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施策略
2023-07-25俞培明
俞培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旨在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不同课程协同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并将跨学科主题学习列为五大课程内容之一。要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有效的、符合逻辑的教学设计是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笔者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期引起一线教师的思考。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要点
《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多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地理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分析上述内容和要求,呈现以下要点。
1.“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实现不同学科协同育人的功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里的核心素养不仅指体育与健康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还包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其他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这要求体育教师对此全面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個基本要点[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各学科要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要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角度把握体育与健康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打破单一学科边界,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认知问题的思维,运用不同学科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
虽然“跨学科主题学习”涉及2门或2门以上的学科知识,但应以本学科教学内容为主体。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与合作”,以解决本学科教材内容中的关键问题为核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学习铅球投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手角度”,可以用物理力学进行特定环境下的受力分析。需要强调的是,首先要立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技术学习“铅球出手角度”,选择针对性的物理学科“斜抛运动”,以达到学生理解“铅球出手角度”的目的。也就是说,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摒弃单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跨学科主题学习反哺学科学习,促进学科的深度理解和适切运用[2]。
此外,由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涉及众多学科,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结果。因此,跨学科教学在立足核心素养、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的基础上还应侧重多学科融合,以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习主题”的形式开展
首先要在核心素养思想下确定“学习主题”,然后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主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以“任务和问题”的形式驱动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快乐户外、爱护环境”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将体育的户外运动和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健康生活等主题进行整合,通过创设户外运动时遇见垃圾的情境,让学生对保护环境、健康生活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行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解为以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为依据,以达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内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体能)为主干、融合多种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主题”形式开展,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情境问题的综合性教育教学活动。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涉及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同样如此。首先,应该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学习目标;其次,根据学习目标确立跨学科主题,根据主题统筹跨学科内容;最后,根据学习目标和主题设定情境和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素养引领、明确目标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体育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习目标和育人价值时,首先要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角度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发展、提升学生的某方面的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层面。其中,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又包含许多内容,如运动能力包含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与其他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进行有目的“衔接”,以制订学习目标。如,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2]。那么“野外考察”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就可以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素养方面的户外运动技能,以及体育品质素养方面的团队合作、坚持到底等有效结合,以更合理地制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学习目标。
此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分析、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育人价值和学习目标的前提。如《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案例“吹响劳动的号角”,育人价值和目标是模拟劳动情境,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等以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品德。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要素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统领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价值和目标的具体展现。因此,只有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统筹下,研究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要发展的核心素养才能科学地制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价值和学习目标。
2.确定主题,寻找联结点
学习主题是学习目标提升学生某种能力、发展学生何种思维、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聚焦点,是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是以主题形式开展的,那么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就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主题。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从国家文化与安全、生命健康与安全、生物与自然、道德与法治、科技前沿、生活劳动等视角制订。如《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钢铁战士”“劳动最光荣”“破解运动的‘密码”等跨学科主题案例,既能体现学习目标,又能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承载着育人价值和学习目标。当学习主题确定后,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要将体育与健康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教授的概念或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进行联系,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针对性地选择跨学科的内容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要知道有哪些跨学科知识在该主题活动中可以使用,找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并将分散的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3]。如,在体操头手倒立跨学科教学中,其中关键点是形成稳定的支撑面。围绕着稳定支撑面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跨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时,可以和数学学科三点一面的稳定支撑相联系,可以和物理学科用力方向相联系,还可以和身体美学相联系,形成了以稳定支撑为核心问题的跨学科知识网络。选择跨学科知识网络时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当学生没有学过数学三点一面稳定支撑的知识时,体育教师就应避免与之融合。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课程知识体系,还要熟悉其他学科知识体系,以便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时合理选择要“跨”的其他学科的概念和知识。
3.巧设情境,任务驱动
知识的习得,并不代表会用知识解决问题。聚焦情境、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运用、迁移所学的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指出,应“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4]。一個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同时使用。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避免学科之间的“割裂”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定的初衷。因此,情境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特征[2]。让学生在情境中能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思维以及各种要素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
在创设情境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跨学科主题及内容创设学生和各种要素不断交流解决问题的场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要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唤起学生的思维,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快乐户外、爱护环境”的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创设在户外遇到垃圾的情境,情境的设置贴近真实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科学分类、数学统计、语文表达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德育和美育。
创设情境后,需要提出相应的任务和问题作为学生运用知识的载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探究、实践,寻找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任务和问题是驱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任务和问题的设置首先要符合主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到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任务和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且要逐步深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实践探究。在“快乐户外、爱护环境”教学中,可以设置地图识别、垃圾分类、体力分配、团队合作等任务和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探究、实践,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14-16.
[2]于素梅,陈蔚.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设计逻辑与实践指引[J].体育学刊,2022(6):10-16.
[3]李会民,代建军.基于课程统整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4):29-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