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浊论治久聋经验探析

2023-07-29王昭倩刘昱辛蔡婷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耳窍津液瘀血

王昭倩,刘昱辛,高 畅,2,蔡婷婷,刘 静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久聋以3个月以上的听力下降为基本特征,归属于感音神经性聋,包括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等[1]。本病起病缓慢,听力下降持续日久,耳聋程度逐渐加重,可伴有耳鸣、耳闷堵感、听觉过敏及轻度眩晕,还常伴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久聋病位在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2],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久聋的基本病机是在脏腑亏虚[3]或气血阴阳虚损[4]基础上,出现耳窍失养或经脉瘀阻不通而发病。临证上医家多以补虚为本[5],从瘀血角度论治本病[6-7],而从痰浊辨治者较少涉及。我们认为久聋发病系在脾、肾、肝虚损基础上,痰浊凝聚耳窍,同时兼夹湿邪、瘀血,肝气郁滞为其重要的发病因素。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从痰浊论治久聋可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相关辨治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依据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夫痰者,津液之异名。”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之痰,如咳吐之痰涎、喉间之痰鸣、体表之瘰疬等[8];无形之痰主要是指停留于脏腑、经络和肌肤等部位之痰,虽无形质可察,但可表现为痰邪的致病特点,如痰浊上犯头目之眩晕昏冒、痰阻经络筋骨之肢体麻木及半身不遂等。同理,当无形之痰留滞于耳部经脉时,久留不去,留滞迁延,耳部脉络受阻,痰气凝结导致耳生病变,发为耳聋、耳鸣、耳眩晕等。痰的形成需要历经漫长、复杂的病理阶段,痰性胶结顽固,这与久聋的病程多在3个月以上具有一致性。

2 病机

2.1 痰阻耳窍是久聋发病的核心 自古以来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人体诸多复杂病证皆与痰有关,久聋亦然。各种病理因素均会导致痰邪产生,其中最关键的病理阶段在于脾胃功能失调。《明医杂著·风症》载:“盖即津液之在周身,津液生于脾,水谷所乘,浊者为痰,故痰生于脾也。”脾胃位居中焦,不仅为气机升降之枢,亦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水液不利,则直接导致水饮留滞,痰浊内生。痰性重浊黏滞,形成后易随气潜伏于耳窍脉络之中,阻遏清阳,久而经脉失养,听力逐渐下降,遂成久聋。此类患者多合并有其他脏腑经络的痰阻之证。

关于水液的正常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因此,痰的形成除与脾胃运化相关,还与肺、肾、三焦功能失调有关。肺主行水功能减退,则津液失于布散,津聚成痰。肾主水,肾阳不足,水液代谢障碍,聚积生痰。《圣济总录·痰饮门》载:“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三焦气化不利,津不化气,反成痰浊。综上,津液化生不足、输布不利、排泄不畅,均可导致津液停聚,痰浊内生,阻滞于耳部脉络而发病。

痰性黏腻,容易兼夹他邪为患,形成痰湿、痰瘀共存的局面。脾虚之人,中焦失运,内生痰湿,加之外感湿邪入里,内外合邪,痰邪可随气流行于机体上下,湿性弥漫,困阻三焦,痰与湿合邪致病,妨碍耳窍。痰易阻遏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运行受阻,导致瘀血内生,亦会加重津液停聚,痰瘀相合,相互影响,壅塞耳窍,加重病机的复杂性。

2.2 肝气郁滞是重要的病机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窍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存在一定联系,尤与肝关系密切。《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肝病者……气逆则头痛, 耳聋不聪。”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若疏泄失常,气机逆乱,或肝气郁而化热,扰动耳窍,则津液、精血流通受阻,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阻塞耳络,使耳窍丧失正常的听觉和平衡功能。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增大,所愿不遂者居多,加之自身调节不当,故患者多存在肝气郁滞之证。肝与胆相表里,肝经与胆经经别相接,络脉相通。足少阳胆经耳部循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医学心悟》载“足少阳胆经,上络于耳,邪在少阳,则耳聋也”。肝气郁滞,可通过相表里之经络影响耳窍,导致耳生病变。

2.3 脾肾肝虚损为发病之本 气血是耳窍产生听觉的物质基础[9],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以升清为用。脾主运化,清气升举有序,才能气血充盛,水谷精微才能上输于头面五官清窍,从而滋养目、舌、口、鼻、耳等,维持耳窍的正常生理功能。《素问·玉机真脏论》载“脾不及,则九窍不通”,脾气亏虚,脾失健运,生化乏源,久则血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发为气虚耳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阳出上窍”,脾不运化水谷、精微、津液,可导致饮食积滞及痰湿、瘀血等浊阴内生,阻碍清阳上升,造成耳脉不通、耳窍失养。

《圣济总录》《医学入门》等皆认为久聋以“肾脏虚,血气不足”为发病之本。《景岳全书》载:“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肾藏精生髓,濡养脑窍,耳与脑相通,故脑髓的充盈同样影响耳的功能[10]。肾虚则髓海不足,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甚或耳聋等。肾寄藏命门之火,蕴含元阴、元阳,肾阳温脾阳以运化水液,为三焦气化提供动力;若肾脏虚损,则脾之运化、三焦气化动力不足,水液输布、代谢障碍,容易导致痰饮、水湿生成。

肝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肝经调畅、气血正常运行以肝阴血之丰沛为基础。肝为罢极之本,可协调各脏腑功能活动以维持形体官窍的功能[11]。若此功能失调,则人体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痰浊、瘀血等产物,为耳聋的发病奠定了病理基础。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之阴血不足亦会影响肾精的充盈。

3 治则

3.1 化痰为要,贯穿始终 痰阻耳窍是久聋形成的核心病机,化痰之法宜贯穿治疗始终,方选五苓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等。五苓散原为下焦蓄水而设,邪气入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而人体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肾、膀胱、三焦等多个脏腑协作完成的复杂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水液代谢、输布异常[12]。因此,五苓散证的核心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常,津不化气,津停为痰,导致耳部痰浊内阻。五苓散治疗久聋可温阳化气利水,使水湿痰饮消散,恢复耳部经脉气血津液正常运行。现代研究[13]表明,五苓散能扩张血管、调节神经、缓解毛细血管痉挛、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瓜蒌薤白半夏汤证的病机为中、上二焦阳气亏虚,寒痰湿浊内结,阳气不展,临床多用于治疗胸痹心痛[14]以及肺系疾病、胃肠疾病、情志疾病等[15-16]。久聋发病是在气化不利基础上,局部痰浊阻滞,故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理气化痰、通阳散结。

若患者表现为胃纳不佳、乏力倦怠、腹痛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可用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理气化痰。痰热较重时,患者可出现情绪急躁,伴有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腻,左关脉滑动,可予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此外,石菖蒲为耳鼻喉科常用化痰药,味辛、苦,性温,芳香行窜,化痰通络,同时引药入耳,《神农本草经》载其“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3.2 佐以活血祛瘀通络 痰病日久,久病入络,久病成瘀,临床可见舌质紫暗伴瘀斑瘀点、舌下络脉迂曲、面色晦暗、脉涩等,当以从痰论治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或者痰瘀并治,促进痰浊、瘀血的共同消退。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 、丝瓜络、生蒲黄。当归,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疏经通络。川芎,辛温行气,《本草汇言》言其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故川芎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引清阳之气上行头部耳窍。生蒲黄活血祛瘀通络。丝瓜络活血祛风通络,还可引药入耳,《本草再新》言其“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3.3 注重调肝畅气机 《医学入门》载:“久聋者,不敢纯用补涩之剂,须兼开关行气之药。”肝喜条达,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如前文所述,肝气郁滞可导致痰浊血瘀结聚,耳窍不利。耳窍失用日久,亦会加重局部气血壅阻情况,故在治疗时少佐调肝之品以开关行气,促进气血流通,以助痰浊瘀血消散。肝气郁结者,症状常表现为胁痛腹胀、郁闷不舒、喜叹气、舌边暗淡、脉诊可触及不同程度的弦象,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补肝汤疏肝解郁,敛阴和营,调畅气机。肝经郁热者,症状可有情绪急躁易怒、目赤口干、舌质红、舌边舌尖有红点、脉弦数等,常配合小泻肝汤、小柴胡汤等清解肝经郁热。

3.4 以健脾为核心,兼顾肝肾 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除痰之剂》中提到:“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脾胃运化正常,气血化生充足,则津液输布正常,痰浊消散,故予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健脾益胃。久聋多见于老年人,此类人群肝、脾、肾虚损,初期听力下降未予重视,后逐渐下降影响日常交流(多有言语识别率下降),伴有耳鸣、头晕、情绪焦虑等症状;若同时出现乏力、睡眠不佳、腰膝酸软、排便无力,舌质偏红、舌体偏瘦或舌根凹陷等症状,则多属于肾精不足之证,治疗宜注重补肾填精。临证时应分辨阴阳虚损之偏重,肝肾阴虚者,症见耳鸣高调如蝉鸣、夜间或安静时明显,容易疲劳、情绪不佳、视物不清、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舌体偏瘦,舌色偏红,脉沉细数或尺脉浮数,治疗宜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常配合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或黄精、阿胶等。脾肾阳虚者,症见耳鸣或脑鸣、多为高调耳鸣,伴有乏力、四肢不温、腰膝冷痛、夜尿频数、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迟,治宜温补脾肾、通窍聪耳,酌予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独活寄生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或肉苁蓉、淫羊藿、桑寄生等。

4 验案举隅

付某,男,67岁。初诊日期: 2021年10月11日。

主诉:右耳听力下降2年,加重伴头晕3 d。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有耳鸣,偶有头晕;头晕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头痛,每次持续约10 min后缓解,无视物旋转,意识清楚。患者曾于外院检查头颅CT、头颅MRI 未见明显异常。于他院服用中药治疗数月,耳鸣略减轻,听力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左耳听力下降数年(具体过程不详),有高血压、颈椎病、右腿静脉曲张病史。

刻诊:右耳听力下降,伴有耳鸣(低调轰鸣声、间歇性、无明显规律性);时有头晕,情绪焦虑,纳可,时有腹胀,眠差易醒;夜尿频数、每晚5次以上,大便正常;舌体略胖,舌淡,舌尖红点,舌中后部苔白腻,脉滑。纯音测听:右耳示传导性聋,各频率听力右耳为65‑65‑70-60-60-45-90 dB,左耳为35‑30‑20‑15‑15‑20‑35 dB。

中医诊断:久聋;辨证:痰瘀互结,脾肾亏虚;治法:化痰行瘀,补益脾肾;方以五苓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处方:茯苓20 g,猪苓10 g,泽泻15 g,白术10 g,桂枝10 g,生龙骨(先煎)40 g,生牡蛎(先煎)40 g,石菖蒲10 g,生蒲黄(包煎)10 g,瓜蒌15 g,法半夏10 g,薤白10 g,丝瓜络10 g,黄芪30 g,乌梅20 g,党参15 g,炙淫羊藿10 g,生姜10 g,大枣10 g。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饭后各服100 mL。另,嘱患者注意保暖,调畅情志,以素食为主,同时忌食鸡蛋、牛奶等食物,适当运动。

二诊(10月25日):患者诉听力好转,耳鸣减轻,未发作头晕;睡眠改善,但仍易醒,起夜减少、每晚3次;腹胀明显;舌淡红,舌苔白微腻,脉滑。前方去生姜,茯苓改为10 g、泽泻改为12 g,加麸炒枳实10 g、厚朴10 g。煎服法同前。

三诊(11月15日):患者诉听力进一步好转,耳鸣明显减轻;睡眠改善,起夜每晚1~2次;腹胀改善;舌淡红,舌中后部有裂纹,舌苔薄黄,舌根苔厚腻,脉滑。前方去桂枝,加干石斛10 g、陈皮6 g。煎服法同前。

四诊(12月6日):患者诉听力明显改善,耳鸣减轻,纳眠好转,腹胀明显减轻;舌淡红,舌苔薄腻,脉滑。处方:前方去乌梅、瓜蒌、薤白、法半夏、丝瓜络、石菖蒲、麸炒枳实、厚朴,加干姜6 g、盐杜仲10 g、桑寄生10 g、川芎10 g、败酱草15 g。煎服法同前。

按患者已过八八之年,天癸已竭,肾精亏损,肾阳温煦、推动不及,脾气亏虚,运化失职,导致水湿内停为痰。患者在脾肾亏虚、精血不足的基础上,出现痰浊瘀血结聚于耳窍,故发为耳聋、耳鸣,偶有头晕。痰扰心神,闭阻心脉,则夜寐欠安;痰阻脾胃,中焦不通,则腹胀;肾气不固,痰阻水停,膀胱制约无权,而见夜尿频数;脾虚气陷,运血无力,瘀血阻于脉道,脉络滞塞不通,故下肢静脉曲张成团。舌淡胖、舌尖红点、舌中后部苔白腻、脉滑,亦体现了痰瘀互结、脾肾不足的核心病机。

本案治疗方药选取五苓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以温阳化气、化痰散结。加石菖蒲、丝瓜络化痰通窍,配伍生蒲黄活血通络。加党参、生黄芪健脾益气、升提中焦,淫羊藿补肾益精、祛风除湿,生姜、大枣养血和中。加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安神;重用乌梅,取其至酸之味、至柔之性,养肝之中带有生发之气,补肝体以制其用,又可收敛浮热、固精缩尿。二诊时,患者腹胀明显,予麸炒枳实、厚朴通腑理气、消痞除满。三诊时,根据患者舌象,痰湿渐去,阴液不足之象浮现,用干石斛益胃生津,陈皮理气护胃。患者存在瘀血致病因素,而本案未采用大量活血化瘀药物,主要从瘀血产生的根源论治,即精亏血少、气不行血及痰阻血瘀。因此,在清泄痰浊后,四诊时应用补肾之品盐杜仲、桑寄生补肝肾、益精血以治本,辅以川芎温经活血,干姜散寒通脉,败酱草泄湿利浊。

5 小结

久聋病机复杂,不同医家认知不同,论治角度各异。久聋多发病于老年人,常伴有耳鸣、耳闷堵感、头晕、睡眠障碍等症状。我们认为久聋以脾肾肝亏虚为本,痰阻耳窍为核心病机,并可兼夹湿邪、瘀血为患,多合并肝气郁滞,治疗当以化痰泄浊、通利耳窍为主,配合活血通络、调肝行气之法,扶正以健脾补肾益肝为主。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患者日常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各方面的综合调养,以助于改善体质,获得良好预后。

猜你喜欢

耳窍津液瘀血
从刘渡舟“津液链”理解伤寒瘥后劳复的证治
基于《伤寒论》从广所论“津液”探讨“津液载邪”的理论内涵
揿针疗法联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耳聋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小心盆腔瘀血综合征被误诊为盆腔炎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部采血后瘀血减少的影响
耳鸣揉揉风市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