开展前,党委和行政系统就对此作了基础性设计。如“办法”中详细规定了开展“冬学运动”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一是“在各行政干部训练班中(如乡镇长训练班保长训练班)有力之号召并作专题讨论”;二是在“设立冬学之处,一方面以行政上的命令行之,但一方面事先应在各办学处所召集地方人士,青年壮丁(包括知识青年)的座谈会,前者去其阻力,后者打通其思想”;三是“鲁院毕业学员返各该原服务地区后,由各县文教科负责分别派至各地负责主持冬学”;四是“由民运同志社教队普遍去发动和督促各乡镇村尽量设立”;五是“各县区应……规定一个中心冬学的地点”“然后委派或指定人员负责创设”;六是“尽可能召集以县或区为单位的文教会议[,]由乡镇公所文教干事,中心小学校长,区教育会理事等出席”参见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编纂委员会:《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上册),浙江金华(金宣)内临068号,1992年,第134页。。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十分详细具体。为什么要在一个文件中对操作方法作如此详细的规定呢?对此,有必要深入探析这些操作方法的内涵。如第一个方法中,为何要在“行政干部训练班”中作“号召”和“讨论”?其实,这是运动开展的关键之处,干部训练班看似寻常,但因为各级行政干部是“冬学运动”的领导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首先要打通他们的思想;而且他们来自一线,谙熟实际情况,高层制定的方法是否正确妥当,听取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又如第二个方法实际聚焦了“冬学运动”的两个“难点”群体——地方士绅和青年群体。浙东地区传统上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基层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他们不少仍存在较为浓厚的“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封建观念,所以,要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去其阻力”;而青年壮丁和知识青年是乡村的“主体”,易于影响,“打通其思想”,才会使其成为冬学的促进力量。

当然,这个“办法”的规定也只是一些带有原则性的动员方法,在实际推行中也实时产生了一些经验性方法和技巧。如慈南县在冬学开展中发现对成年人进行社会教育是一个难题,如何保证成年人的“入学率”?历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慈南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由小带大,让学校的小学生带家长来入学;二是由各甲选出冬学负责人,每晚带领本甲的人来冬学学习;三是乡行政委员会到各保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动员,在群众大会上宣讲举办冬学的意义是政府为了解除群众不识字的痛苦,结果群众大会召开当天就有四十多个农民参加了冬学;四是运用镇长的权威,由镇长亲自授课,教大家识字,并从中培养干部。又如姚南办事处的方法:“召集了梁弄、大岚二区的冬學教师举行二天的会议,把办冬学的方式作了具体的商榷,接着以跟踪追击的方式,派了文教干部下乡,帮助各区布置。”[4]177再如上文提到的鄞慈县,在推进“冬学运动”时首先提出鼓动性“口号”。口号是“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冬学运动”中提出有感染力的口号会发挥重要作用。该县还注意到“在过去动员工作上很容易犯的一般化毛病”,认为要“抓住主要的对象”,“集中火力”解决“阻碍力”同①,1992年第152页。。这些都可谓高超的运动技巧。

三、坚持群众路线:“冬学运动”成功的根本

开展冬学必然要先引入外来精英,但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群众对外来力量的进入有一种天然的戒备心,如何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办法去激活其学习兴趣并产生内生力量至关重要。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存在严重的“油水”现象,教育者大多以一种有识者高高在上的态度向下灌输,群众只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所以,教育者很难融入群众,成为漂在“水”上的“油”,导致社会教育推行效果不佳。这在南京国民政府办理社会教育时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痼疾。1932年,国民党余姚县政府把社会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民众“缺乏读书兴趣”“生计维艰”“图谋生产利益”“职业上的妨碍”“读书缺乏恒心”“不正当的娱乐”,甚至“气候的影响”等,认为“一般民众以为读书识字于生产无补,他们只知终日作(做)工营利”[12]。殊不知这些正是社会教育的客观情况,如“图谋生产利益”不仅不应是社会教育的障碍,反而是社会教育的目标和特点。这说明,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适应底层工农的实际需要,在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中也概不能外。

浙东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组织者认为,开展“冬学运动”必须首先了解群众、认识群众、深入群众,走和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群众对外来力量有一种天然的自我封闭和排斥,推行“冬学运动”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这一点,做到教育者和群众融为一体。如1944年,三北地区一个区的社会教育工作组在进入某个村庄时,遇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们起初找乡长,乡长不在家,再去找保长,保长不愿意帮他们工作,一度吃住都无法解决。这种情况下,他们索性直接跑到一个老太太家,反复解释说自己是来帮种田人识字的,取得了老太太的“同情”,先解决了住宿问题。接着,他们又“降低身份”,在之后几天“白天就和屋主人谈天,晚上就在村子里教的笃班、吹小调、讲时事、出画报等等,逐渐与民众熟起来。同时,男先生好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替农民们写信、算账,女先生还替他们洗碗做针线”[4]139。这样,农民就感到这些“先生太好了”,到这时,即使这些“先生”要离开群众都不让了。之后,再继续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便一通无碍。这个经历给根据地社会教育者以很大启发,在“冬学运动”中汲取了经验,教育者深入群众和受教育者打成一片,不仅是促进冬学和社教发展的方法,还是促进生成内生力量的根本。

内生力量生成的关键是依靠地方知识分子,把当地小学教师、地方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作为主要依靠力量,但要在运动中把这些处于涣散状态的小知识分子组织起来,使处于封建束缚的个人成为组织化的个人,因为“唯有学习主体自发的学习活动才是教育行为的基点和出发点”[13]。同时,还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积极向他们的雇用[佣]观念和留念旧艺术的保守观念作斗争”[7]123,使之成为新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人。在这个过程中,改造旧教育观点至关重要。社教队通过一定活动形式的学习,在他们内心形成“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思想。经过这样的路径,和群众紧密结合的地方知识分子成为“冬学运动”与地方社会教育的“骨干”。“冬学运动”中对民间艺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例证。由于旧艺人长期生活在旧社会演艺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虽然其中大多数出身于贫苦家庭,但因长期混迹于江湖底层,不少人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突出表现在政治水平低,有剥削阶级思想,对劳动人民感情淡薄,游手好闲,喜好奢靡等。更为关键的是,民间艺人思想政治水平如不提高,则在感情上和党及群众难以融入。在“冬学运动”中,党和社教队对民间艺人进行了“改造”与帮助,通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对旧艺人进行教育,在教育中着重从他们的亲身经历入手,忆苦思甜。社教队还召开“生活会”,发动旧艺人诉说家史和自己的经历,有时会议一直开好几天。经过心灵激荡,有人痛哭流涕,哭诉自己受地主阶级、日伪和旧班主的欺凌。会议主持者因势利导,指出他们受压迫的根源在于封建剥削制度;接着又让大家进行讨论,提出为谁演戏、演什么戏、怎样演戏的问题,使他们逐步树立为人民群众演戏的意识;最后集中对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学习,系统提高他们的文艺理论水平,有效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先后衔接,具有“内心深处革命”的强大威力。如一位两代说书的民间艺人,原不识字,经过思想教育后,报纸一到就向识字的同志了解战争进展;另一位演员每天研读《战斗报》与《新浙东报》,还写文章解释旧社会演戏与今天演戏的不同意义;还有一位负责后场舞台工作的民间艺人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薪金,以支援抗战。这些民间艺人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显示出一种新的内生力量正在生成。

四、结语

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进行评价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对一项工作、一个运动进行评价的最便捷方法便是数据比较分析。关于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当然有一些数据,如四明地区规定姚南县开办的冬学数量是20个,根据姚南县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的工作报告,“总共办了三十所冬学,超过了原来数字,受教育群众有一二五九人,团结与培养了文教工作者三十六个”参见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编纂委员会:《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上册),浙江金华(金宣)内临068号,1992年,第183页。。从数字来看,姚南县的“冬学运动”超额完成了任务。又如余上县一个区的三个乡镇,“已推动了三个乡镇,举办冬学六所,共有学生二百余人”[14]。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有史料证明浙东抗日根据地对“冬学运动”进行过一定的统计,可这些统计数字没有保留下来。所以,从理论上讲,不能排除浙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存在效果不理想的可能性;而且作为第一年大規模进行“冬学运动”的根据地,似也不宜对其成效估计过高。但中国共产党历来看重建立在阶级论基础上的普遍的群众利益,也即更重视实质性内容。所以,考察和评价浙东地区的“冬学运动”,应该主要看这个运动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为抗战作出贡献和给人民群众以教育利益。

在浙东区开展“冬学运动”之初,就提出“冬学运动”的目的是“培养群众抗日民主、生产劳动、拥军拥政等观点”[4]145。那么这个目的达到了吗?这同样需要实例来证明。如虞北崧厦区开展冬学后,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大大提升,在敌伪扫荡后的第三天就办起了夜校,表示敌伪越侵略,干部群众越要加强学习,工作越要搞好。还有余上县的一些地方是我方和日伪顽力量交错的地区,开始办冬学时困难很多,一些老百姓害怕受到敌人的威胁,还有不少群众怀疑上冬学会被征兵“拉夫”。针对这种情况,县委采取领导亲自动员的办法,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充分利用各地教育会的作用,广泛发挥地方知识分子的力量。另外,在一些游击区则采取了“流动冬学”形式,以“灰色隐蔽”、分散上课等办法开展“冬学运动”,为争取教育阵地和日伪进行了坚决斗争。以上虽然是对几个“点”情况的分析,但正如毛泽东同志阐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形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浙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效果和目的具有高度同一性,因此,也具有燎原之火的特质。所以,在1945年1月的浙东临时代表大会上,连柏生主席指出的“有显著成绩”应是对刚刚夺取的“冬学运动”的一个客观和中肯的评价[3]135。再联系到上文阐述过的冬学内生力量的生成,新的社会教育因素已开始在浙东这块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萌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群众教育的决议[N].解放日报,1945-01-10(4).

[2]杭州大学历史系,浙江省档案馆.浙江革命历史档案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下[G].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浙江省档案馆.浙东抗日根据地[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革命根据地教育资料汇编:中册[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5]将以新姿态迎接工作 某区教育会总结半年来经验教训[N].新浙东报,1944-08-14(1).

[6]走群众路线 展开社教工作[N].新浙东报.1944-11-20(1).

[7]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革命根据地教育资料汇编:上册[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 688.

[9]罗迈.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文教运动[G]//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28-31.

[10]文教工作者座谈会 推进四明冬学运动[N].新浙东报,1945-01-19(1).

[11]举行文教扩大会议 鄞慈讨论冬学运动[N].新浙东报,1945-01-15(1).

[12]民众学校留生问题与解决办法[J].余姚教育,1932(38):2-3.

[13]新堀通也.社会教育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53.

[14]余上某区冬学座谈会 推举模范冬学[N].新浙东报,1945-02-14(1).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Winter Classes for Farmers" in Against-Japanese-Aggression Base Areas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LV Kejun

(Zhe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310007)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otal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 CPC and the government in Against-Japanese-Aggression base areas of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had studied the central education policy and experience of "winter classes for farmers" earnestly, integrating the guidan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local realities through launching a local pilot project. The CPC and the government started the campaign for "winter classes" through large-scale social mobilization, developed top-level plan, adopted the method of leading by role models, mobilizing local people to the fullest extent skillfully. The CPC also united and transformed grassroot intellectuals in this campaign, making them the endogenous forc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winter classes for farmers" in base areas of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was well performed,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victory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teracy.

Key words:"winter classes for farmers"; Against-Japanese-Aggression base areas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ci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杨 波 钟昭会)

收稿日期:   2022-11-21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浙西南革命精神研究”(21WH70075)。

作者简介:吕克军,男,山东聊城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社会教育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