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政课的应用

2023-07-26梅维丽

高考·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思政课高中

梅维丽

摘 要: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在学校课程中评价的方式进行再理解和思考,同时还应该根据高中思政课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之中。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可以对高级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养进行评价的方式,促进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一致性。在学生发展评价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表现性评价有着纸笔考试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和建构性,但是,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还不充分,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建议通过提升评价能力水平、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加强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政课;表现性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高中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反馈环节,是推动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等教学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过程。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重”的教学理念,積极推进高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以人为主”的教学工作。尽管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日益被重视的建构性评估方法,但是表现性评价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机械性、低效性等。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剖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这对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思政课中的表现性评价概述

(一)表现性评价

对于表现性评价的含义,斯蒂金斯的看法得到了国际上学者的广泛认可,他指出:“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我们在他们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直接的观测并对其进行评估。[2]”也有学者将表现性评价称作“实作评量”,即在评估过程中,设定特定的情景与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与观察中,再做出评估。虽然国内学术界对表达能力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表现性评价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一致的定义,但是它们都涵盖了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内容。

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表现性评价的不同界定,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作为工具的一种方法,基于这种方法,设计出比学生当前认知更高的、具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思想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探究等,按照适当的评分标准,评定学生在这些行为中所展现出来的高级思维能力。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1.表现评价目标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具有发展性的

表现性评价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评价方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并不完全拘泥于评价的最终结果,而是重视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发展状况,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在任务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这就表明,表现性评价具有独特性,更加注重评价的过程,最终本质是发展性的。学习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学习的优质方法,如何评判和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果是学生自己最应该关注的部分,而表现性评价就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反馈,这种有效的反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教师在课堂之中或者课后的简单赞扬或者批评的口头话语评价,而是一种详细性的描述性评价。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描述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预期学习目标有方向上的把握,为日后学习成长的发展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资源。

2.评价环境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评价环境的多样性,首先是体现在教学评价的主体上,评价主体广,在表现性评价中,不仅仅是涉及教师本身,学生也包括在内,鼓励学生自身进行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从而让他们可以在评估过程中进行民主的互动,“可以在同学间相互赞赏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估能力,实现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的同步发展”。此外,表现性评价的开放性体现在评价的规则并非单一、一成不变的,主要是提倡学生作为“受评人”,要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规则的评定之中,并不是局外者。尤其是在制定评分规则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合理沟通,促进学生事先对教学与评价的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实施评价时的自主程度。

表现性评价的开放性同样也体现在评价的操作流程中,具体来说,由于表现性评价追求真实性,这就反映出所创设的情景是真实的,所设置的表现性评价的活动任务也是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因此,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宽广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可以在自我探索中获得成长。

二、当前高中思政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现性评价难以落实

这方面表现为:一是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表现性评价抱着“不满意”的心态,或者对表现性评价持“观望”的态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纸笔测试都是考核的主体,但是大部分的思政课教师对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还不太适应,又不愿意放弃传统的测验,因此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时,缺少了足够的积极性和勇气。

(二)对表现性评价的认知偏差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思政课教师对于表现性评价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一些思政课教师将表现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混淆,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的考虑。从表面上来看,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反馈信息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但是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形成性评估偏向于对知识能力的目标,以定量评估为主;表现性评价方法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对后续的教学改善和优化是不利的。

(三)表现性评价的“真实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评价的“真实性”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活情景的体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表现性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教师的评价方向与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背离;二是考核方式不灵活。因此,必须进一步改进评估指标体系,优化评估任务。

(四)需要改进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性

从目前的表现性评价使用情况来看,表现性评价的实际效用亟待提高。一是代价太大。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它要求教师选择评估参数,确定评估目标,设计评估任务。但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对与表现性评价相关的设计进行开发或研究。二是记载的资料不够详细。体现核心素养和发展水平的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与核心素养各个因素的内在关系并不完全吻合,使得任务制订变得更加困难,指标细化变得更加烦琐。

三、高中思政课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一)围绕高中思政核心素养设置合理评价目标

设置评价最终目标是表现性评价设计的出发点和核心;明确和全面地定义学生的学习期望,才能设计出一种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在高中思政课程表现性评价指标设置上,有如下建议:

首先,要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目前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最多的当属布卢姆的分类理论,它包含了认知、情感与行为目标。随后,一些学者吸收了相关的心理学、认知学习等相关理论,对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具体分为六个评价维度:識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新课程目标是“核心能力”。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与上述所提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六个维度的教育目标,与之前的三个维度目标没有分开,是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精练与融合,是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转变出发,阐述了中国青年应该具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制定表现性评价目标时,必须始终保持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特定的任务活动,对学生的期望学习目标进行描述。第二,对评价目标的解释要明确具体,在制定评价目标时,必须避免太过泛化,这就要求对评价目标要进行具体化的说明,应注意评价对象必须是以“学生”作为对象,即“学生参加”的目的,而非“教师”。是学生通过参加任务活动所要实现的期望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第三,要对学生实现期望的学习成果进行详尽的说明,即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以“列举”引述“剖析”“提出”“表明”等形式对这个学习的过程进行详尽的说明;此外,评价对象应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第四,要根据评估最终目的,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斯蒂金斯指出,表现性评价不适宜在知识、记忆、理解等领域进行测试,而是更适宜在某些较复杂的教学效果上进行测试,尤其是在那些要求对整合技能等要求较高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从学生的解题过程中看出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他们的行为、完成的作业中看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观点理解和运用。同时,针对更高层次的学习思路,如分析、展示、应用等技能,则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来评估。

本文以《建设法治政府》作为案例,结合自身在教育实习中实践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的一节中选取了一段。

【学习目标】

(1)采用团队协作方式,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模仿政府的规定决策过程。积极提升学生团队之间的实践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旨在促进法治观念的学习与传播;

(2)学生搜集社会上发生的真实案例,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一步说明遵守相关法律对政府自身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表明当下建立法治社会的必要性。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3)通过课堂上的个案和资料收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资讯整合设计有效表现性活动。

(二)创设具有真实生活性的评价情境

思想政治学科表现性评价的情境,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表达性任务来创造环境,可以为他们的问题求解提供有关的资讯,并帮助学生完成表现性活动任务。

第一,要尽可能地创造现实的评估情境。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时代特征,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中需要涉及不少时政热点,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在情感态度上达到一定的共鸣,为表现性评价的开展创造相应环境,确保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而所追求的真实生活性的评价情境包含广泛,包括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人文政治生活等,同时也涵盖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国家政策方针、文化法治等等不同的领域情境。比如,在《建设法治政府》这一课中,可以用一件真正的事例“公路下陷”作为教学背景,问:“这件事情,政府应该负什么责任?”作为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和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渐了解到,在这次的事件中,当地政府的法律意识不强,执法能力有待提高、监督执法部门职能的缺失,相关审批部门的不严谨等等诸多问题。据此,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府要加强执法,建立法治政府。简而言之,在评估环境中,环境越真实,学生获取的知识就会越符合生活的逻辑。在表现性评价创设的真实环境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再只是以某些固化模糊的抽象观点为基础,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现实作为基础。如果偏离现实,学生得不到真实的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失真,同时也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第二,要主动提供一些有条理的建构性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经常缺乏条理性,并不是按照既定的逻辑线路排列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创造情境的时候,按照教学目的来处理实际情境,合理地选择并协调创设情境中的一些信息细节和关键的事实,并且把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观点结合起来,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条理性信息。

(三)设计合理的表现性活动任务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表现性任务活动的设计,应遵守如下两条原则:

第一,要按照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任务活动

在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活动中,一般都使用斯蒂金斯所提出的表现性工作任务的分类,即文字报告、论文、讲座、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另外,在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将表现形式任务分为表达任务、设计任务、操作型任务、独立任务和协作任务。根据不同研究者对表现型作业的分类,本文提出了适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可以使用的活动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小组合作讨论、班级辩论、角色扮演、投建议信、校园演讲、舞台剧、社会实践(如对社区的调查、居民委员会的调查等)。

第二,要对任务的细节进行细致的说明。在确定了适当的表达性任务形式之后,还要解释希望学生要做些什么,即“任务指导”,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实现什么”。“任务指导”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如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观点),而且还规定了一种表现性活动或研究结果应以何种形式出现(如完成调查报告、制作PPT)。

以《建设法治政府》这一课,来说明笔者在“任务活动”这一节中所做的一些具体的教学设计。

[任务行动]假设我是一个决策人

[任务指导]

根据必修三第3单元关于“法治政府”的内容,搜集相关的政府管理法规,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联系,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X市政府对轨道交通价格进行调控的决定;此外,对与之有关的社会时事案例(重点在于政府的职责角度来进行信息的集中收集),从政府职能的各个角度进行收集,通过任务性活动,总结并归纳出了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这次的任务活动,全班学生将会被分成四个组,每个组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进行各自的活动工作,在课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个案,在课上以PPT形式进行报告和演示,同时,制定表现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主要由3个方面组成: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在课堂演示正式展开之后,首先,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分别对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以及自我进行评分,由教师对团队的现实表现进行评分,并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反馈。在课堂的表现性活动工作结束之后,教师会将各组的评价表现集中收集,并将教师最后的评价分数和描述性评语回馈到每一组,让每一组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吸收和完善。

(四)确使学生明确表现性评价的规则

表现性评价的规则,是一种评判学生表现的参考,是为了突出不同水平级别的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特点和标记的评估量表。如果某一种打分方式的不科学和不明确,将极大地加重表达式评估的主观性缺陷,从而影响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性。表现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由评价指标、评价的等级、目标行动表现描述[3]。其中,评价指标是指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哪些相应的目标,比如在要求学生集合有关于政府失职的相关事实热点这一表现性任务中,评价指标就可根据学生的行为进行准确拆分为:准备过程、收集信息的途径、内容展现、成果说明等等。评价的等级指的是以数字或者字母等方式,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标注,如ABCD等,及格、合格、优秀等。“行为表现描述”就是对每个评估维度的行为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它会在每个评价维度上,完成一个等级评价所需要完成的行为。比如,“内容成果”这个评价维度,可以把它分成几个方面:观点是否清晰、素材是否丰富等。

(五)积极为学生提供描述性反馈评价

在多数一线教师眼中,教学反馈仅仅是学生的分数和等级,而在课堂上的反馈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简单评价,或批评或表扬。在表现性评价里面,反馈是指在评估结果之后,与评估准则中的相关规则结合,清晰准确地描述出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反馈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反馈;二是学生对于自我情况的反馈。

描述式反馈有什么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诸多表现都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和等级来评价,应该全方位地观察学生在一件事中所展现的小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力等。教师运用相应得分规则,将学生具体表现全面、清晰地如实记录,形成明确具体的描述性反馈,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4]。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制定评分规则,还需要关注这两个方面:

首先,在制定评价分数标准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唯有经此过程,学生才能认识到自身的成绩与评估的联系,才能加深对评价维度的理解。在学生统一明确了他们的评价维度之后,教师将意见归纳收集起来,要求学生以具体的实例说明。教师再加以整合,对评分规则进行规范和修改,并最终将其展现给学生。

其次,在明确表现性评价的规则时,要对新课标“课程表现”中体现出的深度学习情景有深入认知,对“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大纲以及课本上的内容有深入了解,才能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在相关的表现性评价的规则制定中,可以提取出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和教师技能的要求,从而为表现性评价的规则提供参考方向[5]。

最后,在进行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时,可以在评价表中,多增加一栏,即教师的评语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具体说明,要注重采取多个评价维度,而且符合学生的真实状况和能力。

结束语

表现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师的评价必须具有激勵作用。但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夸奖学生,要坚持评价标准,客观科学地评价。作为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摒弃主观成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全方位考察,以欣赏和期望的态度来看待,防止偏差和成见,以推动学生全面

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夏怡玲.高中思想政治课表现性评价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4]徐剑慧.浅谈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0(3):86-87.

[5]吴雪丹.高中政治课堂表现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百科知识,2019(27):25-26.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思政课高中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