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国沙尘侵袭中国,只因羊比人多15倍?

2023-07-27利雯

今日文摘 2023年13期
关键词:蒙古国荒漠化沙尘

利雯

今年春天,袭击中国的沙尘暴似乎格外猛烈。4月初的一轮沙尘暴甚至波及长江以南的上海和杭州。邻国韩国也未能幸免,首尔的PM10浓度更是创下历史记录。这些沙子并非如一些韩媒炒作所说,“大都来自中国”,根据专家分析,这次沙尘的主要来源是蒙古国沙漠和戈壁。

在许多人的固有印象里,蒙古国应该和我们对内蒙古省的认知差不多,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原地区。为何那边的沙尘却如此严重?

最基础的原因是地理因素。蒙古国从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也随之减少,自然景观从草原逐渐变成戈壁荒滩。尤其是在蒙古国南部,大都是茫茫的戈壁,而这也被直观地反映在该地区的省份命名上:中南部的三个省份分别取名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和南戈壁省,西南部的则叫戈壁阿尔泰省。

这4个干旱的省份中,有3个直接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之下,戈壁上的裸岩很容易变得细碎,当狂风来临,这些沙尘就会被搬运到别处。

除此之外,人为因素则让蒙古治沙难上加难。面积157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国上,只居住着330万人口——相对来说,我国东三省总面积只有蒙古国的一半,居民人数却达到蒙古国的30倍。

在这片极为地广人稀的区域上,蒙古国牛羊等牲畜和野生动物的总数量却超过7100万。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2022年底,蒙古国国家统计局专家表示,该国牲畜数量再创有记录以来的新高,绵羊和山羊总数达到5300万——也就是说,该国人均16头羊。

可以想见,畜牧业是蒙古国的经济支柱。羊毛、奶制品、牛羊肉带来的外汇,对蒙古的GDP至关重要。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蒙古国政府也曾宣布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来支持抗疫。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羊絨生产国,羊绒供应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想抓住羊绒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对于人均GDP只有4500美元的蒙古国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

另一方面,采矿业的发展也加剧了蒙古的荒漠化。蒙古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是蒙古对外出口的重要矿产。人为过度采矿,再加上缺少对植被的修复,使得蒙古国水土严重流失。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但也有专家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干旱地区更容易变湿,对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整体有利。

但蒙古治理荒漠化,绝不是仅靠等待气候变暖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就能实现的;蒙古当前治沙效果不明显,问题也不在于重视不足和欠缺国际合作。

如何平衡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刚需,始终是蒙古治沙的核心悖论。蒙古此前有意识地出台政策,限制放牧数量,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称,蒙古政策落实效果很差,实际的牧群数量已经是规定牧群数量的两倍。若不解决过度放牧,这个荒漠草原国家,很可能最终被荒漠吞噬。

(周璇荐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蒙古国荒漠化沙尘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可怕的沙尘天气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