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渠道的选择与企业创新
——以小微企业为例

2023-07-27颜晓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银行贷款借贷小微

■颜晓庆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承压。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速下降、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依然突出。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创新是世界各国扭转目前经济局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国将创新视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在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自2006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自主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就多次出现在政府部门各种政策规划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十四五”规划纲要更是进一步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然而目前许多企业都还停留在依靠引进外部技术来进行创新的阶段,这远远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只有在管理、技术、产品等各方面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够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壮大民营经济的关键就在于搞活小微企业。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截至2018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数达到1807万,较2013年年底增长了115%,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激励创新、促进消费、带动投资的重要“生力军”。因此,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一段时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大批小微企业将汇聚成巨大的动能,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税收、融资、电力、竞争和政治因素,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五个重要瓶颈,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融资约束。在我国,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当难以获取银行贷款时便只能转向非正规金融领域的民间借贷,从而形成了两种融资渠道分割并存的局面。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一大困境,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自身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不足,同时还可能存在经营风险较高、信用状况和财务信息不透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创新项目难以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意愿。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会由于小微企业不愿披露详细的研发创新事宜,而无法对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因而放贷意愿不高。在深受融资约束困扰的情况下,小微企业承受创新风险的能力进一步被削弱,企业的创新计划很大程度上受到是否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影响。良好的金融支持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也能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群体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因此加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其创业创新发展。如何通过改善融资渠道来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既有助于破解“中小微企业迷失”困境,也对提高全社会经济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学者针对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都选取了上市的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有关融资渠道选择对小微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有所缺乏。

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CMES),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来自不同渠道的融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企业创新具有未知性和风险性,导致其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而鉴于研发创新存在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企业则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因为内源融资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大于外源融资的贡献,鞠晓生(2013)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证实了这一观点。然而在从事研发创新活动的前期,企业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同时,收入也具有不确定性,那么外源融资就成为企业研发资金不可或缺的来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贷款。外源融资渠道按照贷款的来源,大致可分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股权市场不发达,没有基于股权市场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小微企业的调查中,就有56%的受访企业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但是由于相关金融抑制政策和严格的监管,小微企业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门槛,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相辅相成,依托各自的优势助力企业缓解融资约束。

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更为健全的金融市场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银行对企业研发创新风险的筛查、监督能力有所提高,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银行也更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即使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对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都较为显著,但内源融资的作用却是有限的,来自银行等渠道的外源融资对企业的研发创新作用更强、力度更大。类似地,我国学者俞立群(2014)也认为,银行贷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随着数字技术和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结合,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创新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此外,银行贷款在规模和资本成本上具有优势,能够显著推动小微企业创新。

当企业在外部融资过程中获取的银行贷款无法满足融资需求时,民间借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机补充,以其门槛低、效率高、期限灵活的优势充分地满足了小微企业“规模小、期限短、随机性强”的资金需求特点,有效弥补了银行贷款遗留下来的资金缺口,使得中小经济体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虽然民间借贷利率偏高,相较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要高达几倍,并且抵押担保率也低,有可能加剧小微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但面对融资渠道的狭窄,小微企业只能依赖于民间借贷并且对其需求旺盛,将其视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也促成了国内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呈现“双轨制”的市场结构。根据国外学者Allen的观点,鉴于当前中国特定的经政策济和法律系统,与银行贷款相比,通过内源融资、民间金融组织等融资渠道,进行筹资对于打破资金束缚、拉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更大成效。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银行贷款有利于小微企业从事研发创新活动。

假设2:民间借贷有利于小微企业从事研发创新活动。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的数据。该数据库是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于2015年,面向小微企业组织调研并收集整理而构建的。主要调查对象为5497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覆盖了全国28个省(除新疆、西藏、青海、港澳台地区)。该调查涉及零售业、批发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收集了小微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生产经营、研发与创新活动、组织管理、财务与税收、投融资等微观层面的详细信息。在CMES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标准对数据进一步清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同时剔除了所设计研究问题中存在较多缺失值的样本。

2.关键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

关于创新的定义和衡量,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观点。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产品和技术的更新升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amanpour 和 Evan将创新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使其外延拓展到了服务层面。Schumpeter等也认为创新不仅仅是引进新的技术和产品,发现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结构和制造工艺、开辟新的市场都应该被视为创新。因此,结合调查数据的特征,被解释变量小微企业的研发创新,本文将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一,产品或技术创新,企业目前或曾经是否有产品或技术上的研发与创新活动,是则该变量赋值1,否则为0;其二,产品或技术外的其他创新,企业是否有除了产品和技术外的其他创新,比如组织、服务、营销、文化等方面。是则该变量赋值1,否则为0。

(2) 解释变量

本文将两种融资渠道用二值虚拟变量来表示。银行贷款,即企业是否有尚未还清的银行或信用社贷款,是则该变量赋值1,否则为0;民间借贷,即目前企业除了银行或信用社贷款以外,是否因生产经营有尚未还清的民间借款,是则该变量赋值1,否则为0。以此来判断企业是否选择债务融资以及该融资的来源渠道。

(3) 控制变量

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影响企业创新的企业家特质和企业特征的如下变量进行了控制:企业家性别,即企业最主要所有者的性别;企业家年龄,即企业最主要所有者的年龄;企业家的受教育水平,即企业最主要所有者的受教育年限;高新技术型企业,指研发创新活动较多的企业;企业年龄,即企业自经营年份起的年限;企业经营情况,使用企业2014年的经营情况衡量;企业规模,以企业目前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统计

四、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1.模型设定

为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说,本文借助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在选择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不同融资渠道时,将如何影响小微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Y为研发与创新,衡量Y的两个被解释变量分别为产品或技术上的创新、产品或技术以外的其他创新;解释变量loan_b和loan_u分别指企业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企业融资渠道为民间借贷;X为控制变量。

2.实证结果分析

小微企业是否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是二值虚拟变量,因此本文选择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第(1) 列以产品或技术创新为因变量,检验企业采用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两种不同融资渠道,与企业是否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对产品或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回归系数为0.2407。在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银行贷款能够促进小微企业从事研发创新活动。而民间借贷对企业产品或技术创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控制变量中,企业家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产品或技术的研发创新正相关,通过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产品或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最大,说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意识更强。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相较于规模小的企业,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概率显著提高。相反,企业家的年龄和企业年龄,对因变量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这一结果意味着,较年轻的企业家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更具有创新精神;同时,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企业研发创新的概率呈下降趋势,创新活力有所下降。其余变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

第(2) 列以产品或技术外其他创新为因变量,分析企业采用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两种不同融资渠道与企业产品或技术外的其他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与小微企业产品或技术外的其他创新均表现为不显著的相关关系。控制变量中,年龄与产品或技术外的其他创新是显著负相关关系,受教育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规模等变量,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表明企业是否从事产品或技术以外的其他创新,主要受到企业所有者和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一系列“卡脖子”的问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点。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如何缓解融资难与融资贵的双重融资约束,是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并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小微企业的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融资渠道选择对中国小微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对小微企业的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民间借贷对企业的创新无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展示了不同的融资渠道对小微企业创新的作用,扩充了有关融资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在小微企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启示与参考。

一是基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银行要转变自身不愿放贷的态度,调整放贷模式,摒弃扶持大企业,打压小企业的理念,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监管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大力支持银行对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其次,创新融资担保模式,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支持机制和风险缓冲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通过将对银行的考核与小微企业的贷款挂钩,给予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正向激励,加大普惠金融内部资源的倾斜。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信贷风险评估,提高对小微企业放贷的效率和科学性。

二是基于小微企业的角度而言,要增强自身实力,改善经营风险等问题,从根本上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小微企业要积极主动谋发展、谋创新,采取联合担保、加入互助组织等措施凝聚众力以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要注重规范企业自身及员工行为,完善经营管理与财务制度,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合理利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增加资金积累以减缓资金负担,提高自身在融资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促进企业更长远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银行贷款借贷小微
终于中了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借款人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