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研究

2023-07-27杜宇虹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

[摘要]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存在无序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教学资源建设很难追上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结构调整存在难度、专业设置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据此,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对接产业结构,健全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杜宇虹(1967-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城市职业學院,副教授,硕士。(湖北  武汉  4300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22年一般课题“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湖北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GB2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4-0097-0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是重要支撑。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带来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不断调整,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影响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快慢。培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基本职能。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产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专业结构推动、影响或制约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专业结构只有不断调整才能跟上其演进的步伐。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是两者之间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达到整体效应,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产业需求。近年来,定量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关系的成果逐渐丰富。汪涵依据协同学构建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协同度模型实证测量了常州市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同度。彭丽花以高职专业结构状态衡量指标和产业结构状态衡量指标分析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性。陈基纯和王枫以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异及演化规律。韩永强等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三个维度之间的偏差度来测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同度。总体看来,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与产业结构协同成为学者共识,其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但仍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研究尝试应用偏差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依据湖北省产业结构演进表现,全面考察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状况,针对现有困境提出对策,以期为调整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操作参考。

二、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分析

(一)湖北省产业结构演进表现

根据2016—2021年《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计算得出2016—2021年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见表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0.8∶44.5∶44.7调整到2021年的9.5∶40.2∶50.3。其产业结构演进遵循了“配第—克拉克定理”,第一产业结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结构比重下降明显,2021年比2016年的第二产业结构比重下降了9.66%;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上升明显,2021年比2016年的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上升了12.53%。2017年,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结构比重,呈现“三二一”格局,服务业成为湖北省第一大产业。“十三五”时期,湖北省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大台阶,到“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湖北省生产总值达5万亿元,2021年比2016年的3.34万亿元增加了近1.5倍,综合实力提档升级,产业结构演进成效显著。可见,湖北省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和合理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十四五”时期湖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

依据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差理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可用专业结构偏差度(Z-C)来衡量,Z-C=专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1,Z-C反映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同状态。Z-C的绝对值越接近0,表明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越好,专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演进;Z-C>0,表明专业结构调整快于产业结构演进,数值越大,专业结构调整越影响产业结构演进,两者越会产生无序发展; Z-C<0,表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数值越小,专业结构调整越制约产业结构演进,两者也会产生无序发展。根据2016—2021年《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结合表1,计算得出三次产业的专业结构偏差度(见下页表2)。2016—2021年,第一产业Z-C的平均值为-0.56,说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制约产业结构演进;第二产业Z-C的平均值约为-0.12,说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制约产业结构演进;第三产业Z-C的平均值约为0.21,说明专业结构调整快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产业结构演进。可见,三次产业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均为无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困境分析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系,不仅能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程度,也能彰显高职教育服务现代产业的本质属性。当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时,就会产生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反之,当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演进时,就会产生影响产业发展的阻力。高质量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就是要逐步实现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给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引领和促进产业发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革命加速,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正向研发和智能制造转型逐步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高地。而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却追不上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很难实现提前布局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兴专业,相应的人才培养也需要一定的时間周期。二是教学资源建设很难追上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意识淡薄,注重追求学校规模和专业数量,忽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建设。申报与新兴产业对接的新专业,囿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欠缺等原因,教学资源建设存在许多短板和制约因素。三是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数字素质、创新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毕业生个人素质、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不高,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不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够,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造成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性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调整存在难度。产业结构快速变革,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出现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交织在一起的状况,专业结构增量调整速度快、成本低、成效明显,很容易与产业结构演进实现同频共振。但专业结构存量调整速度慢、成本高、成效不显著,必然导致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难度大。二是专业设置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对专业设置程序有5条规定,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市场调研、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可行性论证等环节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甚至缺少这些环节;且行业企业缺位,致使出现随意增加热门专业,专业同质化、同构化严重的状况。另外,第十九条规定“人才培养明显不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对口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50%”,“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但实际上,部分院校就业率数据造假,掩盖了大量学生“被就业”“假就业”的情况,有问题的专业依旧在招生。三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实施了校企合作,但因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没有实际或顺畅参与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对接产业结构,健全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

1.建立政府引导协调和宏观调控机制。一是政府依据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定期发布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确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路线,为高职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指明方向。二是政府联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第三方组织(高职教育研究机构)搭建产业人才供需预测大数据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研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的谱系图,科学预测湖北省产业人才供需的层次、数量和结构,定期发布湖北省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年度报告。三是政府牵头搭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平台,以产业结构演进为导向,大力推进动专业评估认证,形成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第三方组织多方参与的专业评估机制,完善专业淘汰与预警机制,严格审批新开设专业,引导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办学。

2.建立以产业结构演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动态调整机制。一是建立校内专业认证评估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人才供需预测大数据及时全面了解专业建设情况,定期认证评估全校所有专业,做到专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建立校内专业设置调研论证决策机制。拟增新专业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尤其要对接国家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规划,预测产业人才需求的规模和特点,做到专业设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三是建立完善的专业预警、退出和合并机制。高职院校专业预警机制是对专业办学的生源状况、社会需求、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和社会评价等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依此确定预警的专业名单,及时缩减招生规模,甚至裁撤专业,或者与有共同专业基础、技术领域相通的核心专业组成专业群,化解人才培养出现的结构性过剩风险。四是建立传统专业升级改造机制。对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专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第一产业传统农业、第二产业传统工业、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等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与现代农业、先进工业、现代服务业对接的专业结构,并增加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模。

3.建立以产业结构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调节机制。一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应以产业结构需求为主要参考依据。高职院校要密切联系行业协会调研市场劳动供给变动情况和就业情况,调研产业结构需求发展趋势、各类人才分布现状、专业就业质量、专业的就业率、毕业生薪资和雇主满意度等内容,结合湖北省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年度报告作为调节专业结构的依据。二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应对接企业的人才需要。专业结构调整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思想,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企业参与高等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双向沟通,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共享,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产业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适当引入市场经济主体参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现代产业学院、校中厂、厂中校等产教融合实体开展相应的工作。

(二)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

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传统的以独立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范式变革带来了契机。组建专业群不仅要基于职业岗位群、产业链组群,还需要考虑组群背后的技术逻辑,即群里不同专业应有共通的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基础课程。组建专业群不仅要与产业逻辑和技术逻辑的内在逻辑相关联,还要与人才培养逻辑和资源整合逻辑的外在逻辑相关联。人才培养逻辑是专业群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资源整合逻辑是专业群里各专业在课程资源、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只有群内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就业相关度较高,专业群组建的适配度才能更高。内在逻辑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能否实现资源整合。职业逻辑是高职教育专业组群的本质逻辑,组建专业群是以职业岗位群聚焦特定某一产业、行业、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里各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存在一定关联性。专业群是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湖北省高职教育专业组群有4个范式:范式一,弱产业逻辑+强技术逻辑+强资源整合逻辑。专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服务多个产业类别,群里各专业有相通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基本相同。这一范式依据产业逻辑关联程度,与职业岗位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可以是无紧密联系,也可以是产业纽带关系。范式二,强产业逻辑+弱技术逻辑+强资源整合逻辑。专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服务特定的某一个产业,群里各专业之间技术逻辑关联度不高,各专业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基础课程差异较大,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不相同,强资源整合可以采用“以群建院系”模式进行。范式三,强产业逻辑+弱技术逻辑+弱资源整合逻辑。专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服务特定的某一个产业,群里各专业之间技术逻辑关联度不高,各专业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基础课程差异较大,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不相同,资源整合比较松散,群里各专业布局在不同院系或不同学校。范式四,强产业逻辑+强技术逻辑+强资源整合逻辑。专业群特征是专业群服务特定的某一个产业或某一个行业、企业,群里各专业有相通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和专业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基本相同,强资源整合可以采用以群建院系的模式进行。

(三)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准确定位,重塑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回答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为高职教育办学定位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需要冲破“学校主导”孤立封闭的办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只有面向产业结构设置专业,才能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面向市场办好高职教育,才能使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只有面向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和劳动精神,才能使其适应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高职教育应面向产业、面向市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多方利益共惠、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开放式办学理念,这也是高职教育生存的根本和基础条件。

2.加强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有效的校企合作是合作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长期博弈、协调直至均衡的动态过程。加强与战略新兴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满足战略新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随着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战略新兴企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多种途径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双向流通机制。帮助师生及时了解前沿科技,接触新的生产技术、新的设备和先进工艺,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现状,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进而促进专业建设。此外,使企业全方位介入教学。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一起开展课程和教材开发、学生学习(实习)方案制订、实践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等工作,保障学校教学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步,提高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

3.融合创新,开展工程实践教育。对接战略新兴产业,迎接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变革,高职院校开展工程实践教育是必经之路。工程实践教育关键是建立“融合创新”范式,融合就是专业群与战略新兴产业融合、专业与新技术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践教学与工程融合。创新就是高职教育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具体来说,一是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时代背景和特征融入教育理念中,指导人才培养。二是根据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按照专业群组群逻辑,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人才培养再现工程教育的CDIOR全过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和回收五个工程教育过程),构建(基础和专业)模块+过程式课程体系,把适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工程按“简单—比较复杂—复杂”的难度,均衡地分布到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时间中。四是打造产教融合高水平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企业生产环境、设施设备相一致,教学内容和实训操作技术要与企业生产项目相匹配,实训规范要与企业生产要求相契合。

[参考文献]

[1]杨林,陈书全,韩科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45-51.

[2]郑小霞.基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高校专业结构适应性调整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155-160.

[3]李丽,李恺,原彤,等.中国经济“双循环”协同性内涵界定[J].商业经济研究,2022(22):190-192.

[4]汪涵.常州市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同度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4.

[5]彭丽花.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性的区际比较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6):14-18.

[6]陈基纯,王枫.产教融合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9):34-39.

[7]韩永强,王仙芝,南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度测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47-52.

[8]房风文,张喜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分析[J].江苏高教,2019(6):99-104.

[9]刘国瑞.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21(9):5-16.

[10]张红.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05-108.

[11]王亚南,成军,王斌.高职教育专业组群的逻辑依归、形态表征与实践方略——基于253个高水平专业群申报资料的质性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4):84-93.

[12]凌守兴,林美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9):40-44.

[13]李茂国,朱正伟.工程教育范式:从回归工程走向融合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7(6):30-36.

[14]李茂國,朱正伟.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5+14.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