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殖“牛”起来
2023-07-23胡汉杰向少红王晓强
胡汉杰 向少红 王晓强
近日,笔者走进城固县五堵镇分水村二组,阳光暖暖地洒进小院,像一条锦缎,使小院变得生机勃勃。42岁的返乡村民余和民正在给圈舍里的猪牛添加饲料。
余和民说,他19岁那年,拿上父亲给的500元路费独自一人出门,汇入打工大潮。这一走就是整整22年。他先后到过河南、内蒙古等地挖过煤,去河北、甘肃等地采过矿,还去江苏一农机厂当过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打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便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
2022年秋,余和民辭掉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他通过市场调研、请教相关专家,了解到家乡气候宜人,地多粮多,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猪牛繁殖力强,催肥快,出栏周期短,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于是,他便想建养殖场。说干就干,为了加快建设进度,余和民起早贪黑,和家人、工人们一起忙碌,吃饭、睡觉全在工地上。两个月的时间,建起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养殖用房11间,购买了饲草粉碎机,又投工投劳拓宽了养殖场门前的道路。至此,一个小型养殖场基本建成了。
在硬件设施初步完成后,余和民首批引进二元杂交优良猪仔15头、西门塔尔良种牛犊10头。至此,他走上了特色养殖的创业路。
创业之初,为了保证成活率,他吃住在养殖场,以便于随时观察猪和牛的动态。同时,他严把消毒关,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防止病毒传染。为过技术关,使自己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他先后购买了一批养殖技术书籍,又上网学习猪、牛养殖知识,用“滴水穿石”的毅力学,不懂就问。村组干部、农技人员都成了他的老师。他还带上妻子赴富平等地,跟养殖产业大户学习取经。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他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饲养技术。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引进的仔猪平均体重达70千克,牛犊体重也增长迅速。
养殖获得初步成功,余和民收获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桶金”。“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收入20万元没有问题。”算着这笔经济账,余和民心里乐开了花。
可是,余和民并不满足,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计划明年成立一个现代化养殖企业,扩大规模,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形成集繁殖、养殖、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养殖模式。同时,再建一个鸵鸟养殖场,开辟新的养殖项目,继续开拓养殖致富路。(据《陕西农村报》)