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论下电力类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探讨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为例

2023-07-26李嫦妮韦晓璐罗宇强唐燕兰丁丽丽雷红梅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院系协同育人

李嫦妮,韦晓璐,罗宇强,唐燕兰,丁丽丽,雷红梅,林 瑜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三全育人”理念要求从人员、时间和空间三大方面一起发力,提高整体化育人实效,而当前高校二级院系育人工作的现状[1,2]:育人队伍发展不平衡,内外联动的育人主动性不够;育人体系协同作用不强,体系的育人目标定位不明确;育人工作优秀案例凝练不足,典型示范效应的发挥作用不明显。针对电力类专业育人效果的问题也尤为凸显,尤其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推动了桂滇黔等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和工业化的步伐,由于区域内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没有精准对接的原因,引发了电力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短缺。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电力产业升级的需求、专业技能训练不满足电力行业高危工作岗位高要求、职业素质教育不适应桂滇黔电力基层岗位艰苦环境高要求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针对专业教育的现实工作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可借鉴的优秀育人案例的经验凝练总结还需加强,典型示范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实效。以电力类二级院系为例,结合“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研究以育人品牌、育人平台、育人基地、育人体系等构建电力类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电力类二级院系育人提供丰富的经验。

1 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提高整体化育人实效

电力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基层电力技能人才为目标,设计了“一主线、三平台、五融通、六品牌、十联动”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层电力人才为主线,“寻梦”“逐梦”“筑梦”三平台,思政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五融通,“电亮党心,匠心筑梦”党建品牌、“电亮青春,赢绽未来”团建品牌、“铸魂育人、电亮未来”课程思政品牌、“电亮万家,与梦同行”文化品牌、“电亮初心,易网情深”网络思政品牌、“电亮心灯,照亮人生”心理品牌组成的六品牌,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组织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资助育人、心理育人组成的十大育人工程的联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电力类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中,为广西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用“点-线-面-体”四步建设法推进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引导育人主体的价值认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搭建平台及载体,通过价值理念的整合、行政管理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行动力量的整合、育人空间要素的整合,实现各项工程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为高职电力类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建设模式[3]。

2 多维一体协同育人的思路

2.1 构建协同联动育人资源

在学校统筹指导下,全面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设计了“一主线、三平台、五融通、六品牌、十联动”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依托构建的“寻梦”“逐梦”“筑梦”三大平台,将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全环节,实现第一、第二课堂全覆盖,丰富育人载体,打造(辅导员工作室、双带头人工作室、心灯工作室、职业生涯工作坊、分团委学生会等),不断调整优化十育人工作模型,呈现教育主导人员全参与、平台资源信息共享、各类工作室协同运作的育人景象。例如,“逐梦”平台,融入双带头人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逐梦辅导员工作室、“心灯”心理辅导员工作室、电力精英训练营,协同联动着力开展资助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根据{工作任务(项目),设置多(单)个教师团队和多(单)个学生团队(即N+N 模式)协同机制},即十育人工程的资源协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都得到提升。

2.2 “点-线-面-体”推进育人体系建设

“点”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的点,例如全员的“点”是骨干教师、思政队伍重点群体、劳模工匠、优秀校友等;全过程的“点”是课程、实践、技能培训、就业等重点环节;全方位的“点”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等重点领域。“线”即“点”与“点”的二维协同,如朋辈教育和导师引领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校内与校外联合等,形成“线”连推进,发挥“辐射”效应。“面”即以“点”的示范,“线”的推进,达到“面”的聚能,实现三维协同。“体”是“点”“线”“面”聚合联动形成各育人子系统之间自动形成相对有序和稳定结构的育人功能,达到育人系统的自我完善和自动运行,实现联动的多维一体协同育人格局,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全员,关注到全方位,贯穿到全过程,建成了高职电力特色的二级院系“三全育人”新格局,如图1 所示。

图1 电力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新格局

3 具体的实施案例

基于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运用协同理论,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探索出1+1>2 的协同模式[4]。以组织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为例。

3.1 全面推动组织育人与文化育人协同

文化自信、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要素,创造文化育人与组织育人之间的链接,形成两者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价值共同体,打造有信仰且文化氛围浓郁的场域,在工科学生当中将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润物无声,着力克服“重能力、轻德育”的倾向。基于二级院系构建的“一主线、三平台、五融通、六品牌、十联动”的总体框架下的“二一六”组织育人体系和“333”电力文化育人体系,探索出了具有电力类专业特色的育人模式,运用协同理论,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探索出“1+1大于2”的协同模式。

探索出文化育人与组织育人协同联动关系,如图2 所示。即通过育人工程之间职权协同、资源协同、行动协同,使育人系统从无序转变成有序,进一步推动电力类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形成有序协同局面。在职权协同方面,坚持顶层设计,建立二级院系育人工程的目标体系、职责划分、激励保障等制度建设;建立二级院系扁平化的协同机制,减少育人服务层级;在资源协同方面,链接红色文化长廊、革命文化阵地、AR 虚拟红色移动资源库等校园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实现文化育人与组织育人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行动协同方面,通过“党建+”系列工程、“电亮+”系列品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具体实践,提升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的贯彻执行度。

图2 文化育人与组织育人协同联动关系

3.2 锻造育人主体,挖掘育人资源,打造育人平台,实现全员全方位联动和育人内容协同联动

打造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中坚,成立了以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教学团队为各专业课程育人工作小组,强化课堂价值观引领,促进各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5]。持续性开展“1+1”党员与非党员结对子等活动,保障所有育人主体的政治觉悟;开展专业教师与名师工匠“面对面”“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筑牢专业教师“价值引领”基石;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岗中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设计能力和实施成效。通过“爱水电”一站式平台对教师教案进行动态信息化管理,以“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建立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团队-系教学负责人-学校督导五级教案审核和评价制度。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开展“学生-督导-名师”三位一体的授课评价活动。

深挖电力行业课程思政元素,专业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开展“一课一品”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研讨与实施,以思“仁礼”、思“创新”、思“匠心”的“三思”为主线,深入电力行业企业,挖掘电力行业精髓、劳模工匠事迹,重构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制意识、职业素养等元素融入到教学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中,开展多师协同、启发式、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VR 红色电力课程资源库,开发数字化教材,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电力工匠工作现场搬进课堂,通过学生与企业工匠线上线下交流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浸透工匠精神,通过展现民族地区带电工作环境进行劳动教育,拓展课程育人的途径,提升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打造符合电力专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双优平台”,校企共同建设涵盖“发-变-输-配-用”全环节虚实耦合的校内电力教学工厂,与广西28 家电力行业内龙头企业共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基地,形成两个实践育人平台。制定和修订《教师实践教学计划及学分核算规定》《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细则》《大学生志愿者认证及积分制度》等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实践活动。基于“双优平台”,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名师团队、企业劳模工匠导师,参与前沿的、与电力专业相关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开展专利成果申请、创新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在完成项目活动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感悟教师的科研理想、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促进科研体验的内化,养成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的科研行为品德,以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通过开展“广西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达标调研”,暑期“三下乡”,“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一步一步成长。

4 建设成效

通过全面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了“一主线、三平台、五融通、六品牌、十联动”多维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模型,实现各类人员参与联动、各类工作室协同运作,打造“三全育人”工作联动协同状态,提升育人实效,形成可供借鉴与复制的电力类二级院系“三全育人”一体化育人经验与做法。

4.1 打造了“寻梦”“逐梦”“筑梦”三大平台

搭建出符合育人规律的“寻梦”“逐梦”“筑梦”三大平台,打造电力工程学院三全育人实践中心。即以一基地两长廊为平台,建设有启梦大厅(图3)、工匠文化长廊(图4)、寻梦长廊、逐梦阶梯、逐梦长廊、筑梦阶梯、红色虚拟馆、工匠虚拟馆、红色书吧、红色影院等,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党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融入育人全环节,营造出浓厚育人氛围。

图3 启梦大厅

图4 工匠文化长廊

4.2 党建引领工作成效显著

电力工程学院对接广西水利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一流党建引领和保障建成电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人才库和创新源,所形成的“三全育人”院系做法在国内100 多所院校辐射推广,是全国电力类高职学校学习、借鉴的育人“典范院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电力类二级院系应该全面统筹各教学资源、平台,凝聚各种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协同联动的常态化育人工作模式,推动电力类二级院系一体化育人体系有序协同的局面。

猜你喜欢

院系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