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为建设农业强省贡献力量
2023-07-25朱金芳朱丹
朱金芳 朱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对建设农业强省作出了部署安排。这些指示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建强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内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有重要意义。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河南省户均耕地仅有0.4 hm2左右,要建设农业强省,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针对基本国情、省情和农情,正确选择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二是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流转趋缓的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补齐了小农户生产经营中的短板和不足,填补了细碎地块无法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缺陷,让小农户不仅享受到了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成果,还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河南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农业人口占比大、人地矛盾突出、地块细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土地流转趋缓等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主体培育、示范引领、模式创新、项目带动,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底,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共服务小农户1601万户,年服务土地面积1 346.7万hm2,其中粮食生产托管面积1073.3万hm2,服务组织数量居全国第一,服务土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三。2022年夏收期间,河南省在18天内,完成566.7万hm2小麦收割任务,7600多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各类农业机械66万多台(套),小麦机收率达99.7%。2022年“三夏”期间,河南省5万多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生产,服务小农户955万多个。2022年“三秋”期间,3.2万个服务主体从事田间管理,服务面积达240万hm2,服务小农户数量750多万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有力保障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主体多元
河南省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主体,既有服务型合作社,也有家庭农场;既有专业服务公司,也有服务专业
户。河南省共有各类生产服务组织12.46万家,其中,服务类农民合作社5.1万家、服务专业户5.8万家、服务型农业公司0.44万家、集体经济组织0.94万家、其他服务组织0.18万家。河南省各类服务组织中开展生产托管的有5.5万多家。
(二)服务多方
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涵盖了耕、种、防、收各环节,融合了生产、技术、信息、金融等领域。据有关部门统计,2022年,河南省耕、种、防、收等社会化服务面积分别为4789万亩次、5196万亩次、4098万亩次和6116万亩次。
(三)模式多样
河南省探索形成了一批服务模式,如中原粮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社+农户”模式、商水天华合作社的“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云平台+县级中心+乡镇服务站+农户”模式、河南农吉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公司+分公司+农机合作社+机手+农户”模式、供销社系统的“为农服务中心+农户”模式、濮阳县的“联合社+乡镇土地托管中心+农户”模式等。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南农吉等多个服务组织的服务经验入选全国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四)收效多重
农业社会化服务让许多小农户实现了粮食生产由“挥汗如雨”到“点屏操作”,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消除了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绿色环保。据测算,采用生产托管服务,每667 m2耕地可节水50~200 m3,减少化肥投入15~30 kg,降低农药用量10%~25%,提高粮食产量8%~12%,节本增收400多元。
二、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越来越被各级政府重视,被广
大农民群众接受。总体上看,现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黄金期。
(一)有迫切的市场需求
全国有2.87亿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比例超24%。河南省4200多万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转移达3180万人,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安全重任在肩。要“种好地,打好粮”,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全国共有50多万推广服务专业人员,10多亿kW的农机动力,300多万家经营主体。其中,河南省农机总动力超1亿kW、大中型拖拉机45万多台、收获机械28万多台,均居全国第一 ;农业生产服务組织12.46万家,从业人员152万多人;全省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良好的组织和物质基础。
(三)有完善的政策体系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中央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生产服务,国家有关部委也制定多个文件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2019年以来,河南省将中央财政资金10.58亿元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项目实际实施面积超100.7万hm2。2023年,农业农村部将社会化服务由指导性任务变为约束性任务,因此社会化服务必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有成功的实践探索
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评定及监测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小麦、玉米社会化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转发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指引》,培育了4个国家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5个国家级试点组织、29个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和617个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推出了35个不同类型的社会化服务典型,探索了不同的服务形式和经营方式,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提供了经验。
三、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时代之需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即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我国国情决定了小农户家庭经营方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作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路径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实现规模经营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重要条件,必将成为新兴的战略性大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目的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解决每家每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了不划算的生产瓶颈问题,不断提升小农户的生产效率;发展方向是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及农业生产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益;发展重点是加强人才复合、装备整合、服务融合、信息集合,不断提升服务活力;发展目标是使主体更加多元,领域更加宽广,装备更加精良,模式更加灵活,能力更加强大,效益更加丰厚,群众更加满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发展路径是“互联网+原有优势”,灵活运用“互联网+农资+服务”“互联网+技术+服务”“互联网+服务”等,不断提升服务的适应能力;发展方式是加强联合与合作,做强做大市场服务主体,培育壮大服务产业,打造农业服务联盟,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主线和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大产业这个目标,通过引导、推动、扶持、服务、规范等,进一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
(一)在培优培强服务组织上下功夫
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不同类型的服务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共同发展壮大;开展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和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标杆;支持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为农服务平台;推动农资、农技、农机、互联网等企业向农业服务业延伸,引导服务组织与银行、保险、邮政等机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在拓展服务领域上下功夫
政府有关部门在巩固扩大粮油等大宗农产品服务的基础上,引导服务组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服务组织从为粮油作物生产服务向为果蔬茶等经济作物生产服务拓展,从为种植业服务向为养殖业服务推进,从为产中服务向为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积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装备等向承担大豆油料扩种任务的服务组织集聚。
(三)在创新服务方式上下功夫
政府有关部门鼓励服务组织探索创新,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大力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形式,促进各组织紧密联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在推进资源整合上下功夫
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资源共享、填平补齐的要求,提升现有服务能力,优化设施、装备、技术、人才等服务要素,推动各类资源整合、共享利用;鼓励成立服务行业联盟、协会、指导中心等,抱团发展;提倡建立区域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农业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服务组织与科研院所合作,解決服务组织普遍面临的技术、装备、人才等难题。
(责任编辑 刘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