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策略
2023-07-25刘洋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传统供给者,它在满足大众文化服务主体多样化、满足大众文化服务需求多元化等诸多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健全其本体组织,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主动性,实现自身服务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新媒体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分析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策略,以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成效,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实践中的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广大群众开放、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并进行社会性教学的一种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查询、借阅等相关服务。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源的职责,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文化教育的重大社会功能,是让文化资源能够造福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推手。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条件,在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履行文化服务供给职责。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个人电脑、手机、APP、网络媒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更是因为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發展,新媒体产业资本吸纳能力、知识要素吸引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的形态、表现方法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全面渗透,使新媒体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整个传媒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公共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中枢纽,利用新媒体技术,给新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从而达到向大众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把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新媒体的形式传递给使用者。
从公共物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出发,衍生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新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由美国学者提出,新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新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认为,政府机关在治理社会组织、实施公共政策时,应当以服务民众、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为己任,政府机关行政重点是构建一种清晰而有力的公共制度为核心,突出其对社会治理的重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界定,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而进行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等服务,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通过网络,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区域间的传播和信息服务,使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大量的数字服务得到了有效利用。
增多图书收藏量
购买书籍方法的多元化,使公共图书馆内的书籍数量不断增多。比如某公共图书馆购买书籍的主要途径是购进大批的工具书,通过彩云服务为用户提供自己的购买渠道,彩云服务对于读者而言,是非常便利的购书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部分读者并未完全掌握彩云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与各大书商的联合购买书籍数量很少,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完善书籍购进程序,精简彩云业务编目流程,延长图书的使用期。要加速资源的更新,要提高图书的数量,必须从用户的视角出发,从图书购买机制着手,由于计算机类和小说类图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可以通过少量的、多次分批购买的方法购买图书。与此同时,在图书的上架方法、检索书号的编写归类等方面,也要进行分类,编制智能计算机算法,对读者的借阅记录和检索资料进行汇总,并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将所需书籍资料进行推荐,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强化资源建设
文献资料是公共图书馆生存的根本保证。在强化编辑工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从多种途径上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进行资源的筛选。比如在公共图书馆借阅室设立读书需求登记簿,开通网上推荐书籍,与书店联合推出“你看书,我付钱”等网上快递图书的服务方式,使读者能更快地看到想看的书籍。
优化搜索功能
与以往的架内查找图书方法相比,现在的人们更喜欢机器快捷检索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检索书籍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通过RFID技术,明确书籍具体方位,提高用户文献查阅效率。利用线上APP,进行预约服务,如果某位用户想要看的书籍显示已经被借出时,打开预约服务进行提前预约,当前一位借阅用户归还书籍后,APP平台就会发出提示信号,提醒用户可前来借阅书籍。在临近归还时间时,同样会有提示功能,以防止用户未及时还书被罚款。
健全阅读推广机构
公共图书馆要把阅读推广融入到基础文化服务工作中,健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对图书阅读推广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首先,建立图书阅读推广小组。此外,积极引入具备营销及策划管理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由这些专业人士来强化对图书馆员的图书阅读推广技能指导,以确保阅读推广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要综合考虑、科学布局,制订较为系统的、完善的阅读推广方案。明确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时间、地点、流程等,确保每次的阅读推广都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还要进行复盘总结,总结其中表现优秀的地方和表现不足的地方,及时修正自身错误。
丰富阅读推广内容
识别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和符合当前社会文化背景的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并配置较为丰富的阅读推广资源,是推进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怎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来参加活动,成为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是为读者提供与阅读有关的资料库。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对用户在办理证件时所录入的数据和借阅的书籍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的喜好,从而达到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是做好阅读主题推广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主题,并按照这些内容来安排相关的阅读推广资源。在阅读推广活动的选题和推广资源的分配上要有清晰的指导意见。比如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划分读者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读者群,针对性推广阅读内容。比如按照职业来划分读者群,分为学生、工人、农民、机关工作人员、学术研究人员等不同读者群,针对性推广阅读内容。第三个方面是组织寓教于乐的阅读推广活动。既可以进行教学、传播科研信息,又可以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建立区公共图书馆与街镇文化站之间、街镇文化站与街镇文化站之间的线上服务平台,建立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利用互联网,使区公共图书馆、各街镇文化站之间实现信息资源互通。比如,区公共图书馆和街镇文化站借鉴聊天工具的运作方式,使用者可以将聊天记录、图片、个人动态等信息转移至社交应用平台,将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比如微信账号关注的阅读公众号平台、QQ阅读平台中的图书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在线平台按照服务对象阅读喜好,精准推送公共图书馆图书,并指出图书的具体方位,便于服务对象查询阅读,极大地体现普通公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便利性。与此同时,为提高借书、还书的便捷性,保证书籍的流动畅通无阻,可以实行线上平台实名制使用、实行逾期罚款等制度,并将其与个人信用系统相联系。
在构建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同时,构建大数据分析与文化服务供给的信息技术共享渠道,是实现总分馆制服务供给模式的有效方法。“互联网+”技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供给,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以挖掘出用户各类信息之间的联系特点,从不同层面上挖掘出用户的行为感知信息,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读者节省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充分发挥馆藏文献资源的价值。
关注公众需求
首先,在各区公共图书馆与街镇文化站设立“订单式服务”,通过网上服务平台,读者可以在网上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将信息传输到公共图书馆信息处理办公室,明确区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规模,增加馆藏资源的流通量。其次,街镇文化站建立动态的自由开放制度,在满足基本免费开放条件的前提下,按照民众的阅读需求,合理安排免费开放的时段。
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强化区公共图书馆以及各街镇文化站管理,包括街镇图书阅览室要配备防火防盗等设备,并根据有关法规,对古籍及其他有价值、易损坏的文献进行特殊保护。要求街镇图书阅览室必须经常进行日常的维修和检查,以保证街镇图书阅览室的正常使用。对阅览室、自习室等公用场所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二,明确区公共图书馆、街镇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完善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模式。比如在区公共图书馆、街镇文化站建立盲文图书阅览区,为有视力障碍的用户提供专门的阅读资料。比如引进DAISY装置,為有声图书的阅读提供辅助,并提供图书的点对点导航,以实现语音读物的技术需求。
由于资金和能力的制约,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目前面临着馆室面积小、文献资源少、设施设备匮乏的问题。因此,要积极寻求有关部门、单位的扶持,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是将其他公共图书馆影响力、发展方式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向有关单位提供,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优化措施。与此同时,要积极地将图书馆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遇到的问题等情况及时上报给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并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第二个方面是有关部门要了解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扶持措施。第三个方面是制订基本的发展计划,在充分吸收先进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验、做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和扶持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要把握发展的契机,加快发展,以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是要多走进公共图书馆第一线,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互动,以掌握读者和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把文化政策倾斜向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工作。第二个方面是要给予有力的资金扶持,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设立公共图书馆的专项经费,并在原来的财政基础上,适度提高经费比重。第三个方面是建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投资和筹资平台,推动公共图书馆建设渠道多样化。在一定的政策允许条件下,扩大项目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吸引更多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公共图书馆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电子网络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图书馆管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大力引入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提高福利待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入图书情报专业或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协助建立信息资源库、智能化图书馆。同时建立制约和奖励联合机制,对馆员进行综合考评,促使图书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并把工作绩效和福利挂钩,从而提高图书馆人员的工作品质和工作水平。第二,要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强化对馆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培训,通过到高校、优秀图书馆学习参观,逐步实现从传统馆员到新型馆员的转变。
在公共文化产品中,新媒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单位、服务行业、用户提供新的沟通平台,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进而有效促进最新公共文化成果及时服务于民。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仍要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策略进行创新研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安怡,曾伟忠.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4):18-19.
[2]王洪利.新媒体时代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11):3.
[3]姜丰伟,陆和建,毛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供给与运营优化发展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
[4]李任斯茹,赵姗,彭立,等.供给侧改革视阈下西安市公共图书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浅析[J].2021(2017-4):35-38.
[5]敖小爽,毛桂英.地方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机制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2022(2):5.
作者简介:
刘洋(1987—),女,汉,河南叶县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图书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