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提升中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2023-07-27杨涛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学科素养初中物理

杨涛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本理念;学科素养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即教师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学生的分数上.这使得课堂教学不是围绕着学生转,而是围绕着如何提升成绩而转动.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教学的策略,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以知晓学生在现阶段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在掌握第一手的学情之后,教师在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设定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1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物理是一门注重体验的学科,学生只有亲力亲为,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初中物理有一些抽象的原理与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关情境的视频,以让所学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在画面中感知.

例如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视频,内容是关于王亚平所上的一节“天宫课堂”.在视频中学生能看到我国的空间站,也能看到王亚平所做的一个与浮力有关的实验.学生对这样的视频很感兴趣,进而也增强了探究相关物理认知的热情.学生在视频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太空中,乒乓球停留在水中,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学生自然地问出这是为什么,进而开始深究起来.学生想到教师所播放的视频是与浮力有关的,因此想从有关浮力的概念、原理等来解释这样的现象.学生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与地球不一样的现象,说明在太空上的事物与在地球上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性.学生看到王亚平在做实验时,头发是飘起来的,得出结论:在太空中水和乒乓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进一步推测,学生认为在太空中水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因此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就消失了.

可以看出,借助信息技术学生能更清晰地看出太空中物体的受力状况,进而也更好地理解浮力.教师要基于生本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思维成长的环境.信息技术能给教师的课堂环境创设带来便利,从而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基于生本理念,要让学生学起来,让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种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长.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机械地学习的方式,可借助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进而提升学科的素养.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能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架.

例如 还以“浮力”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大多学生能理解浮力的概念,也能完成课本中相应的练习,但是如果将有关浮力的认知与其他物理知识综合起来,学生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出现了瓶颈.基于这样的状况,一般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背诵相关的概念,比较其中的异同点,再做一些题目加以巩固.这样的模式学生做不到深刻理解和主动探究.教师可改变教学的模式,给出这样的情境,如图1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教师的问题为,是不是水堵頭不受水的压力,但受到浮力? 可以看出,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对于熟悉的情境,学生将思维聚焦在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压力上;基于教师的问题,学生要关注的也不是洗手盆,而是题目中的水堵头.由图1学生能知道水堵头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但水堵头是不是受到浮力,结合书本对浮力的描述进一步思考.学生发现这样的现象:水堵头的下表面没有水,进而他们推断水堵头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这也说明水堵头不受浮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思考的过程交给学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的思维更多展示的空间.通过问题与情境的创设,学生既能知道要思考的方向是什么,又能借助情境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进一步地激发他们的灵感.

3 关联实际操作,鼓励实践应用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更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学生在轻松、直观的环境中学习,要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时获得的更多的体验是做题,基于做题获得更多的体验是挫败感.教师要扭转这样的局面,要让学生喜欢物理,要让学生从物理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可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实验,然后基于实验展开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最主要的是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能提出问题就是一次成功,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又是一次成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变成了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

例如 还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测力器、圆筒、一个圆柱体,如图2所示.教师与学生一起测量相关的数据,首先师生测量出弹簧测力计下面的圆柱体的底面积S 为40cm,高h1 为10cm,质量m 为1.8kg.接着师生再一起测量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圆筒的底面积S 为100cm,质量m 为0.5kg.最后师生测量出圆筒内液体的深度h 为30cm.教师对学生说,假设液体的密度ρ 为1.5×10kg/m.师生一起将圆柱体从圆筒上方离液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液体中,最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某高度保持不变.教师问学生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小组的学生一边演示着刚才的动作,一边思考着能问出哪些问题.教师将不同小组的学生问出的问题收集起来,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时,液体对圆筒底面的压强是多少? 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 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多少? 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教师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来解答,这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4 开展趣味实验,提升迁移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创设一些有趣的实验,以让学生在内化认知、感知趣味的情况下,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所谓的趣味实验,就是学生自己操作,同时还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多一份期待.就生本理念而言,教师要将视线聚焦在教学的过程中,聚焦在学生的身心上,既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又能发展创造能力.

例如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站到学校大厅的衣冠镜前,通过实验完成一些问题.教师的问题为:假如你站在衣冠镜前2m 的地方,那么像到你的距离为多少? 假如你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你会怎么做?假如你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变大、不变还是变小?一般情况下,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你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假如小明想帮你的话,他应将光源照向你的衣领还是平面镜.学生可按照教师设置的实验步骤一步步地去操作,在操作中记录实验的现象,同时再思考相关的问题.这个实验的趣味性体现在学生很愿意去开展这样的实验,期待其中的一些结果.学生对教师设置的话题很感兴趣,进而想在实验中获得“真知”.

5 优化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就是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优化作业设置,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作业.这既能巩固学生在课上所学的内容,又能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教师优化课后的作业就是让优等生不必要做一些他们本来就会的作业,让学困生不必要做一些高难度的作业,让中等生在作业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例如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杠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定家庭作业时没有让学生去抄写什么是杠杆這一定义,也没有让学生去完成一些机械性的作业.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个搜索与分析类作业,就是从家里的工具中找出一些杠杆来,再将这些杠杆分为省力的与不省力的.这样的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又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学生找到的杠杆有妈妈经常用的夹面包的食品夹子、自己经常用的家庭实验室中用于称重的天平、爷爷偶尔推的独轮车.学生再进一步地尝试着操练这些工具,他们发现食品夹子使用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这说明它是费力杠杆.学生在体验天平时也发现这是等臂杠杆.当推动独轮车时,学生发现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显然这是省力杠杆.学生能得出它们是什么杠杆是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的,这样的作业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认知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形成做作业的习惯,毕竟这样的作业带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体验.

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更深入地践行生本的理念,以让学生获得适切的发展.教师优化学生的作业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作业能享受课后丰富的生活,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增长能力也增长快乐.

6 结语

总之,在生本理念下开展物理教学需要教师秉持主体性的教学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完全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过程等,而是要遵循学生的内心需要与最近发展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技巧、方法等,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同时教师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准设定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真真切切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学科素养初中物理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