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修专业提高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2023-07-25殷语泽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

【摘要】本文以广西华侨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东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内容,阐述该校通过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东盟留学生学习实际,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转变管理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策略,有效提高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 东盟留学生 跨文化学习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4-0014-04

随着我国《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部分东盟国家留学生选择进入各类中职学校学习专业职业技能。在对东盟国家中职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中,我们发现这些东盟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在学习方面存在跨文化学习适应性较弱的问题。由此,我们展开了对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并提出提高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有效策略。

一、背景:中职东盟留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留学中国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相关政策、倡议的相继出台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尤其是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广西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迎来了一个极其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优势,不断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最近5年,来桂留学生人数累计超过5.7万人,年均增长20%,超过全国年均增长水平,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4.2万人,广西已成为我国接纳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省(区)。

近年来,东盟国家来华的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学习汉语或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唯一选择,而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已成为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趋势。细究其因,一方面在于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留学生输出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多功能应用型人才,为其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急需发展本国的经济,他们被中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政策吸引,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成为我国中职学校留学生的主体。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作为国务院侨办第一批华文教育基地,广西华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不仅广泛吸引海内外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前来学习中国语言文化,2007年还创造性地开办了广西唯一、全国少有的成建制来华高中留学生班,2018年9月,老挝一合作单位首次为我校成功输送了一批有意向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老挝留学生,由此开启我校面向东盟留学生开展中职技能培养和教学研究的新征程。

二、现状:中职汽修专业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面向这批东盟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中,我校发现,原本于我校而言已较为成熟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内容和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这些东盟留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原因,这些东盟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跨文化适应问题,学习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部分留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不高,个别学生甚至萌生了转学或退学的想法。这些现象既影响了东盟留学生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我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现状也给我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难题:对东盟留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教学时如何与中职相关专业进行衔接?在对东盟留学生进行中职专业教学时又如何融入汉语语言教学?针对东盟留学生的课程该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展开?日常如何管理?教学质量如何监控和评价?对教师提出哪些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基于此,我校认为对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势在必行。通过文献检索,我校发现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极为匮乏。因此,我校决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东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希望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最终为东盟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对中职汽修专业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调查

我校经过调查发现,中职东盟留学生进入汽修专业学习后存在学习适应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部分东盟留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自身的专业基础不足,课上听不懂专业名词和术语,参与课堂活动不积极;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方法单一,跟不上专业教学进度,进而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变得不自信;部分学生上课爱迟到或旷课,极少数学生甚至萌生退学想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对东盟留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教學和管理模式单一,没有针对东盟留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也对东盟留学生的适应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对策: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1+2”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中职东盟汽修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东盟国家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我校以培养既通晓汉语、具备一定中华文化知识,又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力完善适合东盟留学生的“1+2”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为:第一年主要安排汉语课程,同时开设职业技能体验第二课堂,在这一学年,东盟留学生以汉语学习为主,为接下来的两年专业技能学习奠定语言基础;第二至三学年,侧重专业技能学习,同时开设汽车专业汉语学习并辅以中华文化、HSK应试辅导等特色课程,分别从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两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又突出专业需求和特色。

(二)调整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课程内容

为了让东盟留学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专业学习,我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减轻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难度。我校紧扣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知识及汉语语言教学特点,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开设汽车专业汉语学习并辅以中华文化、HSK应试辅导等特色课程,同时编写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的汉语语言教学校本读本,并编制配套的教案和课件。具体为:开发适用于中职东盟留学生学习使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汉语校本读本《汽修汉语》,并制作了相关的配套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视频等),为中职东盟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从语言到专业的学习提供了过渡教材;总结归纳了HSK考试应试的技巧和知识点,编写HSK四级应试辅导教学用书《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应试技巧与训练》,有效提高了东盟留学生的HSK应试技巧。

为了激发东盟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我校设计、开发、制作了中华文化课的两个系列微课《游壮美广西,品民族文化》和《畅游汉字世界》,共20个视频。《游壮美广西,品民族文化》系列微课主要包括“国宝铜鼓”“壮族三月三”“壮乡绣球”“绣球制作”“广西米粉”“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侗寨风情建筑”“油茶制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移动支付”“解密长寿之乡——巴马”等内容。通过精美而生动的微课,东盟留学生走进了中国文化和生活,了解了广西的民俗风情、饮食习惯、建筑特色以及生活方式,激发了跨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跨文化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畅游汉字世界》系列微课的主要内容有“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同音字”“汉字真有趣”等。通过有趣的flash动画以及教师深入浅出的解说,东盟留学生跟随微课走进了神奇而有魅力的汉字世界,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见识了有趣的汉字造字法,由此对汉字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两个系列微课降低了东盟留学生汉字学习的难度,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

(三)改革教学模式

1.实行小班制教学

鉴于东盟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与中国学生不同,为解决东盟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在大班学习产生的不适应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我校安排东盟留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后,另外独立成班进行小班教学,这样既便于班级教学进度的统一,有助于东盟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又便于教师的课堂管理以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师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2.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根据东盟留学生教学的实际需求,我校在授课模式上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第一学年的汉语课程和职业技能体验(第二课堂),以及第二学年上学期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我校主要采用线下教学,教授东盟留学生汉语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进行实训。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我校全面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共享、互动、富有创意的云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精美的课件、丰富生动的视频、灵活多变的互动方式等,教授东盟留学生汽车专业汉语、汽修专业知识、汽修技能操作、中华文化知识以及HSK应试辅导等课程,使原本枯燥的专业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东盟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转变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从单一管理向多元管理转变

我校积极建立科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加强中职东盟留学生班主任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质量。东盟留学生是中职学校的特殊群体,我校以为,对他们的管理应从单一文化模式向多元文化模式转变。从第二年的专业技能学习开始,我校将原本由专业科、专业教师以及班主任共同管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专业科与留学生管理部门合作管理的多元管理模式。留学生管理部门专门安排一位汉语教师,在教授东盟留学生专业汉语的同时,配合专业科及留学生管理部门对东盟留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管理工作,直至学生毕业。当東盟留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出现不适应现象时,专业科、留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专业教师以及汉语教师通过人文关怀,及时给予学生支持,帮助他们鼓起勇气克服学习困难,尽快摆脱焦虑紧张等不适感,提升学习适应能力。

2.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合居的宿舍管理方式

我校打破以往留学生只和留学生一起居住的管理方式,安排东盟留学生与我国专业科学生一起居住,促进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提高东盟留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应能力。

(五)改革中职东盟留学生学习考核方式

我校制订多模块、全过程的考核方式,通过不同的模块考查不同的能力要素。其中,理论课程考核由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段考笔试、期末笔试四大模块组成。学生学期成绩最终由上述四个模块的成绩按20%、20%、20%、40%的比例计算。期末笔试试卷集中体现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课程则通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微视频拍摄、思维导图设计等实操形式进行考核,以提升汽修实践课程的亲和力,增强教学实效性。多模块、全过程的实操考核形式,紧密结合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线上学习的需求,受到了东盟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六)开展丰富的职业体验活动

我校积极开展丰富的职业技能体验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实训、技能培训,指导东盟留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首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体验第二课堂,鼓励东盟留学生参加各种校内中外学生活动,有效激发东盟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其次,通过组织东盟留学生参加专业实训、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比赛,以训督学,以赛促学,既提高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又提升东盟留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七)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为促进东盟留学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強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沟通交流,我校在日常管理中积极组织东盟留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外学生活动,如“中国—东盟美食厨艺”大赛、东盟美食节、手抄报评比、庆祝中国教师节、“唱响好声音”中文歌曲大赛、线上中华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在桂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线上体验营、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中文、讲故事”主题大赛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东盟留学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有助于提高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引导东盟留学生更加知华、爱华、友华。

(八)提升东盟留学生管理队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校东盟留学生管理队伍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中文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以及留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学校十分重视对东盟留学生管理队伍的跨文化培训,通过各类培训,使管理队伍成员了解东盟国家的文化、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性格特点、语言习惯,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交际摩擦和误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东盟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帮助东盟留学生提升跨文化学习适应水平,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四、成效:中职东盟留学生的专业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在实施一系列措施三年后,我校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东盟留学生展开调查,发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课程设置的调整、留学生专业汉语校本读本的编写和使用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我校解决了东盟留学生在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上的学习障碍,让东盟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留学生学习热情更高、兴趣更浓。尤其是经过第二年的专业学习后,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专业成绩和语言文化成绩都随着学习的深入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盟留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学习方法有所优化,专业知识的获取从单一的网络转向书籍和生活,知识结构更系统全面,知识运用更贴近生活;课堂上能听懂教师所教授的大部分知识,课堂参与度较高,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我校以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进为目标,紧扣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知识及汉语语言教学特点,调整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让东盟留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学习汽车专业汉语、中华文化、HSK应试辅导等课程内容,构建了“专业汉语+职业技能+特色文化”的课程新模式。这样的课程模式十分适用于中职东盟留学生,能有效地提高中职东盟留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同时为各兄弟院校留学生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有成绩也有不足,在专业汉语校本读本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读本过于侧重专业知识,且专业知识又过于全面,而汉语特色还不够突出,读本内容设置还不够合理。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东盟留学生的学习特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专业汉语校本读本《汽修汉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东盟留学生的专业学习,进一步提升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华侨学校为例”(GXZZJG2019B06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殷语泽(1980— ),讲师,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国际中文教育。

(责编 蓝能波)

猜你喜欢

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下诺夫哥罗德仓库适应性改造项目
三种防气抽油泵适应性模拟评价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开放在线课程教法的适应性变革:从OCW到MOOC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台湾嘉宝果引种适应性研究
五个草莓品种在拉萨的适应性初探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