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视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教学作为
2023-07-24石修银
石修银
摘 要 生命教育是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部分,语文教学当思考挖掘新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元素,探究生命教育的策略,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语文活动中,真正实现改变生命观点的人文教育,塑造具有语文素养和文明素养的能担当时代重任的生命。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内涵 学科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
一、背 景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这个观点早有共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语文新课标“课程性质”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要求教育当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未来自我成长、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然而,当前中小学生中常见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比如同学之间情感冷漠,以致校园霸凌频发;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不足,以致放弃自己的生命,留给家庭不尽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为此,当前的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何谓生命教育?王东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语文教学依据生动的文本,培育语文能力与思想,具有人文教育的天然优势;因此,依据教材中生命意识的内容与思想,来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特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新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四个内涵
1.生命尊重教育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折射爱心与善良,更为生命带来温暖与希望。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开头就提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罗素提出追求幸福、同情心、善待生命的情感支配生命,体现尊重他人生命在主体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再塑生命的人》更是以鲜活的事例演绎尊重生命的价值,文章写沙利文小姐对“静静而又黑暗”的我的“温柔与同情”,耐心地带“我”识字,让“我”充满了喜悦,期盼新的一天的到来,感觉:“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里表现出善良之人对身处逆境生命的呵护与帮助,表现出这种帮助的意义,也体现尊重生命者的情怀与价值。《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感受底层生命的艰辛与善良,由对保姆阿长的不满转而充满敬意,文章结尾深情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折射出对底层不幸生命的同情,表现出善良质朴的人性之美。对生命的尊重,也表现为对动物、植物生命的尊重。比如郑振铎《猫》,文章写自己冤枉虐待了“第三只猫”的愧疚,“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这是内心对亡失生命的忏悔,折射出强烈的生命平等、善待生命的意识。
2.生命挫折教育
生命挫折教育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培育不惧挫折的承受力。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读懂了痛苦母亲的心,懂得了“母親没说完的话”,暗暗告诫自己“我俩(指和妹妹)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这是残疾“我”承受失去母亲痛苦的坚强。二是培育面对生命挫折的乐观心态。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提醒自身:“不如意事常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生命不能对厄运屈服,要摆脱痛苦的阴霾,振奋精神,迎接新的生活 。文章“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屈命运、昂藏前行的生命状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鼓励人们在遭遇生活的挫折时,要“心儿向着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来临”。贾平凹的散文《一颗小桃树》,作者开头就饱含着对小桃树的满怀深情而种下它:当初“我”偏爱,因为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而漠漠忘却它而愧疚。自己经过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摇曳,抖落满身的雨水,不由心生赞美之情。作者看到小桃树的过去与未来,也似乎看到自己未来应有的不屈命运、乐观生活的生命姿态。
3.生命意义教育
生命意义教育的含义,一是让学生懂得生命是美的,有其特殊意义,值得珍惜。诚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中说:“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指出生命的意义“一切还都是乐观的。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于是“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二是让学生懂得有价值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比如《过零丁洋》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总理,你在哪里》对生命意义的启迪在于:人不只是为自己活着,更应留给世界一个美好的形象,也只有这样广阔的胸襟与格局,生命也才会为世人留下不朽丰碑。
4.生命责任教育
生命的责任,一是家庭的责任。生命不仅属于个人,而且属于家庭社会。诚如毕淑敏《我很重要》所道: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莫怀戚的《散步》写“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于是就想到要带母亲感受南方初春的田野。走着走着,“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作者的“笑”,写出了自己享受亲情温馨的笑,是一个带妈妈散步,尽儿子一份孝心、一份责任的笑。文章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世界不仅是情感的世界,也是自己的家庭责任。我和妻子如同背着整个世界:老人,代表已然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世界的“我”和妻子,则承担着孝敬长辈、爱护晚辈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责任感。
生命责任之二是社会责任:生命是为自己而活,也是为社会而活。我们在社会中得到情感、利益,也当回馈社会。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诠释了生命责任的多重意义。一是生命要承担社会责任。他认为“这里缺少水,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于是就觉得自己有种树、营建生命氛围的责任,我们身处的世界就更美好。二是守护社会责任,生命因之快乐。自己种树、养蜂,坚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带来生命的充实与健康。三是生命因伟大而长青。一个无私的生命,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人们永恒的敬意。
三、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1.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在落实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有其特殊性,当具备两个原则。
第一,学科性原则。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具有语文学科性的特点,也当结合学生的语文认知特点与环境,只有这样,语文课堂的生命教育,才能获得学生的共情,也才能促成学生对生命意义、责任的真正理解,才能培养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与不惧挫折的生命意志。文以载道,道借助文章来表达,作为语文教师,也就要促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领悟,来实现生命教育。有些老师为了落实生命教育,就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课堂失去了语文味,这样的教育也会被学生拒绝。
第二,情境性原则。
孔子《孔子家语·困誓》:“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阅读者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而形成阅读思想的领悟。先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生命教育,老师关注不多,学生较为陌生。如果只是单维度的传授引导,学生难有共鸣。学生只有在真实学习情境中与文本对话,才能理解领悟生命教育的思想,实现对生命教育的认同,继而形成自己对生命价值、责任的认识。
2.教学策略
以《散步》的责任教育为例,基于上述两个原则,审视教学实践,教师可从下面两个维度中实施。
第一,课堂教学维度。
体现学科性的生命教育,其教育逻辑是,首先确定语文要素,然后借助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实人文主题,借此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为此,当从两个层面探究实践。
(1)语言层面
语言是文章构成元素。作者潜隐于文章的情感思想,读者往往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细体味才能领悟。生命教育的领悟更是如此。比如课文《散步》,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太迟了”可以删吗?为什么?很多学生读出“希望春天早日到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这是浅层阅读。教师当引导分析,让学生读懂作者的动机。课文后面说“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体现对冬日里老人不幸去世的痛惜,对母亲熬过冬天的庆幸,为带母亲散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做了情感铺垫。作者对春天姗姗来迟的慨叹 ,折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焦虑。继而可见作者写作动机是对母亲、对老人的生命关怀。再比如这样引导思考:文章结尾道:“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学生体会出行走的谨慎,但更应该读懂谨慎的背后是守护对家人的责任,是对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的珍惜,读懂亲情和对亲情的呵护,继而读懂父母对孩子、长辈肩负的道德责任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样,从语言层面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深层涵义与内蕴情感,在提升语言品味能力的同时,自觉地培育尊重生命、守护责任的思想。
(2)思维层面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筛选、概括、评价等思维,在获得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思想、情感的培育。
比如《散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读懂作者表达的什么情感?支撑这种情感的力量是什么呢?您是如何读出的? 这是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与分析细节,分析情感,继而从情感的表现中,分析背后承载的责任。这样,不仅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开掘,也让学生获得生命责任的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的内涵“思维能力”中指出:“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这里强调独创性、批判性思维品质,也就要求语文教学中也不仅要学会梳理概括的低阶思维,更要发展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因此,阅读教学中,当在培育批判思维的同时,实现对生命教育等的深度理解。学习《散步》,要引导学生质疑。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作者描写的春天是美好的,如果不写在美好的春天,而是萧瑟秋天,表明既是萧瑟的秋天,带母亲散步也是美好的,不也是可以的吗?
这个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审辨思考,提出自己想法,教师可以同意学生的看法,这种悲景衬乐情的笔法,会让文章更具张力。教师可以据此提出守护家庭责任、守护亲情的看法:春日之美,带着亲人享受,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好;平常之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心有充满爱意的桃花源,无处不是温馨的水云间。这样就让学生对守护亲情的生命责任,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第二,学习情境维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基于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而将情境分成两类:“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第一類“生活实践情境”,是指学生在具体生活(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习《散步》,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任务:
小区空巢老人很多,小区召开座谈会。作为晚辈,你刚学过《散步》,你如何运用文章的故事做一个简短发言。要求:先用一句话作观点,然后讲故事,加上自己的评论。
这样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体认,就是分享自己的领悟,继而形成自己的生命意识。
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其一,这是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个人情感情境。方法一,借助具身认知理论,创设以心契心,以情悟情的情境。具身认知认为:人的身体在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行为活动方式而形成。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回味文本,审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社会经历,寻找自己与文本的情感的共鸣点。比如《散步》这样引导:①对于爱的理解,你认为文章哪句话你最有感触?说出你的理由。②文章中所表现的家庭责任,与你先前认识的哪种表现或观点相同?③你能用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证明文章的某个观点吗?方法二,创设对话情境,一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比如:“感谢作者,这篇文章哪些描述或哪句话改变我对生命、对人生的看法?”这样,学生找到文章与自己的共鸣点,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感悟。二是虚拟作者与现实对话:“现在的生命很脆弱,最近爆发了天门山四人相约自杀的事件。如果让作者劝告,他会这样说呢?”这样推测想象,让作者的思想与现实社会形成链接,进而读懂文章的现实意义。
其二,是学科认知情境:学生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比如这样创设情境:《秋天的怀念》《散步》《 荷叶·母亲》三篇课文,班级召开“为什么今天很多人不能感受母爱”为题的讨论,请你做学习思考的分享。要求:第一步,梳理文章母亲的表现,结合自己学过的描写母爱的文章,提炼出母爱的三四个特点,并分别用简单的话概括。第二步,对每个特点结合学过的作品做逻辑自洽的解释,第三步思考为什么他们可以感受母爱?第四步,我们今天该怎样去品读母爱、温暖生命?
这样就是通过梳理、提炼并做合乎逻辑的解释,继而分析原因,提出今天品读母爱的做法,演绎高阶思维的探究阅读,实现真实的深度学习,建构属于自己的思想。
弗洛伊德学派用“认同—净化—领悟”理论来解释叙事类读物(如小说/记叙文等)影响读者的心理机制。认同是共鸣或投射;净化指阅读体验而获得的心灵净化;领悟是读者在认同、净化之后,联系自己的处境与生活,构建自己的思想。因此,生命教育中,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建构自己对生命内涵的认知,实现对生命意识的深度领悟。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工委“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立德树人的重大经验及其启示”研究子课题“新时代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纵深推进研究”(课题编号:JAZD202206)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
与教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