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探究

2023-07-25杨宗英黄梅莲黄琼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特色课程中职学校

杨宗英 黄梅莲 黄琼

【摘要】本文结合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建设的背景,论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策略:在体育教学中初步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体育·五禽壮蛙操创编团队,编写、推广课程校本读本,开发、普及课程资源,创新课程评价等,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 中职学校 体育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4-0137-04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坚持文化与技艺的传承、研究、创新与推广,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并以五禽戏为原型创编一套易学易懂的,融入具有广西特色的花山壁画蛙形图案的五禽壮蛙操。我校将五禽戏融入学校体育与健康特色课程建设中,打造“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学校文化育人活动品牌,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有益尝试。

一、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建设的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体育课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借助传承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立足时代需求深化体教融合,推广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这为中职学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传统体育课程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职业教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存在忽视体育教学的问题,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单调、内容乏味,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不利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体育课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职学校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传统体育运动虽然与现代体育运动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教师可以打破“新与旧”的对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运动中,修订传统体育规则,对传统体育的竞技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为传统体育运动重塑框架。由此,中职学校发展特色体育运动,既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促进学校品牌建设,进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建设策略

(一)在体育教学中初步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记忆,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载体,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幫助我们推开文化的“窗”、打开历史的“门”。2011年,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佗五禽戏通过手型的变换,如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握固等的运用,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人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气血运行及其经脉畅通;前屈和后伸等动作,能增强人们疏通任督二脉经气的运行,通过对经络的作用调整脏腑功能。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花山屯北面的明江东岸。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我校以华佗五禽戏为原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体育教学,精选华佗五禽戏中的两个动作像其形、凝其神,再以左江花山岩画中的蛙形动作创编了五禽壮蛙操,体现了现代健身操兼具体育、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社会化功能,做到动作简单、易学易练,适合于不同年龄层次人群,更侧重针对青少年学生形成节奏明快、有动感韵律的风格,锻炼青少年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多变性,帮助学生调理气息、调节心率。

(二)成立体育·五禽壮蛙操创编团队

由我校教学部牵头成立的以体育教师和舞蹈教师组成的创编团队,用项目带动工作任务落实和团队建设。团队任务主要是主持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校本读本编写、实训项目开发,同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践指导等。项目初期,团队由五位核心成员组成,并依据每位成员在体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分工,分别完成虎操、鹿操、熊操、猴操、鹤操等的创编,最后合作完成五禽壮蛙操创编(如表1所示)。

(三)编写、推广课程校本读本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我校立足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突出古今结合、新旧共存的体育文化创新理念,实地考察、调研广西崇左宁明县花山岩画文化,通过收集、整理体育特色运动项目,开发建设五禽壮蛙操体育特色课程项目,探索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由我校体育专业教师和文化理论教师组成的校本读本编写团队,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整合编写了《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教学大纲,依据创编团队分工,每位负责人负责一个模块的教案编写,后期融入思政内涵和素质教育等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并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体育·五禽壮蛙操》校本读本的编写。《体育·五禽壮蛙操》校本读本以体育与健康的科学原理为基础,遵循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与运动能力发展特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校本读本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有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我校全面推广试行。在后续的教学中,我校根据专家组评审建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五禽壮蛙操进行反复调整并确定了最优版本。

(四)开发、普及课程资源

1.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开发体育特色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制订课程授课计划。创编团队以体育·五禽壮蛙操教学大纲和校本读本内容为依据,结合学情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三大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36个课时。其次,编写教案。创编团队根据课程授课计划的课次安排编写了18次课的教案,教学方法则结合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中对教法改革的要求,采用了综合教学方法。最后,创编团队以项目形式制作课程信息化资源包,包括多媒体课件、动作技术微课、MG动画、技术动作的教学视频以及考核评价表等;结合当前流行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并附有二维码方便学生扫码完成自学和练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知识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普及课程资源

为了将创编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成果,我校创编团队首先将全校体育教师分成四组,并分别对他们进行五禽壮蛙操的教授,限时完成师资培训任务,以便体育教师尽快熟悉五禽壮蛙操的教学任务。其次,以教学部工作任务的形式,分阶段实施学生推广培训方案,在幼儿教育专业19个班级中,各班级由班主任推荐5—8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再由集中培训的学生分组教会本班学生。最后,我校将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徒手操调整为五禽壮蛙操,并将五禽壮蛙操纳入常规体育教学中。由此,我校依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文化传承工作基本原则,坚持共建共享文化传承成果,通过课程学习、微信扫码观看、抖音直播等形式在学生中推广五禽壮蛙操,有效践行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

(五)创新课程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创编团队从评价目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主体等三方面重构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评价(如表2所示)。在评价目的上,通过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的设置,突出体育精神、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客观公正地检验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身体素质;在评价手段和方法上,将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分层次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评价、汇报展演、各类竞赛等丰富评价方式,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上,关注多元性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创新课程评价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忽略学生的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反馈得知:有66.00%的学生对五禽壮蛙操感兴趣;40.46%的学生认为五禽壮蛙操有利于增强自身体质;26.13%的学生表示练习五禽壮蛙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由此可知,创新特色体育课程能够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五禽壮蛙操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发生了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学习转变成主动预习、自主探究,从应付了事、不肯动脑转变成主动思考、自覺练习;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悄然改变,其教学热情逐渐提高,促使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师生互动轻松愉快,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建设使我校延续多年的体育课程模式迎来了变革契机,带动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及科研风气的形成。创编团队通过改革体育课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和师资力量开设特色体育课;大力开展特色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特色体育竞赛活动,以特色体育课程促进学校和谐校园的建立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特色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考核评价方法,促进体育课教学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其中以五禽壮蛙操编创为主题的课题已获得立项,打破了学校体育学科科研立项零的纪录。

(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创设学校文化育人活动品牌

我校建设体育·五禽壮蛙操课程取得了一定效果并进行应用推广。一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我校教师参加2021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二是进行职普融合活动展示。在2021年“一校多品·端午安康”活动、“一校多品·指尖上的艺术”冬至活动,以及桂林市第十七中学第四届“向美”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我校师生代表以表演的形式将五禽壮蛙操呈现给桂林城区的中小学师生。三是申报课题深入研究。2021年,我校的“职业学校‘一校一品·五禽壮蛙操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题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四是在职教活动中进行全区展演。2023年,我校派出代表参加广西职业教育活动周舞台展演等。我校“一校一品·五禽壮蛙操”在推广应用中逐步完善、在共享共建中升华,且其作为我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的有益尝试,成了我校文化育人活动品牌。特色体育课程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立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提高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素质、审美情趣。

总之,我校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确立本校特色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体育教学,开发建设体育·五禽壮蛙操体育课程,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服务功能,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特色,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茗琦.“一校一品”背景下山东省校园特色课间操创编研究:以《华彩诗韵》创编为例[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20.

[2]芮琼,张文浩,邢珍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探讨:以亳州“华佗五禽戏”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6(18).

[3]夏宏武,张雷.中医药院校“华佗五禽戏”传承与实践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

[4]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学校‘一校多品·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GXZZJG2021B1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宗英(1983— ),新疆昌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黄梅莲(1993— ),广西百色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舞蹈创编及教学,啦啦操、健身操训练;黄琼(1980— ),广西柳州人,研究生,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文化育人。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特色课程中职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德育工作浅谈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