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2023-07-26傅淑蓉
傅淑蓉
摘 要:作业设计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双减”政策提出以后,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提质增效的导向下落实分层教学的要求,发挥作业巩固、反馈、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作业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双减;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生活中的干燥剂”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场针对学生课业负担和培训负担的减负改革拉开帷幕[1]。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容易出现题海战术倾向,即通过过多的作业数量和重复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在作业设计中,也存在着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在“双减”政策的导向下,教师需要向作业要质量、要效率,要通过高质量的作业布置发挥作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作业设计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2]。
一、基于“双减”背景对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主体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作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环节,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化学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结合主体性原则,要考虑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固有差异,设计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化学作业,从而使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获得进步与成长。
(二)实践性
化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也要关注作业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能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机会。要借助作业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高质量完成作
业[4]。这不仅能够夯实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也能够进一步培育探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开放性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布置个性化的作业,需要突出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要能使作业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这意味着教师要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使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展开思考与分析,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利于真正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5]。
二、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以“生活中的干燥剂”为例
(一)设计思路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基于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作业形式。例如:对于一些学困生,如果教师为其布置的作业过难,则很容易导致其出现心理压力,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长久的“一刀切”式的作业布置形式,也容易导致班内学习成绩的严重分化,教师需要结合基础型、提升型、实践型等不同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开展作业布置。基础型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完成的最基本的作业。基础型作业需要教师以教材為依据,结合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内容,带领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构建起基本的解题模式,借助基础型作业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型作业主要针对一些化学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基础型作业之上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且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作业,使学生通过这部分作业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进步与提升。实践型作业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适合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实践类作业设计,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6]。
在生活中的干燥剂这一模块主要是结合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干燥剂类型,结合化学中的酸碱盐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物质的分类、鉴别以及检验,带领学生结合化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从基础性作业、提高型作业两大方面进行展开。基础性作业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即每个学生都要完成,提高性作业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完成。在作业设计时,考虑到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要求,在选取的素材方面也尽量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课本教材,或者贴近当前的一些热点领域,选取难易适中的,学生在生活中易操作,可执行的,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探究点。这种素材选取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选取完素材后,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选取素材中与探究性内容相联系的结合点,对作业进行多维度设计,从中筛选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的部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并结合任务设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设计。在将任务设计完成后,要对其进行适当优化,尤其要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进行调整。例如:教师可以操作一遍作业,并记录下自己完成的时间和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设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对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提醒[7]。
(二)基础型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的干燥剂”这一章节的作业设计上,首先以社会新闻为切入:曾经有媒体报道过一6岁男童在游戏中,将零食中的干燥剂放入饮料瓶后发生爆炸,导致男孩双目失明。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干燥剂爆炸的新闻也并非仅此一例,几乎每年都有这类事件发生。结合这一情境提出探究的主题,为什么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会有如此大的安全隐患呢?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包括什么?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干燥剂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结合上述内容,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引起干燥剂爆炸的罪魁祸首是谁?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的具体性质有哪些?并进一步开展实验设计检验氧化钙,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来检验氧化钙的碱性和腐蚀性。
2.在日常生活中干燥剂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物品,如何判断干燥剂是否还有效。放置时间过长的干燥剂含有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如何设计相应的实验来检验这些成分并画出相关的物质转化关系图。
3.结合上述问题,谈一谈干燥剂爆炸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干燥剂。如果误食了干燥剂或干燥剂不小心入眼,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进行补救?
作业设计意图:在基础性作业设计中,主要以生活情境为切入,带领学生层层递进对干燥剂进行探究。基础型作业以全体学生为作业对象,在探究中主要从新鲜的干燥剂和久置的干燥剂两大方面进行展开,分别探究新鲜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和放置时间过久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通过深入的探究,带领学生更加熟悉氧化钙,氢氧化钙以及碳酸钙的性质有认识和了解,并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迁移、应用。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都得到了提升,最后,设置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如果误食了干燥剂或干燥剂不小心入眼,应该采取哪些紧急的补救措施?”这也启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安全意识,要辩证地看待干燥剂等化学物品。
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证明干燥剂主要成分时采用的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现象来证明了其成分是氧化钙。而在探究氢氧化钙腐蚀性时,一些学生尝试利用了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苹果、桃子、鸡蛋,将其放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其表面的腐蚀效果。在对久置干燥剂成分进行判断时,由于久置干燥剂中含有的氧化钙含量较少,在判断时,其中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放热现象仅凭触摸精准度不够,一些学生选择利用温度计来精准测试反应前后的温度。通过基础型作业,学生对于氧化钙、氢氧化钙,以及碳酸钙的性质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三者的反应关系式也更为熟练,并且能够建立自主探究意识[8]。
(三)提升型作业设计
在提升型作业设计中,主要结合了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干燥剂其主要内容和使用性能,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选用干燥剂进行探究。
1.请将CaO、NaOH、CaCl2等干燥剂进行分类,并结合其干燥速度吸水量做出对比。
2.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茶叶、图书、零食、字画等不同物品,你分别会选择哪些干燥剂,并说明选择依据。
3.氯化钙除湿剂是南方地区在潮湿季节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除湿剂类型,请结合下面的氯化钙除湿剂说明书,计算和判断250克氯化钙所能吸收的水量,并结合吸湿袋在吸湿过程中的变化,思考吸湿袋的吸湿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在这道题目中,主要是针对化学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设置的提高类作业,第一问中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类意识;第二问则重点从生活出发,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第三问中,则是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带领学生深刻认识和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层层递进之下,能够锻炼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提升类作业设计中,学生既需要通过实践检验,也需要定量计算。并且还要进一步思考除湿袋的除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并进行判断。
(三)实践类作业设计
结合生活中的干燥剂设置的实践类作业是带领学生制作干花相框,结合硅胶干燥剂、鲜花、相框、保鲜盒等工具,为学生提供干花相框的制作步骤,使学生对比干燥剂制作鲜花和风干法制作鲜花两种不同的制作方式哪一种更为方便?效果更好?这种制作干花相框的作业形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人文性。并且,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低,而通过不同方法制作干花,结合对比实验,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干燥剂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也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通过实验探究改变学生以往观念中对化学试剂伤害性过强的片面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审美情趣。同时,在干燥剂制作干花时,干燥剂可以重复,这也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而结合个性化作业,结合分层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性,也能将学生从以往简单枯燥的机械化作业中解放出来,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记忆式学习变为理解式学习。并且,这种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够减少学生之间作业抄袭、上网搜题等情况,有利于培養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也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乐意于体验感知和应用
化学。
三、“双减”背景下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反思
(一)结合生活情境设置作业
从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的趋势来看,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将一些科学精神、学科观念等与化学知识相融合,更强调化学问题与现实情境的契合。教师在化学作业设计方面,也要从真实情境出发,结合学生基础,设置难易不同、结构合理的问题情境,布置有区分度的作业,带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卫生间清洁场景,结合洁厕灵和84消毒液的使用,带领学生探究洁厕灵和84消毒液能否混合起来清洁马桶,并结合两者的主要成分和化学反应式进行论证。在布置化学作业时,结合生活情境开展问题设计,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结合实践元素设计作业
在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结合实践探究类作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为学生创设开放性作业,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真正得到锻炼。
(三)结合合作内容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将合作内容作为个性化作业的切入点,个性化作业并不是学生各做各的作业,而是要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研究和学习化学,满足自我的发展需要。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将合作融入其中,带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彼此互助,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能够有效提升作业的完成效率,也能够使学生在相互探讨与彼此互动中启发思维,提升认识。
结束语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能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作业实际,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生活性问题。但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家长对学生的作业不支持,认为这种探究性作业属于课外作业,或者一些个性化作业所需要的实验药品、实验材料,在家庭实验中难以充分获得,以及学生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等,这些都是后续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叶雪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J].高考,2023(3):60-63.
[2]涂清莲.双减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1):58-62.
[3]陆艳.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1):48-54.
[4]徐岩.基于核心素养下有效设计高中化学作业[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3):119-121.
[5]马莉.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J].青海教育,2022(Z3):88-89.
[6]鲁翩翩,蔡开聪.“双减”背景下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以“生活中的干燥剂”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3):38-40.
[7]陈晓雷.关于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评价教学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90-91.
[8]孙永清.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