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进校园背景下武术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2023-07-25高幕峰王旭东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教学效果

高幕峰 王旭东

摘   要: 武术课程与常规体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适能和身心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但武术课程比常规体育课程效果更为明显。并且,武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在增强文化认同感方面,武术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抓住机会发展校园武术,促进学生体适能、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 武术课程;常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文化认同

一、引言

武术作为历史孕育下所产生的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蕴含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近年来,随着全国体育中考项目改革与“双减”政策的推进,武术课程正在学校体育课内不断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武术课程教学与常规体育课程比较有何差异?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武术进校园的意义何在?本文基于武术进校园背景下,从学生体适能、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探究武术课程与常规体育课程间的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基于武术进校园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为武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具体分为初中生体适能、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

2.实验对象与时间

(1)实验时间:共16周。前两周为实验前测试,后两周为实验后测试,因假期和校运会无法按时进行课程教学,故运动实验干预的实际时间为10周,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上课时间分开。

(2)实验对象:八年级学生。两所学校的八(1)、八(2)班学生为实验组,八(3)、八(4)班学生为对照组。在正式实验前,实验组学生133人,对照组学生135人;在进行实验干预过程中,有少数学生出于问卷不合格、身体不适及缺勤等原因退出实验,故实验组有效人数为127人,对照组有效人数为126人。

3.测量指标

体适能测试指标采用美国FITNESSGRAM健身测试和报告程序,包含身体成分指标:体质指数(BMI);心肺耐力指标(20m渐进折返跑);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指标(立定跳远、俯卧撑、卷腹);柔韧性指标(坐位体前屈)。

武术课程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选用美国专家大卫·沃特森(David Waston)等人于1988年设计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问卷共有10条正性情绪和10条负性情绪,最后分别统计两个维度的分值。

武术课程教学对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影响,选用由葛耀军等人进行修订的“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该量表有六个维度,共24道题目,每道题目1分,最后分别计算六个维度的分值。

武术课程教学对初中生文化认同的影响,选用高旭、柴娇等人设计的“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1,该量表有四个维度,共38道题目,最后统计每个维度的分值。

4.实验设计

(1)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组15分钟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确定以十步拳、十步拳对练为主,辅以武术基本功、武术动作组合、武德、礼仪规范及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等,并将15分钟武术课程与常规体育课程相结合;对照组的教学则以常规体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

(2)统计分析

將实验的测试数据和回收的有效问卷,在Excel表格中进行整理和汇总。根据研究内容,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数据结果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得出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经过10周的实验干预后,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为得出相关结论提供数据参考与支持。

三、结果与分析

1.武术课程教学对学生体适能测试指标的影响

(1)武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如表2所示,经过10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学生BMI指数下降,对照组学生BMI指数上升,且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实验组对改善初中生身体形态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效果优于对照组。

初中生身体快速发育,身高和体重会快速增长,同时内脏器官、肌肉和骨骼也有明显的发育成熟;在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的共同影响下,推动身体功能的调节;在武术动作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冲拳、劈掌、格挡等动作,依靠上肢及腰腹的力量进行锻炼,消耗体内脂肪,在身高处在一定变化范围内,体重减轻,使得BMI指数减少,从而维持甚至改善身体形态。

(2)武术课程教学对学生心肺耐力指标的影响

如表3所示,通过10周的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20m渐进折返跑指标的测试结果均出现非常显著改善(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提高要高于对照组,但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干预效果微优于对照组,但效果不明显。

武术课程能够改善初中生的心肺耐力水平,且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前者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从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武术动作的练习可以提高人体内部肌肉的运动频率,从而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功能,对学生的心肺耐力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但可能由于本次实验时间有限,武术课程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学生心肺耐力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3)武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指标的影响

如表4所示,武术课程能够显著增强初中生的下肢肌肉力量,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体育课程;武术课程可以有效提高上肢、胸部及腰腹肌肉力量和耐力。

立定跳远是测量青少年下肢肌肉力量与耐力的重要指标。经过10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对增强初中生下肢肌肉力量的效果更显著。

卷腹是用来评估青少年腰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测试指標之一。经过10周的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卷腹测试指标上均出现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均值增幅大于对照组,但没有出现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除了自然增长外,实验组对提高初中生腰腹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更有效。

俯卧撑是用来衡量青少年上肢及胸部肌肉耐力和力量。经过10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俯卧撑测试指标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增长(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值较大,但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除了自然增长外,实验组增强初中生的上肢、胸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更有效。

然而10周训练效果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可能由于本次实验时间较短,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武术训练,例如弓步、马步及弓马步转换等腿部动作的反复练习,进一步激活小腿肌肉群,使腿部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水平得到增强;为了学生上肢的稳定性,必须提高步型和步法的规范化,则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核心肌肉力量与耐力,例如武术开合拧转、蹬腿侧踹及冲拳等动作,都会用到腹部核心和上肢肌肉。综上所述,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武术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

(4)武术课程教学对学生柔韧性指标的影响

如表5所示,通过10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后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在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实验组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柔韧性指标,且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武术课程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较,武术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柔韧性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效果优于常规体育课程。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身体各关节及全身整体配合运动,习练者需要以良好的柔韧性作为基础,增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和灵活性。在武术动作训练过程中,由于套路动作需要各关节的协调配合,学生需要对武术基本动作认真学习,例如踢腿运动、蹬腿运动、弓马步转换及跳跃动作。武术动作幅度变化较大,教师在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时,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各关节及肌肉的拉伸度,促进身体的协调配合,展现出舒展、流畅和姿态优美的武术动作。

2.武术进校园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指标的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正性情绪的测试指标上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正性情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武术课程教学在对初中生正性情绪指标的干预上,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能够有效改善初中生的正性情绪,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负性情绪的测试指标上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负性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武术课程教学在对初中生负性情绪指标的干预上,与常规体育课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能够有效降低中学生的负性情绪,缓解或者避免中学生陷入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初中生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指标的变化可以得出:初中生经过武术课程实验干预后,正性和负性情绪均有所改善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体育课程。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武术动作本身,还要学习每个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攻防技击含义,充分调动其武术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弓马步转换对学生腿部肌肉耐力的刺激、柔韧练习中牵拉韧带所产生的疼痛等对初中生的个人毅力的考验,在战胜和克服困难之后,学生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综上所述,武术锻炼能够明显提高正性情绪带来的积极影响,明显减弱负性情绪的产生,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3.武术进校园活动对学生武术学习兴趣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武术课程对促进初中生体育情境兴趣的教学效果总体优于常规体育课程,具体表现在新颖性、挑战性、探索性和总体兴趣四个维度;而注意力和愉悦感两个维度的差异不大。

在武术课程实施中,教师选择新颖性、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与应用武术攻防技击含义,对提高学习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生学习武术动作的基本动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探索性,促进身心愉悦,从而达到总体兴趣的提升。

综上所述,武术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为更好地开展当前的武术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4.武术进校园活动对武术文化认同的影响

根据表8可知,武术课程能够明显提高中学生武术文化的认知评价、武术文化情感体验评价和武术文化身份认同评价效果,10周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在武术课程教学前,学生对问卷的部分内容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例如问卷中所出现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主张“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止、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等问题。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不同的英雄故事、武术节目及武术书籍进行讲解,并启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思考;通过将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从“机械式”背诵武术文化知识,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武术动作一招一式背后的含义,深入了解和体验武术动作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将“武德”教育融入武术文化学习中,例如师生课前互行“抱拳礼”问好,强调武术礼节规范等。教学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建构全面而科学的武术文化认知体系,最终形成武术文化的行为表现评价。

在国家学校体育大力改革的背景下,武术进校园已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省市“武术进中考”1,以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 等政策的实施,为武术在校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机遇。武术课程与常规体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适能和身心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但武术课程比常规体育课程效果更为明显。武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在增强文化认同方面,武术课程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抓住机会发展校园武术,促进学生体适能、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的积极发展。

Research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artial Arts Courses with Martial Arts Entering Campus

GAO Mufeng, WANG Xudo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 Although martial arts courses and conven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e former ten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latter. Moreover, martial arts courses have a uniqu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which they show an irreplaceable role. School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martial arts on campus and improv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mental health,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 martial arts course,conven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teaching effect,cultural identity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重点项目“基于武术进校园背景下武术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项目编号:HJTY-2019-B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幕峰,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青少年武术研究;王旭东,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武术教学与训练研究。

1  高旭,柴娇,孟宇:《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 结构、量表及特点》,《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第99-107页。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本市新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公布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官网:http://edu.sh.gov.cn/jyzt_xwfb_2019_1/20200618/0015-xw_100985.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4月29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2年7月24日。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教学效果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