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艺术家评:从心出发——姚思敏中国画展

2023-07-23

书画艺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画院艺术家艺术

姚思敏 1957 年生,成都双流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成都画院原副院长。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一、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展,全国第一、二、三届中国画展,百年中国画展等展览。获“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大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第三、四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佳作奖,跨世纪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优秀奖,亚洲女画家作品展优异奖,以及“黄胄美术奖”“徐悲鸿美术奖”等奖项。作品《苍茫天地间》《秋天的况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大量作品及文章由《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或专栏介绍。出版《姚思敏作品选》《中国画名家画库花鸟卷(第一辑)姚思敏》《一个女画家的世界》之一之二、《踏遍青山·中国山水画十家写生作品姚思敏卷》《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姚思敏》《写意河山——姚思敏山水画写生精品集》等。

2022年11月4日,由成都市文化馆主办,成都画院协办的从心出发——姚思敏中国画精品展在成都市文化馆开幕。该展览通过多样态的展出方式,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成都画院原副院长、专职画家姚思敏从艺50余年的艺术发展脉络,特别是通过几个较为集中的系列作品,展现了近年来姚思敏在艺术上的一些新探索和新追求。

展览开幕后,姚思敏专门邀请了一众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评论家在现场以圆桌讨论的方式展开研讨,希望不仅能让青年人看到展览,更能听到来自青年人的客观反馈。研讨会由成都画院青年策展人曹筝琪娜主持。除青年艺术家外,还邀请到成都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青稞、成都画院理论家张颖川、甘孜州美协主席金泽花等参与讨论。通过青年艺术家的视角,全面观察和思考姚思敏的艺术境地,兼及讨论当下中国画的探索创作之路。

刘瑶(成都市文化馆美术师):本次展览是我馆全民艺术普及系列展的首展,非常有幸邀请到著名画家姚思敏老师。在展览的策划上,我们尤为注重观众的视觉体验,根据创作年代将作品分版块进行解读,并对各系列作品进行了文字简述,将作品创作的过程以视频方式呈现出来,希望对观众理解和欣赏姚思敏的中国画艺术有所帮助。本次展览也首次采用技术互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厅,让观众在溪水潺潺、幽谷传音中体验到山水清音、繁花造梦的审美愉悦。

曹筝琪娜(成都画院青年策展人):这次展览的第一单元把姚老师早年的重要作品进行了一个整体性、文献性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艺术家从何而来的语境,也让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她近年来作品与早期作品间明显的转变。从跟随朱佩君老师学习传统工笔画到创作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清音”,再从追求新图式的“清音”到将山水画审美与花鸟画技法结合的典型“姚式风格”,再到“孔雀”“繁花”等多个系列,一直到更遵从生命体验的“高山杜鹃”“石窟古道”等系列,姚老师的创作历程,展现出一个勇敢的“颠覆者”形象,印证了她一直以来求新、从心的艺术主张。

如果说《清音》是被观众认可的美,那姚老师现在的画就是自己想要的美,是不加矫造、放下包袱的美。我们大多数青年画家还处在“清音”时代,甚至说也只有很少部分的佼佼者才能拥有自己的“清音”,但是作为个体艺术生命而言,不仅需要“清音”,在未来的艺术长河中,还需要更多的“高山杜鹃”,更多的“石窟古道”。作为艺术家,只有从“应物应时”的此境找到更具“生命感”的彼境,所创作的作品才是能跨越此刻。姚老师的历程,为我们展现了这种探索的一种样本。

比起她自己常爱提的“高山杜鹃”,我更喜欢最近的这批“石窟”系列,这批作品超脱了物象的束缚。我们画院曾组织画家到安岳采风,很多艺术家面对石窟都容易困顿于精美的雕刻艺术本身,但姚老师在这个系列中所画的石窟,是将石窟作为元素融入自然之中去对待的。放下了历史文化的包袱,反而让作品更具歷史感。这种方式与她当年将山水与花鸟结合的自由如出一辙,在最讲究程式化审美的中国画领域中,她通过打通关窍,找到了一条坚持笔墨审美,却能不断出新的方法。姚老师的这个展览算一个小半生的回顾展,让我们年轻的一代看到很多的方向,特别是这种在自由中继承传统的方法是很值得学习的。

刘海涛(成都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创作离不开环境和时代,每一代艺术家都被地域和时代赋予了各种“样式”,这些样式有些是继承、有些是创新,但往往都带有地域和时代的印记,也有幸运者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样式”。但无论再多的、被放大的技巧和方法,关键还是要看作为创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如何去认识内心。

姚老师他们那一代人将热情奉献给土地,正如李可染提出的“为山河立传”,他们的创作是饱含热情的,但这种热情和今天艺术界那种热情是有所区别的。我觉得可以称之为“深厚的热情”,是在饱含生命感受之外,更具生命真诚和善意的热情。我是北方人,来到四川后,感受到巨大的自然差异,这种差异足以促使艺术家作品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艺术家不只是揭露各种社会状态,还应该推开门走出去,去自然中寻找希望,追逐、赞美、表达、痛苦,之后继续追求真诚。

李善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姚老师近期的那批描绘山林野趣状态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强的共鸣,我从小生活在四川农村,对那种自然环境很能感同身受。四川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放眼看去就是杂草丛生的感觉,但其中各种植物交织缠绕,又非常的美,加上湿润的土地和雨露共同作用,让自然的美在很小的空间内不断叠加。这种感觉离我的生活很近,所以我能从中读到真实性。

作为艺术家,从心出发很重要,海螺沟高山杜鹃的震撼,漫山遍野的绿,然后团团花簇的红……这种大面积的绿,搭配鲜艳的红,就是姚老师画里的这种感觉。写意画就是这样,感觉很重要,艺术创作就应该来源于我们生活的所思所感。

杜方晓(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姚老师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时期的感觉,以前看的时候就是一种符号印象,今天的展览让人感觉到一种历程,这种语境与单独看一幅画的感受不一样,绘画是一种阅读的过程,与读书听音乐一样。

姚老师的画,特别是最近的一批写生,构图自由、笔墨鲜活,如果说早期是微妙的小情感,那现在就是一种奔放的姿态。她的画里有与传统的距离,有与油画的融合,不是刻意嫁接,是深入感受后的真情流露。

连卓奇(二级美术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绘画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姚老师所提出的“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给我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怎么样去教学生这个方面对我帮助很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在教学中追求某种标准,可能会无形地压制了他们的特点。所有个人风格和特点的形成,都有一个阶段,就连姚老师的作品也呈现了这样的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我们在教育中更应该鼓励学生,并且也应该自我意识到要敢于直面不成熟。

今天的另外一点感受,就是绘画的历程中会有很多因素的介入,差异所带来的感受会促使创作题材发生变化。比如我从北方过来之后,看到四川有这么丰富的植被,吸引我从人物转换到花鸟。在之后的版画学习中,感受到版画与国画其实就是说话的方式不一样,通过国画介入版画之后,我找到他们之间的一种独特性的东西,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种面貌。此次展览是对姚老师绘画历程的梳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艺术家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同时,我还注意到,姚老师的作品里呈现了很多不同画种的面貌,虽然她一直只是使用中国画媒材,但从对各种面貌的接受来看,我觉得姚老师未来还可以多尝试水印版画等其他媒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新感觉。

黄小荣(成都和术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天我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参与这个研讨会的,但我们除了是普通观众,也通过我们的技术为这个展览贡献了一点自己的力量。我从姚老师的画中常常能感受到鲜活的生命感,也许是古人所说的“入境”,能从作品中听到鸟鸣和流水的声音。因此做这个体验厅的时候,我们是从普通人的观感出发去考虑,把我从姚老师画面感受到的东西传达给更多的人。我们将姚老师的作品进行分层和动态化,再配合各种自然之声。这个体验厅是个尝试,希望未来能通过对艺术画面的转化,在传播的手段和载体上进行更多的尝试,让更多普通观众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更丰富的艺术感染,真正做到人民的艺术家为人民。正如我们公司的标语:仰望星空,根植大地。

向洋(成都画院专职画家):姚老师是愿意讲真话的人,也是愿意听真话的人。这次她专门组织这个研讨会,提出希望我们提意见,甚至是批评。但在我的感受中,艺术家画到这个时候,其实都知道自己的感觉和方向,虽然也希望听到意见、做出突破,但面对意见时,还是会迅速做出判断。和意见一致的那些感受或许会增加突破的速度,如果不一致,原本的那种方向也不会愿意去改变。

创作是以最大的热情去表达感受,绘画学习不仅是学技法,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道的层面,所以像姚老师那样,一直不断地想要从中去寻找突破的艺术家,也是在修炼自我的路上非常坚定的艺术家。对于我们来说,姚老师的这种对自我的要求,应该是身教大于言传的意义的,我希望能坚持做一个听真话、讲真话的人。

宋俊辰(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姚老师的绘画,给我一种海派的感觉,特别是现在越来越放松的大写意,已经不是追求技法、构图的阶段,而是开始自由洒脱,完全从心出发的阶段了。看这些作品的时候,明显地感到画得很爽快。如果说要提批评,那大概就是看起来放弃了严谨,但也正是这种散而不乱的状态,真正演绎出了中国画中最可贵的“写意性”。

焦海龙(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绘画系主任、美术馆馆长、副教授):姚老师的画永远是表现她想表达的。对来自北方的我来说,蜀地自有的地貌差异在她的作品中很明显,加上她的笔墨又有很新鲜的感觉,让我看到完全不同的创作境地。在她的作品里,用筆、用墨、用色和表现的内容是协调的,是抽象与非抽象的融合,读画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力量的游走,有种生命原动力的感受。

我是姚老师石窟系列创作的见证者,当时我们是一同找到一处石窟开始写生的,后来姚老师把那次写生中的感受延续了下来,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这批作品。感受是自己的体会,是从自己生活中来的,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很重要,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体验,让作品的“新”向绝非视觉新鲜感的简单形式转变。

李颖(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艺术史教师):对于观展,理论家与画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理论家高度概念,画家却要考虑多种绘画构成因素。比如姚老师的“繁花”系列、“孔雀”系列其实是非常不好处理。在我与她交往的过程中,有机会看到很多过程性的东西。刚开始这两个系列的创作是比较满的,孔雀甚至是糊到一起。但是姚老师艺术上的坚韧,就在于她总是一个系列一直画,保证在大体量的探索中去完成提炼,加上她思维活跃,到处写生,又生出更多支系、更多感受,最后调整到最佳状态。也许理论家很少关注到这个过程,只是从其他一些角度来看她的作品,但我注意到这些过程的可贵,所有过程的累积才完成最后的积淀,也正是因为知道这种累积的艰难,也更能看到姚老师数次改变背后所要付出的坚定。这次展览中的新作,让我更多的是看到一种强大的、野的生命力。

高原(高级修复师):在姚老师的作品里,有西画的影子,但我们看不到明显的西画风格,她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嫁接和移植,而是一种吸收之后的融会贯通,是一种自然地流露。在她的作品中有一些光影效果、体积感以及阴面和阳面的呈现,这种绘画方式跟我们传统的山水画有不同之处。传统山水画可能是皴擦点染,而姚老师在刚开始作画的时候是非常自由的用笔,在之后对画面的收拾中,又可以把刚开始看着有点多、有点乱的地方处理得恰到好处。然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画得这么像,当然这种像不是我们说的素描的那种像,而是对生活的认识,是一种内在的像,不是表面的相似,这也是我特别欣赏姚老师作品的一个方面。

卢贞(成都画院专职画家):观看姚老师的作品,使我们可以回到一个本质性的东西,就是在写意的表现性中去思考创作。姚老师画的很大气,是比较有性情的东西在其中支撑,就是大家经常讲的大气不失精微。李青稞老师提到,在数字体验厅中作品被放大后,笔痕墨迹更有看点,其实就是因为姚老师始终在控制造型跟笔墨之间的高度结合,一直在法度跟开阖之间把握这个度,如果走过了也就不合理了。

比如姚老师自己很喜欢的一张紫藤,就是在探索线条跟紫藤的造型关系,实际上还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基础性的东西,这种对造型关系的把握是艺术家永远无法回避的。在把握这个法度跟开阖之间就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态度: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这样的性格,是这样的一个表现方式,那大家喜不喜欢?我首先把自己的态度展示给大家。我觉得这种自信来自她多年的积累,然后再下一个十年,可能又有另外的呈现。期待下一次姚老师的展览。

郭学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师):传统的写意画是有很成形的用笔的,但姚老师的创作是没有具体笔形的,是重重叠叠、模糊不清、不确定的一种闪烁效果,相对于古人有她的创新之处。现代绘画之所以叫现代绘画,就是追求一种边缘的模糊,是现代人对于美的一种心理追求。姚老师的创造就在这个地方,解散了中国画的笔形,通过模糊构成了自己的笔墨系统。

王志(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设计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姚老师的作品给人一种愉悦享受,从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有自己的坚持和内心的冲动,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对我的启发很大。以前我觉得画画是自己的事,和社会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天看了整个展览,明白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是表达与文化的传承。

朱丽洁(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设计学院青年教师):姚老师的作品一直在变化,画画与做人一样,画画不光是技法,还是修炼内心,破除自己的困境,觉得对的事要坚持下去。只有在享受绘画的同时,带给别人的感受也是同样的,这样的作品,传递的是一种能量。

唐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这次展览整体呈现的感觉耳目一新,分单元的展示和平时观看的感觉很不一样。我觉得姚老师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她的作品很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非常打动人。通过作品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熱情,对人生的态度,对艺术的坚持。这些对我们年青一代都会有很多启发。

白晋菁(成都画院青年策展人):本次展览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姚老师庚子之后的作品,一是花卉系列中的紫藤、玉兰、海棠等等,一改往日的书写绘画方式,用笔大胆肆意、色彩明快大气,都能感受到姚老师对万物生命孜孜不倦、山川风物欣欣向荣的赞美与感叹。二是隋唐往事(石窟)系列的作品,虽然此系列大部分作品取景都是石窟山脉局部区域,但张张构图考究,造景复杂却层次丰富明确,显然能看出姚老师在此系列中对色彩相当克制,但对技法与石像的造型却是追求极致。视觉节奏的轻重缓急更增添了石窟佛像遗迹本身历史题材的厚重性与叙事感。三是高山杜鹃系列中奔放、鲜明、热烈的杜鹃花与严寒、冷峻的高山产生的强烈对比,充满了的浓烈的情绪表达。

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直到痛快抒发情感与精神的庚子之后的作品,无论哪种艺术风格,正如姚老师自己所说“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她都能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与创作语言,这也正是我辈需认真学习与反思之处。

孙晓伟(成都画院青年策展人):刚进画院时,姚老师偶尔来画院,会有一个“小课堂”,我们听她讲画院的老故事,讲艺术,讲她的生活,直白、朴实但鼓舞人心。姚老师是作为花鸟画家被人熟知的,但她的艺术实践与突破绝不止于此,从形式语言的探索,再到主题内容的多样性尝试,姚老师始终在构建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视觉语言体系,这种建构无疑是她丰富自我艺术叙事能力的坚实基础。

出生成长于西南沃土的姚老师,笔下的墨色蕴含着巴蜀的“劲”与“柔”,既能看到《清音》里清渺淡然的色彩律动,同样也能看到《秋天的况味》里繁花相间,层层推进的气象构陈,姚老师寻觅艺术的脚步未曾停歇。

罗海川(四川国际标榜职业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常跟年轻的艺术家朋友聊天,大家都在愤世嫉俗,不停地强调艺术创作创新要有批判、要有愤怒、要有揭露,渐渐我的创作也开始从内心情绪出发,以发泄为核心。那真正的艺术真的是这样吗?突然得到姚思敏老师个展的消息,立刻便奔向展览现场沉浸于其中,并非常幸运与姚老师现场交流,让我对艺术创作的内核产生了许多新感悟。

纵览姚老师的作品,整个空间充满着三个字“真、善、美”。现在很多创作者羞于表达真善美,诚然,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需要自我,但仅仅关注自我太过片面。从《清音》到《西岭归来》,姚老师作品始终充满着角度独特的美好,她对时间的感悟,她对世界的观察,在画面中极致的体现,这样的思想内涵难道不正是艺术存于世间最大的作用吗?

姚老师的有个观点“十个优点比不过一个特点”,姚老师的艺术创作风格也是极具特色。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包含了姚老师初期和现在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姚老师在艺术创作中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不断挑战,这难道不是艺术创作者应有的艺术尊重吗?

从内涵到形式,又从形式发展新的内涵,这个展览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里看到的让我感触最深的展览。

本专题责任编辑:薛源

猜你喜欢

画院艺术家艺术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春睡画院教师美术作品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