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试验研究

2023-07-25谢恒朱亚杰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噻呋井冈病株

谢恒 朱亚杰

小麦纹枯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已成为周口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一般病田病株率为20%~30%,重病田病株率为 60%~80%,对小麦的高产构成一定威胁。随着气候变暖、耕作和栽培制度变化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缺乏免疫和高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化学药剂防治依然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药剂,特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2022年在河南省西華县黄泛区农场丰盛农业示范场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土壤为沙壤,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2.7 g·kg-1,碱解氮含量136.0 mg·kg-1,有效磷含量54.0 mg·kg-1,有效钾含量159.0 mg·kg-1,pH为8.4。

(二)试验材料

1.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1860。

2.供试药剂:32%噻呋·氟环唑悬浮剂;300 g·L-1苯甲·丙环唑微乳剂;37%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6%井冈·枯草芽孢杆菌;30%肟菌·戊唑醇。

(三)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设计,设6个处理。各个处理大区面积为333.5 m2,每个大区随机5点调查纹枯病。小麦全生育期只喷施1次防病类药剂,除施药外,其他与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施药时间为小麦返青期(2月21日),每667 m2施用药剂对水15 kg。各处理见表1。

(四)调查内容

纹枯病调查按NY/T614—2002标准进行,抽穗前按株调查,只调查感病率,孕穗后调查,按单茎调查,计算病株率与病情指数。

试验分别于2月12日(施药前)、3月中旬、4月上旬、5月中旬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药后3 d、药后10 d观察试验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各试验区均为每个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小麦20株。每个小区随机选30株小麦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成熟后各试验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实收4行、每行2 m计产。

试验数据采用STAT进行方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各处理小麦的安全性

3月1日,田间观察不同处理小麦叶色及长势无差别,说明各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无影响,即喷施各处理药剂对作物生长是安全的。

(二)小麦2月的病株率分析

2月12日,施药前对各处理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调查,由表2可知,施药前2月各处理纹枯病病株率22%~52%,处理1和处理5的病株率的差异呈显著水平,各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不显著。

(三)小麦3月病株率分析

由表2可知,3月各处理纹枯病病株率均与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纹枯病病株率在27%~76%,最低病株率为处理5,为27%;其次是处理1、处理4。以上3种药剂病株率分别较对照降低38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其他处理较对照增加。

(四)小麦4月病株率分析

由表2可知,4月处理4病株率最高,较对照高11.3%,其他处理较对照降低。其中,处理5病株率最低,为18.7%,较对照降低53.8%;其次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分别较对照降低7%、6.6%、1%。经方差分析,处理5与对照相比差异表现极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表现不显著。

(五)小麦5月病茎率和防效分析

由表3可知,5月调查纹枯病病茎率,各处理均较于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全区没有出现纹枯造成的白穗。各处理病茎率在71.3%~85.8%,最高病茎率为处理4井冈·枯草芽孢杆菌85.8%,其次是处理2苯甲·丙环唑84%,其他均低于对照,处理5肟菌·戊唑醇病株率最低,为71.3%。病情指数以处理4井冈·枯草芽孢杆菌最高,较对照增加4.1,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最低为处理5肟菌·戊唑醇31.5,较对照低18.5,其次是处理1噻呋·氟环唑34.4,较对照低15.6,处理3井冈·蜡芽菌病情指数41.9,较对照低8.1,处理2苯甲·丙环唑病情指数42.7,较对照低7.3。

(六)对小麦产量三要素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每亩穗数只有处理5较

对照相表现差异显著,其他处理较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每亩穗数最高的为处理5,达到40万;最低的为对照,达到32.6万。处理1与处理4穗粒数差异显著,其他处理穗粒数均表现差异不显著。处理4、处理5与处理6千粒质量与对照表现差异极显著,处理1千粒质量与对照表现差异显著,处理2、处理3千粒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最高的为处理4,达到51.8 g;最低为对照,达到45.4 g。

由表4可知,处理5的每667 m2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每667 m2产量最高的为处理5,每667 m2产量达到761.9 kg,较对照增长25.4%;产量最低的是处理2,每667 m2产量为598.7 kg,较对照减小1.5%。

三、结果与讨论

小麦在返青拔节期每667 m2施用32%噻呋·氟环唑20 mL、37%井冈·蜡芽菌50 g、30%肟菌·戊唑醇30 mL,可以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每667 m2施用32%噻呋·氟环唑20 mL、30%苯甲·丙环唑20 g、37%井冈·蜡芽菌50 g、30%肟菌·戊唑醇30 mL,能够降低小麦纹枯病的病情指数。综合表现可知,施用30%肟菌·戊唑醇防治效果最好。施用32%噻呋·氟环唑、37%井冈·蜡芽菌、6%井冈、枯草芽孢杆菌、30%肟菌·戊唑醇较对照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30%肟菌·戊唑醇增产幅度最高,为25.4%,其他较对照分别增长15.7%、21.6%、18.6%,施用30%肟菌·戊唑醇与对照表现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表现差异不显著。

综合各处理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推荐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667 m2施用30%肟菌·戊唑醇30 mL或37%井冈·蜡芽菌50 g。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噻呋井冈病株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井冈的山泉水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井冈精神 培根铸魂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红五军井冈突围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