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好奇心
2023-07-26主编唐志强
小读者 2023年13期
□主编/唐志强
暑,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指天气较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黄河流域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小暑之后进入三伏天,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便是一年最热的时期。
房屋设计防暑降温
明代时,防暑降温的技术比以往更加先进,古人通过设计房屋建筑规制上的参数,达到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冬至前后阳光满室的冬暖夏凉状态。比如“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的北京宫殿建筑,便是通过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如北京地处北纬40°,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6.5°,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5°)来设计屋檐角度的。
小暑为什么要晒衣曝书?
在我国,有着小暑之后晒衣曝书的习俗,据说这跟六月初六龙王晒龙鳞的传说有关。人们效仿龙王,在六月初六这天把衣服、书画等物品拿出来晾晒,说是这天晾晒可以保证以后不被虫蚁蛀蚀。
到了魏晋时期,晒衣的旧俗演变成了豪门大户争相炫耀财富的机会,当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很是鄙视这种风气,故意在他的富豪邻居拿出绫罗绸缎晾晒时,把自己破旧的衣服高高挂起以做对比。人们好奇地问他原因,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姑且如此而已)!”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东晋有一个叫郝隆的名士,看见邻居们纷纷拿出衣服被褥等晾晒时,就掀起衣服躺在地上,把肚皮对着太阳曝晒。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自己在晒书。
其实关于“曝书”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西周历史典籍《穆天子传》中便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曝书到汉唐时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到了北宋则演变成文人士大夫互相品鉴学习的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