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07-29苏银霞

成才之路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思辨能力文言文

苏银霞

摘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文言文具有凝练性、逻辑性、文化性等特点,其内容丰富,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有较高的思辨价值,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文言文教学要通过想象补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判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发散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通过巧妙链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思维

中圖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1-0077-04

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汉语表现形式,是我国文学的瑰宝。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文言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简单地读一读,并没有深入到思维能力培养层面,忽略了文本的价值。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内容。其中,对思维能力的表述是: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1]。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以文言文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想象补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德国教育家威特说:人的幸福一半来源于想象力。不会想象的人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贝鲁泰斯说:想象是人生的血肉,如果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想象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的想象力在他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发展,他的一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那么即便他很不幸运,也会得到幸福,因为他有一颗可以感受到快乐的心。[2]由此可见,想象力有多么重要。

文言文语句简短,叙事简洁,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许多文言文展现了古人丰富的生活场景,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古人的生活。例如,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两则文言文被编排在第六单元,这单元的主题是“成长”,同时选编的课文还有《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课文分别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少年形象,《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展现的是古代少年形象,《小英雄雨来(节选)》展现的是抗战时期的少年形象,《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展现的是当代少年形象。[3]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描写,因此理解人物形象可以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环境入手。比如,在理解车胤的形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的描写入手,想象车胤读书的情景:夏天的夜晚,大家都在避暑乘凉,车胤在勤奋读书,他看见萤火虫飞来飞去,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在理解李白的形象时,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李白遇见了一件什么事,经过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清楚了文本所描写的情境。李白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老妇人的行为感染、教育了李白,他回去完成了功课。还原文本生活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想象,能将无声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这样就将文章读活了。

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去体会作品的深层含义。文学作品具有跳跃性,有许多留白,能为学生联想和想象留有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教师可在学生了解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补白。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有的写道:“烈日炎炎下,她汗流浃背,衔了几根树枝后,就气喘吁吁,但是她毫不动摇。大雪纷飞时,雪花落在她的身上,积雪覆盖了山林,寻找树枝很困难。但是,她没有被困难吓倒,从这座山飞向那座山。”有的学生写道:“遇到狂风暴雨,她迷失了方向,躲在山洞里,瑟瑟发抖。有一次,还差点成为老鹰的口中餐。”通过想象补白,学生能感受到精卫的形象,体会她坚韧执着的精神。

二、通过分析判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推理。学生通过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例如,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讲述的是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双方各执一词,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结果被两个小孩笑话的故事。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这篇文言文中,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绝好材料。教师可让学生找到两个小孩争辩的内容,说说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理由。“辩斗”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辩斗”的理由。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个小孩观点不同,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时离人远一些。他以太阳的大小为依据,太阳初升,像车盖那样大,到中午时太阳像盘盂那样小,近大远小。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一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一些。他以人们的感受为依据,太阳初升,感觉寒凉,中午时感觉很热,近热远冷。两个小孩先说出观点,再说出理由,这就是分析判断的过程,这也是文章的内在逻辑。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王戎说的“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并通过思辨找到王戎的思维逻辑:道旁李树多子———路人不肯摘———李子必苦。反之,道旁李树少子,就可推断出李子必甜。这样的推论,能使学生与王戎的思维产生共鸣,理解人物的思维逻辑。

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在于他的说法不合逻辑。他之前夸自己的盾坚不可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穿,继而又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什么东西都能刺穿。面对围观者的提问,他不能回答。学生对此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知道卖者说的坚不可破的盾与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通过分析判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通过发散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辨在我国最早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思辨是一种抽象思维方式,强调全面客观评判,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发散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

(1)多元解读。许多文言文表达的思想不是一维的,能从多角度解读。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评价一下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行为。有的学生认为,这表现了伯牙对知音的尊重;有的学生认为,这表现了伯牙对音乐的崇高追求,既然没人能听懂,从此就不弹了;有的学生认为,伯牙的做法太武断了,他还没去寻找,怎么就知道没有知音呢?有的学生认为,伯牙的性格太极端了,要多交友,知音是可以培养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对伯牙行为的评价也不同。多元解读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勾画形象。通过思辨勾画人物形象。相对现代白话文来说,文言文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因此不仔细思考很难发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显得比较模糊,或得到一个不够全面的认识。这时,就需要联系历史情境,从字里行间去挖掘细节,让人物形象逐渐清晰、充实、丰满起来。例如,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在学生了解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起玩的这群孩子看到有人落水时的表情、心理、动作,并让学生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所有孩子都惊慌失措,司马光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这样,就能通过,“光持石击瓮破之”几个字,勾画出一个冷静机智的少年形象。同理,《精卫填海》中写道: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个“常”字,就能让人们想象出许多情境,突出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

(3)勾连互鉴。叶圣陶在《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中提到,阅读方法最紧要的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例如,六年级下册《学弈》中的“之”,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1)通国之善弈者也,之,的。2)惟弈秋之为听,之,语气助词。之为,在这里起宾语前置的作用。3)一人虽听之,之,指弈秋的讲解。4)思援弓缴而射之,之,指鸿鹄。5)虽与之俱学,之,指那个专心致志听讲的人。6)弗若之矣,之,指那个专心致志学习的人。通过“之”的学习,学生可以分辨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作用,提高思辨思维能力。

(4)明确意图。写作意图指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思辨的方向。例如,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是北宋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文章叙述了杜处士喜爱书画,其最珍爱的是一幅戴嵩的名画,经常随身带着。一天他摊开书画晒太阳,一个牧童看见了,拍手大笑说:“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画错了。”这篇文章暗讥当时当政者不尊重现实而胡乱变法改制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还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写作意图。再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学生只要了解写作背景,就能理解其含义。在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未出现之前,人们都十分尊重过去的经验,认为人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拯救人类的道义不在于提出新的观点,而在于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深化学习。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时代的变化,针对出现的新情况,采用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在此背景下,韩非子创作了《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借以讽刺那些因循守旧的人。

四、巧妙链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为了破解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浅薄化”的问题,教师要构建基于真实世界的、富有挑战性的、由核心问题统领的“探究学习”。这里强调核心问题的真实性与挑战性,是为了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以及思维参与问题解决。[5]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对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发掘其中的奥秘和趣味,从而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两小儿先说出观点、再说出理由的論证方法后,教师可安排一场模拟辩论赛,让两名学生上台扮演两小儿,教师扮演孔子,师生一起上演一出《两小儿辩日》。教师可针对“孔子不能决也”引导学生想象孔子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同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待“孔子不能决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测“孔子不能决也”后会怎样,两小儿又会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推测是推理中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教师可让学生解释两小儿看到的现象,将语文教学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教师还可设计讲故事环节,精彩呈现两小儿辩日的过程,添加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使孔子和两小儿的形象更加鲜明。

扮演两小儿辩日,想象“孔子不能决也”的表情,辩证看待“孔子不能决也”,推测两小儿还会怎样辩日和科学解释两小儿看到的现象以及讲故事。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再如,《学弈》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全文短小精悍,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中见理,告诉读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6]经过前面文言文学习的铺垫,学生通过阅读注释很容易了解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明理这个环节,教师可设计“学弈经验总结会”,让学生扮演弈秋师徒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再让学生以总结会特邀嘉宾的身份,说说学习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整个教学过程气氛热烈,学生的回答颇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创设孟子讲学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再现故事内容,而且融入自己的想象。可以说,这两个设计,将这篇文言文教活了,弈秋不再是文字里的人物,而且是活生生的老师,学弈的两人就是学生中间的人。

文言文通過独特的句法结构以及丰富的表现方式,启发学生以沿袭先人的智慧为基础,较为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文时,教师可创设神童评选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回顾在文言文中学到的神童,如司马光、王戎等。在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聪慧后,教师可追问:“假如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吴君平,或蔡君平,杨氏之子又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提出,能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语言还原于生活,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教师还可设计“神童讲故事”投票环节,学生上台讲述神童的故事,其他学生当评委。在学生投票后,教师要让其说说投票的理由。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五、结语

总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言文字形式之一,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学生未来生活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德)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3:50.

[3]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57.

[4]刘荣华.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 2023(03):13-16.

[5]林碧鹤.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三度”语文课堂[J].福建教育,2022(06):36-37.

[6]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下册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8.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y

Su Yinxia

(Cizao Town Dapu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Jinjiang 362200, China)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Classical Chine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iseness, logicalit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s content is rich, embodies the wisdom of ancient people, has high speculative valu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promoting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y should use imagination to fill in gap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visual thinking ability;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analysis and judgment;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divergent training;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clever link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classicalChinese;thinkingability; speculativeability;creativethinking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思辨能力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