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探析

2023-07-26蔡海英

高考·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寒潮核心素养

蔡海英

摘 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模式,教师讲课的思路以教材为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展开,这样的课堂不能突出亮点,不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甚至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对地理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这样既创新了教学方法,又符合高中教育改革思路,让整个地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由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结构。

关键词:高中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核心素养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高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高中教育改革迅速推进并逐步深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受到高度重视,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在高中教育中,地理课堂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并不局限于培养专业地理人才,而是以这门课程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由于这项工作的不完善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高中专业地理教学因此受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到位。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将地理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充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修养意识,提高地理素质、学习能力等,这对地理教学实现更好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中教育强调核心素养,地理教学需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发挥地理的媒介作用,将核心素养内容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活动中来,以此提高学习质量。

(一)塑造课堂和谐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清楚学生无法解决的难题。学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高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组织高中生开展地理活动,以这种方式实施地理单元的整体教学,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快速掌握节奏。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接受听力训练、地理想象、作品创作等,他們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地理教学富有趣味性,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对地理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良好。

(二)促进师生交流沟通

教师要将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来,就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地理课程教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教师可以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开办各种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活动,与学生共同商议并制订活动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包括筹备、活动、汇报、评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相互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主动意识。

比如,教师设计地理游戏要围绕课程目标展开,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可以在游戏中呈现,做到地理与游戏充分结合,还可以发挥师生互动效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助于学生运用归纳方法思考地理知识,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更加简单,促使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观念,对地理知识系统化学习。

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思路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深刻理解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水平,具体的教学基本思路如下:

(一)教师要对教学主题深入解读

为了在地理教学中取得成功,教师应合理设计单元的整体教学活动,确立单元教学主题,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不同单位的教学内容类型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优势明显。在教学计划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角度考虑每个单元主题的特点,建立单元中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合理的方式促进章节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尽快掌握和内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

当地理教学的主题明确时,教师应相应地制订地理教学目标。此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所具备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而且烦琐,在规划地理教学目标的时候,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高中地理教学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每个过程都要按照计划进行。充分考虑整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开放、有趣。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知识,深入吸收和充分掌握知识。此时,在设计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品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准确理解。

三、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应明确,这对教学的有效性,也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只有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才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学生地理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不仅要正确解读教学内容,还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设计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如下三点:

其一,高中地理教师对于班级所有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基于此对教材核心内容深入了解,基于此确定教学目标。

其二,教学目标要具有针对性,让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地理素质都有所提高,同时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其三,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或者掌握了扎实的地理基础,可以划分为A组,如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这节课中,A组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就是对开发海洋资源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还要学会辨别江、河、湖、海的差别,对于地区的水资源有所了解,能够准确找到核心内容。

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划分为B组。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这节课中,教师针对这组学生开展活动,组织学生演唱相关的歌曲,比如《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等,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使其积极主动投入活动中,之后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采用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使得班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二)对教材内容活学活用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内容,体现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高中生充分发挥地理天赋,提高地理核心素养[1]。

首先,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改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该做最初的教学决策者,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应以尊重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高中地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教学环境,使教学气氛轻松幽默。在解释课本知识时,我们应该适当地扩展。在介绍地理创作者和创作背景时,我们可以使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例如播放视频或讲故事,对高中生很有吸引力。这种课堂氛围可以让高中生充分放松,对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整个教学班充满了兴趣。

再次,教师还应定期组织高中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学习中的强项,通过鼓励和表扬使高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一个地区一年四季的气流是不断变化的,随之气候环境也变化。每天同一地区的风向都会有所不同,天上的星星所在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自己的特点,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查阅有关资料,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旅游,进行实地考察。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并展开讨论,逐渐掌握地理知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当进入到评估环节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通过采用这种活动模式,学生的地理实践学习能力将得到提升,地理素养也将得到提高,促使高中学生对地理产生正确认知。

(三)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高中地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现代化,而且多样化,使地理知识以各种形式呈现给高中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理教学,并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使高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传递学科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的感知力、表达力以及创造力都有所提升。比如,教师讲解“风”的内容时,可以结合一些现实生活现象讲解,让学生听课过程中感受风的存在,像操场上国旗飘扬、窗帘被风刮动起来等,令他们对于这方面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学生在品味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见闻,从而对地理文化修养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四)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地理知识

对高中生进行地理教育的时候,文化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中,让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并产生认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地理的重要性。

我国的民族比较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相互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极具民族特色的地理,还要接触西方地理。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还要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同时,使其获得丰富的知识,增长见闻。

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人文底蕴,充满人文情怀,令学生的情趣变得更加高尚。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对于教学目的要明确,注重提高学生地理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兴趣。

(五)对有关知识补充以将人地协调观构建起来

人地协调概念是作为基本价值观存在的,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了动态关系,其为客观存在的,而且是辩证的。教师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全新观点,不再是静态化的,而是动态、客观的,且运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3]。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编写部分教材的时候,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能够将人地协调概念充分体现出来,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补充。

比如,在教科书中有关于寒潮的案例,如果仅仅用“夏季暴雨,冬季寒潮”表达,很显然表述不够深刻,可谓是轻描淡写。如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教材内容予以优化,明确形成寒潮的原因并图文并茂,采用引入案例的方法明确寒潮造成的危害以及所具有的好处,明确预防寒潮的必要性,并且介绍预防的方法,让学生指导哪一种效果会更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所熟悉的农作物冻害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寒潮产生感性认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明确寒潮的益处,认识到寒潮是能够促进地球表面热量进行交换,并不是完全有害的,从而能够运用辩证的方法理解这方面的知识,避免偏激。对于农作物而言也是如此,寒潮确实能够将农作物冻死,但是对预防病虫害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其可谓是天然的“杀虫剂”。由于寒潮的出现,可以将雨雪带来,区域范围内的旱情得以缓解。这些知识的讲解,都能够将人地协调观体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地对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人们都需要直接面对“寒潮”所带来的危害。这个时候,农民要保证农作物不受伤害,保证农业经济收入不受损失,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比较常用的方式是进行人造烟幕,将空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地面长波辐射就会相应增加,大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差异减小,这样就可以将“人对地”的影响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对教材中内容合理运用,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从多个视角出发发现教材中的相關内容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扩展知识面,在树立学生的辩证思想的过程中,使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得以培养。

(六)将事物动态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思维

高中阶段的自然地理更加注重从发展视角探索地理事物演化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要从时间层面将动态性凸显,空间层面则将差异性突出,如此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能力,地理思维得以培养[4]。

教师在具体的讲解中,所引入的案例要接近学生日常生活,以学生经历的近期寒潮为例展开分析。比如,中国天气网将寒潮预警发布出来,明确今天夜间到后天在广东地区会有寒潮出现,并强调,这个寒潮并不局限于本地区,我国国土的90%以上都会波及,重要的表现是降温幅度可以超过6摄氏度,一些地区的降温幅度甚至可以达到12摄氏度至15摄氏度。同时,在我国的中东部大部地区在近几天还会有大范围雨雪天气,很多地区气温骤降,还有可能出现冻害。长江中下游干旱地区已经干旱很多天,这些降雨对其非常有利,东北地区则不然,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降雪,会产生冻害。教师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向学生展示冷锋的移动情况。当冷锋移动到乌鲁木齐地区,当地温度大幅度降低,之后移动到西宁、银川附近地区,此后,开始向西安、太原、石家庄东部和郑州附近地区移动。两天之后,冷锋移向成都、重庆西部、长沙、南京以及沈阳附近沿海地区,此后,向海口附近移动,陆续达到东沙群岛、台湾群岛、钓鱼岛。采用这种方法讲课,学生的脑海中冷锋的移动按照时间的推移形成脉络,思维上保持连续性,虽然空间上有所差异,但是能够突出动态性,由此使得学生综合思维得到培养[5]。

(七)针对特定区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区域认知

世界上有许多地区,面积不同、环境的不同,学生对地区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当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包括地理原理、有关概念以及规律等都是高度抽象的,此时,教师需要引入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例如,教师结合中国寒潮的季节,让学生知道中国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并结合相关寒潮路径操作图片详细解释。同样,简介暖锋的时候,则可以结合中国夏季风对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地区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区域比较对不同地区暖锋的影响情况做出解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区域意识。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收集相关数据,以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冷锋”和“暖锋”地理概念。从区域分布和区域特征所存在的不同角度出发,运用区域比较方法来对区域之间不同自然现象加以解释,通过选择比较特殊的案例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八)进行课外观察记录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实践力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寒潮知识并详细了解。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天气图进行分析和理解[6]。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看电视、看报纸或上网来收集相关的天气预报信息,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难性天气,并用笔记记录,分析灾难发生的时候产生的自然现象。此外,还可以找到与自然气象灾害有关的资料,了解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具体的特征以及周期、分布情况等,明确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将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分析锋面气旋的天气图,由此对自然现象深入了解[7]。

结束语

综上,在高中教育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既掌握地理知识,又培养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多层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不断创新,特别是通过结合地理教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内容,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二者相辅相成,从而确保高中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刘恭祥,何亚琼.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以侧重自然地理领域的选修模块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4):4-7.

[2]霍德生,赵儒.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视角的高三地理微专题教学设计:以“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微专题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2):85-88.

[3]宁本冉,方炫.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地理1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6):36-37.

[4]苏静怡,卢远,毛秀英.核心素养视角下15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以人教版“乡村与城镇”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102-105.

[5]马军.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以环境保护主题教学为例[J].读与写:上旬,2022(5):3.

[6]王建迪.基于学生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9):5.

[7]裴戈.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维素养评价及提升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1):42-43.

猜你喜欢

寒潮核心素养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寒潮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瑁恩瑁爱:大寒潮来袭,衣橱里怎能少一件舒适的保暖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