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多维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路径深化
2023-07-24沈强徐智刘珏娅
沈强,徐智,刘珏娅
■教育学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多维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路径深化
沈强,徐智,刘珏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如何构建育人体系使得育人成果同乡村振兴成果紧密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深入分析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本文提出“正向赋能,双向育人”的多维协同育人模式,厘清高校与帮扶地区双向输出的主体要素及运行机理。同时,结合“三全育人”目标要求,立足十大育人体系探索育人模式的具体路径。
高校;乡村振兴;育人模式;路径深化
引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青年学生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荣辱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及青年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高校需变革育人方式,不断探索育人工作新路径[2],引导学生将广阔的乡村天地转化为大有作为的时代机遇。如何将实践育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搭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是高校和社会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现实意义
(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造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这要求以一定质量、足够数量的多元化人才、先进的技术作支撑。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是响应党中央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人才动力成为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在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必须强化高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激发赓续乡村振兴的精神血脉,以期实现国家发展、乡村振兴与学生成长成才同频共振。
(二)是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坐标
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帮助学生厚植“三农情怀”,强化学农爱农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况和责任担当,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关注度、参与度,凝聚全校师生上下的共识,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历史证明,心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是每一所中国大学的神圣使命,也是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所在。高校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开设“思政大课堂”丰富大学生参与乡村实践,引导学生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找准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坐标和奋斗目标。并且,依托乡村振兴工作,更好地挖掘高校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通过培育时代新人能够为各领域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助推中国之制的优势转为中国之治的成就[4]。乡村振兴为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供了无比广袤的舞台。同时,根据调查显示广大青年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保、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征程下,高校肩负着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高校通过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育人平台引导当代大学生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综合性、系统性难题提供智力支持,成为锻造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场域、新模式。
二、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挑战
(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内生动力稍显不足
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以及挑战,相对而言,高校与农村地区的整体环境差异较大,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不高、与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差别较大。也存在着理论同实践脱节的问题,农村地区需要能脚踏实地、实践性强的人才,但高校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高校学生如何将高校的学科优势融入到乡村振兴是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大部分高校项目都落地于城市,很少有项目扎根乡村,这样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乡村兴趣不浓,学生在服务农村时难以获得价值感,高校在日常助力中应借助思政课、课程思政等,创新思政模式,将课本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乡土情怀,增强学生投入乡村振兴实践的热情,为帮扶地区提供新生动力。
(二)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供需关系难以耦合
近几年,由于相关政策引导,高校科研工作重心逐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5]。因此,多数高校科研工作重心向解决“卡脖子”问题倾斜,学科专业设置与乡村发展不对接。具体来看,高校科研工作在服务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时,往往存在高校科研成果“高大上”与乡村振兴科技需求“接地气”相矛盾,供给技术专业性与农村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不适配。此外,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农业、农村所需的人才数量、种类不匹配、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结合不紧密,各乡村地区的重点、难点不同,具有特殊性,高校供给人才的普遍性难以适配乡村地区的需求。
(三)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相关机制有待健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人才开发行动[1]16。目前,国内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可借鉴性,高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服务乡村的育人理念有待加强,缺乏完备的乡村振兴育人机制等。目前需要构建起既可赋能乡村发展,又可反哺高校人才培养的长效体制机制。构建完备的乡村振兴育人机制是确保人才培养发展连贯性的重要基础,需要解决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有经验有情怀的指导教师配备不足、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深入乡村基地的实践形式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以此凝聚各方力量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
三、“正向赋能、双向育人”多维协同育人模式的运行机理
运行机理是将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各个要素纳入统一到统一的系统结构中,促进各个要素之间协调运行,从而实现某项功能[6]。面对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在深入思考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中的育人工作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后,得出高校还需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育人资源聚合不充分的问题,即高校如何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将帮扶中的教育资源双向利用,促其价值最大化;五育并举平台缺乏的问题,即高校如何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与生产劳动更好的结合,以此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做到学生自身能力提高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学生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亲和力不高及思政工作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即高校如何围绕学生需求、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乡村振兴典型人物及故事开发、转化为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素材,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针对上述问题,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探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育人体系为目标,将乡村振兴战略同高校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提出“正向赋能,双向育人”高校乡村振兴育人模式,以期实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同高校育人工作同频共振,如图1所示。该育人模式中高校和帮扶地区互为育人主体,高校通过输出教育、科技、人才、学科、资源等要素满足帮扶地区发展的需要,帮扶地区则为高校提供育人资源、实践平台、思政素材、科研基础等要素。一方面,高校结合办学特色,通过上述要素赋能乡村振兴主战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乡村地区通过为高校提供平台与资源实现“双向育人”,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最终,达到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整体能力,发挥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的功效。
图1:“正向赋能、双向育人”高校乡村振兴育人模式作用图
(一)正向赋能:乡村振兴主战场
首先,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组建一支由高校牵头,地方协同的乡村振兴考察队伍,深入农村地区调研,摸清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此确定帮扶切入口与着力点。其次,确立助力的要素,发挥赋能最大优势。在教育、科技、学科供给层面,要结合服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与目标,结合学科发展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实行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生产服务,研发相关硬件产品与软件平台,也可以以理论宣讲、政策宣讲等方式进学校、进社区,有的放矢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例如,发挥学科发展的优势,以创建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契机,主动打破乡村地区的科技壁垒,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带到乡村进行技术落地、成果转化;持续开展“一院一校一品”教育帮扶活动,为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新动力。高校可组建支教团前往蒲城乡镇学校进行支教服务,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打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创小屋,助力教育补短板。在人才、资源供给层面,要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判形式并部署工作。此外,还应强化动员引导。高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制定详细有效的量化标准以此吸引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最后,在整合以上资源赋能乡村地区之外,应积极构建高校的社会资源图谱,搭建政府、乡村、乡镇企业、农村学校多维协同乡村实践育人体系。
(二)双向育人:立德树人大课堂
“正向赋能,双向育人”高校乡村振兴育人模式的核心是通过联动高校、乡村学校、乡镇企业、学生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达到反哺育人的成效。大学生深入帮扶地区开展活动,不仅为所在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也在帮扶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强农兴农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应注重整合育人资源,将帮扶中的教育资源双向利用,使其价值得到最广泛的发挥。例如,云支教活动让高校学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深入到乡村地区,不仅缓解了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生动现实的实践体验,实现了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其次,利用已有的实践平台,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平台更贴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在劳动中了解国情、社会、农村真实全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与路径。再次,农村蕴含着巨大而生动的思政素材,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的乡村振兴典型人物与故事,将其开发、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素材。最后,打通学生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即将育人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产学沿用、相融互促,以此来保证大学生和乡村地区的双向育人。
四、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育人模式运行机理,顺应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结合“三全育人”目标要求,立足十大育人体系,深入剖析高校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育人现状、需求、愿景、目标、场域、要素、成效等因素,在对育人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梳理后,提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并且分别对应组织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多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2: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模型的实施路径深化图
(一)全员育人视域下的育人实施路径深化
1. 高校层面——组织育人
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主体的视角下,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顶层设计,着重于分析高校在乡村振兴工作实践过程中为高校的自身发展建设所带来的现实价值及长远影响。在新的时期,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育人方式必须要立足于自身优势,推动改变原有育人工作布局,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对学校、各院系、教师、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携手乡村基层组织,以社会实践为路径,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智力帮扶、科技帮扶、人才帮扶等方面的活动,不断创新育人工作体系,共建 “正向赋能、双向育人”育人模式新格局。
2. 高校各二级单位、学院层面——组织育人
高校各二级单位、学院层面与高校层面在育人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对于高校各二级单位、学院来说,为保证乡村振兴助力实践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学院自身的科研能力、专业长处、优势合作项目等开展不同侧重点的育人活动,充分发挥融入式、沉浸式和参与式的立德树人多维协同效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二级单位、各学院应该充分结合学校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最新动态变化、当地的最新政策变化、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工作重点谋划,始终保持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3. 辅导员、班主任、思政教师层面——课程育人
对于辅导员而言,在自身理论层面,开展针对性的乡村振兴工作实践研究,尤其是在自身发展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大力强调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周点名、党课、主题团日、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以此提升育人成效。对于班主任而言,结合班集体的实际情况,给予班级同学通过主题讲座、团队合作、课程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活动,融会贯通学术性、实践性与育人内涵,以此保证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将乡村振兴活动助推育人体系的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丰富思政育人载体,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4. 学生层面——实践育人
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大力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性的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能力。通过构建精准的学生劳育评价体系,优化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活动所获得激励的认定标准。完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及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获得感,激发学生挖掘自身发展的兴趣,提升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7]。
(二)全过程育人视域下的育人实施路径深化
1. 夯实育人经济基础——管理育人
以乡村振兴实践中多维育人为出发点,将持续的发展经济作为重要任务。针对当地的产业振兴,将可持续性、精准性融入当地的特色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结合国家、学校的各项规定与指标,优化目标管理考核,从乡村振兴以及相关工作经费中保证适当比例用于育人工作的固定经费,保证乡村振兴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大总体投入,为整个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体系建设带来巨大助力。
2. 创建和谐文化环境——文化育人
综合性、多角度地开展高校育人工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多方位育人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效能,改造现有的农村教育文化生态,推出更多的弘扬正能量的文化育人活动。以此为契机,既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塑造美好、高尚的人性,还有助于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 完善制度体制保障——管理育人
承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及时更新完善优化现有的制度体系,充分认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征程下“正向赋能,双向育人”的乡村振兴育人模式的积极作用,将“双向、互动、共赢”的理念融入高校的育人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体系的组织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多方面持续赋能。
(三)全方位育人视域下的育人实施路径深化
1. 创新思想引领模式——实践育人
多维育人活动的开展是构建整个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育人体系的重要形式,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校、学院举办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强国有我。对于学校而言,持续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围绕乡村振兴与思想引领融合开展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研讨,从乡村振兴角度积极扩展思政教育新模式,打造针对性的品牌乡村振兴活动,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新型思政课。
2. 提升科技赋能动力——科研育人
围绕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的目标,推动全方位育人视域下的双向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校以创建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契机。基于自身优势去打破乡村地区的科技壁垒,将科技创新与当地的真实供需相匹配,推动与乡村地区企业的项目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带到乡村进行技术落地、成果转化,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动性,以此反哺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提炼总结乡村振兴助力育人工作的科研实地经验。
3. 筑强资源优化配置——服务育人
推进双向育人模式化、体系化建设,必须整合好校内外各方力量,总结经验成效,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形成合力,促使多方资源向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拓展常态化科研育人场域,构建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思想交流、学生实践的一体化平台,深入推进劳育课程建设、基地建设。
4. 开创云模式新合作——网络育人
引入互联网思维,加强育人资源与平台建设。加快线上资源开发建设,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数字化、多元化的育人新模式,深度挖掘云模式下的大数据价值创造能力。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创立有序的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双向育人共享空间,通过“云模式”的方式推出云课堂、云支教等活动,以此打破时间、空间、人数、领域等多方面限制,激发学生参与行动的动机,推动课程资源、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各类育人资源的整合汇聚,实现育人方式的生态创新。
五、结语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早已成为助农兴农强农的重要中坚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上有着广泛的实践探索,取得丰硕的成绩,但在反馈高校育人上效果不足。“正向赋能、双向育人”高校乡村振兴育人模式可以更好推动高校育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目前,探索乡村振兴双向育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开展的扶贫工作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案例成果较少。因此,本文提出的育人模型和深化路径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与发展。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 曹刚剑,王长久.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乡土实践的内涵意蕴与时代价值[J].高教学刊, 2022,33(8):70-75,84.
[3] 王正绪.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现代化思想:从初期探索到全面确立[J].理论月刊,2021(9):5-15.
[4] 冯刚,徐先艳.现代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21,511(5):85-95.
[5] 沈强,杨震,赵大虎.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路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2(1):125-129.
[6] 叶菁.“四相融通”型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2(8):67-70.
[7] 陈兰芝,仇永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5):64-67,111.
Universities Help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actice in the Practice of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Aductions and Deepening Paths
SHEN QIANG, XU ZHI, LIU JUEYA
Fac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build a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 with thos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dilemma facing in the practice of help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model of positive empowerment, two-way education, clarifying the two-way output of universities and assistance areas for assistance area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goal, explore specific paths for education models based on the top ten education systems.
Universities; Rural Rejuvenation; Education System; Deepening Path
F126
A
1008-472X(2023)02-0153-07
2023-03-07
2021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1BZ016)“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多维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沈强(1982-),男,安徽蚌埠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徐智(1998-),女,山东枣庄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推荐专家:
王增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乡村振兴。
柏昌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