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哥窑“元代窑”真相

2023-07-24

艺术品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哥窑青釉官窑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

恰似标坏相,而能完谧神。

——清·乾隆《咏哥窑葵花碗》

您对“哥窑”的印象是什么呢?

是冰裂纹?金丝铁线?

民国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称赞哥窑瓷器:

“光泽像人脸上的微汗,润泽如酥”。

哥窑器表面的开片纹路自然不做作,与莹润的釉色形成较大,想必烧造哥窑的匠人十分欣赏“物哀之美”。

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 :

“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

然而,哥窑问题依然迷雾重重。哥窑恰如一颗色彩绚丽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们只能远望它耀眼的光环,而无法目睹它真实的风采。

哥窑灰青釉胆式瓶高14.2cm,口径2.2cm足径5.4cm故宫博物院藏

文献中的哥窑

“哥哥洞窑”、“哥哥窑”与“旧哥窑”

有关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元代孔克齐《静斋至正直记》(1363 年):

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今在庆元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

元代?

杭州哥哥洞窑?

是哥窑的昵称吗?

旧窑指的是什么呢?

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曹昭《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哥窑条: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而《新增格古要论》已将“哥窑”改为“哥哥窑”,该书卷七“古窑器论”之“哥哥窑”条载:

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 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右图:哥窑灰青釉八方贯耳壶高14.9cm口径4.6-3.7cm足径4.8-6.4cm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对哥窑地描述就比较仔细了,哥窑分出了新旧,而且新窑显然质量下降了许多。更重要的是,《静斋至正直记》与《格古要论》都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且其烧造年代不晚于元代。

有学者认为,文献所说的“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是一回事儿,而明代晚期文献所说处州龙泉县“哥窑”又是一回事儿。前者的窑址应在杭州,《格古要论》虽将其分为“旧哥窑”和“元末新烧”哥窑,但并未指出“旧哥窑”旧到何时,即究竟是指元代中期、元代初期抑或宋代(不管是哪种哥窑瓷器,从其特征看,均不可能比宋代还早)。

左图:宋,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高7.8cm 口横14.6cm口纵11.8cm 底横11cm底纵8.5cm故宫博物院藏

考古出土的哥窑器

墓葬、窖藏、沉船、窑址

历年来在全国各地出土了一些类哥窑瓷器,由于常伴有典型的元代器物出土,基本上都被定位元代哥窑,但窑址以外的考古遗址出土品中,被认为是哥窑瓷器的数量不多。

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 厘米,口径11.8 厘米,足径9.6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 个圆形支钉痕。

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炉之外底。诗云:

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

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

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文字出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左图:从上至下依次为:1.葵花盏高3.4cm,口径8cm足径3.3cm1977 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2.青灰釉盘高2.3cm,口径15cm口径10.8cm1977 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3.青釉鬲式炉,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

01 安徽安庆市出土元代窖藏哥窑瓷器

1977 年,在安徽安庆市出土的一批青瓷器,很多件都被定为了国家一级文物,其釉色青灰,与这些青瓷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批精美的元青花,产自景德镇窑的制品。

这批青瓷的特征,器型有些接近南宋官窑,底足带支钉,釉质高度失透乳浊,开片明显,紫口铁足现象明显,但是,同时釉色却普遍油灰带黄,不同于宋官窑的粉青和天青色。

02 江苏省溧水县元代窖藏哥窑

1975 年五月凓水县人民银行大楼工地出土一批元代瓷器,其中包括哥窑型黑胎青瓷、景德镇卵白瓷及元代青花瓷。

右图:从上至下依次为:1.哥窑撇口直颈瓶高11.5cm,口径3.7cm江苏省溧水县博物馆藏2.哥窑鸟食罐高3.3cm,口径1.8cm江苏省溧水县博物馆藏3.哥窑三足炉高4.4cm,口径7.7cm江苏省溧水县博物馆藏

03 新安元代沉船出水哥窑器

1976-1984 年在韩国新安外海域发现的一艘中国元代远洋货船,是陶瓷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船里出水了28 吨铜钱,最晚到元代的至大通宝。

还出水了20691 件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元龙泉窑瓷器。其余除7 件高丽青瓷两件日本陶器外,都是中国瓷器。

其中,最珍贵的是几件元代官窑瓷器。除了至大通宝以外,船上还出水了364 件木简,其中一件写有“至治三年”(1323 年),其他还有不少日本人名。学者由此推断出此船应该是1323年从元代泉州港出发前往日本进行贸易的商船。

左上:青釉及米黄釉盘杭州老虎洞窑址出土

中上:南宋 哥窑灰青釉双耳三足鼎式炉

右上:哥窑青釉葵花式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故宫博物院藏

终极武器:科技检测

探索真理的路途是曲折的。后来,各方陶瓷科技学家、考古学家们又陆续进行几次科学检测。

据近年的考古发掘所获,结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化验,认为故宫传世哥窑(残器)和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所出标本,以及北京元大都所出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很接近。

从制作工艺、外观效果和科学检测结果看,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龙泉哥窑瓷器是三种不同的釉面均有开片的青瓷,不可混为一谈。

现今发现真正论及哥窑产地的最早文献当推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

下图:哥窑青釉八方碗高4.2cm,口径7.8cm足径2.8cm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一直以来收藏圈就有“官哥不分”之说,从近年来的科学考证来看,这一说法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同时,主流学术界认为,哥窑传世器从造型、体量、釉色上讲均为一派“宋风”,体现着宋人隽秀、内敛的时代精神,绝非元代马背民族审美所及。

明末和清代,论及哥窑的文献越来越多,但多为抄录诠释前人著作的产物,沿袭《春风堂随笔》和《遵生八笺》之说。上述特征及烧造年代均与文献所述完全相符。至此,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已成定论,其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对哥窑推崇备至,还曾题写过:“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现传世哥窑多为清宫旧藏,大宗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及英国达维德基金会。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共收藏51 件清宫旧藏哥窑,哥窑花盆仅一例,足见其珍罕程度。

猜你喜欢

哥窑青釉官窑
铜官窑陶瓷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知足(竹)常乐
西夏官窑瓷器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此“官窑”非彼官窑
哥窑瓷器揽胜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