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思考
2023-07-23胡洁林坤海
胡洁 林坤海
摘要:为使自身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能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应用技术型大学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工作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培养出具备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新人。文章阐述高校实施创新創业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并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方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工作;立德树人;“双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9-0141-04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应用”和“技术”两方面。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借此东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合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将会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大学生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一、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1.必要性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想让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现阶段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应用技术型大学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在当前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更好立足。
2.方法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并以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创业知识体系,从而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制订明确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更加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保证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有益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知识。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1.内容互补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坚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决心。具体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进行自主创业时能够勇敢面对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未来进行自主创业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其不仅需要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承担失败风险的准备,以及重新开始的勇气。如果大学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念,不能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方向,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要想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在创新创业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并有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有效的引领,以提升其抗挫折能力,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从而有效实现自我突破,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目标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较好的思想和行为素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促使大学生逐渐成为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最终成为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在一致目标的作用下,两者融合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一方面,两者融合发展具有相关政策支持。在2010年,教育部就已经发布了“支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两者融合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微观上来讲,将创新创业教育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从宏观上来讲,将创新创业教育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能够为国家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形式互通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形式上是相通的,两者都需要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教学[1]。具体来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师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适宜的,那样不但会显得枯燥,还可能会造成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采用理实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还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要求,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
1.思政课程中蕴含的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时代脱节
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教材展开,如果教材没有及时更新,那么其中涉及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就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时效性,与时代脱节,因此难以发挥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作用[2]。例如,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介绍创业营销方式时,还在重点讲述博客营销,这与当今市场上普遍采用的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营销相脱节,学生难以在思想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因此难以达到相应教学效果。
2.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较为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却还在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既不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没有有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到一起,这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理解仅停留在较浅层面,因此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不好[3]。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仅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认为学生只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其不但没有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也很少向学生普及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这使得学生接触创新创业知识的机会较少,因此创新创业能力不高。
3.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高校思政课教师扮演的是使大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引导者角色,因此其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4]。要想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就要充满创造力,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就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有效打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固有观念。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师实施的教学缺乏创造力,教学内容平淡无奇,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内容的接受情况,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形成。
4.融入形式过于单一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5]。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在充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开展融入教学,以使得两种教育形式结合得更紧密,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只是单一地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时,融入形式过于单一,只是呆板地将二者放在了一起,并没有真正实现两者融合。还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是在讲解思政教育内容时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时可能面临的问题。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为学生以后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方法策略
1.实施课程改革,突出“双创”教育特色
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应用是应用技术型大学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内容以及办学宗旨,并在教育实践中有效落实。教师要想让“双创”教育内容有效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中,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有效改革,以使其能够有效突出“双创”教育特色。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包括多方面内容,如“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教师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时,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使大学生可以端正态度并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为大学生播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音频、视频或者是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下的就业与创业形势,使大学生树立起危机意识,从而让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我,以便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只有大学生具备了创新创业意识,才能真正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中[6]。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为他们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促使他们可以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习动力。具体来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的新形势,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开展校外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包括报告的独特设计、学校教师的专业辅导、大学生自身的见解和存在的知识盲区等内容,以此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促使学生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在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有重点、有目标地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更完善,更具参考价值,从而为学生未来进行创新创业打下牢固基础。
3.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
教师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精神与思政教育理论,而不与学生展开相应沟通,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互动,以此增强课堂的活跃度,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将烦琐的知识以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效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沉浸在课堂教学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内容,从而对相关知识内容产生加深理解,并能更好地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集中为学生展示创新创业活动案例。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获得丰富的经验,综合素质也会得到相应提高。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将案例中的优缺点作为桥梁,鼓励学生在自主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可以使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融入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学习效果更好。
4.以“个性”辅助“个性”,增强“双创”教育效果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通常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开学之初拟定一份未来规划书,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份规划书,以便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路径。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举办创新创业演讲比赛,以此让学生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又能与同伴一起探讨未来的职业方向,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5.立足思政内容,多角度融入“双创”教育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思政课程内容,从多个角度合理融入创新创业内容,以便更好地落实“双创”教育。从微观角度来说,首先,教师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使其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始终,从而有效凸显思政教育的价值,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对思政教育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并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合理开展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充分体验思政内容。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时,教师要将德育考评有效融入进去,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学习成果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从宏观角度来说,教师必须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能够促进教育体系的改革升级,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因此自己必须对思政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合理将“双创”教育融入其中,以保证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6.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创新创业支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校大学生资金和时间都十分有限,还缺乏展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因此很难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充分展现出来,也很难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進行针对性处理。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已为学生搭建了一些实践平台,如创新创业教育社团等,但平台不够大、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性人员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施展能力的范围较为有限,学生参加后收获也不明显,实践平台难以真正发挥出其应有效用,还可能打击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对此,学校应积极进行整改,努力搭建出坚固的实践平台,并将以往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融入进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支持。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投身于实践训练,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感悟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理想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开展,既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学时,教师不能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思政知识和创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加深学生的创业认识,让学生对社会中的就业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并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其逐渐成长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以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4):3-4+7.
[2]王慧卉.线上空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探索———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视角[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31(2):3.
[3]孟凡婷.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06):91-93.
[4]邵霞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69-70.
[5]陈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20):79-81.
[6]蒋竹林.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探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2):63-65+69.
Reflections on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Hu Jie, Lin Kunhai
(Xiamen Institut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2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stand out in job competitio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must fully integ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new talents with goo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