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耕“生命杮园”追寻美好生活

2023-07-24葛刚

中小学德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方劳动师生

葛刚

摘 要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绿色德育”融合课程,依托劳动教育传统在校园开辟大方杮园,师生一起养护杮树、欣赏绘画、品尝收获的杮果,传承传统技艺制作柿饼等,唤醒责任担当,激发审美创新,滋养品格发展,着力挖掘劳动之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共创美好生活。

关 键 词 地方文化;绿色德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7-0030-03

①本文系南通市“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乡村教师专项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初中‘五色德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C2021040)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学校育人而言,绿色校园就是金山银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就是金山银山。学校所在南通市通州区拥有地方名产张沙金盆月大方柿,抗日战争时期遭伪军大肆砍伐以修筑工事,濒于灭绝。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重视当地名产的恢复与发展,专门成立了果树研究学会,邀请专家考察指导,大方柿得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甘美的大方柿走进千家万户,为生活增添了甜蜜滋味,更成了骑岸老百姓的幸福树。

“生活即教育”[1],饱经沧桑重获新生的大方柿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学校依托劳动教育传统,在校园开辟了大方杮园。以“绿色德育”融合课程建构,“挖掘劳动之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2],带领师生用勤劳的汗水浇灌生命幸福之花。由此,让杮园成为了绿色校园的亮丽风景,让骑岸方杮文化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一、养护杮树:开园劳动唤醒责任担当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劳动发展着人的智力,教人逻辑连贯的思维,深入了解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无法直接观察的依从关系。”[3]作为学校办学的绿色根脉,郁郁葱葱的大方杮蕴涵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学校承袭已有的“文正菜园”,将大方杮园命名为“文正杮园”并成立建设项目组,带领师生种杮树,护杮树,感受劳动养护生命成长的历程。建设项目组的校长室、学生处和后勤处等部门齐上阵,从联系正宗树源到安排运输,鼓励有园林设计爱好的师生研讨种植位置,全校齐动员完成了杮园建设的准备工作。师生各抒己见,描绘心中最美的杮园的模样,焕发着勇于开拓的生命活力。

“文正杮园”就这样破土开园,参加种植活动的师生格外用心,聚精会神聆听专家有关大方杮移栽种植技术的讲解。老师身先为范,学生身体力行,分工合作,挖坑、松土、移树、培土、支撑、浇水……辛勤的汗水洋溢着劳动之美。生命杮园需要生命呵护。师生成立杮树护绿小组,在生物老师和大方杮种植专家指导下,利用劳技课、计算机课等时间,借助网络收集杮树种植和后期管理技术,研究杮树四季管护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力所能及的管护任务。学生每天观察杮树的生长情况,作观察笔记并与同学分享。在师生精心呵护下,杮树越长越精神,杮园的绿与桂园的香相映成趣,成为师生感受美好生命成长的地方。

如今,“文正杮园”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杮园培管课程模块。师生走进张沙村实地“淘宝”,网上查找或询问长辈等,广泛了解、学习施肥、剪枝、防病、治蟲等农技,采摘、脱涩、杮饼制作等农艺,不断整理完善资料。劳动课上,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杮园,学习实践种植培管杮树的技术,尝试肥水浇灌、四季剪枝的方法。学生通过切身劳动养护生命,领悟到长势再好的杮树也需要吸收营养,精心培管,有时还要大力剪枝,剪去挡住阳光雨露的冗枝败叶。而每一个人的生命成长亦是如此,一个生命要健康成长,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生理心理习性。由此,学生倍加爱护每一棵杮树,不断养护其茁壮成长。

“文正杮园”已成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赋予一届届学生生命绿色。每一个学生都曾勤耕杮园,学会了树盘管理、剪枝学问、巧施追肥、病虫防治等管护技艺,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成为了养护生命、建设绿色校园的园丁。

二、赏画杮园,多元审美激发个性创新

“儿童画是通向逻辑认识道路上的必要阶梯,更不用说绘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4]“文正”杮园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虬枝吐绿,星星点点;夏天,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天,硕果累累,层层叠叠;冬天,灯笼高挂,红红火火,杮园里每一个呼吸都充满美感。

每年中秋,花好月圆之时,正值品杮赏月之际。杮园里,柿树挺拔的身姿,婆娑的枝干,归根的绿叶,晶莹的橙黄,剔透的火红,无不寄寓着师生勤耕杮园追寻美好生活的向往。师生在挂满国旗的柿园留影,一面面红旗在杮园里迎风招展,一张张笑脸与一片片碧绿的杮叶一起绽放,师生辛勤劳作的成果——挂果的杮树更成为打卡地。每天大课间,许多男生面朝美丽的杮园,拉出了一个又一个引体向上记录。他们在健体运动中闲谈自己管护杮园的劳动故事,比一比手上的茧子,臂上的肌肉,与杮树一起健康成长。有树,有人,处处充满生命健康之美,杮园与人都成为美丽的风景,走上了学校绘画社团的画布。学校艺术组和课题组联合开发了摄影、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等课程,引领学生绘就美丽的杮园画卷。

摄影课带领学生学会发现美,定格美,记录在杮园中天天发生的最美的劳作瞬间,记录生命健康成长的最美记忆,也为后面学习绘画积累生动的素材。绘画社团学生五人一组,每天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手机或照相机完成一幅摄影作品,供班上的老师和同学欣赏、点评。点赞次数最多的作品将作为精品作品收藏,优先在《文正》校报、学校公众号上发表,并为作者颁发证书、奖品或奖金等,鼓励学生不断发现美、创造美。

素描静物课利用社团活动时间,由美术老师带领学生从杮树的干、枝、叶和果开始,仔细观察杮树形态、分析各个部分的生命状态特点,体会杮树的不屈精神。老师先范画,学生试画,一起交流绘画心得,再练习提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美术素养状况,美术老师带领学生成立了速写和色彩小组。速写小组与摄影小组一起展开创作,以优秀的摄影作品为速写对象,学习构图与笔法;之后,在老师带领下走进杮园,现场写生速写。师生边画边交流,共同欣赏杮园最美的风景。在此基础上,师生进阶走进综合性色彩课程,用最美的色彩画出杮园四季的蓬勃生命。

为了让学生打开艺术审美视野,学校邀请通州民进“送教下乡”走进校园,十多位通州书画名家为“文正”杮园书园名、画园景。“杮杮如意”“心想杮成”等书画作品充满意趣,让学生心生向往,努力创作,苦学速写笔法,乐学调色用色方法,不断喜上眉头,多幅优秀作品挂上墙头,走进学校公众号、校报。“研究体育、智育、情感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时,应看到它们的统一性和相互依赖性。”[5]赏杮园,绘杮园,融体育、绘画、书法等于一体,引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并用开发潜能,促进全面个性发展。

三、品赞杮果,技艺传承滋养品格发展

骑岸大方杮树美,味道更美。杮果硕大而饱满,橙黄无核,有“柿子王后”的美誉。其皮薄肉厚,甜美醇香,果汁盈溢。果肉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清热解毒。柿蒂可治呃逆,柿霜可治喉痛、口疮等。清同治通州举人陈昌鼐曾赋诗咏叹:“骑岸‘金盆月,江淮众口夸。方平戴翡翠,通体浆朱砂。滋燥润肠胃,甘醇溅齿牙。中秋有此物,何必觅其它?”诗中对方柿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骑岸“金盆月”之美名也随之远扬。

丰收的喜悦不只是品尝鲜杮子的美味,还可以制作成杮饼,成为另一种美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由此,骑岸大方杮饼制作工艺传承构成了杮饼制作劳动课程。劳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骑岸大方杮饼制作的传统技艺,学以致用,现场操练,自己动手,收获成功的喜悦。八九分熟摘果,为方便挂果还要留有柄枝;用特制的刀具去皮,用细绳拴住杮柄挂果,自然串成一串,挂在杮园里。一个月左右,柿子风干变软再揉压成饼状;待到秋天霜下形成柿霜,就可以收获起霜的杮子,在竹筐里一层柿饼一层柿皮地装好,并用麻袋或棉纱布遮盖,再盖上保鲜膜盖,放在通风阴凉处储藏一月。历经两月有余,学生品尝到美味可口的杮饼,对劳动人民的传统技艺和耐心劳作的品质赞叹不已。

无论是品鲜果还是品杮饼都大有学问。学生对大方杮的营养价值非常好奇,为验证专家的研究结果,学校聘请生物、化学老师和校外营养学专家为指导老师,成立了杮子营养学研究小组,利用生物、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趣味实验。从研究鲜杮和杮饼的糖分入手,逐步深入研究杮子的營养价值,在品尝骑岸方杮色香味的同时充满求真的科学美。

杮果的甜香滋味令人垂涎欲滴,其丰沛的诗意美也让人回味无穷。前人之述有之,今人更是乐在其中。中华杮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是属于过去的,也是属于现有的,还是属于未来的”。[6]为此,学校汀兰文学社走进杮园采风,用形象生动的文字描绘、赞美绿色杮园的美好。爱好文学的师生纷纷加入文学社,课题组的文学爱好者多次借用班会课、作文课与大家分享文学创作的经验,分享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奋力奔跑的感人故事。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对偶句到楹联句;从绝句到律诗,从记叙文到散文,“一杮一叶,花好月圆。杮杮如意,杮在人为”,师生用香香甜甜的文字表现着杮园的诗意美。

“把知识、生活、生命高度融合,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理想教育的最高境界。”[7]“绿色德育”融合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循序渐进,从种杮树、护杮树开始,到赏杮树、画杮树、做杮饼、写杮文等,逐渐融入多学科教学,更融入了师生的生命成长。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劳动创新与技艺传承中,强身健体,审美创作,愉悦身心,滋养品格,品味、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陶行知教育箴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58-1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4][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2019重印):95-96,120-121,247-248.

[6]成尚荣.最高目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6-50.

[7]李建平.中国教育寻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94-308.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大方劳动师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21,可爱一点不好吗?
OFFICE LADY之精美大方型美妆必备单品
热爱劳动
爸爸不大方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