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3-07-24邸玉娜

高教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民办高职院校育人模式

邸玉娜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饱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需要明确思政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着重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策略,带领学生积极研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注重打造“学生干部、思政教师、校园文化、特色社团及课堂教学”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及学生自身的作用,积极培育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教学改革;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181-04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deological work is under attention, and in this context,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or talent training, focus on exploring reform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lead students to actively study and learn Marxism, and cultivate and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chools should focus on creating a five-in-one educational model of "student cad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ampus culture, characteristic societi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actively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nee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Keyword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five-in-o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 mode

民辦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基于“五位一体”所提出的要求,对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统筹这些多维因素,打造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能够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时时处处,让思政理念影响事事人人,“五位一体”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架构的落实,更是一场民办高职院校全面推动思政教育引导的创新改革实践,不仅满足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更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正确思政意识与良好思政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一  “五位一体”思政课程概述

(一)  领导思政制度化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就要从领导层面形成高度的制度化统一,这有利于凝心聚力在统一的引导与设计下更好地满足思政课程建设需求。学校应当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从党政双管齐下的角度认真落实思政课程教育建设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领导老师应当担负起牵头责任,发挥学院专业作用,不断狠抓领导思政建设的落实,并且为了保障相关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指导与强有力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在领导制度当中要对高职院校领导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关领导老师的工作进行明确要求,对具体的思政课程教育安排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置,为更好地保障领导干部参与到思政课程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除了领导干部参与课程常态化机制,制度化建设还体现在思政活动组织、思政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从而为高职院校的领导思政制度化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二)  课内思政专题化

思政课程内容极其丰富,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沃的土壤。但在实际的思政课程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与逻辑性的思政教育活动也会导致课内思政工作开展质量受到限制,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就要积极推动课内思政的专题化建设。根据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所常用的思想政治专题依据将课内思政内容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与融合,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六要”与“八个相统一”,就是思政课堂建设与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依据,能够为课内思政专题化建设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引导。负责思政课程教育的领导干部可以集中精力针对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据此落实专题主持人责任制度,在主持人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下对该专题的思政课程内容与教育形式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课内思政专题化的不断深入开展过程中将不断拓展课程专题涵盖范围,形成更加系统完善的专题化思政课程教育建设。

(三)  实践思政规范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教育阶段的开展从理论教育出发,但应当落实到实践过程当中作为课堂思政内容与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就要推动实践思政的规范化建设,以理论、专业、实践等元素为主体。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当秉持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积极拓展课内实践、校内外实践的内容与形式。课内实践活动包括课程论文撰写、课题演讲、课程内容辩论、情境模拟实验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校内实践活动包括课题征文比赛、课程知识竞赛、主题志愿者活动、校园报刊出版和课件资源比拼等形式;校外实践活动包括红色主题游览、服务社会实践、校外思政宣传等。为了更好地保障实践思政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就要从规范化角度出发,对实践思政进行更为全面的指导与规制,更好地将思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四)  线上思政可视化

线上思政的可视化特点是超越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重点优势,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可视化线上思政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可持续思政教育资源,可视化的线上思政不仅包括线上课程的开展,除了动态的视频课程录播与直播形式,众多优秀思政教育资源也能够在线上进行优化整合,比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等,这些线上的可视化资源能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线上思政可视化趋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所受到的时空范围限制,符合当前时代及未来发展前景之下的思政教育拓展需求,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要确保线上思政的开展得到有力保障,应当积极依托当前所盛行的短视频形式为主体,打造更加符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趋势的特色思政线上模式。

(五)  课外思政多样化

除了课堂与校内思政教育,课外思政的延伸与拓展是保障思政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大力推进当前高职院校课外思政的多样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变思政教育在学生眼中的固定观念。将课外书中的多样化建设与围绕学生本质需求、关照学生学习诉求相结合,将课外书中多样化拓展用于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更为丰富多元的教育元素。课外思政内容应当引入当前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开拓视野打开格局。在思政教育形式上也应当促进多样化探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课外主动研究等形式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课外思政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此外,课外思政当发挥其多样化的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不流于形式,以实效性的思政教育作用更好地反馈于学生,比如丰富学生群体精神世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课外思政多样化建设应当聚焦于课外思政内容、教育形式、实际应用等多角度,更好地惠及学生并达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目的。

二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现状

(一)  缺乏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以往课程开展过程中,容易对思政课的开展意义有所忽视,因此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专业课程,忽略了思政课对学生总体素质培训的价值,中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大量的投入,教师团队也没有投入充分的精力和时间,难以让学生在课程中体会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教師还没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思政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难以向学生拓展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因此也会消减学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

(二)  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存在局限

伴随着文化思潮的碰撞,学生作为网络土著,更容易解除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现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思想也更为活跃和跳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局限,培训机会较少等,由此,必须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保持坚定的政治追求,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引导,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

三  民办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  整合教材内容,构建完善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制作了符合高职院校本质需求的校本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本校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但我国的教育系统在思政课程教育环节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高度统一,这些统一的教材内容是我国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与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而在统一的教材教育之下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学体系进行多样化探索,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可以从教材体系的整合优化角度出发,将教材与教学活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教育是思政课程开展的中心,统编教材是支撑思政课程展开的重要资源,但存在教材内容本专科一样、缺乏生动等现象,高职院校在开展此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统编教材本身,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采取专题化整合的形式,根据不同主题将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总结,从而更好地捋清教材内容体系,构建更加通畅更加合理的教材内容结构。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的绪论及六个章节可以计为七个单元,按照其主题可以划分为五个专题:一是大学是人生新阶段;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人生定位;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爱国;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是道德;五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保障是法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让思政教育以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生根发芽。

(二)  改革教学方式,实行特色教学模式

在许多师生的固有印象当中思政教育是“高大上”的存在,不够接地气的教学方式也使得思政教育束之高阁,难以真正在教育过程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实践当中可以发现稳定、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因此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之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与优化,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与教学特色实行特色教学模式,更好地展现思政教育的作用[1]。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调节好师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建立生动活泼的互动关系,让教师与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当中能够积极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让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次,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应当结合具体实例与时事政治,繁文缛节的文字内容难以调动学生阅读与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当前时代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与之匹配的实际例子作为补充,能够以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展现让学生了解知识,并拓展思政意识。再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的职业技术领域往往存在着一些著名的大国工匠,这也是近些年来我们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教师根据学生专业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改革有利于让学生对思政知识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学习中,并且还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打造专业队伍,提升教师总体素质

在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当中负责该课程的老师往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与领导,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素养,在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在公共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思政教育学科地位而导致思政教育开展连贯性不足,一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他专业学生的思政知识基础,从而造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提高重视,打造专业化队伍,促进思政课程讲师整体素质的提升。首先,要提高思政课程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要综合考虑教师学历、专业、教龄等元素,并对教师的实际授课进行考察,考察合格者方可进入思政课程教师专业队伍;其次,要保障专业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学校应当在教师参与授课前进行系统的培训,组织思政教师外出学习,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到学校为教师们进行授课,保障教师队伍知识体系与思想意识层面的先进性;再次,民办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组建思政教师工作组,通过统一领导与指挥强化思政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工作组内部还应当定期进行总结讨论学习,针对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针对教学方面的优秀方法进行发扬提升,进而更好地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专业队伍的业务能力,并且也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  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学生个体特征

在开展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包括学生自身的特征、性格特点、课堂互动频率、综合素质、实际需求和困难与不足等,这也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强调的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学生个体特征。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主体地位是优化教学质量与满足教学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坚持生本原则,重视学生的各项需求与对学习的第一感受,从而能够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提升,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首先,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生源质量上与普通高校有着一定差距,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与吸引,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学习当中,老师也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过程的接受情况,以便于采取更为适宜的教学切入点。其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专业的特点对思政教育学习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将思政元素与学生专业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塑造个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精神,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再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精神力量活跃的青春时期,思政教育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精神需求,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群体概况,针对特殊的学生也要尽力把握学生的个体特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帮助,在生活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鼓励,让思政教育发挥其最实际的作用。

(五)  优化考核方式,创新学生评价模式

首先,从以往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平常表现的考核,一般都会以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提交和社会实践情况四大标准为主要考核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和审查,督促学生保持勤奋、积极的学习态度,严格落实出勤制度要求。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教学节奏,按时学习和完成各部分的任务。教师也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要参与课堂互动,不能在课堂中玩手机、打瞌睡,与同伴进行课堂讨论,做好课堂笔记。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督促学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够严于律己,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其次,需要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学习任务,可以借助线上+線下双管齐下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了解和浏览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历史文化等信息,培养良好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习惯。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主题,几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汇报PPT的作业,不断培养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服务于社会、大众,从中加强自己知识与实际联系的能力。能够将理论教学拓展至课堂外,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最后,教师要尤其注重合理确定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加强对学生过程性的考核和评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

四  改革特色与创新

(一)  突破四真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实际学情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了解学生的媒介素养、综合素质、兴趣与爱好等,能够评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和践行的障碍,理论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晦涩,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在实行方面,教师团队自身的综合素养也会影响课程开展的情况[3]。对此,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导学环节的渗透,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专题的探究任务,带领和促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感悟。在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  融合思专

为了更好地体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注重推动思政教师进入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任课教师对思政课程育人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与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以课堂为主体,开展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旨在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机制,保持统一的育人目标和理念,能够提高学生对综合素质培训的重视。在专业课程中有意渗透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结合及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从辩证、探究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加强对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现阶段学生个体意识较为强烈、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的特征,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和优化教学手段及方式,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借助实践基地、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多领域中解决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12-12(8).

[2] 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28-132.

[3] 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105-114.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民办高职院校育人模式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