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嘉杂剧历史分期问题之考辨
2023-07-23王乒乒
王乒乒
内容提要: 文章从前人有关永嘉杂剧历史分期的研究成果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著作、温州地方志等49种相关历史文献的收集、梳理、研读,将这些问题与原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尝试进行解答,尽可能客观地厘清永嘉杂剧从北宋至元末明初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分期状况。
永嘉杂剧①,是12世纪初兴起于今浙江温州的民间小戏。因当时温州称为永嘉,故谓之永嘉杂剧。目前学术界对永嘉杂剧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对永嘉杂剧的产生时间、名称由来、历史分期等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且存有较大争议。特别是关于永嘉杂剧历史分期的研究,笔者在研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尚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戏曲著作、温州地方志、诗词等现有49种史料文献的阅读、整理,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考辨,以便能够清晰地展现永嘉杂剧从北宋至元末明初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分期状况。
一、永嘉杂剧历史分期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学术界对永嘉杂剧从北宋至元末明初的分期问题研究成果看,基本可归为两大类。
第一类,将永嘉杂剧的发展明确分为四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指代的名称,只是各阶段的名称、时间都略有差异,有两种。一种是将永嘉杂剧分为:1.温州杂剧,起始为南渡之际;2.戏文,起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3.永嘉戏曲,起始于南宋咸淳(1265—1271)间;4.南戏诸腔,起始于元末等四阶段。另一种则是分为:1.渊源。(1)“鹘伶声嗽”,起始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2)“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约在北宋南渡之际(1127年),2.形成。“戏文”或“戏曲”,起始时间为宋光宗朝(1190—1194);3.流播。“永嘉戏曲”或“永嘉戏文”,表示其向外流播,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4 年前后)在福建莆田、泉州、漳州流传称“永嘉戏曲”,南宋度宗咸淳间(1265—1274)主要在浙江杭州、江西南丰、江苏吴中流播,称“永嘉戏文”;4.三化。南宋灭亡——元朝灭亡(1279—1368年),北曲化;元末——明武宗正德间(1368—1521),文士化;明世宗嘉靖、穆宗隆庆年间(1522—1566),昆曲化,即“传奇”。
第二类,以朝代更迭为依据,划分为“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两大阶段。现笔者将这些观点的内容汇总、整理,列成图示(见图1)如下,以便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图1 关于永嘉杂剧分期之观点三至观点九
从图1可知,学者们将永嘉杂剧划分为“南戏”和“传奇”两大阶段,又将“南戏”的发展分成三个小阶段,但是每个人在三个时间段的划分上有所差异。目前学术界比较明确的这两大类观点都是将永嘉杂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只是后者用“南戏”一词囊括了前面的三个阶段,并没有像第一类观点一样,予以区分。
综上所述,永嘉杂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关于其历史分期问题,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尚存争议:其一,“南戏”和永嘉杂剧之间的关系;其二,永嘉杂剧原始阶段产生时间及名称;其三,永嘉杂剧发展过程中不同名称之间的关系;其四,永嘉杂剧发展的相邻两阶段的时间划分。笔者以为,永嘉杂剧的历史分期问题,只有在解决了上述争议之后才能迎刃而解。因此,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以下几个问题,并试图通过查阅、比对、研究相关史料文献,对它们进行一一探究和考辨。
二、“南戏”即永嘉杂剧?
从上文可知,较多学者都是用“南戏”一词囊括永嘉杂剧的前三个发展阶段,普遍将其作为剧种的概念。部分学者在文章中阐述了以“南戏”指代永嘉杂剧的原因,即永嘉杂剧在宋元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名称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不论以哪个阶段的名称作为其统称都不太适合,遂以“南戏”统称之。尽管也有学者指出,他们所说的“南戏”并不是单指永嘉杂剧,但据其文章内容来看,实则还是指称永嘉杂剧。那么,“南戏”一词究竟是否具有剧种的概念?假设是,那么学者如此统称永嘉杂剧的前三个历史时期似亦无不妥;假设否,则说明有些学者的观点有不当之处,而更为关键的是,这对于文中就有关永嘉杂剧不同阶段名称的考释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笔者将从“南戏”的概念出发对此加以阐述。纵观前人对“南戏”概念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1)“南戏”是永嘉杂剧之专称;(2)“南戏”是由“温州杂剧”在南方各地繁衍出的戏曲艺术的统称;(3)“南戏”泛指宋元时期所有运用南曲演唱之戏曲;(4)“南戏”是南方戏曲的总称。此外,学界对于“南戏”一词在某些方面已达成共识,即“南戏”之名是为了与当时的北杂剧(元杂剧)相区别。然而对其概念的阐述,虽然有其合理成分,如“用南曲演唱之戏”,“流行于南方的戏曲总称”等,但还是有些片面之处。笔者在此想通过对“南戏”是不是“南曲戏文”“南戏文”之简称和“南戏是否可作为剧种的名称”等问题的探讨,尝试对“南戏”的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
1.“南戏”是“南曲戏文”“南戏文”之简称吗?
钱南扬在《戏文概论》中对“南戏”一词解释为:“南戏文、南曲戏文、南戏,这三个名称,虽繁简不同,而涵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要别于北曲杂剧而言,所以在上面加了个‘南’字,或‘南曲’二字,称它为‘南戏文’或‘南曲戏文’;又有省去了一个‘文’字,简称为‘南戏’。”②笔者以为,这一解释更像是“文字游戏”,而几乎所有赞同此观点的学者,或不说明缘由,或仅称此说来源于《录鬼簿》。但是笔者在查阅《录鬼簿》时,并未找到相关的文字。现将涉及这两个词的原文摘录如下:
德祥,杭州人,以医为业,号复斋。凡古文俱概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戏文等。③
德祥,杭州人,以医为业,号复斋。凡古文俱概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戏文等。④
从原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录鬼簿》并未说“南戏”是“南曲戏文”或“南戏文”的简称,而学者们仅凭《录鬼簿》中这两个涉及相关文字的条目便推断出“南戏文”即是“南曲戏文”之简称,故“南戏”亦是“南曲戏文”或“南戏文”之省称,实在有些牵强。笔者认为,这只能算是同一文献的两个不同版本间所存在的差异,并不足以作为该结论的依据。况且天一阁本是明初戏曲家贾仲明增补的,并非作者原著,其说服力就更弱了。因此,笔者以为“南戏”并不是“南曲戏文”和“南戏文”之简称。再联系《顾曲杂言》和《曲藻·序》中,分别有将《拜月》《琵琶记》称为“南曲”而和北曲相对的论述,可以推知,钟嗣成所称“南曲戏文”应该更多的是就其所用音乐而言的。
北曲尚矣,南曲如《拜月》,可见一斑。⑤
东南之士未尽顾曲之周邻,逢掖之间,又稀辨挝之王应。稍稍复变新体,号为“南曲”。高拭⑥则成,遂掩前后。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⑦
由是,笔者以为“南曲戏文”可理解为“用南曲演唱的戏文”,称“南曲戏文”者仅是就其所用之音乐形式与风格而言。
2.“南戏”可作为剧种的名称吗?
解答这个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对永嘉杂剧是否可分为“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两个阶段,作出一个客观的判断。
《曲论》云:“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近代人杂剧以王实甫之《西厢记》,戏文以高则诚之《琵琶记》为绝唱,大不然。”⑧从上,我们可以得到一点信息,即“南戏”并不是指一个剧种的名称,而是一个具有地域概念的词。
在《曲品》卷下中有援引孙司马公的一段话:“‘凡南剧,第一要事佳,第二要关目好,第三要搬出来好,第四要按宫调、协音律,第五要使人易晓,第六要词采,第七要善敷衍——淡处做得浓,闲处做得热闹,第八要各角色派得匀妥,第九要脱套,第十要合世情、开风化。持此十要以衡传奇,靡不当矣。’……元杂剧门类甚多,南戏止此矣。”⑨因此,笔者以为在这里“南戏”一词并非作为一个剧种的概念存在,去指称永嘉杂剧,或后来发展之传奇的,而是一个具有区域性的、广义上的称谓,来泛指南方戏曲的。假设“南戏”即指当时的传奇,《曲品》大可不必称“南戏止此”,而可直接说“传奇止此”。此外,有学者认为“南剧”即指“南戏”这一剧种,孙崇涛在其《南戏论丛》一书中,提到“南剧”一词,他认为,在当时明人的心目中,南剧的性质,就是等同于南曲戏文的。假设这个观点成立,《曲品》亦可以直接称“南剧止此”,不必随后即换一词。
再看南剧的特点,其中有“要按宫调、协音律”“要词采”,等等,而所谓的“南戏”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如《南词叙录》云:“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⑩《曲律》亦云:“南曲无问宫调,只按之一拍足矣,故作者多孟浪其调,至混淆错乱,不可救药。不知南曲未尝不可被管弦,实与北曲一律,而奈何离之? 夫作法之始,定自瑟窘,离之尽自《琵琶》、《拜月》始。”⑪因学界基本赞同“南戏”是用南曲来演唱的,因此,引文中所谓南曲“无问宫调”,也即指“南戏”是不受宫调限制的。
此外,在词采上,因在《琵琶记》之前,永嘉杂剧大都为民间艺人所作,主要在农村演出,面对的观众群也多为平民百姓,其词自然较为浅显直白。
故《南词叙录》有云:“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蝟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直到“永嘉高经历明,避乱四明之极社,惜伯喈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⑫。如此可见,“南戏”始自有文人参与创作的《琵琶记》才开始用清丽之词的。然《曲品》中并不是将《琵琶记》称为“南戏”,而是称之为旧传奇。
就上述南剧在音律、词采方面的特点来看,“南剧”显然并非指“南戏”这一剧种;它与“传奇”都是南方的戏曲,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曲品》中尚有“不作传奇,而作南剧者”⑬亦证明了这一点。钟嗣成称“南戏”的原因应是想表达元杂剧勃兴后,包括“南剧”“传奇”在内的南方戏曲就逐渐衰亡了,因而概非“南剧”或“传奇”单独一个名称可代矣。
此外,如徐渭的《南词叙录》、祝允明的《猥谈》等都提及“南戏”一词。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⑭
南戏出于宣和以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⑮
笔者以为,上述两处的“南戏”,均只是一个具有地域性概念的词,旨在说明南方戏曲的源头在永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南戏”并不是一个剧种的名称,它是一个具有地域性特征、体裁特性,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的概念。“南戏”是指流行于南方,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的总称,该称谓的产生旨在区别于当时用北曲演唱的元杂剧。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前辈学者们将“南戏”看作永嘉杂剧的别称,把永嘉杂剧的前三个时期统称为“南戏”,是不恰当的。
三、“鹘伶声嗽”即永嘉杂剧的雏形?
目前,学界对永嘉杂剧的最初形成时间和这一阶段的名称还是有争议的。就时间上看,有北宋仁宗至神宗元丰间(1078—1085)、北宋宣和(1125 年)、有南 渡之际(1127—1129)、有宋光宗朝(1190—1194)等多种说法;就名称上看,或称“鹘伶声嗽”、或称“永嘉杂剧”,或说“鹘伶声嗽”不可作为永嘉杂剧的别称,或直接从“永嘉杂剧”⑯开始分期等,可谓众说纷纭。若要从中理出头绪,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问题:
1.“永嘉杂剧”之前是否存在一个雏形阶段?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永嘉杂剧的源起着手进行探讨。目前学界关于永嘉杂剧的起源时间有以下12种说法:
(1)北宋时期;(2)北宋徽宗宣和之前,崇宁左右(1102 年);(3)北宋宣和;(4)北宋宣和—宋光宗朝;(5)宣和之后—南渡之际;(6)北宋末年—南渡之际;(7)北宋末年—南宋初年;(8)南渡之际或之后;(9)1174年—1189年(南宋淳熙年间);(10)南宋中叶以前;(11)南宋初年—宋光宗朝;(12)1190年—1194年。
上述12种时间,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时间段:即北宋宣和之前,崇宁左右;北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际⑰;南渡之际;南宋初年—宋光宗朝;1190 年—1194 年。其中,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赞同“北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际”的说法。现笔者将原文资料中有关于永嘉杂剧起源时间的说法列举如下:
南戏出于宣和以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⑱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⑲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后渐转为余姚、海盐、弋阳、昆山诸腔矣。⑳
如前所述,温州在当时亦称永嘉,故《猥谈》和《名义考》中所称之温州杂剧即指永嘉杂剧。上述三条原文资料,虽出处、作者相异,但是都提供了一个相同的信息,即永嘉地区的杂剧产生于宣和间或宣和之后,在南渡之际时发展为“永嘉杂剧”,它再也不是最初的“村坊小曲……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㉑,而是已经具备了某些杂剧特质的戏曲形式㉒。可见在宣和—南渡之际这一时间段中,这一南方剧种已从雏形逐渐发展为“永嘉杂剧”。然而,比较有争议的是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南戏始于宋光宗朝”一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说法与之后的“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一说自相矛盾,还是“宋光宗朝一说”较为可信。但笔者以为,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徐渭的“宋光宗朝”一说应是指“永嘉杂剧”的成熟时期,是永嘉杂剧开始广泛传播,作为一种正式的戏曲艺术形式活跃于舞台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无意探讨永嘉杂剧具体的起源时间,旨在求索“永嘉杂剧”之前,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原始的阶段,着重于时间段。因此不管原文中,是曰“永嘉杂剧出于宣和之后”,或曰“宣和间已滥觞”,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永嘉杂剧”之前,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个原始阶段。如此一来,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这一时期是否有一个阶段性的称谓,“鹘伶声嗽”是否可作为这一时期的名称?
2.“鹘伶声嗽”一词是否即指永嘉杂剧的雏形阶段?
“鹘伶声嗽”一词最早见于徐渭的《南词叙录》一书:“……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㉓以此为据,学者展开了一场“鹘伶声嗽”是否可作为永嘉杂剧之专称的讨论。观点一认为,“鹘伶声嗽”不可作为永嘉杂剧之专称;观点二认为,“鹘伶声嗽”可以作为永嘉杂剧之专称。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鹘伶声嗽”和“永嘉杂剧”都是永嘉以外的观众对永嘉地区杂剧的称呼,另一方面又认为它不可作为永嘉杂剧的正式称呼。
笔者较为支持第二种观点,即“鹘伶声嗽”可作为永嘉杂剧之专称。徐渭的《南词叙录》中明确指出,永嘉杂剧又称“鹘伶声嗽”。笔者以为,一种称呼的出现,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又如《猥谈》云:“……所谓‘鹘伶声嗽’,今所谓‘市语’也。”㉔可见,“鹘伶声嗽”是市井口语,是永嘉当地人对永嘉杂剧之称呼。但钱南杨据此认为“‘鹘伶声嗽’一词,并非‘戏文’专称。可见市语也可以称鹘伶声嗽,盖谓伶俐声腔”。㉕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就像古人称木偶戏为“傀儡戏”,但是温州民间自有“傀儡戏”之日起,就将其唤作“木头戏”。实质上这一称呼更加凸显了温州本地“傀儡戏”的性质,即用木头人来演戏。因此,笔者以为“鹘伶声嗽”亦有此效用。无论它是指称“伶俐声腔”,抑或是以这一市井口语来描摹“南戏”初起时的特质和表演,都说明了“鹘伶声嗽”一词恰好体现了永嘉杂剧最初的表演特征。此外,因当时永嘉杂剧尚处于萌芽阶段,“士夫罕有留意者”㉖,几乎都是民间艺人对其进行创作,也都在平民百姓中流传。故笔者大胆揣测,称“鹘伶声嗽”者,一方面,是由于民间艺人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想到更确切的称呼;更重要的是,在宣和—南渡之际,永嘉杂剧尚在永嘉当地流行,还未流传至外地,且欣赏人群大都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因而势必要取一个广为人知、通俗易晓的名称。因此,笔者以为“鹘伶声嗽”是永嘉当地人对永嘉杂剧雏形阶段的称呼。
3.“鹘伶声嗽”时期的音乐特征如何?
了解这一阶段中的音乐特征,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将其与之后的“永嘉杂剧”阶段进行划分。“鹘伶声嗽”时期的音乐特征,实质上就是学者们所认为的“永嘉杂剧”最初阶段的音乐特征。目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有多种说法㉗,但主要持两种观点:一为起源于村坊小曲;一为起源于宋杂剧。赞同前者者居多,且大都引用徐渭的《南词叙录》为据:
“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
支持源于宋杂剧一说的,如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㉘一书中认为永嘉杂剧的源头为宋杂剧,永嘉杂剧产生的时间为宋光宗朝(1190—1194)年间。而这一时期实即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及的“永嘉杂剧”阶段的成熟期,称永嘉杂剧来源于宋杂剧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忽略了“鹘伶声嗽”这一原始阶段而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村坊小曲说较有说服力。且《南词叙录》中亦有云:“夫南曲,本市里之谈,即如今吴下‘山歌’、北方‘山坡羊’,何处求取宫调?”㉙可见,“鹘伶声嗽”时期的音乐大多来源于山歌小调、村坊小曲。
此外,致力于永嘉杂剧与温州民间传统文化习俗之关系研究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鹘伶声嗽”时期的音乐,除了古人提到的村坊小曲,尚与温州民间戏曲形式“竹马戏”㉚、“乡傩”㉛、“踏歌”㉜、“瓯歌”㉝等民间艺术形式有关。笔者在此,便不作赘述。
四、“戏文”“永嘉戏曲”是永嘉杂剧的发展阶段?
“戏文”与“永嘉戏曲”是学者用以描述永嘉杂剧发展阶段的两个词,但笔者在研读有关永嘉杂剧之名称考释的文章中发现,对“戏文”一词是否可作为永嘉杂剧之别称尚存颇多争议,尤以其起始时间争议最大。此外,还出现了“戏曲”“永嘉戏文”等多个称谓。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戏文”“永嘉戏曲”“戏曲”“永嘉戏文”之名称进行一一考辨。
1.“戏文”一词是永嘉杂剧的别称吗?
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戏文”一词可作为剧种的名称,但范围有所不同:(1)指永嘉杂剧;(2)不局限永嘉杂剧,代表着南方各地的杂剧;(3)包含剧种、剧本及演唱;(4)并非永嘉杂剧的别称,单指后世脚本。
现笔者将原典中有关“戏文”的条目列举如下:
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近代人杂剧以王实甫之《西厢记》,戏文以高则诚之《琵琶记》为绝唱,大不然。㉞
入声以平生次第调之,互有可调之音。且以开口陌以唐内盲至德以登五韵,闭口缉以侵至乏以凡九韵,逐一字调平、上、去、入,必须极力念之,悉如今之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考,自汉、魏无制韵者……呜呼! 年年依样画葫芦耳! 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类,唱念呼吸,皆如约韵——昔陈之后庭花曲,未必无此声也——总亡国之音,奚足为明世法!㉟
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议者曰:“若见永嘉人作相,宋当亡。”及宋将亡,乃永嘉陈宜中作相。其后元朝南戏尚盛行,及当乱北院本特盛,南戏遂绝。㊱
无论是《曲论》《中原音韵》中所述与北方金元杂剧相对之南宋“戏文”,还是《草木子》中所述永嘉人所作的“俳优戏文”,二者均当作剧种解无疑。
再联系《剧说》中转引自《菽元杂记》的相关文字:“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豁,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弟子’。”㊲
由《菽元杂记》中将嘉兴、绍兴、宁波等地倡优者称为“戏文弟子”来看,“戏文”一词,应是温州杂剧、杭州杂剧等南方杂剧的统称,而并不单指永嘉杂剧。当然,永嘉杂剧因属戏文之列,故仍可称之为“戏文”。
2.“戏文”“戏曲”“永嘉戏曲”“永嘉戏文”之间有无关联?
部分学者在研究永嘉杂剧分期时,提及了“戏文”“戏曲”“永嘉戏曲”“永嘉戏文”这四个与永嘉杂剧相关的名称,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笔者以为有必要进行说明。
如曾永义《也谈‘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和流播》中,认为“戏曲”是“戏文”的别称,“永嘉戏文”是“戏文”流传至外地的称呼。
根据曾文所引的原始参考文献——元末明初陶宗仪《辍耕录》来看:“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谓之杂剧。”㊳可知这里的戏曲,指戏文,因为传奇的前身乃是戏文。笔者在此,补充一条资料以进一步证明这个观点。
宋元间江西南丰人刘埙《水云村稿》云:“……至咸淳,永嘉戏曲出,颇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尽无负矣。”㊴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永嘉杂剧传至江西的最早文献。以上资料说明,在咸淳时(1265 年),戏曲传至江西南丰,称“永嘉戏曲”。可见“戏曲”确是“戏文”之别称。但鉴于史料中常出现“戏文”一词,如《永嘉风俗竹枝词》有云:“当年元日闹纷纷,石埠殿中看戏文。”㊵可见这一称谓在永嘉民间颇为流行。故笔者文中,仍用“戏文”一词。
至于曾文中称“永嘉戏文”,史料中并未发现这一说法,因此笔者以为,这一称谓仅是其一家之言,故可不放入讨论之列。
至于“戏文”与“永嘉戏曲”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大都赞同“戏文”是永嘉杂剧发展过程中的称谓,“永嘉戏曲”则是永嘉“戏文”流传至永嘉地区以外出现的称谓。
3.永嘉杂剧发展史中“戏文”一词出现于何时?
有关“戏文”一词的源起尚存有争议,有宋光宗朝、元末明初、明初等诸说。大部分持宋光宗朝说的学者,几乎均以钱南扬的《戏文概论》一书为据。但笔者在阅读该著作时发现,书中所说的“南戏”始于宋光宗朝,并不是说“戏文”一词出现的阶段,而是指整个永嘉杂剧的起源时间。所以笔者以为,有学者提出“戏文”起始于南宋光宗朝,是有待商榷的。
那么,永嘉杂剧发展史中的“戏文”一词究竟起于何时呢? 可以从永嘉杂剧婚变题材的演变过程着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永嘉杂剧的婚变题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阶段一,女子含恨而终,负心汉遭天谴,以《赵贞女》《王魁》为代表的;阶段二,先负心,后团圆,以《张协状元》为代表;阶段三,忠孝两全,大团圆结局,以《琵琶记》为代表。其中《张协状元》和《琵琶记》分别是戏文和传奇的代表作。遂笔者以为《赵贞女》《王魁》之作,应属于“永嘉杂剧”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为它们充分体现了“永嘉杂剧”阶段的思想艺术特征。众所周知,“永嘉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南宋状元文化的影响,即南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放宽,中举人数大大增多,于是乎很多关于文人中举之后抛妻弃子的婚变戏便应运而生。然笔者以为,南宋状元文化只是促成这种题材产生的一个表面现象。婚变题材在“永嘉杂剧”这一特定阶段的产生,更多的是其对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折射。笔者以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南宋时期在永嘉盛行的“永嘉学派”㊶的影响。南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弊端,使很多学者、文人对它产生了不满情绪,当时的永嘉学派也不例外。但是他们更多的是针对士人,尤以叶适㊷的观点为代表:
及秦桧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己,而以小利谄之,阴以拒塞言者。士人靡然成风,献颂拜表,希望恩泽……而今也何以使之至此? 盖其本为之法,使月书季考校定分数之毫厘以为终身之利害,而其外又以势力招来之,是宜其至此而无怪也。㊸
叶适不仅对当时“分高者得”的科举制度表示不满,同时还对由此引来的士人为想要高中而违背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行径进行了抨击,由此体现了永嘉学派提倡“实才、实德”的事功学说。而《赵贞女》《王魁》都是永嘉人所作,讲述的都是士人高中之后抛弃结发妻子,后遭天谴的故事。遂笔者以为,两本杂剧的出现,其题材内容应是受到了永嘉学派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在现实中对士人的丑恶行径无能为力,但又想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通过戏剧得以表达;另一方面,也告诫士人要行实德。又据《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所述,两者都是“俚俗妄作”;周密的《齐东野语》㊹“王魁”条目中,通过对王魁生平的考证,认为疑无负桂英之事,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赵贞女》《王魁》当属“永嘉杂剧”时期之作。
另外,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推论,假设“戏文”一词始于宋光宗朝,有以下一点疑问:正如上文所述“戏文”是一个剧种的名称,如此一来,它应该列于“瓦舍众伎”之列。但是与其时间相符的宋代著作中并没有提到“戏文”一伎,如南宋灌圃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该书创作于1235年,其“瓦舍众伎”条目中记载了当时的伎艺,包括百戏、唱赚、杂剧、影戏等,就是没有“戏文”。如果戏文在宋光宗朝时,即1190—1194年已经出现,以当时温州的海路运输业的发达状况,不可能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才传到都城杭州,而四五十年后创作的《都城纪胜》中也不可能对此只字不提。在此,我们尚可将“永嘉杂剧”的流传与之进行对比。因此,这一假设性结论不能成立。
笔者以为,关于“戏文”出现时间最为可靠的依据,当是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介绍温州乐清县僧人“祖杰”的相关记载:“温州乐清县僧祖杰,自号‘斗崖’,杨鬂之党也。无义之财极丰,遂结托北人,住永嘉之江心寺,大刹也。为退居号‘春雨庵’,华丽之甚。有寓民俞生,充里正,不堪科役,投之为僧,名如思。有三子,其二亦为僧于雁荡。本州总管者兴之至密,托其访寻美人,杰既得之,以其有色,遂留而蓄之。未几有孕,众口藉藉,遂令如思之长子在家者取之为妻,然亦得时往寻盟。俞生者不堪隣人嘲诮,遂挈其妻往玉环(地名)以避之……旁观不平,唯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后众言难掩,遂毙之与狱,越五日而赦至。”㊺
上述文字并非在介绍祖杰的个人生平,而是重在叙述俞生一家在永嘉之时,江心寺僧人祖杰如何为了一己之私谋害俞生全家,最终遭到惩罚的故事。且资料结尾时尚有“乃撰为戏文”一句。遂笔者以为,周密的这一段关于“祖杰”的资料,实则是对“祖杰”戏文之来由的解释。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七“姓名相戏”云:“前辈有以姓名相戏者,如《陈亚有心》《蔡襄无口》之类。”㊻据此,“祖杰”亦应为戏文之名。
然而,在笔者收集的其他史料文献中,均没有提及《祖杰》戏文,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中亦未见到。由此推断,《祖杰》戏文㊼并没有流传很广,只在永嘉当地流行,遂很多戏曲著作中均未记载。而周密《癸辛杂识》中非常详尽地记载了此戏文,究其原因,当与周密自身的经历有关:其一,周密出生于1232年,少年时跟随父亲周晋宦游历浙、闽。其二,周密在书中的叙述,显示其对温州及台州地名甚是熟悉,如文中在“玉环”一词后注释为“地名”,可见玉环㊽在当时知者甚少,但周密却知道得如此详细。这也恰好证明了周密确在浙、闽一带游历,因此才会熟知当地地名。因而,笔者以为周密关于《祖杰》戏文的记载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游经永嘉时,曾听永嘉当地人述及该戏;另一种是周密当时曾观看了《祖杰》戏文。不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了戏文至迟在当时已经出现。那么周密少时跟随父亲游玩,具体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古人称七岁为少年,二十为弱冠,故周密宦游浙、闽当在七至二十岁之间(1239—1252)。由此,可推断在永嘉地区,戏文至迟在1239—1252年间产生。
此外,还有二条重要资料作为旁证。
当是时,去南渡未远,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犹流播江南,……用章殁,词盛于时,不惟伶工歌伎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兴发辄歌之。……至咸淳,永嘉戏曲出,颇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尽无负矣。㊾
正如上文中曾提及的,《水云村稿》是关于永嘉杂剧流传至江西的最早文献,由此可知,永嘉戏曲在咸淳时已经在江西南丰这个偏远山村出现,晚于其在永嘉产生的时间。这也正好作为笔者所推断的戏文阶段产生时间的佐证。
《钱塘遗事》载:“至戊辰、己巳间,《王焕》戏文盛行与都下。”㊿《王焕》戏文,学界均认为是永嘉戏文,这也是最早有关于永嘉戏文在都城杭州流行的资料。至于《钱塘遗事》中记载的“戊辰、己巳间”,其时间可能有两种:一种为1208—1209 年间,另一种为1268—1269年间,目前学者们大都认为是后者,同时鉴于成书于1235 年的《都城纪胜》中没有记载“戏文”之说,笔者亦赞同此说。这条资料也说明了《王焕》戏文在杭州盛行的时间,并不早于笔者所推断的戏文产生的阶段。
综上可知,“戏文”阶段至迟始于1239—1252年间,它与“永嘉戏曲”实属同一个阶段,只是在称呼上有所不同。
4.“戏文”及“永嘉戏曲”与“永嘉杂剧”之间有无实质性的区别?
那么,“戏文”及“永嘉戏曲”与“永嘉杂剧”是否只存在名称上的变化? 它们之间究竟有无实质性的区别?
沈德符云:“元曲搃只四折,自北有《西厢》,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致琵琶遂演为四十余折,几十倍于杂剧矣。”51
可见戏文阶段,其剧本的规模较为长大,是杂剧所无法比拟的。
又,宋代江西南丰人刘埙《水云村稿》卷四“词人吴用章传”有云:“当是时,去南渡未远,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犹流播江南,……用章殁,词盛于时,不惟伶工歌伎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兴发辄歌之。……至咸淳,永嘉戏曲出,颇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尽无负矣。”52
这是现存最早的有关于“永嘉戏曲”的记载。可见,“永嘉戏曲”是“戏文”流传到外地的称呼。上文中笔者在讲述“鹘伶声嗽”这一阶段时,曾提到,永嘉杂剧在南渡时谓之“永嘉杂剧”。至于“永嘉杂剧”之名,学界已有定论:即“鹘伶声嗽”时期的永嘉杂剧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及其他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等发展而成,所以它具有宋杂剧的一些因素,同时又有其自身的本土特征。因而为区别于宋杂剧及当时的其他杂剧艺术53,始有“永嘉杂剧”之称。而刘埙《水云村稿》中则记载为“永嘉戏曲”,可见咸淳之前,永嘉杂剧已经从“杂剧”发展为“戏曲”,而不再以之前的“永嘉杂剧”之名在异地流传。由此可推断出,“永嘉戏曲”和“永嘉杂剧”已属于两个不同阶段,其本身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另据前所述“永嘉戏曲”是“戏文”流传到外地的称呼。因此,“戏文”和“永嘉杂剧”亦属于不同阶段,而不仅仅是称呼上的差异。
五、戏文和传奇
从学界关于永嘉杂剧历史分期的观点看,学者对戏文与传奇的界限说法各异,有说始于魏良辅的《浣纱记》,有说明嘉靖以后,也有说明清时期。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传奇”与“戏文”一样,也是永嘉杂剧之别称,且二者是前后相继出现的。那究竟从何时起,“戏文”开始改称为“传奇”的呢?
1.“戏文”何时改称为“传奇”?
“传奇”之名,在明清以来的多种戏曲著作中均有出现,如:
此外,相传作有《鸣凤记》传奇。54宦悉取新旧传奇,为更正其韵之讹者,平仄之舛者,与阴阳之乖错者,可数十种,藏与家塾。时为飨蓝生言:“吾与诸传奇,咸不难矢笔更定,独于《玉合》《题红》二记,欲稍更一二字,不能施手,以其词佳,勉更之便失故吾耳。”55
孙太夫人好储书,于古今剧戏……所著传奇,始工绮丽,才藻烨然……56
……金、元名杂剧,国初演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57
至明人则以戏曲之长者为传奇(如沈璟《南九宫谱》等),以与北杂剧相别。58
在明代之前,取代“戏文”的“传奇”之名在史料中尚未出现。那么,传奇真的始于明代吗?
2.关于戏文与传奇的争议
目前学界对戏文与传奇的体制基本上达成一致,都认为二者同属于一种体制,后者是由前者演变而来的59,如俞为民在《宋元南戏史》一书中写道:“从广义上来说,‘南戏’60与传奇是同一种戏曲形式,但当我们将‘南戏’与传奇作为一个整体放在整个戏曲发展史上来考察时,还是应将两者加以分段考察。”61由此可见,戏文和传奇虽然在体制上相同,但却有其不同之处,应将其进行区分。然学者对两者的界限尚有不同的观点,兹将其罗列如下。
(1)按时代为划分,这种划分,相对比较笼统,主要以明代为界,将永嘉杂剧称为“宋元南戏”与“明清传奇”;(2)以元末明初《琵琶记》为界;(3)以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浣纱记》为界,这种说法,在学术界占有绝大多数;(4)狭义、广义说,狭义的指以《浣纱记》开始,广义上则指明清两代南曲系统各种声腔的长篇剧本;(5)认为“南戏”和传奇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6)以文人创作为界限;(7)并无严格界限,不能断然划分。
3.支持“以《琵琶记》为界”说的理由
在以上七中说法中,笔者较为支持第二种说法,即以元末明初高则诚的《琵琶记》为界。笔者支持此说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为据。
(1)明清戏曲著作中将《琵琶记》列为传奇之首
明代吕天成的《曲品》中,将传奇分为“旧传奇”和“新传奇”两部分。并在新、旧传奇目录中,分别将《琵琶记》和《浣纱记》归入了旧传奇和新传奇之列,且将前者列为旧传奇之首。在此,暂且不讨论新、旧传奇之别,但可看出作者是将《琵琶记》视为传奇之源头的。此外,在清代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62卷上,清代高奕《新传奇品》63的附录“古人传奇总目”中,都将《琵琶记》列为传奇之首。
(2)传奇区别于民间艺人的创作
何以将“戏文”改为“传奇”一名,这还得从传奇之名开始说起。“传奇”首见于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如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云:“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为传奇之第一义也。”64其本是“小说家言”,后逐渐成为一种短篇小说体裁,以内容曲折、描述奇闻逸事而著称。
此外,在元代夏庭芝《青楼集》中有云:“唐时有传奇,皆文人所编,犹野史也。”65在这一条文献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即当时的传奇都是由文人所编。众所周知,在元末明初之前,尚没有文人参与到永嘉杂剧的创作当中,直到元末明初才加入。于是开始出现民间艺人和文人两条创作路线。笔者以为,这些文人为了将自己创作的永嘉杂剧和当时民间艺人所创作的进行区分,遂借用了“传奇”之名,这也就是元末明初高则诚作《琵琶记》称之为传奇的原因。
(3)叙事性、文人化倾向的加强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传奇和戏文虽然同宗同源,但是仍然有着一定的区别。笔者在此以《张协状元》66和《琵琶记》为例予以分析,从内容上看,笔者将《张协状元》和《琵琶记》的文本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相较于《张协状元》,《琵琶记》中存有大量的说白,并非前者所能比拟的。《琵琶记》更加注重故事的情节,如第一出中:“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67钱南扬在注释中认为,这里的“不寻宫数调”并不是指“无宫可寻,无调可数”,而是指看一本戏文的好坏,不要着眼于科诨,也不要着眼于宫调,首先应该从它的内容来判断。68可见传奇,更加注重情节的发展。从文采上看,传奇具有明显的文人化气息。笔者以两者演出前的剧情概要相比较,似乎后者更有些诗文的味道:
《张协状元》
张秀才应举往长安
王贫女古庙受饥寒
呆小二村沙调风月
莽强人大闹五鸡山
《琵琶记》
极富极贵牛丞相
施人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贞女
全忠全孝蔡伯喈
此外,我们尚可以通过两者的题目来看这一点。在《琵琶记》之前,无论是在杂剧还是戏文阶段,其戏曲名称均是以“姓名相戏”,如《张协状元》的张协,《王魁负桂英》中的王魁等,体现了永嘉杂剧的草根性。而自《琵琶记》开始便基本不再延续“姓名相戏”的传统了,如《荆钗记》《拜月亭》等。
综上所述,《琵琶记》和之前的戏文无论是在内容上、文采上还是创作群体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更加地趋向于文人化。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可将《琵琶记》视为戏文和传奇的分界线,《琵琶记》即是传奇的开端。
六、永嘉杂剧分期之我见
通过以上对目前学界关于永嘉杂剧历史分期问题中存在疑点的梳理和考辨,本文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南戏”并不等同于永嘉杂剧。笔者从学者对“南戏”一词的界定出发,对“南戏”是否为南曲戏文、南戏文之简称和“南戏”是否可作为剧种的名称产生疑虑,并由此探讨了“南戏”的概念,从而确定了“南戏”并不是一个剧种,也并非永嘉杂剧的别称,更不能将宋元时期的永嘉杂剧统称为“南戏”。
2.“鹘伶声嗽”并非永嘉杂剧的雏形。笔者主要对“永嘉杂剧”阶段出现前是否存在一个原始阶段、“鹘伶声嗽”一词及该阶段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考证及阐述,最终确定了在“永嘉杂剧”阶段产生之前,尚有一段雏形时期,“鹘伶声嗽”即为当时永嘉人对其世俗性的称呼。
3.“戏文”“永嘉戏曲”即永嘉杂剧的第三阶段。针对学界对“戏文”一词及“戏文”与“永嘉戏曲”之间关系的争议,笔者得出“戏文”一词范围较广,它涵盖了南方各地戏曲,但永嘉杂剧仍可称为“戏文”,其名在永嘉民间流行。且“戏文”和“永嘉戏曲”同属于一个阶段,它们均是永嘉杂剧发展的第三阶段,只是称呼不同并无实质区别。此外,笔者还对戏文阶段的起始时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至迟是在1239—1252年间。
4.继戏文之后,传奇以元末明初《琵琶记》为初始标志得以发展。笔者从戏文改为传奇之名的时间、缘由,以及史料中关于《琵琶记》的地位为依据,对戏文和传奇的界限划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从以上提出并加以考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永嘉杂剧从北宋至元末明初,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鹘伶声嗽”:该阶段起始于北宋宣和时期,鹘伶声嗽一词是永嘉当地人对其的世俗性称呼,其音乐主要是村坊小曲,此外又吸收了温州民间艺术形式,如乡傩、瓯歌等。
阶段二,“永嘉杂剧”:其流传阶段当在南渡之际——约1239年,称“永嘉杂剧”是为与当时的宋杂剧及其他杂剧艺术相区别。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及其他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等发展而成,同时又受到了当时盛行的永嘉学派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士人高中后抛妻遭天谴的婚变题材。
阶段三,“戏文”或“永嘉戏曲”:至迟产生于1239—1252年间,规模较为长大。为与北方杂剧相区别而称为戏文。早期的婚变题材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负心汉回心转意的变化。
阶段四,传奇:以元末明初,高则诚的《琵琶记》为界限,文人开始参与到创作中来,重在刻画忠孝两全的文人形象,叙事性和文人化倾向有所加强。
笔者在此将上述内容制成表格(见表1),以便于对永嘉杂剧的历史分期有一个整体概观。
表1 永嘉杂剧分期之我见
尽管永嘉杂剧产生的时间距离现在相隔约800多年,且由于早期士人阶层的忽视,资料严重匮缺,只能从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文献中,一点一滴地去拼凑,但永嘉杂剧的研究却从不缺乏其研究者。历年来,不少学者孜孜不倦地寻找永嘉杂剧遗音,并力图还原其发展的真实历程。而本文正是在前人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下学者较少关注的永嘉杂剧历史分期问题,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争议问题出发,利用所收集的多种原始资料,通过对“永嘉杂剧”不同阶段名称、时间的探究,并结合该阶段产生的缘由、题材的演变等角度,对其进行层层深入的考辨。
注释:
①目前学术界对永嘉杂剧的称呼多样,有称“南戏”,有称“戏文”,也有称“永嘉杂剧”。笔者在研读资料、考证资料的过程中,认为称“南戏”实为不妥,称“戏文”者尚有一定道理,但稍显不当。因为“戏文”一词并不是单指永嘉杂剧,而是包含当时其他地方杂剧。笔者思前想后,认为“永嘉杂剧”之名称最为恰当。
②钱南扬:《戏文概论》,中华书局,2009,第7页。
③[元]钟嗣成:《录鬼簿》(曹本),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134—135页。
④[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天一阁本),转引自[元]钟嗣成:《录鬼簿》之注释。天一阁本是明初时戏曲家贾仲明增补的《录鬼簿》,并非钟嗣成原著。
⑤[明]沈德府:《顾曲杂言》,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56页。
⑥拭:此处应为笔误。
⑦[明]王世贞:《曲藻》,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5页。
⑧[明]何良俊:《曲论》,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6页。
⑨[明]吕天成:《曲品》(卷下),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23页。
⑩[明]徐渭:《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39页。
⑪[明]王骥德:《曲律》(卷二),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104页。
⑫同⑩。
⑬同⑨。
⑭同⑩。
⑮引自祝明允《猥谈》,转引自[清]焦循:《剧说》(卷一),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83页。
⑯“永嘉杂剧”阶段起始于南渡之际,文章后面会涉及。这里的“永嘉杂剧”并不是指一个剧种,而是指永嘉杂剧发展阶段中的称呼。文章后面涉及这一解释的都会加上引号,以表明其实指“永嘉杂剧”这一历史阶段。
⑰包括北宋末年在内,因北宋末年大约也是从北宋宣和开始,所以笔者就将其归为北宋宣和。
⑱同⑮。
⑲同⑩。
⑳引自周祈《名义考》,转引自苏子裕:《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南戏诸腔》,载《中华戏曲》,2005年1期。
㉑同⑩。
㉒“永嘉杂剧”时期,在村坊小曲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宋杂剧的特征发展而成,如它的角色行当。
㉓同⑩。
㉔同⑱。
㉕同②,第9页。
㉖同⑩。
㉗村坊小曲说、宋杂剧说、孙楷第的傀儡影戏说、郑振的印度传入说。
㉘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㉙同⑩,第241页。
㉚竹马戏,温州民间称为竹马灯、跑竹马、亦名马灯戏、马灯舞。明代姜淮《岐海琐谈》卷十云:“瓦子巷前为竹马坊,谢灵运到郡日,儿童骑竹马迎接至此,故名。”时间为南朝宋永和三年(422年),可见当时已有竹马戏在温流传。
㉛温州由于其独特的风俗,较早就有乡傩活动,如明嘉靖《永嘉县志》卷一:“汉东欧王敬鬼俗化焉,多尚巫祠。”东瓯是温州的另一别称。
㉜温州民间的踏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唱百应”,有一唱众和的“接唱”或“帮合唱”。现流传的最早剧本《张协状元》中的帮腔形式可能受其影响。(参考林成行:《温州明清戏曲瓦当》,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
㉝侯百朋的《瓯歌与温州戏文》一文,主要对其进行探讨。笔者以为还是有迹可循的。明代万历明万历《温州府志》卷十四中亦载有一些诗歌,如顾况《江边即事》:“东欧传旧俗,风月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参见侯百朋:《瓯歌与温州戏文》,温州市艺术研究所:《南戏探讨集》(第6、7集合刊),1992。
㉞同⑧。
㉟[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19页。
㊱[明]叶子奇:《草木子》,载《四库全书》第866册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㊲同⑮,第85页。
㊳转引自曾永义:《也谈“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和流播》,载《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1 期,第3页。
㊴林成行:《温州明清戏曲瓦当》,第44页。
㊵转引自胡雪岗:《温州南戏考述》,作家出版社,1998,第8页。
㊶“永嘉学派”是北宋中期产生于永嘉地区的思想流派,昌盛于南宋中期,主要代表人有:郑伯熊(1124—1181),薛季宣(1134—1173),与郑伯熊为同一时期,叶适(1150—1223)等。
㊷叶适(1150—1223),主要代表作有《水心别集》《水心文集》等。
㊸引自[宋]叶适:《水心别集》卷十三“学校”,瑞安孙氏诒善祠塾,清同治九年(1870 年),卷十三“学校”。
㊹[宋]周密著,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
㊺引自[宋]周密:《癸辛杂识》卷十三,中华书局,1988,第261—262页。
㊻[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第322页。
㊼现学术界都认为《祖杰》戏文是元时的戏文,但都止此,只有胡雪冈的《温州南戏考述》中,提出因祖杰是元世祖至元十四年(277年)江南释教都总统的“杨鬂之党”也,据此,以为该戏文产生于元。笔者以为这不足以证明此。
㊽玉环,即浙江台州玉环。
㊾刘埙:《水云村稿》,转引自林成行:《温州明清戏曲瓦当》,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第44页。
㊿[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126页。
51[清]姚變:《今乐考证》,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7页。
52同㊾。
53“南宋杂剧除温州杂剧外,尚有杭州杂剧、金华杂剧、宁绍杂剧等”。参见刘浩然:《泉腔南戏概述》之“南宋杂剧”,泉州市刺桐文史研究社、泉州市菲律宾归侨联谊会,1994。
54同⑦,第17页。
55[明]王骥德:《曲律》(卷四),第171页。
56[明]王骥德:《曲律》(卷四),第172页。
57同⑨,第209页。
58[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130页。
59[清]姚變:《今乐考证》(缘起)——“杂剧院本传奇之称”条目中尚有“传奇由宋戏曲之变”。笔者搜集的学者文献中,没有见到该词条,遂将其列于此,作为补充凭证之一。
60作者所谓的南戏即指戏文。
61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凤凰出版社,2009,第151页。
62[清]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3[清]高奕:《新传奇品》,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4同58,第129页。
65[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7页。
66有关《张协状元》的产生时间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产生于南宋,部分学者认为产生于元时,但大都承认《张协状元》是南北戏剧与伎艺合流的典范,应在南宋末期,就这一点来说,不论是其产生于南宋还是元,都属于“戏文”的范畴。
67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南柯梦记校注》,中华书局,2009,第1页。
68同67,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