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方法创新探微
2023-07-26王建荣
王建荣
摘 要:现代化高中物理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创新,突破学生的局限性。高中物理教育时要以学生为主导,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学生因势利导,减少教与学的矛盾。高中物理教育要增加師生沟通、交流,从学生中得到较多的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和学习方法变化,给学生带来正确的指导和参考,让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方法;发展创新
随着现阶段高中物理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各类新颖的教学观点不断融入,整体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但是,高中物理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逐步加强新观点的渗透,对教学技术、教学活动、趣味教学有效整合,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的时候得到更好体验,改变学生固有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养。高中物理教育平台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线上教育、线下教育有效融合应用。
一、完善教学准备,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育时应完善教学准备,完善准备工作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教师开展教学准备的时候,一方面要对课内知识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要加强课外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改善学习思路,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选择,切实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在长期学习进步中得到更多的参考[1]。
比如,“重力与弹力”一课教学时,教师开展教学准备的时候,针对重力通过学生原地起跳以及不同星球的重力视频进行引导;针对弹力则通过不同物体的弹力状态进行引导。“重力与弹力”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原地起跳,学生发现自己跳得并不高,即便是跳高的特长生,依然没有太好的表现。接下来,教师针对不同星球的重力表现进行展示,尤其是在月球上,重力比较低,所以人可以跳得很高。由此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去学习重力知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弹力方面的教学,教师使用弹力球、弹簧等物体进行教学分析,学生尝试的时候,发现除了这些弹力物质,其他的物质似乎也有弹力,比如塑料杯掉在地上后也会弹起来一点。通过丰富的教学准备,“重力与弹力”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让学生去发现新的知识、新的问题,以便对学生开展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巩固物理基础,提高综合学习水平。
二、加强教学实验,巩固学生记忆
物理教学应有效开展实验分析,巩固学生的记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物理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物理实验能够按照直观的方法讲解分析,相比传统的口述模式更加容易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认可。但是,物理实验的应用要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加强不同实验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效的掌握,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2]。
比如,“摩擦力”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摩擦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教师先拿出轮滑鞋,让学生穿上轮滑鞋在教室内走动,学生发现轮滑鞋的“摩擦力”比较低,所以学生的滑动速度非常快。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换回平常穿的运动鞋,继续进行滑行,但是没有了滑轮的帮助,学生的运动鞋滑动速度非常慢。通过这种简单的实验分析方法,让学生对“摩擦力”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学习。有的学生在“摩擦力”实验的时候,通过小铁球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滑动实验。小铁球如果在纸上进行滑动,速度非常快;如果是在沙子中滑动,则速度非常慢。所以学生认为,“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小铁球本身的因素,还有地面材料因素的影响。回顾分析教师先前的轮滑鞋实验,如果学生穿上轮滑鞋在沙子中滑动,肯定无法迅速前进。经过教师的实验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实验分析,学生对于“摩擦力”的学习有了新的认知,并且在长期学习积累中开始通过一些创意小实验进行分析,一方面减少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物理学习视野。
三、实施综合教育,开展学科拓展
物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应不断优化,以往的物理教学质量不高,原因在于教学方向比较单一,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延伸拓展,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较高的局限性,这对于学生的未来进步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综合教育理念的应用,在于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应用方面得到更好体验,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有效性[3]。
比如,“向心力”一课的教学,教师针对向心力的讲解分析从综合教育的角度出发,先是对向心力的概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理论上着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弄清楚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的作用有哪些。接下来,教师通过向心力的各类实验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去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有效掌握向心力的具体表现方法、应用方法,一方面减少了书本学习的束缚,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向心力的应用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设备进行合理调整。最后,教师对于向心力的一些典型设备进行分析,让学生看到不同学科的结合效果,对于物理的解读和应用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方面进一步融合。综合教育的好处在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向心力的各类知识点可以熟练掌握。但是综合教育的应用要持续渗透,鼓励学生从其他学科中看到物理知识的体现,一步步鼓励学生在综合学习思路上不断优化,改善物理学习思维,坚持在未来的学习和探究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
四、注重教学积累,增加学生资源
随着物理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积累意识应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应逐步增加学生的资源,让学生对不同的学习资源有效利用,一方面减少学习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得到科学的转变。教学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与学生开展资源共享,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源、适应的资源,同时对学生的短板和不足积极的指导,加强物理教学的综合调整,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4]。
比如,“行星的运动”一课教学时,很多学生对太空的相关知识非常感兴趣,同时在学习的时候也比较认真,为了让学生在行星的运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鼓励学生对行星的运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有的学生通过分享网络上的小视频知识,对行星的运动的轨迹特点和影响进行阐述。其间,教师一方面将学生表述正确的地方书写下来,便于其他学生融入自己的课堂笔记;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不足和表述问题进行纠正,让学生明白行星的运动有很多可能,虽然现在的一些理论比较完善,但是未来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不能按照绝对的思维去学习。教师讲解行星的运动的时候,还可以融合当代科幻片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观看科幻片的时候从中挖掘物理学习资源,增加物理学习的素材。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深入学习。未来,物理教学的资源积累手段、积累方法要不断完善,减少教学的盲目性,让学生对自己手中的资源不断利用、不断革新。
五、联系生活内容,开展生活教学
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生活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开展生活教学。以往的物理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忽视了生活资源的重要性,没有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难以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物理应用方面得到较大的进步。生活当中的物理知识是非常多样化的,不同的物理知识应用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加快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生学习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教学时,教师对于课程的导入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师先是导入钟表这个常用的生活物品,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是在做圆周运动,通过圆周运动的方法,大家可以更好地明确时间。“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内容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思维的发散,想一想各类圆周运动有哪些案例。有的学生举例游乐园当中的摩天轮是“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表现,很多学生坐过摩天轮,随着从地面不断地升高,然后达到圆周运动的最高点,接下来不断下降,然后一圈又一圈地转动,圆周运动的作用下让学生看到了更多的风景,同时在游玩享受方面有了不错的体验。有的学生举例游乐园当中的大摆锤,也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圆周运动,但是相比摩天轮而言,大摆锤的力量更大,同时危险系数也更高,圆周运动的时候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有的大摆锤中途突然停下,给游玩者造成了很不好的体验。通过生活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有效掌握,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体验中从物理的角度去思考、探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习的压力,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进步空间,加强了教学的有效创新。
六、加强物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些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虽然看起来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但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整体上并不能得到较大进步。物理探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的知识,或者是提出新的观点,努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物理学科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探索的增加、研究的深入,物理知识内容也在不断改正[5]。
比如,“宇宙航行”一课教学时,很多学生虽然看过类似的科幻片,但是对于宇宙航行一直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实际上,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而言,无法实现宇宙航行的目标,但是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教师对宇宙航行的相关知识点讲解、分析以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科幻片当中关于宇宙航行的动力供应未必是不可能的,比如当前对于暗物质的研究正不断地增加,通过全新的科技动力,一方面可以给宇宙航行提供较多的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地球上的科技进步。有的学生认为,宇宙航行的实现还是要做好安全保障,太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多,外在的影响因素很难去预估,设计宇宙航行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类突发情况的影响,只有不断增加安全保障,才实现未来的宇宙航行目标。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意识后,多数学生发现物理的很多领域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自己的观点也未必是天马行空。
七、完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自信
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拥有较多的选择,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高中物理教育的评价不能放松。评价方法的选择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方式、学习思路进行有效纠正,让学生对自身的问题进行科学地解决。评价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指导和创新,要坚持让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得到更多选择[6]。
比如,高中物理教育的方法评价时,有些学生喜欢通过课后题的解答来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巩固了物理学习的基础,针对各类定理和公理的学习比較熟练,同时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保障。但是,课后题毕竟比较局限,没有增加课外资源时,学生的物理学习视角存在较大局限性,各项物理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因此,针对该类型的学生,建议增加物理课外知识、课外习题的锻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要逐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物理学习应用中弥补自身的短板。高中物理教育的评价模式,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容易,利用相互评价的方法不仅可以找出对方的问题,也可以加强优势的借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物理教育的有效性,促使评价结果更容易接受。未来,要继续在高中物理教育的评价方法上不断革新,让学生阶段性地开展自我审视。
结束语
当代高中物理教育的创新意识较高,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得到了较多的支持与肯定,在长期教学中也获得非常好的成绩。未来,应继续加强高中物理教育的系统化调整,打造优良的教学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应用,指导学生在长期学习、长期思考中得到更多选择。高中物理教育的创新,还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解答,给学生带来较多参考,让学生在长期进步中懂得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范林.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3):69.
[2]谢丽华,李卫东,王长江.试论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和实施途径[J].物理教师,2016,37(9):11-13.
[3]康春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途径的探讨[J].才智,2013(33):80.
[4]顾健,陈金泉,吴伟.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隐性分析与显化建议[J].物理教师,2013,34(11):9-11.
[5]郝玉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3(9):104-105.
[6]谭琳,李方永,李海涛.高中物理教师科学方法教育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