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2023-07-25陈洪辉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思政教育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认为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4-0029-04

“育才先育人,人以德为先。”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教书先育人”为导向,全力渗透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文化基础课的特征与优势,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有机统一,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数学这一独特的学科育人功能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一、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一)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积极挖掘思政元素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因为教材是制订一切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和主要素材,教材使用效果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认真分析、重点研究教材内容,大力挖掘课本中蕴涵的思政元素,且适当放大该部分知识内容,加大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影响力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

例如,在教学《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运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的简图,利用正弦函数的图像分析正弦函数的性质,会求简单的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单调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与表达能力,注重数形结合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拓展,利用正弦函数起伏有序的图像,告知学生正弦函数在同一个周期内有增也有减,引导学生理解人的一生也会伴随着起起落落、有成功也有失败,任何人的成长经历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会伴随着困难与挫折,只有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经得起生活的磨砺与考验,以此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正弦函数还具有波形曲线的对称美与流畅美,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物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比如蝴蝶、飞机、风筝、剪纸等,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二)借助辅助材料分析,主动渗透思政教育

在现代化教育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渗透思政教育不能仅依靠教材中固有的内容,还要形成“大数学”的观念,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引入一些辅助性材料,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主动渗透思政教育,加大思政渗透力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引用课外辅助性材料,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思政元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例如,在教学《几种常见的函数》时,教师先以某市发布的出租车调价新规定这一新闻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出租车价格调整后对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这次调价是根据乘车里程进行分段调整的,由此引出分段函数这一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在辅助材料帮助下快速进入新课学习。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分段函数的概念和三要素,指导学生学习绘制分段函数图像的方法,并在练习纸上加强练习,然后将练习结果展示出来,相互点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加以改正。之后,教师继续提供辅助材料:甲、乙两人的月工资分别是6 500元和7 300元,结合最新税法规定,分别计算他们一个月需上缴多少元个人所得税?使用分段函数表示出税率表中1至3级的收入x和纳税额y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用分段函数知识计算个人所得税,并播放科普税法的相关视频资料,带领学生观看这些视频资料,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实时融入思政教育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虽然中职数学知识与初中阶段相比更为深奥与难懂,但是同样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要想进一步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实时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新课内容引入一些生活现象与素材,带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样本均值和标准差》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样本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等,使学生充分了解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的计算和具体运用,以及能够使用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对专业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教师提供某篮球队5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得分,检测学生使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的掌握情况;提供本年级两个班级在前一次考试中的成绩,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样本方差和标准差来估计整体,这都是学生采用样本方差与标准差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代表性案例。其次,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案例:某空调销售公司年终销售量报表反映出不同季度的空调销售量差异极大,要求学生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公式使用发现计算样本方差与标准差相当复杂,这里可借助形式运算手段快速计算,进而找出空调销售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职业能力。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引导学生“重走”长征路,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数学教学,用长征故事丰富数学课程内容,让理性思维与感性认知完美结合,实现所授内容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机结合。

二、活用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一)巧妙营造适宜情境,加大思政教育力度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文化知识基础整体较为薄弱,特别是数学基础。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也比较难理解,中职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习较为被动,不利于思政教育的融入。面对这一不利局面,中职数学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创设适宜的情境,通过语言描述、教具辅助、实物展示或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來渲染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大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度,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例如,以《集合的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组学生开学报到时携带众多行李的照片,由此创设情境:大家在开学时都携带了不少物品,这些物品大致能分成哪些类别?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出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电子设备、学习用品等。教师追问:假如把这些物品打散,如何将它们放在指定的区域内?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反向思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接着,教师结合上述案例揭示集合的概念,指出组成集合的元素,并相机提出新问题:大家身边有哪些集合?分别由哪些元素组成?学生列举日常所见的物品并指出相应的元素,由此意识到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等特征。最后,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要求学生找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四大直辖市、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并引导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加大思政教育力度。

(二)利用学习活动契机,有效渗透思政教育

中职数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体系庞大与繁杂,要用到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突出。对此,中职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契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思政教育,促使学生通过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概率的简单性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问题:当抛掷出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事件A={正面向上}和事件B={反面向上}有什么关系?在射击训练中,事件A0={没有击中},事件A1={打中1环}…事件A10={打中10环},事件B={打中偶数环},事件C={打中大于8环}等,类比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这些事件有何关系?问题出来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与分析,第一个问题中事件A与事件B不会同时发生,第二个问题中有的事件也不会同时发生,如此告知学生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就是互斥事件。接着,教师设计一些例题让学生判断或者找出其中的互斥事件,并结合韦恩图的直观表示让学生学习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了解互斥事件的特征提高对事件独立性的认识,并感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勇于质疑与探索的精神,并将这种学习态度延伸至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思政品质得到提升。

(三)设计课上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政素质

虽然数学知识的学习以理论讲授为主,但是也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辅助与支持,而且不少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性质与原理等都是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应把握好实践操作的契机,围绕所授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来研究数学知识的机会,激活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与动口交流。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针对一些学生个人无法完成的操作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进行《直观图的画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摄影作品和汽车设计图纸引出新课,指出照相、绘画之所以有空间视觉效果,主要取决于线条、明暗和色彩。其中对线条画法的基本原理是几何问题,在建筑、机械等工程设计过程中,都需用平面图形反映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作图技术也是几何问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投影的形成原理。接着,教师将一个长方体实物图展示在大屏幕上,提出问题:如何在平面上画出它的立体感?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把长方体的上下底面与左右侧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遮挡部分用虚线表示。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现场将平面的直观图演示出来,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观图。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直观图,再用同样的方式将这种画法迁移至球、圆柱、圆锥、棱柱等几何体直观图的绘制中。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绘制几何直观图的过程中明晰了几何体直观图画法的原理,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究、仔细钻研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注意细节、科学严谨、交流合作的良好思政素质。

三、挖掘课外活动中的思政元素

(一)引入数学史料信息,巧妙融入思政教育

对中职数学教学来说,要想让思政教育逐渐渗透至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除了做好课内教学,还要注重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其中在理论讲授时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史料及数学文化知识,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思政教育。中职数学教师应围绕所授内容引入相应的史料信息,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史的过程中培养个人的数学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

例如,在《数学文化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重点介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文化。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提出不少严格的数学定义,且主要采用演绎逻辑的方式把《九章算术》中的算法全面证明出来,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首次把无穷小分割方法与极限思想运用至刘徽原理与圆的面积公式证明中,“求微数”思想与割圆术为祖冲之的研究提供了数学方法与理论支撑;南朝祖冲之父子在刘徽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精确至8位有效数字,以《九章算术》和《九章算术注》为基础提出祖暅原理,彻底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教师通过介绍我国古代伟大数学家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巨大贡献,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树立毕业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二)开设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政认知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非常重要的任务,短时间内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有限的课内时间与空间进行思政教育,还要注重课后实践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思政教育的机会,加深课前、课中、课后之间的联系。中职数学教师应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设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思政教育,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与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思政认知。

例如,在开展《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先结合一些真实案例指导学生学习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与必然事件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数学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与频率的稳定性,由此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由此估算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课后实践环节,教师可安排一系列实践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重点搜集部分商家利用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营销的案例,如购买彩票、商场大转盘抽奖活动、超市消费满一定金额送抽奖券等活动,并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展开深入分析与思考,基于数学视角思考商家对概率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超市消费满一定金额送抽奖券的活动,虽然商家设立了大奖,但是中奖概率极低,目的是让消费者加大消费力度、增加消费金额来换取更多的抽奖券,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看待这类事件,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以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模式,除了做好与专业有关的基本教学任务,还要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且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给中职生提供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受教育,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捷.“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2(11).

[2]杨万柱,黄晓惠.数学文化之于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与实践路径[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12).

[3]樊玉敏.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之友,2022(13).

[4]焦梅.思政教育融合于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22(31).

[5]连佳.思政元素融入中职数学课程的探究与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3).

作者簡介:陈洪辉(1968— ),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思政教育。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思政教育课堂教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