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研究

2023-07-26徐方晨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标准

【摘要】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需要参考合理的指数。本文以泉州市为例从生活标准、生态地理、文教科技三个层面,对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地理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3.03.007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Eco-City

XU Fangchen

(Quan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ecological cities need to refer to reasonable indices. This article takes 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s for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living standards,ecological geography,culture,education,and technolog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Key words:ecological city;standards;ecological geography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迈入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1],但城市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如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重要议题[2]。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经济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3]。城市生态建设是指社会经济与生态地理环境共同高质量发展,因此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合理地对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体系进行构建和科学评价[4]。

1现代生态城市标准原则与概述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高级别的发展阶段,并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发展形态。而现代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承载体和主要发展的文明工具。现代生态城市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生态城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

现代生态城市是复合的有机系统,由人口、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组成,因此构成一套完善的、数据化的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并不容易。标准化工作是泉州市生态城市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一方面,标准化工作可以固化泉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试点经验和成果,加快推进泉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操作指南[5]。目前国外还没有确定完整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标准,也没有提出可数据化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而国内也尚未有全面的“现代生态城市标准”的研究体系。由于缺乏具体的标准体系,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得到良好的规划指导,有些地方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泉州市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泉州样板”。目前泉州全市已建成111个国家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真正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

因此,本文以泉州市为例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化研究。标准评价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标准建设必须是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生活和生产,保证城市居民的可持续生产、生活,构建完善的生态城市标准。2)生态城市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贯彻保护环境为发展重心的原则。3)城市的文教科技也是生态城市标准建设的重要指标,增强城市的人文科创环境,可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丰富生态城市内涵。

2泉州市生态城市标准体系构建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气候条件优越,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全省第一。

2.1生活标准

在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运行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所以选择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汽车保有量等参数。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標,因此选取泉州2015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参数进行生活标准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丰泽区和石狮市大幅高于福建省各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安溪县一直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泉州11个县(市、区),有一半超过福建省平均标准,人民生活水平标准较高。

2.2生态地理环境标准

现代生态城市的城市人居环境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提升人居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来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但在选择标准时需要注重指标的区域性和地域性,考虑不同城市地区的地域特色。标准要体现城市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标准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定量性,选择可量化、数据化标准利于评价,并且更加直观可行,避免差异化。选择的标准要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从固碳技术、减量成本、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等多方面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陆地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安全有效的固碳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选取泉州各区域内2012年至2017年碳排放指数、陆地植被固碳量作为生态地理环境标准评价。数据来源于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EAD(http://www.ceads.net/)。

固碳也被称为碳封存,以捕获碳并安全封存的方式来取代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固碳分为人工固碳减排与自然植被固碳两部分。降低碳排放强度或不断提升碳生产效率是生态城市改善生态地理环境的标准。以福建全省碳排放平均值作为标准,从表2可知鲤城区、洛江区和德化县一直优于此标准,而其他区域碳排放指数都是高于福建省平均值,其中晋江市和南安市碳排放指数一直居高不下,远远高于福建省平均值。

陆地植被固碳功能是自然碳封存过程,比起人工固碳不需要提纯二氧化碳,从而节省分离、捕获、压缩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成本[6]。城市的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等直接影响陆地植被固碳功能。陆地植被固碳功能的强化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以全省固碳平均值作为标准,从表3可知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和南安市的陆地植被固碳功能优于全省标准,而其他地区则是低于全省标准。通过碳排放指数、陆地植被固碳量标准对比发现,泉州的生态地理环境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寻求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碳减排的优化路径是实现泉州生态城市建设新常态下绿色低碳转型的长远目标。相关部门应通过协同发展来提高生态效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机构。

2.3文教科技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生态建设的手段、方法、条件、组织及其管理效果可以得到改善,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也随之提高,进而使整个城市生态文明环境的发展速度与增长质量得到提高。科技的进步需要充足的投入作为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知识去创造新型应用而系统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基础研究三类活动。研发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步重要力量,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是研发活动的产业化[7]。研究与试验发展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核心内容,其经费投入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社会的科技投入起着导向作用。普及教育对社会来说是具有“正邻近影响”,也是现代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中师资的数量是生态城市文明发展的强力保障[8]。因此选取泉州的R&D经费占GDP比重,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数量与福建省进行对比,衡量文教科技标准。

2019年、2018年和2017年泉州高中、初中和小学专任教师数均高于福建全省平均数,居全省第一,教师数占比历年均超过20%。泉州文教科技标准中R&D存在薄弱点,从表4可知泉州R&D经费比重低于福建全省标准,但基础教育则高于标准。相关部门应对结合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政策开展的综合性R&D标准提供资助和奖励,共同发展科技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泉州生态城市建设。

3总结

总体来说泉州整体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完善,但各地区生活标准存在差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区域与最低区域相差值较大;生态地理环境标准的碳排放指数和陆地植被固碳指数需深化研究,为下一步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工作打好基础;文教科技标准好坏参半,可以继续收集扩充相关标准,改善文教科技。生态城市的标准建设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体系,以便城市发展突出优势,形成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怀特.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M].沈清基,吴斐琼,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35(8):1677-1684.

[4]刘开林.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7):55-57.

[5]李明,黄荣,刘星恒,等.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标准科学,2018(11):78-81+92.

[6]李新宇,唐海萍.陆地植被的固碳功能与适用于碳贸易的生物固碳方式[J].植物生态学报,2006(2):200-209.

[7]司增绰.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7):158-169.

[8]范先佐,郭清揚,付卫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省级统筹[J].教育研究,2015,36(2):67-74.

【作者简介】

徐方晨,男,1992年出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标准化。

(编辑:于淼)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你可能还在被不靠谱的对比度标准忽悠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2015年9月新到标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