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这些故事里

2023-07-27周楷棋

散文诗(青年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报刊亭河滩远古

日光岩

清晨6点,我站在最高的岩石上,伸手托住太阳。海平线上,金色的云浪向天空翻涌,我伸出另一只手,扭动一艘巨轮的船头。

一棵老榕树,用繁茂的根须抓紧岩石,抓紧世界的犄角。它站在我身边,像一位老父亲看着孩子玩耍。

晨光照耀我的双眸。不是每个白昼都会被注视,并且像旗帜般升起。

远处的沙滩上,那些折断于昨夜的枯枝在潮水中漂流。茶黄色的海渐渐褪色,就像铁门上的锈迹,出现于很久以前。

有人用半辈子才刻出一块被烟熏黑的石碑。

我脚下的岛屿,树根盘根错节地生长着,结成许多贪睡的庭院。长满苔藓的石阶上,一个错过轮回的灵魂醒来,他首先要做的是为梦境添妆。

今日的阳光,和几百年前的阳光没什么不同,除了我们不再效仿祖先的语气谈论渔网和码头。黄色的肌肤,清晰地见证了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的过程。

我第一次来鼓浪屿,觉得岸边的琴楼像个被时间遗忘的老人。

钢铁箍紧海岸线。也许有一个人站在对岸大厦的顶层,望向这边。他把自己的孤独想象成墙根的野花,十字路口的石狮子,轮渡上的空座位。

以及一位低头走进历史的游客。

空城

冬意,在深秋还是个走失的孩子,他将在午夜学会如何变得更寒冷。街道渐渐黯淡下去,一架抛洒梦境的飞机掠过颤抖的天际线。一条墨绿色光迹测探黑夜的尺度,它来自遥远的星球,把每一个所到之处当成故乡。

坑坑洼洼的巷口,积水中漂浮着许多被遗弃的日子。在这座城市,所有人都被迫学会放空自我。如此,他们才能感觉到时间呼啸着,穿过灵魂。风,在每个瞬间,会如群山那般沉重。

与此同时,一枚巨石静静漂浮湖面上,像未来主义者的戒指。

陈词滥调被订成一本本厚厚的书,成千上万个字挤在一起取暖。在这些故事里,所有的角色都会早起、晨跑,鼻子上覆盖着一整年的霜。

不读书的人,弯腰拾起太阳的鳞片。他东张西望,在寒风中踏青。一块停摆的腕表伪装成日夜的残片。消逝,是变得陌生。

报刊亭

上学路上,有一家报刊亭躲在洋紫荆的树阴下。店主是个中年男人,他说:“我出售春天的消息。”

我不明白他的话,但我每周省出5块钱,向他购买鲜花、公园和菜市场。春天到了,树冠上开满白色或粉红色的花。我们攀谈起来,他的回忆仍在遥远的国度游历:港口城市、沙漠的废墟、高原与雪山,以及古代商路。但他拒绝与我同行,说:“你应该回到学校,去读书和玩耍。”

长大后,我仍想跟随他虚无的背影。我乘坐火车、轮船和飞机,周游各地,为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做注释。最后,我又回到家乡。洋紫荆已经被砍伐,报刊亭孤零零地站在路边,像无家可归的老人。我走过去看,里面没有人,只有装满饮料的冰柜和几本儿童漫画、时政杂志。

我钻进去,像他从前那样等待。有孩子来问,于是,我说:“我出售春天的消息。”

“那是什么?”

我回答:“课本和操场。”

在远古的河滩

在远古的河滩,寒风循着巨兽的脚印行走,时间,向着无尽的下游绵延。

文明还没发生,或者已经逝去。无人打捞的传说逐渐凝固成鹅卵石。苍苍莽莽的森林在月光下呼出洁净的雾气。当高原渐渐升起,神祗的影子沉人沼泽深处。粘腻的午后,不时传来使兽群战栗的声音。只要土壤足够湿润,腐叶就能长出羽翼。

倒折的芦苇像被数万年后的恶意入侵,它们对锋利的事物——比如新月,带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某些时候,水面突然变得浑浊,并在短时间内暴涨,但没有鱼类从河源带来雨的消息。

在远古的河滩,一个游荡的影子悄悄收集化石和落叶。花香是孤独的,即便时常有蜜蜂来造访。

在远古的河滩,一只昆虫没有多余的死因。

在远古的河滩,沉默的永恒使群山寂静。

秋天的虫鸣

我听不懂秋天的虫鸣。

草丛中的窸窣声,像一串念珠洒落在地。也许有一只野兽在靠近,也许小草被压弯了,也许是一片叶子在枯萎。

自言自语的风,像是在数落一颗流星,或是枝头的夜莺,它们的共同点是孤独。风也孤独,它在荒凉的广场上寻找一位举着风车的孩子。

秋天的思绪很容易被吹乱。池塘上飘满土黄色的藻类,像融化的月亮。一座凉亭立在草地上。天气转冷了,再也没有人需要它。

虫仍在叫,没人需要听懂。世界越来越静谧,我准备冬眠。

像一个无可奈何的秋天。

柳州:6点35分以后

傍晚,一只鹧鸪展开翅膀。城区的街道很窄,许多凌乱的颜色在灰色滤镜下交织。喇叭的声音,像刚放学的孩子,钻进马路上为生计所累的耳朵。

在柳江的臂弯中,疲惫的半岛像一座等待擦拭的工业盆景。从文昌大桥向南眺望,拥挤的时间仿佛变慢了一些,两枚苍翠的龙鳞上各有一座文光塔,古镇一排排的青色瓦顶抱着电气灯入夜。一千多年前,那里只有少数居民点蜡烛。后裔和看不见的祖先站在一起,等待同一轮晶莹的月亮。

流逝的岁月留下一座由紅砖砌成的崭新遗迹,住在开满洋紫荆的庭院中。守门的老人像他的床榻那般坚硬。一团木炭在展柜中回忆歌声飞扬的日日夜夜。

夜,浸得更深了。几颗疏朗的星星升上木棉树,悬挂枝头。

一位登上鱼峰山的游客犯困了:无论是喀斯特群山的起伏,还是镶嵌在岩洞、篝火和田野中的城市,都将成为古战场的一景。除了时间,没有其他胜利者。在永恒面前,他感到辽阔。

这仍是个美好的夜晚。至少,他仍能和同行者争辩石壁上的诗句是否押韵。在这些故事里 周楷棋

日光岩

清晨6点,我站在最高的岩石上,伸手托住太阳。海平线上,金色的云浪向天空翻涌,我伸出另一只手,扭动一艘巨轮的船头。

一棵老榕树,用繁茂的根须抓紧岩石,抓紧世界的犄角。它站在我身边,像一位老父亲看着孩子玩耍。

晨光照耀我的双眸。不是每个白昼都会被注视,并且像旗帜般升起。

远处的沙滩上,那些折断于昨夜的枯枝在潮水中漂流。茶黄色的海渐渐褪色,就像铁门上的锈迹,出现于很久以前。

有人用半辈子才刻出一块被烟熏黑的石碑。

我脚下的岛屿,树根盘根错节地生长着,结成许多贪睡的庭院。长满苔藓的石阶上,一个错过轮回的灵魂醒来,他首先要做的是为梦境添妆。

今日的阳光,和几百年前的阳光没什么不同,除了我们不再效仿祖先的语气谈论渔网和码头。黄色的肌肤,清晰地见证了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的过程。

我第一次来鼓浪屿,觉得岸边的琴楼像个被时间遗忘的老人。

钢铁箍紧海岸线。也许有一个人站在对岸大厦的顶层,望向这边。他把自己的孤独想象成墙根的野花,十字路口的石狮子,轮渡上的空座位。

以及一位低头走进历史的游客。

空城

冬意,在深秋还是个走失的孩子,他将在午夜学会如何变得更寒冷。街道渐渐黯淡下去,一架抛洒梦境的飞机掠过颤抖的天际线。一条墨绿色光迹测探黑夜的尺度,它来自遥远的星球,把每一个所到之处当成故乡。

坑坑洼洼的巷口,积水中漂浮着许多被遗弃的日子。在这座城市,所有人都被迫学会放空自我。如此,他们才能感觉到时间呼啸着,穿过灵魂。风,在每个瞬间,会如群山那般沉重。

与此同时,一枚巨石静静漂浮湖面上,像未来主义者的戒指。

陈词滥调被订成一本本厚厚的书,成千上万个字挤在一起取暖。在这些故事里,所有的角色都会早起、晨跑,鼻子上覆盖着一整年的霜。

不读书的人,弯腰拾起太阳的鳞片。他东张西望,在寒风中踏青。一块停摆的腕表伪装成日夜的残片。消逝,是变得陌生。

报刊亭

上学路上,有一家报刊亭躲在洋紫荆的树阴下。店主是个中年男人,他说:“我出售春天的消息。”

我不明白他的话,但我每周省出5块钱,向他购买鲜花、公园和菜市场。春天到了,树冠上开满白色或粉红色的花。我们攀谈起来,他的回忆仍在遥远的国度游历:港口城市、沙漠的废墟、高原与雪山,以及古代商路。但他拒绝与我同行,说:“你应该回到学校,去读书和玩耍。”

长大后,我仍想跟随他虚无的背影。我乘坐火车、轮船和飞机,周游各地,为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做注释。最后,我又回到家乡。洋紫荆已经被砍伐,报刊亭孤零零地站在路边,像无家可归的老人。我走过去看,里面没有人,只有装满饮料的冰柜和几本儿童漫画、时政杂志。

我钻进去,像他从前那样等待。有孩子来问,于是,我说:“我出售春天的消息。”

“那是什么?”

我回答:“课本和操场。”

在远古的河滩

在远古的河滩,寒风循着巨兽的脚印行走,时间,向着无尽的下游绵延。

文明还没发生,或者已经逝去。无人打捞的传说逐渐凝固成鹅卵石。苍苍莽莽的森林在月光下呼出洁净的雾气。当高原渐渐升起,神祗的影子沉人沼泽深处。粘腻的午后,不时传来使兽群战栗的声音。只要土壤足够湿润,腐叶就能长出羽翼。

倒折的芦苇像被数万年后的恶意入侵,它们对锋利的事物——比如新月,带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某些时候,水面突然变得浑浊,并在短时间内暴涨,但没有鱼类从河源带来雨的消息。

在远古的河滩,一个游荡的影子悄悄收集化石和落叶。花香是孤独的,即便时常有蜜蜂来造访。

在远古的河滩,一只昆虫没有多余的死因。

在远古的河滩,沉默的永恒使群山寂静。

秋天的虫鸣

我听不懂秋天的虫鸣。

草丛中的窸窣声,像一串念珠洒落在地。也许有一只野兽在靠近,也许小草被压弯了,也许是一片叶子在枯萎。

自言自语的风,像是在数落一颗流星,或是枝头的夜莺,它们的共同点是孤独。风也孤独,它在荒凉的广场上寻找一位举着风车的孩子。

秋天的思绪很容易被吹乱。池塘上飘满土黄色的藻类,像融化的月亮。一座凉亭立在草地上。天气转冷了,再也没有人需要它。

虫仍在叫,没人需要听懂。世界越来越静谧,我准备冬眠。

像一个无可奈何的秋天。

柳州:6点35分以后

傍晚,一只鹧鸪展开翅膀。城区的街道很窄,许多凌乱的颜色在灰色滤镜下交织。喇叭的声音,像刚放学的孩子,钻进马路上为生计所累的耳朵。

在柳江的臂弯中,疲惫的半岛像一座等待擦拭的工业盆景。从文昌大桥向南眺望,拥挤的时间仿佛变慢了一些,两枚苍翠的龙鳞上各有一座文光塔,古镇一排排的青色瓦顶抱著电气灯入夜。一千多年前,那里只有少数居民点蜡烛。后裔和看不见的祖先站在一起,等待同一轮晶莹的月亮。

流逝的岁月留下一座由红砖砌成的崭新遗迹,住在开满洋紫荆的庭院中。守门的老人像他的床榻那般坚硬。一团木炭在展柜中回忆歌声飞扬的日日夜夜。

夜,浸得更深了。几颗疏朗的星星升上木棉树,悬挂枝头。

一位登上鱼峰山的游客犯困了:无论是喀斯特群山的起伏,还是镶嵌在岩洞、篝火和田野中的城市,都将成为古战场的一景。除了时间,没有其他胜利者。在永恒面前,他感到辽阔。

这仍是个美好的夜晚。至少,他仍能和同行者争辩石壁上的诗句是否押韵。

猜你喜欢

报刊亭河滩远古
孤独的报刊亭
一个人的苍茫[组诗]
Es la mente la que hace el cuerpo
报刊亭
天鹅和仙鹤的争论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河滩上
梦回远古
远古厉险游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